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道放荡
小道放荡莫学小道,以信邪见;莫习放荡,令增欲意。...
-
不爱不忧
不爱不忧不当趣所爱,亦莫有不爱;爱之不见忧,不爱见亦忧。 ——《法句经卷下好喜品》 这首偈是说,不要拼命追求所喜爱的东西,也不要对迎面而来的事物有所厌恶。对凡...
-
惭愧忏悔
第一篇 惭愧忏悔壹 前言 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没有过失固然可喜,但是有了过失能够勇改前非,更是难能可贵,所谓不美无过,美其过而能改...
-
人间佛教的净土─唯心、华藏、
第三篇 人间佛教的净土─唯心、华藏、佛光净土壹 华藏净土的特色...
-
三归传授
三归传授净空法师主讲 一九九二年净空法师讲于新加坡 诸位同学: 今天为大家传授三归依,首先要把三归依的意义认识清楚。由于近代佛法的承传发生了许多误会,我们必需要辨...
-
五戒心法
五戒心法周秉清居士 目录 第一 其心不杀 第二 其心不盗 第三 其心不淫 第四 不起妄念 第五 不饮滴酒 第一 其心不杀 何谓杀?凡对人与物直接或间接戕其生命,...
-
真知灼见
真知灼见无见乃能见,一切真实法;于法有所见,彼则无所见。 ——《六十华严经卷七菩萨云集妙胜殿上说偈品第十之一》 不要存有想见什么的主观态度,你才能见到纯客观的...
-
心中佛国
心中佛国或有佛刹地,垢秽不平正,众生烦恼故,起如是佛刹。 ——《六十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第二之三》 有的佛国脏乱污秽、高低不平,这是因为该佛国的众生烦恼多,才...
-
六度四摄
第三篇 六度四摄壹 前言 佛法浩瀚无边,但是归纳起来总不出: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等五乘佛法。此五乘佛法是依发心、目的与方法的不同而区别。人天乘是佛陀所施设...
-
发心立愿
第二篇 发心立愿壹 前言 我们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先订定目标,有了目标才有努力的方向;有了方向,做事才能著力。订定目标就是“立志”,在佛教称为“发心立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