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曾国藩的求缺心态:与其求圆满不如留点缺

发布时间:2023-09-24 04:03:54作者:大众学佛网
曾国藩的求缺心态:与其求圆满不如留点缺

曾国藩的求缺心态——与其求圆满 不如留点缺


曾国藩的成功之道中还有一个就是求缺心态。人人都是追求美好的,但如果一个人背上了求圆满的心态,就会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求,这将成为人生的大失败。而曾国藩的求缺心态正好给了我们对人生的非常大的警示。

曾国藩常说自己最崇尚的一句话叫做“花未全开月未圆”。花未全开表明的是一种不饱满的状态,它仍有上升的趋势。月未圆的时候,人们会渴望它全圆的那一刻到来。一旦花全开了,月全圆了,随之而来的就是生命的快速衰竭。因为花一全开之后就迅速枯萎,月一旦全圆后马上就会发生亏损,这就是人生的一种常态。所以,我们很难看到,人生走到极致后,还会一直朝着极致的方向走,往往是达到极致后,人生就会有所转变。因此,曾国藩常常不追求圆满,他常常是追求缺陷的。他的书房就叫做“求缺斋”,他的日记就叫做“求缺斋日记”。我觉得这种不追求圆满,求缺的心态是非常好的。万事万物都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人生不可能总是达到圆满和极致,所以在曾国藩的生活中,他常常以求缺心态表现在方方面面。

曾国藩一生十分节俭。他吃东西很简单,人们常常称他为“一品丞相”,一来是因为他官至一品,二来是他每天吃饭只有一道主菜,多半还以豆腐为主,吃得很简单。他穿的一条裤子曾经30年没换,30年里这条裤子有事的时候拿出来穿,没事的时候就放起来。在他临近去世的时候拿出来,裤子还像新的一样。不仅如此,他还嘱咐妻儿一定要自己动手,几乎他穿的所有鞋都是夫人给他做的。他一直不苛求太多富贵,求缺使他心态非常平衡。

另一个,他对待子女的教育依然如此。儿子不学别的东西而学数学,他是允许的,这在传统中国文化中是很难接受的。我们很难设想,在三四百年前,有一个中国孩子蹲在苹果树下,看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进而考虑苹果是怎么掉下来的。在中国社会,孩子启蒙就是读社会科学,《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必读的,我们很少用自然科学武装自己。

在这样一种文化价值观念下,儿子要学数学,他的父亲依然能够允许,这就是一种求缺心态。他知道儿子做官这方面不行,与其让儿子不能圆满,还不如满足儿子的愿望和想法。所以,这种求缺心态成全了儿子的爱好。这种心态在那个时期的封疆大吏心中,在一个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一个人心中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情。

曾国藩最大的一次求缺是当他人生走向顶峰的时候,他能自断羽翼来保全自己,这是他人生最大的成功。天京城攻下之后,皇帝最大的威胁解除了。此时,功高震主的英雄如何自保是非常关键的。曾国藩在上报有功人员名单时,位列第一的不是他弟弟,而是写的湖广总督官文,这样可以淡化自己弟弟的功劳。同时,在呈上他的弟弟时也将左宗棠、沈葆桢等名列其中,进而淡化所有的功劳。其次,自减羽翼。当时庞大的湘军对曾国藩来说是一个最大的威胁,而此时,曾国藩的学生李鸿章组织的淮军已经很成熟了,所以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裁掉湘军。这样做意味着他没有了后台,没有了军事依靠,皇帝自然而然就放心了。再次,他让已经被封为江西巡抚的弟弟回家去修整,不让他弟弟去上任巡抚。这样几件事情做完之后,朝野上下都感到来自他的威胁已经淡化了。于是,所有的谴责、批评都没有了。正是这样一种求缺心态,让他保全了自己和家人。

所以,不追求完美使得曾国藩能够在一生的官场打拼中,躲过许许多多这样的急流险滩,这是曾国藩成功之道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注重自律,自律也是曾国藩求缺心态中的非常重要的一项。曾国藩在一生当中,时时警戒自己,尤其是警戒盈与满所带来的灾难问题。与其让上天来惩罚自己,远不如自己一点一点地警戒自己更好,曾国藩常常就以这样的想法来约束自己。所以,他一生始终保持着非常清醒的头脑,不会因为宠权恃大而沾沾自喜,也不会因为自己的权力过高而骄倚蛮横,他做事都相当会把握分寸。因此,他的成功也给我们带来很多现代启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