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瑜伽师地论》讲座
发布时间:2020-02-16 11:07:33作者:大众学佛网“殷重作意者。谓不慢缓加行方便。此中由胜解思择作意故。净修智见。由寂静作意故。生长轻安。”(十一卷)
现在,《瑜伽师地论》332页,还是讲修定,做工夫,修定的方面。上次讲到“具分修”,止观双修,止观是定慧的因,定慧是止观的果。上次讲到“二分双修,无间作意。”
“殷重作意者,谓不慢缓加行方便,此中由胜解思择作意故,净修智见;由寂静作意故,生长(zhang)轻安。由一分具分修作意故,于诸盖中,心得解脱;由无间殷重作意故,于诸结中,心得解脱。”
“殷重作意”,就是非常郑重,我们修行……
第一先给你们解释,上次还没有详细解释的“有分别影像作意”、“无分别影像作意”,基本的。上次我们讲到影像作意,大家修念佛,譬如观佛像,观阿弥陀佛佛像,应该怎么观起来?你们观起来吗?观观世音菩萨,怎么观起来的?全体都观不起来?我不相信,有很多人观得起来的。观不起来的举手,我看一下有多少,搞清楚一点。(同学举手)哦,没有多少嘛,其他的都观起来了。因为你们对经典上告诉你的“影像作意” ,没有搞清楚。譬如这个佛像,你看了没有?看了。你不看它的时候,这个影像有没有?影像有嘛,影像作意。第一步先要把这个影像留着,你不管它是泥塑的、木雕的、画的,假想的,都可以。
你们为什么观不起来佛像呢?一观佛像的时候,就想到那个阿弥陀佛是活的,跟我们的肉身一样,站在那里,最好还抱着我们,还会讲话呢,摸摸你的头呢,对不对?所以观不起来。你想,你的妈妈、爸爸不是活的、肉的吗,你现在隔得远了,妈妈不在身边,你想妈妈也是那样活着抱你、骂你、打你,做得到吗?做不到。现在想妈妈爸爸,想兄弟姐妹,乃至你们在家的想你的情人,是不是只有一个影像啊?对不对?把这个影像转过来,世间法的影像摆掉,就是一个佛像,你不管它是泥塑、木雕、画像,都可以,把这个影像留住,这是意识境界。当你打起坐来,意识境界的这个影像,这不是第六意识的境界,是独影意识境界出现了,懂不懂?你们学过唯识吗?独影意识境界的影像出现了;出现了,就是留住这个影像,也不管它是在外、在内、在上、在下,都不管。
影像留得住,止住这个影像的时候,等于一个画家在构想一幅画面,根本在幻想中,但是他有这个影像。影像留住了,这个画家想那个东西,自己都忘了;一个诗人想一首诗,“云淡风清近午天……”头在摇啊,人都到了那个“云淡风清”,就进人那个幻想境。把这个影像永远留住,心念得止,慢慢第六意识止了,止了以后,止止止止……等到意识清明了,自然身心两个会配合的。白骨观也是这样、阿弥陀佛也是这样,什么都是这样,懂了没有?你们试试看,影像作意,行不行?
一用心就不行,很自然的。哎,你想过女朋友没有?有啊,那个影像一想就来了,对不对?根本不用意的,对不对?你想过爸爸妈妈没有?对啊,那个影像就出来了嘛。如果爸爸妈妈今天不舒服,你晓得了,你那个影像始终留着,对不对?这就是影像作意,懂了没有?都会了没有?试试看,不要瞪起眼睛看我,我没有影像,会不会?都会了?这下到十一楼,修不好要打香板的哦。
所以,观佛像眉间白毫光也可以,观这个光。哪个晓得我的那个“法宝”在哪里?大球、小球,小宝知道吗?小球放在哪里了?赶快,两个手捧上来。那么眉间白毫光影像作意,这个一止,妄念有没有呢?有,不相干。那么,讲过禅宗的夹山禅师有两句话,“龙衔海珠,游鱼不顾”,懂了吧?影像作意,定,止在这里。那个妄念、思想有没有?有,那是游鱼,不顾,始终一个。懂了吗?大家笑的肩膀直抖,是肩膀抖,还是影像作意发抖啊?会不会?会了啊,你不会我也当你会好了,不然我很伤心,哈。
这个影像作意有了,那么,你这里就有个问题了,为什么不问我问题啊?你们想想看,你们有没有什么问题?所以,你们问问题都不能问,佛经里这些佛弟子们问了那么多的问题,所以,会问还不错的,问都不能问,怎么学么?学问学问,要学要问啊。那么你说,老师,我请问:这与神经病进入那种精神状况的境界有什么两样?那种精神病境界,“哎呀,我看到鬼了……你看,就在前面……哎哟,我怕死了,哎哟……”同这个有什么两样?是不是一样?(有答:不一样。)怎么不一样?(答:神经病是心念潜意识做祟,下意识地产生这种幻相。)那么,影像作意呢?(答:影像作意完全是心念,不含半点杂念、邪念的,而且是由佛像产生的,所以不一样。)“云淡风清近午天”,差不多,你没有讲清楚。简单明了:一个是做得了主的,我要造作的;一个是被动的,他不晓得,莫名其妙,自己不晓得这个就是自己捣鬼的,就是这一点。等于说,一个是瞪眼上当;一个是闭起眼睛在做梦,莫名其妙的,被它所动的。懂了吗?是这个道理。所以,你讲的,我给你一个结论:“云淡风清近午天”,差不多。
譬如你们现在修光明点,眉间白毫光点,我给你们留个影像作意,像修密宗的方法,密宗黄教、红教、白教、花教都一样。黑教是笨教,四川人叫乌教,所以四川人骂人啊:你这个人乌教。乌教就很糟糕了,邪门左道。都用这个(师示水晶球),大的水晶球,还是用小的。你们现在注意看,你们都看到反光的亮点吧?看清楚啊,这点反光的亮点现在有没有?闭着眼睛看,对,影像有,这就是影像作意,就定在这一点明点上也可以,当成是阿弥陀佛眉间白毫光相。永远在光明中,乃至比丘在睡眠的时候,依据戒律,这个亮点在心中。此亮光非真非假,缘起性空,明点。心越细明点越小,心粗明点就大。我现在不用手端着,哎,我把手当成龙的爪吧,五龙捧珠。心粗的时候,这个明点观大点;心细的时候,明点越来越小,然后忘我、忘身,这就是影像作意。现在你们试试看,这点明点有没有?不管是在头顶、在额上、在心中、在身外,都随便,有没有?影像有没有?影像,就是这个影像,不求实际,容易了吧,有没有?有了,那就行了。
一用力就不行,你第六意识太作意,就不是影像,懂了吗?太放松了,没有影像。影像作意,第一步开始修。把这一点止住了,“龙衔海珠,游鱼不顾”,久久自然心念止,得奢摩他,止,懂了没有?都懂了?好了,这叫做“无分别影像作意”,这个明点用不着去分别,亮光,管它是什么亮光,我晓得是影像,对不对?
怎么叫“有分别影像作意”呢?譬如修净土宗,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那么,你的分别影像就来了:阿弥陀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西方极乐世界有八叶莲花、七宝行树,等等等等,都加上许多的观想,然后,心里头还参,“念佛的是谁啊?”“谁是我啊?”“所念的是什么?”“能念的是什么?”然后又有“一念万念,万念一念。”“念即不念,不念即念”,等等,那些都来了,这都是叫做“有分别影像作意”,懂吗?所以禅宗参话头,“念佛者是谁?”“谁?”“我是谁?”“吃饭的是谁?”“走路的是谁?”“有分别影像作意”。懂了吧?我这样解释你懂不懂?不是说你们不高明啊,是我明不高啊,讲的不清楚啊,我这样讲表达清楚了吗?你们懂了没有?
所以,“有分别影像作意”、“无分别影像作意”包括一切修法。譬如说念咒子,嗡嘛呢叭咪吽,南无呵拉嗒喏多喇耶,爷爷爸爸,都一样,这些你无法注解的,就是“无分别影像作意”。
有分别影像作意呢?譬如《心经》,“揭(jie)谛揭(jie)谛”,这是现在普通念,真的照梵文音念是“揭(ga)谛揭(ga)谛,婆罗揭(ga)谛,婆罗僧揭(ga)谛,菩提(bu-da)娑诃(suo-ha)”。.我们现在念“揭谛揭谛,婆罗揭谛,婆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有答:自度自度。)他能够解释的,“揭谛揭谛”就是“自度自度”,“婆罗僧揭谛”就是“度一切众生”, “菩提娑婆诃”,快快地觉悟,娑诃就是快、快、快,就是很快地成就,快快地觉悟,般若成就到彼岸。那么,你懂了这个咒语的解释,这个咒语就变成了“有分别影像作意”,所以密咒多半不给你解释。因为人一“有分别影像作意“,你来了,“揭谛揭谛,婆罗揭谛,婆罗僧揭谛……哎哟,快快自度,我不晓得几时度得起来啊……哎呦,我这样念不晓得诚不诚恳啊,好像我没有专一哦,糟糕,我再念一遍……揭谛揭谛,婆罗揭谛……哎哟,揭(jie)谛好啊,还是揭(ga)谛好啊?(众笑)然后啊,(jie)谛(ga)谛,(ga)谛(jie)谛,两个就在那里打了半天仗,“有分别影像作意”,变成散乱心了。
所以,一切咒语不告诉你解释的原因,咒,就是叫你念,念的时候,你没有办法解释了,一念清净,“无分别影像作意”,可以得止。由此法门即可了解百千万亿法门,一概通透,懂了没有?
那么有些人说:我上座,一念清静,万事不管。你不管啊?你两腿酸了,你就要管,两个腿麻了,你就要管,这个时候是什么?有分别。那么你说,我假使把这一点亮光、明点定住了,光明点定住了,腿麻不麻呢?照麻不误,那么照麻的时候,照酸的时候,背上照难过的时候,我这个明点在,这算不算是修止呢?算修止。那麻的是什么呢?那是受阴。我这个明点在的是想阴,意识清净,这一念不动,受阴跟想阴是两回事,懂了吧?所以,你身上的血液还在流动,呼吸还在往来的是行阴,明知自己想阴在作意的就是识阴,五阴俱全。慢慢,等到得止以后,做观,止观双运以后,一路下去,得解脱以后,是五阴清净,那个时候才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若厄”,知道了吗?修持之路如此。懂了没有?只此一回,更无第二遍,第二遍我不会再说了。你们也没有拿供养,也没有哄我一下,“老师好!”“老师早!”都没有叫,我随便就传了,划不来,哈哈哈。希望从此一路,好好修去。
那么,“有分别影像作意”“无分别影像作意”,都懂了吧?譬如修止观、数息、止息、随息,你说这个是“有分别影像作意”,“无分别影像作意”法门?(答:有分别。)对了。“有分别影像作意”,因此,易学而难成;“无分别影像作意”的修法,难学而易成,懂了吧?都了解了。
“殷重作意”,“殷重”就是很尊重这个事情。
“谓不慢缓加行方便”,这就告诉我们,用功的时候,你不要求急,上来就想得定,就想证果,然后就想证到一个苹果一样的大,美国苹果一样好的,好大好大的一个果,然后完了——求急。所以佛说,用功像弹琴一样,你把琴弦上的太紧了,“嘣”断了;太松了,弹起来没有声音。佛拿弹琴来比喻,叫弟子们用功不快、不慢,不求急进,也不怕迟。你说人家七天开悟,我来个七十年开悟好不好?开悟了都一样嘛,管他迟早呢,对不对?所以不急,这就是乌龟兔子赛跑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要自己称量自己的心性,不快不慢,修一切“加行”的方法。加行的东西多了,譬如今天身体不舒服,感冒了,吃药也是加行,运动出汗也是加行,做各种瑜伽术也是加行。就是说,你修一种止观,专门选一个法门的时候,其它帮助你修定的这些都是属于加行,“谓不慢缓加行方便”,方法。那么,“加行方便”要怎么样修,得止怎么样修呢?
“此中”,这个里头包含的“由胜解思择作意故,净修智见”,譬如你们打坐观佛像,并不是叫大家都要观这个明点,这是拿一个东西给你做样子。譬如密宗的修法是属于观佛像,乃至我们这个佛像很有福气,胖胖的,像个发财的老板一样,很好,又白、又嫩、又胖,这个很好。或者你找一个铜藏像,很庄严的,有亮光的。所以,真正的修法,你单独修的时候,大众修的时候,为什么前面摆个佛像?假定你们自己有佛堂,回家单独修,座位,打坐在这里,前面一个桌子,摆的距离差不多这样(师示),根据佛像有多高,这个佛像刚刚对着眼睛,看清楚了,观好。开眼也好,闭眼也好,一定,影像留住,就观这个影子。乃至全的观不起来,就观眉间一点,就是佛这里的亮光,我没得亮光,只好拿他来替代,就是这么一点亮光,眉间的光。或者你观佛的鼻间,或者观胸口的卍字,先不要下部观,先做上部观,这个中间的道理将来再说。慢慢地,你把这个影像作意观好,留好。然后,在此中定住了这个境界了,“胜解思择作意”,不是说不可以用思想,三藏十二部经教的道理,在定境界上慢慢开发,有许多不懂的道理,因为定久了,定久、定极就慧生,智慧开发了,懂了。所以有许多人,一得定,一辈子没有读过书的,忽然会作诗、作文,很多出家人,譬如八指头陀,也没有读过书,他的诗是第一,作得那么好,是他定中的智慧开发了。“胜解”,因为“思择”,思维修,作意来的。
这个时候,一边定在这个佛像的境界,定住了,“净修智见”,正思维修,加上八正道、四念处,都变成观明点这一点、观佛像这一点加行了。乃至禅宗的话头,禅宗的公案,乃至阿弥陀佛的佛号,这个时候,你修某一个法的时候,其它八万三千九百九九个法门都是它的加行;当你修禅宗的时候,净土、密宗一切一切法门都是它的加行。等于我们这一堂人坐在这里,当我在中间一坐,其他这些人都是附属于你的,对不对?你坐在中间,是不是别的人都好像是帮忙你的,陪你坐着,是不是?还是你陪他坐着?主观立场不同。所以,一切法皆是一切加行,这懂了吧?
所以,修这个“净修智见”故,那么,“胜解”,有许多平常经典道理理解不通的,理解通了。“思择作意”,正思维当中,就晓得自己怎么样修,这条路怎么样走。所以,到这时候,学问越好,经典越读的多,智慧越开发,越快。但是,一个字、一本书都不会的,一个字也没有读过的,智慧真开发了以后,什么都懂,一通百通,定慧之力。(有问:智慧开发是他多生累劫以来读过的,还是没有读过的?),包括一切,一切不管你多生,前生、后生,来生都包括进来了,这叫一切,三世因果都包括进来了,来生事若不知,那还叫一切,那“半切”。
“由寂静作意故,生长轻安”,你假使观想明点或者佛像,静到了极点,这个时候,慢慢……当然,你们现在没有轻安,你们现在打坐,只有轻安相对的两个字:粗重,又粗又重。腿酸、腿麻,那个屁股坐在棉花垫上,我的妈呀,好像石头压在上面一样,身体也轻不起来,粗重。那么,慢慢慢慢,忽然有一天,头顶发生清凉,或者,头顶好像和尚剃了光头,夏天,那个刀刮得光光的,像那个西瓜皮一样发青,然后拿一点温水一冼,在风口一吹,那个头之凉快,那个时候“南越王不做矣”,让你当皇帝你都不想,就是那一刹那,那个清凉,得止得定的人,昼夜都在那个境界中舒服。这还是一点点,这是轻安的粗相,头顶发起轻安,一直到全身。
如果你说,我觉得很凉哦,里头如薄荷一样——那是有病。轻安的凉快是形容舒服、清凉;你硬是觉得身体内部有股凉气,伤风了,懂了吗?此中有差别,这就要智慧了。伤风了,赶快要吃药。
那么,清凉一来以后,头顶先发起清凉的轻安容易退。用功不对,或者上午这一堂坐的很好,得轻安,头顶发清凉,中午一看,豆腐、青菜、菠菜,好哦,油炸的!多吃了两口,饭也多吃了两口,饮食吃坏了,轻安变成了粗重,乃至头发胀发闷,然后肠胃也鼓起来了,下午打两堂坐,上面“呃——”,下面“噗——”就来了,消化不良,轻安都变成粗重了。所以饮食、衣服……或者刚刚发轻安,一清凉以后,身体也发暧:哎,好,你看,你们都感冒,都穿那么多;你看我,不怕。然后再脱一件,或者不脱,坐在风口上吹一吹风,感冒了,下午不但粗重,还加上鼻涕溜溜,那么,鼻涕一溜溜,又完了。这一转转过来,不晓得一个月、两个月、一礼拜、三天,不知道。所以,修行用功同发财一样,同世间事业一样,同房子一样,建筑起来难,毁坏是一时的,什么都要调整,这叫修行。
“由寂静作意故”,静到了极点,可以得到“轻安”。头顶发清凉是轻安的前相,真正轻安到了,也就是密宗、道家所讲的气脉,奇经八脉、三脉七轮一下通了,轻安。整个的身体觉得像是一片树叶子在虚空中飘,一切都是轻灵的,没有哪个地方是不轻灵、不舒服的。轻而安,在磅秤上一称,你要多重就多重,算不定变成二十几斤了。
“由一分具分修作意故。于诸盖中。心得解脱。由无间殷重作意故。于诸结中。心得解脱。又由无间作意故。终不徒然而舍身命。由殷重作意故。速证通慧。随顺作意者。谓由此故。厌坏所缘。顺断烦恼。对治作意者。谓由此故。正舍诸惑任持于断。令诸烦恼远离相续。顺清净作意者。谓由此故。修六随念。或复思惟随一妙事。顺观察作意者。谓由此故。观诸烦恼断与未断。或复观察自己所证。及先所观诸法道理。”(十一卷)
轻安是慢慢生长出来的,一得了轻安以后,并不是修成功了,这个时候的气脉大部分就通了,但是,还没有到脉解心开的程度。
“由一分具分修作意故”,“一分”或者“具分”,“一分”就是只修止,只打坐修定;“具分”还修观,止观双运,晓得了吧?
“于诸盖中,心得解脱。”因为打坐修定以后,贪、嗔、痴、慢、疑这些心理的坏毛病转过来了,没有了。像你们现在的行为,我经常观察你们,五盖还加上两层,五盖厚得很,尽管在修行,盖是越来越盖得重,棉花盖了以后,加上石灰盖;石灰盖了以后,现在都加上水泥盖了。所以,真做工夫到了这个时候,这五盖……这都是考验自己的呦,你记住了,晓得自己有没有,不要走邪见的路,心就真得解脱了。譬如,你看我们同学里有许多人,非常聪明,万事都知道,因为太聪明了以后,有个什么盖呢?疑盖就重,“咚”,听到一个声音,“什么声音啊?”一边要看老师,一边,(师学动作)太聪明了,疑盖。换句话,也不够聪明,真聪明,坐在这里如如不动,一听,录音机该换了,是什么声音知道了,定能生慧,那是慧聪。普通的聪明就是这样,眼睛咕噜噜东转西转,身体东凑西凑。你看,很聪明的人疑盖就越重,对不对?世界上的笨人就少怀疑人家,聪明人特别爱怀疑别人,一天饭吃饱了,专门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耗子就是老鼠,狗去抓老鼠,多管闲事。这个是疑盖。
贪盖,越聪明的人贪欲也越重。说我什么都不贪,我只要贪看书。看书不是一贪啊?告诉你,看书也是一贪,我就恨死了自己的这一贪,一天到黑躲在书虫中,有时候气起来,想都把它丢掉!但等到有人问:“我借一本书啊。”“哎,你不要给我弄坏了,赶紧就拿来啊。”我就是对书舍不得,什么都可以,书不能动,叫做“无药难医书史淫”。所以,宋朝的辛稼轩有两句名作,“一生不负溪山债,百药难治书史淫。”写不写的出来?你们听过的都会写,没听过的就盖住了,这是第六盖。“平生不负溪山债”,名山胜境都走过了;“百药难治书史淫”,爱读书,淫者过也,太过了,这个毛病去不掉,我经常拿他的这两句非常有感慨。看到书就爱,到现在看到有新书出来,就跟同行的同学说:“哎,买一本、买一本。”“老师啊,这本书很贵。”“哎,管它什么价钱,买买。”就是这个。所以说,贪嗔痴慢疑一切盖,唯有得定,“心得解脱。”
“由无间殷重作意故”,由于“无间”,行住坐卧都在修这个定,都在这个观里。哎,你们修定,有时候越用功,越观不起来,为什么?你把第六明了意识加重了,影像就跑掉了,放轻松,它就来了。所以,这个快慢要“不慢缓加行”,要你自己调整。道家把这个东西叫做“火候”,等于师傅教你炒菜,火候的老嫩,炒的咸、炒的淡,那是你自己的本事,师傅没有办法教的。所以,同样的做菜,同样的方法,同样的材料,每个人做出来的口味不同,就在这一点。做工夫也是这样,这个调整在于你自己。所以,由于“无间”,行住坐卧都在这个定境界中,“由无间殷重作意故”:
“于诸结中,心得解脱。”真得了定,你心里的八十八种结使,贪、嗔、痴、慢、疑,这前面五个在唯识叫什么?(有答:五钝使,根本烦恼。)对,根本烦恼。那么,加上哪五个后就变成结使了?三界配起来八十八结使?(有答:见。)对,邪见、边见、身见等等结使也叫见,见就是观念,思想观念。习,习气就是贪嗔痴慢疑。所以,三界合起来,就是八十八个结使,或九十九个结使,去了十个根本的,只算八十八。那么,心中结使要如何解开呢?这个结,就是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就是个结,一条绳子打的结,所以,修行求解脱,这个结永远解不掉……所以,结使也翻译成结习,习气的习。人若能将结习改得掉……你看爱漂亮的人,我经常看到,走在街上,爱漂亮的小姐和先生,一边走路,一边看橱窗玻璃当镜子,把领带(师学动作),小姐们……爱漂亮、爱美的结习,结,碰到镜子非照一下不可,这是爱美的结,不是爱镜子的结,这个观念要搞清楚。
爱美也是爱,“爱”字存在,万习的根本就来了,有爱就有欲,有欲,一切等等就来了,所以,这个结习之难除啊!结习要如何去除呢?结习改掉了,就解脱了,就成小乘道了,就可以证果了。所以,改掉一个结习,证一分果位的边界。什么叫证果?结习解脱清楚了,自性清净的果,原来本来的成果就出来了。你以为果是一个苹果,**山上采下来,或是美国带回来的?你那里就有果。但是,你的果位在哪里呢?结习绑住了,等于那个苹果外面被绳子、泥巴绑住了,对不对?所以,“于诸结中,心得解脱”,要“无间”作意,起心动念,行住坐卧的时候,随时要修止观,“心得解脱”。
“又由无间作意故,终不徒然而舍身命;由殷重作意故,速证通慧。”“又”“由”于我们“无间作意”,“无间”即没有间歇性,没有间断的。用功“无间作意”,就是行住坐卧皆在定中;发愿力呢,随时随地度众生之愿,利人利世之愿没有休息,因此不会自杀,不会中途走。
嘿,讲到自杀,你翻开戒律看看,当然,不是你们出家受戒的光念条文,那不算懂得律。律藏里为什么佛有这个戒条,它前面有个事情发生的,很多的判例,法院里叫做判例一样,很多故事。他老人家,我们上面坐着的这位老板在世时,很多阿罗汉证果了,抹脖子自杀了。还有一位阿罗汉专门帮助人家自杀,他也证到了阿罗汉,空的嘛,这个身体活着多严重啊,讨厌!说:“你会杀啊?”
“对啊,我从前杀**啊,现在得道了。”
“那我们都证到空了,还有几十年活着,很麻烦,你帮忙杀我,好不好?”
“好。”一个一个都宰了,最后自己也自杀了,这个样子。
这都是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当场的。当然,他出去了,校长出门了。等到我们这位校长老板一回来,“怎么搞的?”“哎,他们证得阿罗汉果,懒得留恋在这个世界,早一点解脱。”所以佛制定了戒律,不可以。这也是说,证果预流果以后也容易犯邪见,犯断见。所以,常见、断见就是观念问题,思想错误,见解是思想错误。
要知道“无间作意”,生命的分段生死、变易生死,自性缘起性空,不生不灭之理,“由无间作意故,终不徒然而舍身命”,乃至于行菩萨道的,不随便把这个生命舍掉。如果认为在分段生死中自杀是了生脱死,那是最大的愚痴邪见。
从智法师,你把这段记下来,昨天晚上老和尚问的那个问题,烧戒疤的问题,这里有一条……
“由殷重作意故,速证通慧”,“殷重作意”,专心立下志愿:我非修定证果不可!就是“殷重作意”,我们刚才讲的一段都是“殷重作意”。他说,你若下了决心修定力,会很快地得神通,很快得大智慧,“速证通慧”。这个生意可以做哦,你看,“速证通慧”,很快哦,你们下下工夫看。“由殷重作意故,速证通慧”。“殷重作意”讲完了。所以,“殷重作意”,对我们自己修行要认真,要看重。
修行唯一的一条大路——定,修定慧;修定慧的方法是作意而修。归纳起来两个法门,分析起来有八万四千。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中归纳起来有两种:一种是“有分别影像作意”,一种是“无分别影像作意”,刚才给你们解释过了这是根据《解深密经》中的止观而来。那么,如何证得快呢?必须要“殷重作意”,懂了吧?不要落在昏沉中,我讲了半天,我把妈妈那里吃奶奶的力气都拿出来了,你们还在昏沉,那就要命了。
“随顺作意者,谓由此故,厌坏所缘,顺断烦恼。”就是说,他不是提出有四十种作意吗,这篇一开始时,不要忘记了啊。另外一个名词,为什么叫做“随顺作意”?这是佛学的名称,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什么是“随顺作意”,因为你修止观的关系、修定的关系,“厌坏所缘”,自然会厌离世间,破坏了世间一切的坏缘,“顺断烦恼”,一切烦恼妄心自然顿断,所以叫做“随顺作意”。
“对治作意者,谓由此故,正舍诸惑,任持于断,令诸烦恼远离相续。”怎么叫“对治作意”呢?为什么我们学佛要修定?戒定慧,要修定呢?这里为什么不提戒呢?因为一得定了,不要谈戒了嘛,一得定了以后,根本起心动念都不动了,没有所犯嘛,戒在其中矣,所以不谈戒,定是最重要。那么,定是对治什么的?医治什么的呢?医治一切妄想烦恼,无明习气。所以,由于此故,由于得定,“正舍诸惑”,一切不了解的抛掉了,“任持于断”,能断一切烦恼。“令诸烦恼远离相续”,一切烦恼远离,不会连锁下去,所以叫做“对治作意”。
“顺清净作意者,谓由此故,修六随念。”哪六种“随念”?因为修定的关系,有六种“随念”念佛、法、僧、戒、施、天。
“或复思惟随一妙事”,或者由于“思维”修,跟着一件“妙事”。譬如说,因为定境界,得了这个清净境界,马上联想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或者药师如来世界那个清净光明,这个境界马上就呈现了,马上呈现“六随念”,六根跟着清静了,一下就清静了。
“顺观察作意者,谓由此故,观诸烦恼断与未断,或复观察自己所证,及先所观诸法道理。”怎么叫“顺观察作意”呢?由于在这个定境界当中,自己可以观察到:我自己的习气,某一种烦恼断了、减轻了,某一种烦恼还很重。譬如我现在贪吃的心很重;或者我贪懒这个心很重;或者我现在对于人我是非比较少管了,没有什么了不起了;或者觉得人我是非还管得很牢;唯一的什么东西进步了呢?偷懒进步了,懒的打坐了。就是说,“随诸”观察“断与未断”,自己看的很清楚。或者能够“观察自己所证”的这个空的境界,所证的清净境界,所证的妙通境界,所证的气脉变化境界,是不是对?自己在定境界里自然发慧,观得很清楚。“及先所观诸法道理”,乃至过去所学的,佛经上所看来的,老师那里所听来的,善知识那里所了解的,哪个是对的,哪个是不对的,搞得清清楚楚。
我想,一条一条地讲下去多没有意思啊,下面一看都懂了嘛,会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