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人、赞叹人,就是积功累德
发布时间:2023-05-01 07:13:39作者:大众学佛网
曾子,姓曾,名参(公元前505年—435年),字子舆,春秋末年生于鲁国武城,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孔子的弟子,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世称曾子,有宗圣之称。就是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居然说,我曾经听到有人谈论夫子行仪的三段话,可我自己还没能做到。那么,究竟孔夫子的哪些行仪令曾子见贤思齐呢?
第一个,“夫子见人一善,而忘其百非”,见到一个人的优点,就肯定他这个优点,没有把他的缺点或者以前做错的事变成成见放在心上。这叫厚道,这叫给人信心。“看人要看后半段,浪子回头金不换。”假如人家以前做错,都不给人家机会,断人的后路,这叫刻薄。一直贬低他、否定他,很可能他会狗急跳墙、破罐子破摔,自甘堕落。所以光是一个信任人的眼神跟否定人的眼神,给人的感受都是天壤之别。所以看人可不可以积功累德?假如对人都是信任,光是看别人就给人家信心了,积功累德。假如看人就是怀疑、否定,“哼,不行”,眼光扫过去人家都受内伤,这叫造孽啦。
我们修学的路上,改一个习惯都有反复,所以人真正经历过,知道修身非帝王将相所能为。将军可以不怕死,你叫他不要喝酒,要他的命;叫他别发脾气,他受不了;让他改习气,不容易。改习气就好像扒一层皮,一层一层撕下来,都有个痛苦的过程,但撕下来了,身心就轻安自在了,不做习性的奴隶了。
“见人一善而忘其百非,是夫子之易事也”,很容易转变对别人的看法,不会形成成见。你真的改过了,他非常肯定、赞叹你,为你高兴。这个“易事”,很容易相处,很容易侍奉,给人家如沐春风的感觉。假如我们处处对人都有看法、成见,无形当中就给对方压力了。
第二个,“见人之善若己有之”,看到别人的优点,看到别人的贡献,就像自己有一样高兴,随喜赞叹,一丝一毫的嫉妒都没有,还去宣扬。“道人善,即是善。”“是夫子之不争也”,不会跟人家争高下,不傲慢。现在团体当中、人与人当中冲突为什么这么多?见不得人好,毁谤,没有欣赏别人。
第三个,“闻善必躬亲行之,然后道之”。听闻好的教诲,看到人家的善行,必亲自去落实,实践了,再以过来人的身份去指导学生。为了早一点利益学生,自己是勇猛精进,这是“能劳”。不辞劳苦地用功提升自己,是仁爱的动力、利益人的动力。我们觉得哪一个教诲非常好,要效法夫子,一定从我自己做起。比方我们要劝人不贪、不嗔、不痴,我们自己得要把贪嗔痴调伏。
假如不这么做,看起来是弘道,但有可能是障道。因为假如我们说不要贪,可是自己生活上的享受越来越看重,人家听我们台上讲一套,台下又不一样,不只不能弘道,反而让人家怀疑圣贤教育,那就变谤法了。所以我们在学校教书有一个好处,什么好处?鞭策自己。比方说“凡出言,信为先”,这个道理讲出去,三十五个学生都听到了,“老师,你上次讲的,怎么现在还没做?”那背后就流冷汗了。所以在学校教书,不是压力,是幸福。为什么?没有后路可以走,只能勇往直前,不然你就误了这些孩子,让他对自己、对圣贤教诲没有信心了。所以任何事都是好事,用觉悟去看它,用责任去看它,都是好事情。——选自《做孩子一生的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