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佛教之地之行普宁寺
发布时间:2023-08-11 04:04:33作者:大众学佛网普宁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始建于清朝乾隆时期的一座汉藏结合寺庙。寺庙前半部为汉式,具有汉族传统佛教寺庙的特征;后半部为藏式,仿西藏桑鸢寺而建,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融为一体。整座寺院雄伟壮观,占地面积约2.3万平方米。普宁寺的主尊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通高27.21米,是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现任主持是莫日根图金刚上师 。
普宁寺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朝军队平定了准噶尔蒙古台吉达瓦齐叛乱。冬十月,厄鲁特蒙古四部来避暑山庄朝觐乾隆皇帝,为纪念这次会盟,乾隆仿照康熙与喀尔喀蒙古会盟建立多伦汇宗寺先例,清政府依照西藏三摩耶庙的形式,修建了这座喇嘛寺。
1985年,被国务院宗教局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寺庙占地33000平方米,有殿堂、楼阁各类建筑29座,帝佛合一的格局,既有金碧辉煌皇家寺庙的宏大规模,又是佛门圣地"曼陀罗佛国世界的中心"。2007年,普宁寺被评为中国首批5A级佛教圣地。
普宁寺是一座典型的汉藏合璧式的寺庙。整座寺庙平面布局严谨,以大雄宝殿为界,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是汉族寺庙传统的伽蓝七堂式布局(伽蓝,即寺庙。七堂一般是以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为中轴线,左右对称建有钟楼,鼓楼,东西配殿)。后半部是藏式形式,是仿西藏三摩耶庙的形式修建的曼陀罗,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便供奉在主体建筑大乘之阁中。
寺院主要建筑都在中轴线上,附属建筑则对称地分列两边。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为双层歇山式,称为"九脊十龙"殿,内供三世佛与十八罗汉像,壁画环绕。前后两座主体建筑均建在1.4米高的石砌须弥台基之上,殿前的月台有雕刻精美的石栏杆环绕,台阶中央辅有石雕艺术精品"云龙石陛",四角有叫"螭"的龙头。寺庙中有"金龙和玺"与"六字真言和玺"彩画。
大乘之阁是普宁寺的中心建筑,四角有四座不同颜色的喇嘛塔。大乘之阁通高36.75米,外观正面6层重檐。阁内置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立像,高22.28米,用松、榆、杉、椴等坚硬的防腐木材雕刻而成,重约110吨。
大雄宝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长约35米,宽约25米,重檐歇山顶,上覆黄顶绿边的琉璃瓦。顶部大脊置一铜制鎏金喇嘛塔。殿内正中供三世佛,两侧则为十八罗汉塑像,殿内墙上绘有彩色佛教故事壁画,工笔细腻,形象逼真。东西配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
普宁寺即希望全国各民族"安其居,乐其业,永远普宁"。乾隆亲自撰写碑文《普宁寺碑》、《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之碑》、《平定准噶尔后勒铭伊犁之碑》。三块碑都是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书写。三块巨大的石碑矗立在普宁寺的碑亭之中。由于清王朝政府尊重各少数民族的信仰,把各民族的团结放在首位。
乾隆承袭"修建一座庙,胜养十万兵"的祖训,实现"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目的。普宁寺也就成了西藏、蒙古诸部与清王朝政府在宗教与政治方面直接联络的主要场所。六世班禅东行朝拜皇帝时下榻在普宁寺。蒙古族喇嘛教最高领袖哲不尊丹巴图克图以及诸部王公、台吉也都定期来普宁寺朝拜。普通僧侣信众,也长途跋涉到普宁寺礼佛进香。普宁寺成为民族团结的产物,清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的纽带。
普宁寺院正中坐落碑亭,亭内置御制石碑三通(分别为:《普宁寺碑文》、《平定准葛尔勒铭伊梨之碑》、《平定准葛尔后勒铭伊梨之碑》)。这三通碑文分别记述了兴建普宁寺的渊源、清政府平定达瓦齐、阿睦尔撒纳叛乱的始末,均用满蒙汉藏四种文字镌刻,充分展示了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