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见诸贫穷,老病众苦逼,大悲普慈念
发布时间:2023-04-23 07:12:50作者:大众学佛网特别是对父母双亲、久病患者等,一定要关心、照顾他们,三门尽力做利益事,如此功德不可思议。诚如阿底峡尊者所说:;对远方的客人、久病的患者、年迈的父母等慈爱行事,与实修空性大悲藏者相同。
比如,有人从远方来到藏地,没有熟悉的人,高山反应很严重,气候也不适应,在此无助之际,你给他一瓶温水、一点食物,他可能会终生难忘;还有些久病不愈的患者,不仅仅是我们,连佛陀也会照顾他,这在很多公案中都讲过;尤其是父母,对儿女仁至义尽、恩重如山,如果在他年事已高、老朽不堪时,刺伤他的感情,实在是大逆不道,罪过特别严重。
我等本师释迦牟尼佛,也曾经为报母恩,前往三十三天为母说法,这在《心地观经》中有过描述(《心地观经》云:;我升三十三天宫,三月为母说真法,令母听闻归正道,悟无生忍常不退,如是皆为报悲恩,虽报恩深犹未足。)。
佛陀在《增一阿含经》中说:儿子将父母扛在左右两肩上,转绕大地承侍,也难以报答父母之恩。但若使父母趋入正法,则能回报恩德。
《毗奈耶经》也讲过:将父母各安置于自己两肩,转绕南赡部洲,供养无数珍宝,都不能报答父母恩德。唯一能报恩的方法是什么?就是他们无信心者令其生信心,无戒者令其受戒,吝啬者令其布施,无明者令其产生智慧,这样才能报答父母之恩(《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云:世尊说:;假使其子一肩持母一肩持父,经于百年不生疲倦。或满此大地末尼、真珠、琉璃、珂贝、珊瑚、玛瑙、金银、璧玉、牟萨罗宝、赤珠、右旋,如是诸宝咸持供养,令得富乐。或居尊位。虽作此事,亦未能报父母之恩。若其父母,无信心者,令住正信;若无戒者,令住禁戒;若性悭者,令行惠施;无智慧者,令起智慧。子能如是于父母处,善巧劝喻令安住者,方曰报恩。)。
佛陀在《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中还说:;非饮食及宝,能报父母恩。引导向正法,便为供二亲。因此,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令父母心入正法。
而且,莲花生大士曾言:;切莫让老人忧伤,要恭恭敬敬加以维护。父母健在时,我们若没有好好孝敬,一旦他离开了人世,作为子女一定会后悔的——;当时应该多打电话,不该让他那么孤独!但这个时候已经晚了。所以,我们平时对父母,务必要慈爱、随顺、关心、照顾。
前两天,有个出家人问:;我想给父母寄点钱,可不可以?我说:;应该可以。世亲论师在《俱舍论》中讲过,父母即使不是圣者,但对他们供养的话,功德也是无量无边(《俱舍论》云:;虽非圣者然而于,父母病人说法者,最后有者之菩萨,供养功德无有量。)。所以,就算你是出家人,把化缘所得的财物供养父母,实际上也合情合理。
那么对病人也是如此。佛在《毗奈耶经》中开许,僧众的钱财可以分给病人。比如有些人因为生病,不想去念经,僧众的念经钱就可以算他一份。不过,假如他没病装病,那就另当别论了。真正是病人的话,照顾他有时候比供养圣者还有功德。
从前,有一位明勖法师,想到五台山拜见文殊菩萨。他到了五台山以后,遇到一个长相奇特的僧人,认为应该是文殊菩萨,就向他礼拜;那人也以为他是文殊菩萨,也向他礼拜。两个人拜来拜去,结果才发现弄错了。后来他们结伴同行,一连三天形影不离。(法王去五台山那年,我和慈诚罗珠堪布带着干粮也转过五台,当时好像只有南台没去。在北台,很多放羊牧马的人,操着浓重的口音问:;你们到哪儿去哦?到了中台,我们有点困,一直睡了很长时间。晚上才来到东台,住在那里时,我们两个都不会烧煤,结果煤气中毒,头痛欲裂,差点不是死了。第二天迷迷糊糊的,下山都很困难。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有时候谈起来,我俩仍记忆犹新。)
有一天,他们来到东台顶,看到一座寺院,里面有几个出家人,可个个都很难看,气质不好,也没有什么威仪。明勖生起了骄慢心,瞧不起这几位僧人,但天色已晚,也只好将就寄宿在这里了。
睡到半夜,那位跟他同行的僧人突然生病,而且一下子病得很严重,整个晚上呻吟不停,周身也散发出臭秽之气,令人难以近身。
这个僧人看自己的病好不了了,就对明勖说:;我病得这么重,本来有意陪你共同参拜,现在恐怕不行了。你先走吧!;可是你——因为三天来的相处,明勖不忍心不管。
僧人坚持道:;别管我,朝圣要紧,你来这里是见文殊菩萨的,不是照顾我的,不是吗?;好吧,等我游访礼拜过菩萨后,再回来照顾你。
他离开之后,才走了几步,忽然听到背后有声,回头一看,刚才的寺院、没威仪的僧众、卧病在床的病僧,刹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文殊菩萨冉冉腾空而去。他才猛然意识到,这些是菩萨试探自己。
明勖特别后悔,回去跟一个老和尚讲了自己的经历。老和尚告诉他:;你的过错有两点:一、看见面容不好、行仪较差的僧人,起了我慢之心;二、不该在友僧病重时舍弃他,只顾自己去朝圣。如此一来,文殊菩萨观察到你慈悲心不切,就‘远走高飞’了。
所以,照顾病人、照顾父母、照顾可怜人,是大乘佛教的核心所在,大家在修行中一定要切记。否则,很多人把修法当成终生最有意义的事,而饶益众生则认为毫不相干,即使有人做了,也是自己的一种爱好,不知道这与证悟一味一体,这样的话,大乘菩萨的精神就失去了。故我们的行为,应该像《华严经》中所说:;若见诸贫穷,老病众苦逼,无所归依者,大悲普慈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