南怀瑾:《瑜伽师地论》讲座
发布时间:2020-02-16 11:07:33作者:大众学佛网“此三摩地略有二种。一者方便。二方便果。言方便者。数数策励。思择安立。于彼诸相。未能解脱。由随相识。于时时中。扰乱心故。彼复数数自策自励。思择安立。方能取果。解脱随相。于此解脱又解脱。故不自策励思择而住。是故名为极善解脱。若数策励。思择安立。方得住者。虽名解脱。非善解脱。又晓了果。晓了功德者。谓烦恼断究竟故。现法乐住究竟故。又复灭道俱应晓了。即此二种。随其次第。名晓了果晓了功德。又谛现观阿罗汉果。俱应晓了。于见道位中。名晓了果。于阿罗汉果。名晓了功德。若于此处无有彼物。由此道理观之为空。故名空性。即所观空。无可希愿。故名无愿。观此远离一切行相故名无相。何故此中先说空性。余处宣说无常故苦。苦故无我。后方说空。谓若无无我。无常苦观终不清净。要先安住无我之想。从此无间方得无愿。是故经言。诸无常想。依无我想。而得安住。乃至广说。彼于无常。观无我已。不生希愿。唯愿无相专求出离。故此无间宣说无相。
复次云何有寻有伺三摩地。谓三摩地。寻伺相应。云何无寻唯伺三摩地。谓三摩地唯伺相应。大梵修已为大梵王。云何无寻无伺三摩地。谓三摩地。寻伺二种。俱不相应。修习此故。生次上地乃至有顶。唯除无漏诸三摩地。云何无寻无伺三摩地相。谓于寻伺。心生弃舍。唯由一味。于内所缘。而作胜解。又唯一味平等显现。”(十二卷)
“复次。如世尊言。汝等苾刍。当乐空闲勤修观行内心安住正奢摩他者。谓能远离卧具贪着。或处空闲。或坐树下。系念现前。乃至广说。名乐空闲。当知此言显身远离。”(十三卷)
……面对一切现象,就是说,一切现象现前的时候,包括身体内在的境界,所谓“不厌不坏”,也不空掉,也不要特别地把它破坏掉,打破了空不算空,你的心不管,不依空。所以“不加行作意思惟”,所以叫做“不低”, 如秤一样,平的,不把它贬低。但是,“于无相界正思惟故,于彼无相不坚执著,故名不昂”,那么,很平平地摆着,对于“无相”的境“界”可是要起“正思惟”。“正思惟”虽然不破坏目前的一切,于“无相”的境界也不要“坚执”,“哎呀,我要做到无相。”这就是把无相加高了,也不对,故对“无相”要“不坚执”,“故名不昂”。
“此三摩地略有二种”, 这个无上定的境界有两种。
“一者方便,二方便果。” “方便果”没有吃过,苹果吃过。第一是“方便”,第二是“方便果”。
“言方便者,数数策励,思择安立,于彼诸相未能解脱,由随相识,于时时中扰乱心故,彼复数数自策自励,思择安立,方能取果。” 我们大家现在打坐、修禅、念佛,只能说你是在修念佛法门,只能说你在修禅定,但是,你没有证果。道理在哪里呢?修无相定有两种,一个是“方便”,就是进门的方法,第二个是证得果。“言方便者,数数策励”,“策”就是用鞭子抽自己,打自己,勉励自己,随时要管理自己,这个叫修行。随时要努力“思择”,即思维,“安立”这个无相境界,不管走路、做事、讲话、待人接物,都要如此。“于彼诸相,未能解脱”,随时想做到无相,但是,对于内外一切境界不能得“解脱”,虽然你在修无相。譬如我们大家,不管你随便修哪一种定,都是大概三天五天中偶然会有一次的境界好一点,对不对?然后啊,大半个月,或者二十天都在痛苦中,所以,修行都是没有得解脱。“由随相识”,由于外境界的一切现象,内在自己心意识的作用,所以,随时随地“扰乱”我们的自“心”。“彼复数数自策自励”, 那怎么办呢?不能反责于外界的环境,也不能反责于别人,只有自己鞭打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勉励自己,“思择安立”,自己研究参究自己,思择“安立”,怎么样能够达到无相、平静,才慢慢能够证得无相定的“果”位。
“解脱随相,于此解脱,又解脱故,不自策励思择而住,是故名为极善解脱。” “解脱”了“随相”,就是解脱了我们自己的心,不跟着外面的一切环境在转,所以,“解脱随相”。注意这四个字,像你们自己看书,这些地方好像都看懂了,就过去了,一考问你怎么讲呢?你苦死了,要想半天。所以,“于此解脱”,解脱就是于一切相上,随当时的环境就能够解脱的了,不着相。“又解脱故,不自策励思择而住”,因为得到了“解脱”以后,不需要随时“策励”自己住在无相境界上。因为,你随时策励自己住在无相境界上,是还有事在,还有这件事。所以,到这个时候,“不自策励思择而住,是故名为极善解脱”,就是“善”于“解脱”了。
“若数策励,思择安立,方得住者,虽名解脱,非善解脱。” 假设靠自己随时警觉到,然后把这个境界拉回来,再把外境界丢掉,“虽”然也叫做“解脱”,不叫做“善”于“解脱”,程度有差别。
“又晓了果,晓了功德者,谓烦恼断究竟故,现法乐住究竟故。” “晓了”即知道,知道自己证果了。怎么叫做知道自己证“果”了呢?“晓了功德者”?“功”即功心,就是修持的功力到了,得道了,是什么?自己心中无“烦恼”。所以,宋朝道家的得道真人张紫阳做了一首悟道的诗,叫《悟真篇》,“烦恼无由更上心”,到这个时候,想起来一个烦恼,起不来,是根本彻底地没有烦恼了,这就叫做“烦恼断究竟”,自然断了,不是你有意去断。那么,烦恼切断了,妄念切断了,“现法乐住究竟”,“现”观的解脱“法乐”的境界随时都存在,得“究竟”果位,这就叫证果了。
“又复灭道俱应晓了,即此二种,随其次第,名晓了果,晓了功德。” 到了这个时候,自然随时在“道”中。“灭”一切的苦,“灭”一切的烦恼,不要求灭,自然灭掉了。等于火烧起来灭掉了,就没有火了。随时随地在“道”中,随时随地都清楚的。所以叫做“晓了果,晓了功德”,自己知道已经证果了,“山泉绕屋知深浅”,自己晓得深浅,很清楚。
“又谛现观阿罗汉果,俱应晓了,于见道位中,名晓了果。于阿罗汉果,名晓了功德。” 再说,仔细地“观”察自己是不是证得了“阿罗汉”的“果”位。得果不得果,自己知道,等于你吃饭一样,吃饱了没有你自己很清楚,第二个人看不清楚的。“于见道位中,名晓了果”,就是“见道”了。怎么叫见道?你们用教理来答答看?小乘的见道位是什么?就不晓得了。所以听你们讲:“老师上课好啊……”自欺欺人的话,我听都不听,我一听你们讲就气,烦就来,我的无明就发了。见思惑,哪五种见惑?贪、嗔、痴、慢、疑?那个是思惑。见道位中,那些见都空掉了。你们尽管在学佛,你们的见随时着边见、邪见、我见、身见,五见惑都在着啊随时都在着五思惑,所以修道毫无效果的,不能证果。身见空了,前面的四见都要空,这还是见道位。但是,你思维上的贪嗔痴慢疑的影子还有没有?那个习气还在啊,所以,阿罗汉还有习气的。
所以《维摩经》上讲,维摩居士的房间里,几百罗汉坐在那里,那些天女在居士的房间里空中散花,那就是在跳舞啊,就是在逗你们啊,那个空中的花散下来,到了菩萨的身上自然掉下,沾不住,这些大阿罗汉身上都变成花罗汉了,都沾住不动了。为什么沾住?虽然证了阿罗汉,但是“余习未尽”,他的习气吸力还在,所以天花着身。所以,你们看《老残游记》,我非常欣赏的一部小说,作者是刘鹗,有五首诗作得非常好,“刹那未除人我相,天花沾满护身云。”作得非常好,就是这个道理。这个“见道位中”,见解上,他证了果位,但是,思惑的习气没有断。
所以,迦叶尊者多生累劫喜欢音乐的,听到天龙八部里的乾达婆等空中音乐人一弹音乐,迦叶尊者一边在打坐,一边还动起来了,他心动了没有?没有动,身跟着那乐章的拍子动,这是无始以来的习气。所以,niushi毕陵伽婆蹉比丘多生累劫当皇帝婆罗门种,证了果位后,过河时叫龙王河神:“小丫头,把水给我断了,混蛋!”过去了。佛把他叫来:“你骂人?”“我没有骂!小丫头,你个混蛋,我几时骂过你?”他搞惯了的,他多生累劫都指挥人,骂人骂惯了,他觉得不是在骂你啊,他很亲切啊,这就是习气。
“若于此处无有彼物,由此道理观之为空,故名空性。即所观空,无可希愿故名无愿。观此远离一切行相,故名无相。”空、无相、无愿,三个境界都告诉我们了,这不是理论,要工夫身证到。所以,“于见道位中,名晓了果,于阿罗汉果,名晓了功德”,在这个“见道位”中,“名晓了果”;在“阿罗汉果”上叫“晓了功德”,不叫“晓了果”,地位不同,名称不同。
“若于此处无有彼物,由此道理观之为空,故名空性”,看一切物理世界,住眼一看,也等于禅宗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换句话说:见人不是人,见狗不是狗,见好看的也不是好看的,见不好看的也不是不好看的。由此理推就懂了,这是“空性”初见空性,还是外空。“即所观空,无可希愿,故名无愿”,那么,见到外空相,外境界一切空了,内在跟着也空了,所以,对于空的境界无所“希”求,所以叫做“无愿”。“观此远离一切行相故名无相”,无愿里面本来空的,就没有一切“相”,所以叫“无相”。
“何故此中先说空性,余处宣说无常故苦,苦故无我,后方说空。” 那么提出一个问题了,为什么佛说法在这里是“先说空”呢?在别的经典上先说“无常”,再说“苦”、“无我”,最后才说“空”?
“谓若无无我,无常苦观终不清净。” 答复:假设修行先没有证到“无我”的境界,所谓看外界一切“无常”,看世事一切“苦”,这个“观”行永远做不到究竟“清净”,只是嘴巴上讲理,你没有证到。
“要先安住无我之想,从此无间,方得无愿。” “先”要做到,修持到“无我”,不是理上到,而是“安住”,是身心“安住”在境界上。“从此无间”,没有间断地,行住坐卧随时随地“无我”相,才“得无愿”。
“是故经言,诸无常想,依无我想而得安住。” 所以一切“无常”的“想”是由“无我想”来的,先证到“无我”,自然一切“无常”观行就做到了。那么,在这个境界上可以“安住”,定下来。
“乃至广说,彼于无常观无我已,不生希愿,唯愿无相,专求出离,故此无间,宣说无相。” 再详细地说,观一切行无常,因为“无我”,看一切外界的行“无常”,所以对于世间一切无“希”求。无希求不是灰心,就是利了人家,帮助了人家,救了人家的命,觉得这是应该的,没有什么希求,没有求得还报,也没有觉得自己了不起。所以,“唯愿无相,专求出离”,一切“无相”、无“愿”而做,只想“出离”三界。“故此无间宣说无相”,“无间”即永远,没有间断性地,“无相”的重要。
“复次,云何有寻有伺三摩地?谓三摩地寻伺相应。” 什么叫做“有寻有伺”?就是起心动念还要找,是做工夫的阶段,这个境界就是,你的心一下瞎猫撞到死老鼠,撞对了,一下又没有了,掉了;有两天坐起来很好,有一下坐起又不对了,又要去找回来,“有寻有伺”地。
“云何无寻唯伺三摩地?谓三摩地唯伺相应,大梵修已,为大梵王。” 就是说,不需要寻找,永远在这个境界里头停留,清净。但是,没有大的进步,虽然有清净境界,并没有证得菩提。可是,了不起哦,这个样子是色界天大梵天的大梵行,你不要轻视它啊,你梦想都达不到的。修到了大梵天你就享福了,然后,五千、一万天女服侍你;然后,人间的这一切富贵,那何足道哉啊,你还修不到啊,可是要随时念念在清净中才行,是修大梵行,“梵音清净”也就是这个道理。那就要做到“无寻唯伺”地。
“云何无寻无伺三摩地?谓三摩地寻伺二种俱不相应。” 随时在定境界里,不需要“寻伺”了,不需要去找这个境界,也不是停留在这个境界。
“修习此故,生次上地,乃至有顶,唯除无漏诸三摩地。” 超过了色界大梵天的境界,到了“有顶”天,有顶天即大自在天。“唯除无漏诸三摩地”,虽然功德修持到了升色界有顶天,但是,要想证得小乘阿罗汉的“无漏”果还谈不到。
“云何无寻无伺三摩地相?谓于寻伺,心生弃舍,唯由一味,于内所缘而作胜解,又唯一味平等显现。” 到了“无寻无伺”,无功用,差不多了,快等于菩萨的无功用地,到了这个境界,一切用功的心理不要用功了,自然都在定境界里。譬如举一个例子,讲禅宗神秀的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就是有寻有伺,非要做工夫清洁、打磨它不可,对不对?到了六祖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无寻无伺了。到了无寻无伺的境界,“唯由一味”瑜伽,就是这个样子,一道平等,泰山的路,笔直地去,就是“一味”。“于内所缘而作胜解”,在这个境界上,你内在的智慧开发了。“又唯一味”,这个境界“平等显现”,随时随地呈现,修证的工夫才算是到达。
……下面到十二卷终,这些你们要自己看啊……以后考试是你讲给我们听。若让我一点点地讲,《瑜伽师地论》可以讲五到十年啊,对你们又有什么用?自己不努力没有用,依赖心没有用;策励自己,非要自己策励,自己啃进去。而且,你们自己研究懂的,比听我讲懂的,得受用万倍。听过了,下了课,没有事了,理论好像懂了,事上做不到。等到你自己一边看,一边进去了以后,那是受用无穷,你们慢慢去啃,好不好?我给你们讲下去就完了。关于你们这一生修持需要的,这里面太多了,叫做美不可胜收。若开始讲另一段,就又要讲下去,结果,老师变成了千手千眼、千张嘴巴,然后你们生一千个耳朵来听,因为,我纵然有一千张嘴巴,你只有两个耳朵还接受不完,所以,要靠自己是心意识来。
……上面的十二卷讲了一半,其它的你们自己研究。“哎呀,老师啊,我连文字都看不懂。”我怎么不晓得呢?所以叫你们努力学文字啊,叫你们努力学国文啊。国文学不好,买两部字典来查嘛,国语字典上的每一个字都要认得,解释得出来,走笨路子嘛,买部《辞海》……我有一位朋友把一部《辞海》都读完了,一条条地读,结果了不起,做了秘书长,很高的位置,学问都从《辞海》上求来的也有啊。你们的国学为什么不这样学?懒啊,“不自策励”四个字。然后,眼高手低,看起来就是现代青年受的教育的结果,这样也懂,那样也懂,门门通,样样温,这个是很可怜的,要独自研究。
现在,讲我们出家的比丘,声闻道一定要修。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三
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三” 这是修三昧止观的境界。
“复次如世尊言,汝等苾刍,当乐空闲,勤修观行,内心安住正奢摩他者。” 佛吩咐我们出家的同学们,说你们“比丘”应该“乐”于“空闲”的地方,清净的地方,“勤修观行”,努力地“修观”。怎么去修呢?“内心安住正奢摩他”,正的止观,正的定境界,正路子。定是共法啊,外道、邪魔、凡夫都有定境界,都有他的定力。但是所谓修出离道,尤其是比丘们修出离道,修法要“正奢摩他”之路。
“谓能远离卧具贪着,或处空闲,或坐树下,系念现前,乃至广说。名乐空闲,当知此言显身远离。” 出家人“谓能远离卧具”,我们做不到啊,你们要求睡眠不够呢,少睡点都已经很生气了,还“远离卧具”?“远离卧具”是什么?只坐不卧,头陀行,不倒单,“远离卧具”的“贪着”。因为人躺下来睡是真舒服啊!我是发现世界上万事莫如“一被蒙头万事休”,这是我的诗,被子蒙起头来,万事不空而空,天下无比此之乐也。所以,我是到了中年以后才知道,我的袁老师有一天跟我讲:“怀瑾啊,你不晓得那个回笼觉之舒服啊!”他有一天跟我讲,他在书房里起来,我在给他打扫书房。怎么叫“回笼觉”?你们讲讲看,(答:……)回笼觉是皇帝的觉啊……
“若能于内九种住心。如是名为内心安住正奢摩他。当知此言显心远离。若乐处空闲。便能引发内心安住正奢摩他。若内心安住正奢摩他。便能引发毗钵舍那。若于毗钵舍那善修习已。即能引发于诸法中如实觉了。复次。如世尊言。汝等苾刍。于三摩地。当勤修习无量常委安住正念者。谓先总标。于三摩地。勤修习已后。以三事别显修相。无量者。谓四无量。常委者。谓常有所作。及委悉所作故名常委。安住正念者。显于四念住。安住其心。何故说此三种修相。谓依二种圆满故。一者世间圆满。二者出世圆满。修无量故。便能引发世间圆满。修正念故。便能引发出世圆满。常委修故。于此二种速得通达。由此因缘。处二中说。是故但说三种修相。又无量者。显奢摩他道。住正念者。显毗钵舍那道。常委者。显此二种速趣证道。又无量者。显趣福德行。住正念者。显趣涅槃行。常委者。显趣二种速圆满行。先于奢摩他善修习已后与毗钵舍那方得俱行。修此二种三摩地故。如实觉了所知境界。”(十三卷)
(太监叫皇帝)当然听不见,晚上又喝酒、又吃,吃喝玩乐都来,那些普通皇帝睡到那个时候最舒服。尤其人觉睡最舒服的时候就是早晨4、5点钟,漏丹、做梦也是那个时候,所以,每个漏丹都是那个时间漏的,所以,丛林下这个时间一定起来。那么,太监过大概半个钟头又叫了,不叫睡不醒啊,祖宗的法制……金盆洗脸,其实也不是黄金的了,是铜盆镶着金,开水一打,热帕子一放,老太监一来,小太监跟在后面,皇帝的龙袍捧在手上。在皇帝还在睡觉的时候,老太监:“请圣上起驾——”不管皇帝不答应,热帕子在他脸上一捂,“哎,该醒了!”后面的小太监一推就坐起来,龙袍加体,迷迷糊糊,脸给他擦一把,就那么去上朝了。这样坐上銮仗,抬到朝庭,坐在那里大概就叫做九五之尊昏头昏脑,真是“昏君”一个,哈。再加上宣统皇帝还喜欢带个墨镜,你晓得下面在干什么?好多人“万岁!”看着密密麻麻,蚂蚁一样都跪着。反正他坐在上面,闭着眼睛下面也看不清楚。然后,公事处理完了,天亮了。回来,还迷迷糊糊,头昏的,再跑去睡一觉,这叫回笼觉。
我看到丛林上的和尚也一样,3、4点钟起来上殿,不像你们这样上殿啊,你们一边做一边肚子里在埋怨,人家丛林上上殿真是啊,早晨全堂功课,人又多,统统做完,谁都不马虎,真修行的地方。做完了,不过喝一点稀饭。喝完了,进参,回寮房,打坐的打坐,有些人就睡觉了,这个时候谁也不管了。这一觉睡醒了,差不多了,有时候一睡就到中午上供。但是你要晓得,你以为出家个个都能这样啊?这是要老资格一点的,出家的资历不够,也没有机会给你睡回笼觉,还是要做事的。一个庙子那么大,就是落叶扫扫完,要多少人工啊。
所以,那个回笼觉一睡啊,无天无地,那是很舒服。所以,人躺下来睡觉是很舒服的,舒服者已经放逸,偷懒。所以,勤修行,“远离卧具贪着”是很难的,这一条我们就难以做到。
“或处空闲,或坐树下”,“空闲”并不是说时间空啊,是没有人的地方。你们现在想找个没有人的地方坐坐,我告诉你们,很多人到了没有人的冷庙孤僧,他自己眼泪就掉下来了。到了晚上,吓得你啊,毛孔里钻出一个“悚然”来,哈。那风吹草动,你还打坐,修空念头,无相?统统是相!尤其是老房子,表面好看,到了晚上,一个人坐在那里,“啪”,东一下,西一下,把你吓死了,新房子不会吓,老房子里不晓得什么东西啊。独处空闲无恐怖已经很难,你们不要吹了。
“或坐树下”,你做到啊?半夜就下来小青龙啊(竹叶青蛇?),防风啊、紫苏啊,一大堆都是吃不饱的**。所以你看头陀行,戴一个雨伞那么大的斗笠,为什么那么重的蒲团背在身上?防止下面有水啊,晚上下雨就那么坐着。你们看《指月录》二祖的弟子weiman有位禅师,下雪天到庙子上挂单,庙子的山门三门已经关了,大丛林不好叫门啊,他只好拿个蒲团门口一坐。夜里下雪,第二天打开门,北方的雪把山门外的门口都封了,或者一夜下了那么高的雪,门开不开啊。所以,到了第二天下午勉强打开了,一看,雪地中有一位和尚坐着,方丈和尚出来一看,他坐着入定了。四周都是雪,堆得那么高,他人坐的范围雪冻不起来,什么工夫啊?所谓四加行的得煖了,雪冻不拢来,头陀行。“或坐树下,系念现前”,就是一念,心一境性。
“乃至广说,名乐空闲”, 所谓“名乐空闲”,不是像你们说的:哎呀,上课的时间少一点,空闲就多了,那是偷懒。“空闲”是指空旷的地方,闲静的地方。怎么叫做“空闲”呢?“当知此言显身远离”,就是说,把自己的这个身子,身心离开这个尘俗的世间。
“若能于内九种住心,如是名为内心安住正奢摩他。” 内心的工夫有“九种住心”,叫做“心安住正”的修止。你们在家的居士要学佛,这个就是正修行之路,这叫修行。你以为三根香蕉拜拜,那里出点功德,这里送本经书,那是种种善根而已啊,正修行是“正奢摩他”,入定。
“当知此言显心远离,若乐处空闲,便能引发内心安住正奢摩他。” 要知道这“内九种住心”是讲“显心远离”,明确地告诉你心要离开尘俗世间。我们大家学佛修道,讲句良心话,大家坦白地说,世间的一切都要,道也要,对不对?你们不要谦虚了,不要客气了(众笑),是不是都要?检查一下自己,(有答:对)对,你答应对就是诚实之言,是诚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说我不是,绝定是妄语。所以一般人,尤其是居士们学佛,哪一样他不要?功名富贵也要,然后听到什么财神法、双修法,那求之不得的啊**。“世间哪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那多好!你看,贪心多大!所以注意啊,正修行之路,现在给你讲这个。
所以,“心”若能真“远离”,身远离有什么用?身跑去出家,住在山上的庙子后面,住茅棚,以为我是清高,清净,你这个正是大贪,大毛病,因为你对于这个世间有“低昂”之心,自命清高而已,你此心没有真远离。要心“知此言显心远离”,注意啊,这个“心”字要把它圈的大大的。
“若乐处空闲”,你爱住茅棚是不是“乐处空闲”?你是偷懒。“乐处空闲”是头陀行,跑到孤峰绝顶去修。譬如释迦牟尼佛出家后,一个人跑到雪山修定,鸟在头上做窝了,头都不敢动。那不要说是人不到的地方,鬼都不到。你试个一年、两年、三年再说吧。说:“我现在住茅棚,后山的都住过!”住了几个月,有时候二十天就下来看看我,然后,我还给你送牛奶啊,送东西上去。那叫“空闲”啊?我的娘啊!那是有人照应啊。要“乐处空闲,便能引发内心安住”,要“显心远离”,才能“引发内心安住正奢摩他”,这里讲的都是修止啊,出家人注意,“正奢摩他”。
“若内心安住正奢摩他,便能引发毗钵舍那。” 得真正的止,才能起真正的观。
“若于毗钵舍那善修习已,即能引发于诸法中如实觉了。” 真正的正止正观做到了,在一切佛法中开悟了,真正地开悟了。“如实觉了”,要注意“如实”,切切实实地做到,悟了。这是纲要,所以特别挑出来给你们讲,尤其是对出家的同学们。
“复次如世尊言,汝等苾刍,于三摩地,当勤修习无量、常委、安住正念者,谓先总标,于三摩地勤修习已,后以三事别显修相。” 现在弥勒菩萨讲的,都是引证佛说的,更加慎重地告诉你。譬如佛说:你们一切出家的“比丘”们,对“于三摩地”正止正定的境界,“当勤修习”四“无量”心,“常委、安住正念,谓先总标”,这是第一个纲要。“于三摩地当勤修习”以后,真修到真正的止观定境界之后,“以三事别显修相”,有三个范围告诉我们修行之路:
“无量者,谓四无量。常委者,谓常有所作及委悉所作,故名常委。” 所以你们看,儒家跟佛家一样,孟子说修行,修养的道理,“心中必有事焉”,就是有那一件事,所谓一念不在腔子里,此心就是散乱,所以孟子告诉我们“必有事焉”,每天就有这么一件事,就是“常有所作”。“及委悉所作,故名常委”,而自己内心晓得:我现在是做什么?我是在出家以后修道,不要忘记了自己的正业。
“安住正念者,显于四念住,安住其心。”“安住正念者”是安住“四念住”,“安住其心”。
“何故说此三种修相?” 这都是大纲,一个出家的比丘要怎么样叫修行?随时随地内心中都是这“三种修相”无量、常委、安住正念。
“谓依二种圆满故。” 为什么要这样修行呢?有“两种圆满”。
“一者世间圆满,二者出世圆满。” 出家还要修“世间圆满”?你看:
“修无量故,便能引发世间圆满。修正念故,便能引发出世圆满。常委修故,于此二种速得通达,由此因缘处二中说,是故但说三种修相。” 这都还是说纲要,这一卷开始的纲要,大纲,下面一点点地都告诉你了。所以,你抓到一部《瑜伽师地论》,你一辈子的修持就够了。讲大纲,这是佛学真大纲;讲修持境界,显密圆通都有。
“又无量者,显奢摩他道。住正念者,显毗钵舍那道。” “无量”是止观道的止定;“正念”是观。
“常委者,显此二种速趣证道。” 止观常常在心中就是常委“必有事焉”地去修,很快“证道”。
“又无量者,显趣福德行。” “无量者显趣”,福德成就,世间的功德圆满。
“住正念者,显趣涅槃行。” 所谓“正念”,最后证得涅槃,证得道。
“常委者,显趣二种速圆满行,先于奢摩他善修已,后与毗钵舍那方得俱行。” 必须先修到止、定的境界然后再修观,才能够得止观俱行。你们都是跳动、散乱。
“修此二种三摩地故,如实觉了所知境界。”修世间及出世间两种定,才能真实了解所知的境界。
……下面一路就是讲修定的。为什么要赶快跳到这里讲?尤其我们这里的重点,是希望、偏重,你们诸位是修持的,尤其把比丘的修持之路、之道,希望给你们讲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