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父子四进士、兄弟两宰相

发布时间:2023-08-05 04:02:39作者:大众学佛网

陈省华,字善则,北宋阆州阆中人。早年随祖父陈族至四川阆中。为蜀西水县尉,后为宋陇城主簿,再迁栎阳令。任栎阳令期间,郑伯渠为邻县强占,陈省华设法使水利均沾。官至左谏议大夫。卒赠太子少师、秦国公。妻冯氏,封燕国夫人。

陈省华三个儿子,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分别高中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己丑科和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庚子科的状元。后来,尧叟、尧佐出任过宋真宗和宋仁宗时期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至宰相,尧咨则被任命为节度使,相当于将帅。

不论是治理一方还是入主中枢,身份的改变,并没有改变陈省华、冯氏教子严而有方的习性。正是在这样的家庭中,三个儿子都堪称大器。连司马光都称赞说:“三子接踵为将相,子孙繁衍,多以才能致美官,棋布中外,故当世称衣冠之盛者推陈氏。”我从一些细节中摘录出几个故事,可以体会陈省华的家教方式。

一、以子知父、父子具荣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状元陈尧叟受到太宗的召见。赵光义见陈尧叟气宇轩昂,举止得体,回答问题辞意通畅简要,当时龙颜大悦,问左右:“这是谁的儿子?”宰相吕蒙正回答说:“他是娄烦县令陈省华的儿子。”

宋太宗赶忙下令陈省华进京陛见,一经交谈,立刻擢升陈省华为太子中允(太子属官,属詹事府,掌侍从礼仪、驳正启奏等,官阶为五品)。次年,宋太宗又在同一天擢升陈省华、陈尧叟父子任秘书丞(古代掌文籍等事之官),并赐给两人绯袍(宋制,五品以上三品以下官员着绯色官服)以示恩宠。父子同日升任同样的官职、受同样的赏赐,实属旷代殊荣,当时就传为佳话。

二、朴素家风

陈省华平步青云,他的三个儿子也先后进入官场。父子四人同升显位,陈氏家族一时间成为当地豪门之一,“方其家盛时,子孙仕宦满朝,至监司郡守者数十人,治甲第京师,车马衣服声伎之奉,时无比者。”和当年定居济源时相比,如今的陈家已经不是济水旁的县令之家了,但在陈省华和冯夫人的管理下,陈家依然保持了严格的家教和朴素勤劳的家庭氛围。

三、三子侍列

宋真宗主政时,尧叟任枢密使,尧佐直史馆,尧咨知制诰,都是朝廷重臣,皇帝身边的红人。然而,每当宾客造访,三兄弟必会侍立父亲身后,一个个端茶倒水,毕恭毕敬,害得那些来访的客人如坐针毡,浑身不自在,只好找这样那样的理由告辞。这时,陈省华常常哈哈一笑说:“大人们谈正事,小字辈一旁侍候,这是人之常情啊。”

四、还值取马

陈省华家里有一匹劣马,性情暴躁,不能驾驭,踢伤咬伤了很多人。一天,他走进马棚,没看到这匹马,于是责问仆人:“那匹马怎么不见了?”仆人说是时任翰林学士的陈尧咨把马卖给商人了。陈谏议马上召来儿子,说:“你是朝中重臣,我们家的人都不能制服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你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陈省华赶紧命人去追商人牵回马,并把买马的钱退给商人。他告诫仆人把那匹马养到老死。因此当时的人们称赞陈谏议有一种古代贤仁之风。

五、山妻下厨

陈省华的妻子冯老夫人也是以节俭为本,不许诸子奢侈浪费,一大家子开伙做饭,常常是冯老夫人亲自领着媳妇下厨。陈尧叟的妻子是当时尚书马亮的女儿,不太喜欢围着灶台转,就给丈夫说:“你是宰相,我是宰相夫人,还要天天下厨房。给父亲说说,免了我下厨房吧。”陈尧叟摇摇头说:“我爹要求严,我不敢。”他妻子便回娘家哭诉。一天上朝的时候,尚书马亮在路上遇到陈省华,就趁机求情,说女儿“素不习,乞免其责”。陈省华淡然说:“未尝使之执庖,自是随山妻下厨耳。”马尚亮一听是冯老夫人亲自下厨,肃然起敬地说:“小女就烦你多多指教吧!”

六、冯母责儿

小儿子尧咨虽是一介书生,却喜欢使枪弄棒,尤其擅长射箭,他曾以铜钱作靶子,一箭就贯穿其中,人称“小由基”(战国时楚人养由基,射箭百发百中),《卖油翁》,说的就是陈尧咨的故事。宋真宗景德年间,陈尧咨任荆南节度使(今湖北江陵、公安一带),任满归家,母亲问他在地方上为老百姓都做了哪些政绩。陈尧咨说,荆南要冲之地,来访的官员多,宴集频繁,我经常在宴会上表演百步穿杨的技艺,客人莫不叹服。母亲听后不但没表扬他,反而大声责骂,你父亲教育你忠孝辅国,如今你身为朝廷大臣,不以施仁政为己任,竟以炫耀雕虫小技为乐,怎么对得起你父亲呕心沥血的教导呢?说完,举起棍棒就朝尧咨打去,把皇帝赏赐给他的“金鱼袋”都给打碎了。

陈省华家一门四进士、三状元(女婿傅尧俞是状元)。可称史上的一个奇迹,从父亲陈省华,儿子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都有很多阴德。后代也显达昌盛,至今其后代据称已达百万。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陈省华一家严于律己、心怀仁恕的家风,正是上天所推崇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子孙的昌盛也是必然的。

在封建社会中,家风孝悌仁恕的世家望族中,英才辈出,绵延千百年,如陈省华一家的例子还有很多。时代虽进步,但优秀的道德传承却有走弱的迹象,这也是本博重话往事的立意所在。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