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见师不善,见父母过,这叫大不孝
发布时间:2024-09-12 04:34:33作者:大众学佛网
问:「听师父讲经,一切法由心想生。又说外面一切善恶缘都是自己心里变现出来的。但是有时确确实实看到有同修,有理无理对人发脾气,对人不友善,自己有时也都成了受害者,怎么会是自己的错?请老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答:你自己再做深度的反省,你就晓得都是自己的过失,都是自己的错。错不在别人,总是自己做得不好,才引起别人发脾气。所以在这一点,中国古圣先贤舜王就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我们读历史知道,舜王的后母,他自己的母亲死得早,他父亲娶了个继母,继母虐待他;父亲听继母的话,父亲也虐待他,继母生的儿子也虐待他。他在这个家里头没有地位,时时刻刻受虐待。不但受虐待,而且家里面的几个人都希望他死,想方法来害死他。他得到一个帮手,就是他继母生了一个女儿,他的妹妹。这个人心地很善良,常常帮助他,告诉他,他们想什么方法陷害你,所以他就有防备、有预防。
他在一生当中从来没有想到父亲不对,继母不对,继母生的弟弟不对;都是想到自己错,天天改过。这样子三年下来之后,把一家人感化了,这个真的是不见别人过,只见自己过,一家人感化了。尧王知道了这桩事情,尧王把两个女儿嫁给他,王位传给他,他做了王。真诚心,至诚能感人,这是属於《二十四孝》里头,他摆在第一个,真的不见父母过。那邻居看到都打抱不平。他去责问,他说:这是我家的事情,你怎么可以批评我的父母?所以说是邻里乡党统统被他感动。
所以你自己再想一想,他的父亲、他的继母、他继母生的弟弟是菩萨,来成就他的德行。他要没有这个,他怎么会做到王位?他怎么会在历史上留下这样的大名?所以他那个继母、父亲、继母生的弟弟是他的逆增上缘,把他的地位抬得这么高,抬到了圣人。他的父母是圣人的父母,他的弟弟是圣人的兄弟,你想想看多么光彩。你们能这样学的话,你也成了圣人,大家都成圣人,这个道场是圣贤道场。
所以这个就是「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的心是善,没有一样不是善;恶人也是善人,害我的人也是善人,统统是善人,要懂这个道理。所以世间没有一个人不善,都是善人。没有这些表现,就跟唱戏一样,他唱反面的,这唱正面的;反面、正面都是教化众生,都是无量无边功德。
所以过去我听人家在讨论岳飞跟秦桧,对待岳飞赞叹,对待秦桧那真是非常痛恨。我听了之后,我说两位都是我们民族的大圣人,怎么回事情,两位都是?我说对!岳飞教我们尽忠报国,秦桧教我们不要做汉奸,不都是好人吗?他那个铜像在岳王坟里头跪了一千多年,你看看教化多少众生。秦桧今天在哪里?在天堂享天福。你们想想对不对?这才公平!都在那里教人,跟唱戏一样,唱反派的,唱得很成功,好角色,是不是?所以你要明白这个道理,你才真正晓得佛讲的世间没有恶人,人性本善,没有一样不是来教化众生。人生一场戏。你的心,心开意解了,全都是教化我的,他们都是演戏的,我是来看戏的,我在这里接受教训,正面的老师、反面的老师都是提升我的境界。你要看错了,那问题在自己,不在别人。
於香港中华万姓先祖纪念堂对义工开示 (共一集) 2002/12/2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21-156-0001
「又《大论》曰」,大论是《大智度论》,「於诸师尊」,我们对於老师,「如世尊想」,对老师要把他看成佛陀在世。释迦牟尼佛是我的老师,我们现前的老师跟释迦牟尼佛一样,这个想法你得利益。「若有能开释深义,解散疑结,於我有益,则尽心敬之,不念余恶」。常常念老师的过恶,损失很大,老师所教的东西你怀疑,你不能接受,你就错了。这个比喻好,这是经上的比喻,「如弊囊盛宝,不得以囊恶故,不取其宝」。这是个破烂的,囊是盛东西的,这个里面盛的是宝,外面是不好看,包装很难看,但是里面是宝,不能因为包装不好,我就不取其宝,这错了。「又如夜行险道,弊人执炬,不得以人恶故,不取其照」。夜晚这个人,这人不是个好人,是个恶人,但是他拿了火把在前面照明,晚上走路,我不能因为他是个恶人,我就不跟他走,不取其照。「菩萨亦复如是,於师得智慧光明,不计其恶。」见师不善,见父母过,这叫大不孝。「是故彼经结云」,经上有个总结说,「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盖谓如是之人是真善知识。於真善知识能知能求,故必证菩提。」我们要认识人,认识人标准怎么定?我听这个老师讲经教诲,这个老师所说的跟经的意思有没有相违背。如果他讲的跟经里面意思是相违背的,知见有问题,这个就不能跟;如果他所讲的跟经上讲的意思完全相应,不相违背,纵然这个老师有什么过失,我们还是要跟定他。过失,有些过失我们见不到,我们以为是过失,其实他没有过失,我们冤枉他,冤枉一个善知识罪很重。
老师要发现学生对他有疑惑,一定要化解,否则的话,有疑他得不到法益。
亲近老师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真诚;第二个条件清净,清净心不能有疑惑,疑惑,心不清净;第三个恭敬。有这三个条件,真正能得法益,这三个条件少一个都不行。我跟李老师学经,他开了个经学班,专门教学生讲经的。我们这个班的同学有二十多个人,我在旁边看李老师教学,他对学生的态度不一样。有几个学生,老师对他特别尊重,这些学生有过失,老师绝口不提;可是另外有几个学生,老师对他们有打有骂,见面没有好脸色。我怀疑,我也不敢问。大概两个月之后,老师有一天叫我到他房间去,房间就我一个人,问我是不是有这个疑惑。我说有,真有。老师告诉我,那个挨打挨骂的是真正想学的,打他骂他让他在这个地方记住,这个地方挨过骂的,让他不会忘记;那几个对他特别好的,那是不能教的。为什么?那些人爱面子,说几句不好听的,他脸上就红了,那会结冤仇。怎么办?把他当作旁听生。我才明了,原来老师二十几个人因人施教,对每个人教的方法、心态不一样,这是高明之处,认真、负责。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第六二一集) 2014/2/1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0-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