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宣化上人)
发布时间:2023-10-21 04:01:44作者:大众学佛网
旷野深山、圣道场地,
皆阿罗汉所住持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阿难!此中复有五不还天,于下界中九品习气,俱时灭尽。苦乐双忘,下无卜居,故于舍心,众同分中,安立居处。”
“阿难!此中复有五不还天”:在四禅天这里边,还有“五不还天”。这“五不还天”,都是圣人所居的地方,和以前那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天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在五不还天,是证阿罗汉果的人住的地方,“于下界中九品习气,俱时灭尽,苦乐双忘,下无卜居”:在这以下的界中,有九品的习气。这九品的习气同时灭尽,苦乐也双忘了,没有了,在下界就没有可住的地方了。这九品的习气,想要知道,可以看一看《佛学辞典》;若讲,太多了。
“故于舍心,众同分中”:所以以这个舍心,在和大众相同的这种身分的时候,“安立居处”:在虚空里,以云为大地,这一些个圣人都居住在这个地方。这叫五不还天的一个身分、一个位置。
【编按】:何谓九品习气?三界总有九地,即前边所言欲界、色界四禅天、无色界四空处。习气,谓贪、瞋、慢、无明等修惑。九地的每一地,均又将此等修惑各各分九品断之;从上上、上中、上下,至中上、中中、中下,乃至下上、下中、下下,合九地九品,共有八十一品惑习。
“阿难!苦乐两灭,斗心不交。如是一类,名无烦天。”
“阿难”哪!这五不还天都是什么呢?第一、“苦乐两灭,斗心不交”:苦乐两种的心都灭了,也不想这苦心,也不生念,念这个乐心。你要想苦想乐,这好像在斗争,现在苦乐的心都没有了,所以这叫“斗心不交”,斗心没有了。
“如是一类,名无烦天”:在这个天上,没有一切的烦恼了。
“机括独行,研交无地。如是一类,名无热天。”
“机括独行”:“机”,弓弦发箭之处;“括”,箭的末端,搭弦之处。机如心,括如境,现在机括既然独行,即弓箭两离,也就是心、境脱节,斗心不交;这就是在前边无烦天这一类的人。在这无烦天上边,他们又能“研交无地”:前边那个斗心不交,没有这个念头了;或者有的时候,会少少的有一点“交”。现在研交无地,一切也不能起这种的念,也不能生这种的心了;没有时候可以起这个念,生这个心了。
“如是一类,名无热天”:像这样一类的天人,就叫“无热天”,因为他时时都得到清凉了。
“十方世界,妙见圆澄,更无尘象一切沈垢。如是一类,名善见天。”
“十方世界,妙见圆澄”:他这个见非常微妙的,不但微妙而且又圆满澄清了,不是混杂的;这个见,不杂其他的染污见。“更无尘象一切沈垢”:为什么说它是圆澄呢?因为没有尘象了,一切染污法都灭了,一切泥垢也都清了。
“如是一类,名善见天”:像这样的天人,这名字就叫“善见天”。
“精见现前,陶铸无碍。如是一类,名善现天。”
前边有善见天,所见一切皆善;现在“精见现前”:无论看见什么,都比以前那个超胜,比以前那种天清净得多。“陶铸无碍”:“陶”,就是中国这个陶师,烧碗、烧盘子那个方法。
“铸”,就如镕铁入模造像。现在陶铸什么呢?陶铸圣人的心性,一切都自在,一切都没有障碍了。“如是一类,名善现天”:像这样的天人,这一类名字叫“善现天”。
“究竟群几,穷色性性,入无边际。如是一类,名色究竟天。”
“究竟群几”:“究竟”,就是彻底,也就是圆满的意思。“群几”,是一切的预兆、预迹。“穷色性性,入无边际”:穷色性的性,再穷空性的性——前边那个“性”,是色性的性;后边那个“性”是空性的性。穷竟了色性和空性之性,到这种无边无际的境界。
“如是一类,名色究竟天”:像这一类的,这是到这个色性的究竟了,这个名字就叫“色究竟天”。
“阿难!此不还天,彼诸四禅四位天王,独有钦闻,不能知见。如今世间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故,世间粗人所不能见。”
“阿难!此不还天”:阿难哪!这五不还天所住的天人,“彼诸四禅四位天王,独有钦闻”:“彼”,那个四禅的禅天。这四位在四禅天的首领,他们才知道这儿有五不还天的圣人在这儿住。其余一般的凡夫,“不能知见”:就都不能知道这“五不还天”有天人在那儿住。
“如今世间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故”:就好像现在这个世间,在这深山旷野,人所不能到的地方,有圣人的道场。那个地方,所住的都是阿罗汉,都是大菩萨,他们住持那个地方。
“世间粗人所不能见”:世间所有一切的粗人,他们是永远都不会见着这些阿罗汉、大菩萨的;虽然都是在这同一个世界上住着,但是他们看不见的。这五不还天,也和这个世界住深山旷野的这些阿罗汉是一样的,四禅天的天人都不知道他们在什么地方住。
“阿难!是十八天,独行无交,未尽形累,自此已还,名为色界。”
“阿难!是十八天”: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九天,所以这叫“十八天”。这十八天,“独行无交”:他们每一天都有他自己修行的因果,“无交”(清净无侣)。“未尽形累”:他们还有色相。所以“自此已还,名为色界”:自现在所讲这个天往下至梵众天,都叫为“色界天”。
恭录自《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