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苏轼词中的禅学观

发布时间:2023-04-23 07:12:50作者:大众学佛网
苏轼词中的禅学观

苏轼在诗、文、词都取得了极高的造诣,他也是一个体现宋代文化精神的典型。孙昌武先生的《禅思与诗情》讲述了禅宗与中国诗学的渊源及历史演进,意苏轼为例,细述禅学与诗的相生相契合之处。

一、禅宗的理论核心是"见性"说,即众生自性本净。

圆满具足;见自本性,直了成佛。从中可以看出,禅宗理论在一定意蕴层面完美地融合了佛教"信性本净"和儒家思孟学派的"性善论"。实际上,禅却也是实践的,它并不是空谈玄理,格物致知。而是注重人生的实际践履,很像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要去体悟,要去感受,而不是有距离地参禅打坐。黑格尔说:最接近艺术而比艺术高一级的领域就是宗教,中国诗坛,实际上酱,唐宋以后,通禅和明禅类的诗已经有意或无意地融进了创作之中。

二、苏轼从禅学思想中求得安顿身心的方法,希望获得一种精神自由

确实,他也做到了这点。首先,苏轼所接受的思想就不是单一的,他的理性思辨确实是受到禅宗的影响。叔本华在谈哲学的时候曾经说:作品的风格就是人心的心灵的相貌,是心灵感情修养的一种表现。而苏东坡的诗词也体现出他参禅得到的一种史官和旷达。

苏轼在《过大庾岭》写道:一念失垢污,身心洞清净。浩然天地间,惟我独也正。他寻求一种洗涤心灵之益。同样,既然禅是实践的,那东坡参禅也是有一个修养过程的,不可能一下超脱,一下子释然,而是循序渐进的。

东坡《永遇乐》中曾慨叹:"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一个"望断"将那种愁情挥洒之间,但如果只知道伤感自怜,苏东坡便也不是苏东坡了,到后来他的人生境界就在发生转变,在《满庭芳》里言曰: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他慢慢地开始建构一种通古今的史观。有来有去,有喜有愁,在北宋党争的血雨腥风中,在宦海的升降浮沉中有了一种"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的释怀。

苏东坡在密州说到:"凡物皆有可观。苟有所观,皆有可乐",可更多人处于一种"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中",而苏东坡的观看方式不仅仅是从个体生命出发独自关照,而是将自我关照融入历史之中,放大到整个宇宙中去,看到生命的悲欢常态,境界就会全开。"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无情"。

三、"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天与海本真状态就是澄净,乌云终会散开,阴雨终将停止。这句诗何尝不是他自己对于人生的一种所得,被收押牢狱中,被放逐,背井离乡,党派之争乌云般地遮蔽了澄澈的蓝天,但蓝天并未消失仍然存在,当云散开,月光还是会那么皎洁,星光依然会那么璀璨,这是一种在经历人世各种沧桑后还能持于本心的乐观超脱的人生态度。

《圣经·新约》上有这样一句话:万事都互相效力,使信主的人得到益处。

于苏东坡而言,能够看到人生"雪泥鸿爪"的状态,而不缘身在此山中。却是将禅学的思辨性融入了骨髓里。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