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没有得失这个妄想,那你就很自在了
发布时间:2024-09-18 04:35:57作者:大众学佛网
疏【一代时教,不出因缘。】
『一代』是讲释迦牟尼佛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一生,他活了八十岁,三十岁示现证道就出来弘法利生,到八十岁入涅盘,整整是四十九年。四十九年到处奔波教化众生,足迹走遍五印度,就是整个印度区域,南部佛曾经到过锡兰岛,北面是喜马拉雅山,这是佛当年教化的区域,相当的广大。总而言之,『不出因缘』。
疏【如所谓因缘故生灭,因缘故即空,因缘故即假,因缘故即中。】
这几句话全是从纲领上讲的,通於天台、贤首,我们讲教都是以这两家作代表。什么叫『因缘故生灭』?生灭的相不是真的,是假的;因缘聚会就生,因缘散就灭。诸位细细去体会它,我们举个例子来说,譬如这是本书,书怎么生的?许多纸张把它装订起来,这就叫书,书就生了。如果我们现在把它拿去影印,全部把它拆掉,拆成一张一张的纸,书就灭了,书就没有了,只有一张一张纸。这么多纸聚集起来它就生,散开来它就灭,你们想想这里有没有生灭?实在讲没有生灭,不过是缘聚缘散而已。
世间人执著这个虚妄的相,以为它有生有灭,其实是不生不灭,所谓生灭的相不是真实的。这一法如是,法法皆然,没有一法能超出这个定律。譬如我们这个房子,房子是钢筋水泥许许多多建筑材料排列起来的,这房子生了;那一堆建筑材料堆在那个地方,那没有房子,房子灭了。其实那个材料摆起来跟堆在旁边一样多,不增不减。乃至於我们身体也是如此,我们这个身体,佛讲四大、五蕴,四大五蕴就是建筑这身的材料;聚会了,这个身相现了,分散了,这个身就没有了,就灭了。
所以「生灭」两个字,实在是回什么事情?我们讲生死,什么叫生死?生是缘聚,死是缘散,只有聚散,那是实在的;说生死、说生灭是假的,叫妄相,不是真相,真相是缘聚缘散。这一层彻底了解,在佛门叫「了生死」,生死了了。了什么?明了,彻底明了了。明了之后才晓得什么?原来没有生死。哪来的生死!真正透彻了解,生没有什么可惜的,死没有什么可怕的,也没有什么可悲的,完全是正常的现象。这样一来就是我们佛门常讲:生死自在!因为你明了了,你就自在。了生死是这个讲法,真的明了,他真的自在。纵然在六道里面舍身受身,他也很自在。我要去投生了,投生就好比什么?换一件衣服,穿一件新衣服;我舍身,我想走了,衣服脱掉就是,衣服脏了拿去洗,换件新的。在六道里舍身受身就像我们换衣服一样,很自在,一切的忧虑统统没有。这是讲「因缘故生灭」。
『因缘故即空』。三止三观的建立是从《中观论》的一首偈子上建立。这是当年慧思禅师他发现的,到智者大师手上完成,真正建立了天台宗,完全用这个思想,就是三观三谛,三观就是空、假、中。《中观论》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这三句是天台理论的来源。
因为是因缘所生法,它没有自性,当体即空,它没有自体!有自体的,那是真正有;没有自体,这是空。我们以这本书来说,这本书当体即空,为什么?你如果一看,它根本就不是书,一百几十张纸,书就看不见,就空了。再仔细一观察,这纸是什么?许许多多纤维在一块,如果用显微镜一看,都是原子、电子,纸也没有了。你就晓得这个东西没有自性,所以佛讲当体即空。凡是因缘所生法统统是这个性质,都是空无自性,这是讲它没有体性、没有自体。讲空是从性上说、从体上说,体是空的,佛法常说:万法皆空。
你了解它体相上是空的,有什么好处?不执著了,贪心断掉了、得失心断掉了,为什么?空的。你得什么?得到的是一场空;失掉,失掉也是空。没有得失这个妄想,那你就很自在了。人不晓得多少烦恼都是从得失里头产生的,哪里晓得得失完全是个妄想,不是真实的。你要真正有所得,那佛都佩服你!确实无所得,什么都得不到。晚上睡觉睡著,连这个身体都不晓得是谁的,你得个什么?你想想,你睡著了,这个世界哪一样东西你得到?一样都得不到,当体即空。连自己的身体都得不到,这个要知道,身都不是自己的。
所以西方哲学家就研究了,「我」到底是什么?他晓得身不是我,所以才体会到「我思故我在」,我能想,能想的大概是「我」。还是错了,能想的是什么?受想行识,在佛法讲,那还不是「我」,还是个虚妄的。五蕴里头色受想行识,你在打妄想,妄想还不是「你」,还是当体即空。西方哲学就遇到困难了,找不到宇宙本体。宇宙本体,在佛法里面讲,真如法性。晓得三止三观,实实在在帮助我们解决很大的困扰,在一切法里面不起贪心,一切法里面不起分别执著,才能得清净自在,晓得一切法是空寂的。
『因缘故即假』。「假」是什么?从相上说的。因缘所生法,有没有这个法?有。我们身体有没有?有。身体是什么?假相。体是空的,相是假的。因为有假相,你可以尽情去享受,这就得乐了。享受,晓得相是假的,虽享受而不执著,他没有苦。凡夫,享受里头他执著,执著有苦,他在这里面生烦恼,生喜怒哀乐爱恶欲。佛菩萨尽情享受,他不生七情五欲。他为什么不生这些烦恼?因为他知道相假体空,他知道事实真相。因此他的享受在佛法里叫做正受,他那个受是正常的享受。我们的享受不正常,不正常就是享受里面生烦恼、生贪瞋痴、生七情五欲,生这个东西。佛菩萨一样的享受,他不生烦恼,不起七情五欲,高明就在这个地方。佛法教学宗旨: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所谓迷,就是不晓得事实真相,不知道相是假的、体是空的,所以他在这一切万相当中分别执著妄想。
『因缘故即中』,「中」就是中道义。什么叫中?性相不二就是中,体用一如。体是空,这个空是真空,不是顽空;相是假、相是有,叫妙有。所谓「妙有非有,真空不空」,这是中道义。世出世间圣人都教我们要「用中」。体相用,体是空、相是假、用要中。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不偏空也不偏假。拿《心经》来讲,不偏空也不偏有,两边都不偏;不执著空,也不执著有,两边都不执著,这就是中道。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八十四集) 198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