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杂阿含经卷第三

发布时间:2019-12-16 16:20:12作者:大众学佛网

杂阿含经卷第三

五○、本经叙说五受阴之集与灭。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令人贪着烦恼的五蕴。是那五种呢?就是令人贪着烦恼的物质现象,和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观察这令人贪着烦恼的五蕴,可知都是随缘生灭的事物。所谓这是物质现象,这是物质现象的集起、这是物质现象的息灭;这是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这是精神现象的集起、这是精神现象的息灭。而这物质现象是怎样集起的呢?这物质现象又是怎样息灭的呢?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是怎样集起的呢?这些精神现象又是怎样息灭的呢?(我说)爱好喜欢的心思一集起,这被喜爱的物质现象就会跟着集起;爱好喜欢的心思一息灭,这被喜爱的物质现象就会跟着息灭。与事物的感触一集起,这感受、想象、意志行为的现象也跟着集起;与事物的感触一息灭,那么这感受、想象、意志行为等现象也会跟着息灭。名色一集起,这心识便跟着集起;名色一息灭,那么这心识便跟着息灭。比丘啊!(要这样如实地观察五受阴)像这物质现象的集起、物质现象的息灭,要如实地知道这是物质现象的集起、物质现象的息灭;像这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的集起,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的息灭,也要如实地知道这是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的集起,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的息灭。」

佛陀讲完这段经文后,当时,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五○经注释:

1、触:即根(六根)、境(六境)、识(六识)三者的和合,亦即由根、境、识而有感觉与知觉而成立认识条件的意思。

2、名色:是五蕴的总名。受、想、行、识四蕴就叫作名;色蕴就叫作色。四蕴皆属心识之法,无形体可见,只能称名而认知,所以叫作名。色蕴则是由极细所组成,具有质碍的物体,所以叫作色,色就是有所质碍的意思。

五一、本经叙说若于五受阴不乐、不赞叹、不取、不着,则能得解

脱。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令人贪着烦恼的五蕴。是那五种呢?就是那令人贪着烦恼的物质现象,和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真好啊!比丘能不爱悦一切物质现象,不赞叹它,不执取它,不贪着它。真好啊!比丘能不爱悦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不赞叹它,不执取它,不贪着它。为何要这样呢?因为比丘如果能不爱悦物质现象,不赞叹它,不执取它,不贪着它,那么对于物质现象便不会爱乐,心灵就可获得解脱。同样地,对于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不去爱悦它,不赞叹它,不执取它,不贪着它,那么对于这些精神现象便不会爱乐,心灵就可获得解脱了。如果比丘不爱悦物质现象,心灵就可获得解脱。同样地,对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不去爱乐,心灵就可获得解脱,达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平等的舍弃对一切事物的贪着,而有正念正智。

比丘能这样去认知、这样去观察的话,那么就可洞见过往的一切事物现象,将它永远地断除无余;对过往的一切事物现象都能洞见,永远地将它断除无余,那么对未来一切事物的现象便都能洞见,也能够将它永远地断除无余;对未来一切事物的现象都能洞见,永远将它断除无余后,那么无论是过往或未来的一切事物现象便都可洞见,永远将它断除无余,不会有所贪着了。不会有所贪着的话,那么对于世间的一切事物都不会有所执取;对世间一切事物不执取的话,也就不会去逐求;不去逐求的话,自己就可觉悟到达涅槃:我再生的因素已灭尽,清净的梵行已建立,所应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后身,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中了。」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当时,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五一经注释:

1、不灭不生:是常住的别名,也是永生的意思。涅槃经说:「涅言不生,盘言不灭,不生不灭,名大涅槃。」

2、平等舍住:平等,没有高下、贵贱、粗细、深浅……等差别。舍,弃也。住,依止,保持。 本句谓平等地舍去对一切事物的贪着。

3、正念:八正道之一,即正确的观念。

4、正智:指如来明了正见之智。

5、封着:封,闭或聚的意思。封着,即贪着。

五二、本经叙说五受阴是无常、苦、变易法、应舍离、灭尽。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令人贪着烦恼的五蕴。是那五种呢?就是令人贪着烦恼的物质现象,和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

令人贪着烦恼的色蕴是什么呢?就是所有的一切物质现象,包括那地、水、火、风四大,以及由这四大所组合而成的各种物质现象,都叫做令人贪着烦恼的色蕴。其次,那物质现象都是变化无常、令人痛苦烦恼、变易不定的事物。如果对那物质现象,能将它永远断除无余,彻底地舍离它、将它灭尽、远离对它的贪欲、使它寂灭不起;其余的物质现象更不相接续、不生起、不出现,这就叫做妙,叫做寂静,叫做舍离。一切残余的爱染尽除,不起贪欲、将它灭尽,就可达到涅槃的境界。

令人贪着烦恼的受蕴是什么呢?就是指六种感受。是那六种呢?就是由眼触所生起的感受;以及由耳、鼻、舌、身、意触等所生起的感受,这些就叫令人贪着烦恼的受蕴。其次,那受蕴是变化无常、会令人痛苦烦恼、变易不定的精神现象,……乃至于要将它灭尽,达到涅槃的境界。

令人贪着烦恼的想蕴是什么呢?就是指六种想象。是那六种呢?就是由眼触所生起的想象,……乃至于由意触所生起的想象,这些都是令人贪着烦恼的想蕴。其次,那想蕴是变化无常、会令人痛苦烦恼、变易不定的精神现象,……乃至于要将它灭尽,达到涅槃的境界。

令人贪着烦恼的行蕴是什么呢?就是指六种意志行为。是那六种呢?就是由眼触所生起的意志行为,……乃至由于意触所生起的意志行为,这些都是令人贪着烦恼的行蕴。其次,那行蕴是变化无常、会令人痛苦烦恼、变易不定的精神现象,……乃至于要将它灭尽,达到涅槃的境界。

令人贪着烦恼的识蕴是什么呢?就是指六种心识。是那六种呢?就是眼识,……乃至意识,这些就叫做令人贪着烦恼的识蕴。其次,那识蕴是变化无常、会令人产生痛苦烦恼、变易不定的精神现象,……乃至于要将它灭尽,达到涅槃的境界。

比丘啊!如果对这令人贪着烦恼的五蕴,能用智慧去思考、观察、辨别,把心安住于正法而不动摇的话,就叫做能依信心而修行的人了;这样的修行人能超脱生死,越过平凡的境地,如果他还未获已断三界见惑预参圣流的须陀洹果位,只要中间不死,(继续修行),一定可获得须陀洹果位。

比丘啊!如果对这令人贪着烦恼的五蕴,能用了知法理的增上智慧去思考、观察、辨别,把心安住于正法而不动摇的话,就叫做以自己智力,随法修行的人;这样的修行人能超脱生死,越过平凡人的境地,如果他还未获已断三界见惑预参圣流的须陀洹果位,只要中间不死,(继续修行),一定可获得须陀洹果位。

比丘啊!如果对这令人贪着烦恼的五蕴,能用了知真如实相的正智慧去平等观察,就能获得完全断除三种烦恼的知见,三种烦恼就是执取五蕴根身的身见、执行邪戒却以为是正戒的戒禁取见、怀疑不信正理的疑惑。比丘啊!这样就叫得须陀洹果位;不再堕入恶道之中,一定可正确地走向无上的正等正觉,仅在人界与天界各自受生七次后,便能从轮回的苦海中获得彻底的解脱。

比丘啊!如果对这令人贪着烦恼的五蕴,能用了知真如实相的正智慧去平等观察,心中不起任何烦恼,就叫阿罗汉;各种烦恼都已除尽,所应做的事已做好,舍离了人世的重担,自己获得利乐,尽除所有执取的烦恼,以正智观照,心灵得到自在解脱。」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五二经注释:

1、四大:即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一切有形物质,都是由四大所造。

2、妙:谓不可思议、绝待、无比等的意思。

3、寂静:脱离一切烦恼叫寂,杜绝一切苦患叫做静,寂静即涅槃的道理。

4、六受身:谓由六根触六境所生起的感受。身,在此为集、类之义。

5、六想身:谓由六根触六境所生起的想象。

6、六思身:谓由六根触六境所生起的意志行为。

7、六识身:谓由六根触六境所生起的识别作用。

8、忍:安忍的意思,即心安住于理而不动摇。

9、随信行:言依他人的教法,起信修行,进趣于道。此为见道位中的钝根者。

10、须陀洹果:即预流果,声闻四果之初果,为已断三界见惑,预参圣流的圣者。

11、增上智慧:即能了知四圣谛法等的胜智慧。

12、随法行:言以自己智力,随法修行,进趣于道。此为见道位中之利根者。

13、凡夫:指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凡人。

14、如实正慧:即能了知真如实相的智慧。

15、三结:是得预流果的圣者所断的三种烦恼:一、身见结——执取五蕴根身。二、戒禁取结——执行邪戒,却以为是正戒。三、疑结——心中怀疑,不信正理。

16、三菩提: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简称,即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思。

17、七有天人往生:七有,又作七极返。须洹果圣者之轮回生死,最长仅 于

人 界与天界各往返七 度,此后必证得阿罗汉果,故称七有天人往生。

18、不起心漏:漏,为烦恼的别名。不起心漏,即心里不生烦恼。

五三、本经叙说愚痴无闻凡夫无慧无明,于五受阴生我见而系着;

多闻圣弟子则不然。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令人贪着烦恼的五蕴,就是令人贪着烦恼的物质现象,和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那愚痴无闻的凡夫,没有智慧不明白事理,对这五蕴生起我见的系着,使心系着于五蕴而对它生起贪欲。比丘啊!多闻的圣弟子有智慧,明白事理,对这令人贪着烦恼的五蕴不被偏执的我见所系着,使心系缚着五蕴而生起贪欲。

为什么愚痴无闻的凡夫,没有智慧,不明白事理,对这五蕴会起妄见执持着说这就是我,使心系着于五蕴而对它生起贪欲呢?比丘啊!因为愚痴无闻的凡夫没有智慧,不明白事理,所以一见物质现象便执持着说这就是我、是我所有、我在物质现象中、或物质现象在我之中;同样地,对这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也执持着说这就是我、是我所有、我在这些精神现象中、或这些精神现象在我之中。就象样,这愚痴无闻的凡夫,没有智慧,不明白事理,对这五蕴喜欢执持着这就是我的我见,使心系缚着五蕴而生起贪欲。

比丘啊!为什么圣弟子有智慧,明白事理,不喜欢执持着我见,使心系缚于五蕴而生起贪欲呢?因为圣弟子不妄见物质现象就是我、是我所有、我在物质现象中、或物质现象在我之中;同样地,对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不妄见那就是我、是我所有、我在这些精神现象中、或这些精神现象在我之中。就像这样,多闻圣弟子有智慧,明白事理,对这五蕴不以妄见执持着是我,使系缚的心而生起贪欲。像这所有的物质现象,无论是过去、未来或现在,无论在内或在外,无论粗糙或细致,无论美好或丑恶,无论远处或近处,那一切经正确如实地观察后,全都是变化无常的。同样地,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无论是过去、未来或现在,无论在内或在外,无论粗糙或细致,无论美好或丑恶,无论远处或近处,那一切经正确如实观察后,也全都是变化无常的。」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五四、本经叙说愚痴无闻凡夫于五受阴计有我、我所、相在,以六

根触六境而生苦乐及其余。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令人贪着烦恼的五蕴,就是那令人贪着烦恼的物质现象,以及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比丘啊!如果沙门、婆罗门妄执有我,那么一切都是在这五受阴中妄执有这个我了。是那五种呢﹖就是那些沙门、婆罗门对物质现象妄见那就是我、我所有、我在物质现象中、或物质现象在我之中;同样地,对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四种精神现象,也妄见那就是我、我所有、我在这些精神现象中,或这些精神现象在我之中。就像这样,愚痴无闻的凡夫以妄念推度有我这个实体,不明事理,妄作分别。像这样的观察,也就不能离弃五蕴为我所有的执着;不能离弃五蕴为我所有的执着的话,就会涉入六根;涉入六根后,也就会产生觉触;由于六触的觉触作用,愚痴无闻的凡夫就随之生起了痛苦与快乐的感受,也从这里生起这类及其他的感受,就是这六触身的作用。是那六种呢?就是眼触入处,以及耳、鼻、舌、身、意触入处。比丘啊!有能了别诸法的意界;有能洞见诸法实相的法界;有愚痴昧于事理的无明界。因为无明觉触了所触的境,愚痴无闻的凡夫便妄说存在、妄说不存在、妄说有存在也有不存在、妄说不是存在也不是不存在;妄说我最殊胜、妄说我与他相等;妄说我知道、我看见。

其次,比丘啊!多闻圣弟子虽依住于六触中,然而却能厌离愚痴无明,生起智慧。他厌离了对无明的欲愿而生起了智慧,不妄说存在、不妄说不存在、不妄说有存在也有不存在、不妄说不是存在也不是不存在;不妄说我最殊胜,不妄说我较差,不妄说我与他相等;不妄说我知道、我看见。作这样的认知、这样的察见后,以前所生起的无明觉触就会息灭,以后智慧的觉触便生起了。」

佛陀说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五四经注释:

1、计:以妄念推度。

2、我所:我所有的简称。有我见的人,对于身外之物都认为我所有,叫

做我所。

3、入于诸根:入,涉入。诸根,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4、六触:指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等六种作用。是由根、

境、识三事和合而生。

5、意界、法界、无明界:指一切心与心所法触对一切境时所集起精神作

用的三个境界。意界,能了别诸法的精神境界;法界,洞见实相,诸

法圆融,具足一切的精神境界;无明界,愚痴无明的精神境界。

五五、本经叙说若能破除我执,从有我、我所解脱,则能断五下分

结。之后不攀缘四识住,离欲,即可见法涅槃。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东园的鹿子母讲堂里。

那天下午,佛陀从禅定中出定,走出讲堂,在堂前阴凉处大众前,铺好座具坐下。当时,世尊心有所感地唱出诗偈:

「诸法没有一个实体的我,

也没有被我所拥有的事物;

我既然不是应当有的,

那么要从何处生起我所有呢?

比丘若能从我执解脱,

就能断除欲界五种结惑。」

这时,有一位比丘从座位起来,偏袒着右肩,右膝跪地,合掌禀告佛陀说:「世尊啊!为什么『诸法没有一个实体的我,也没有被我所拥有的事物;我既然不是应当有的,那么要从何处生起我所有呢?比丘若能从我执解脱,就能断除欲界五种结惑。』呢?」

佛陀告诉比丘说:「愚痴无闻的凡夫妄执物质现象就是我、我所有、我在物质现象中、或物质现象在我之中;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妄执这些精神现象就是我、我所有、我在这些精神现象中、或这些精神现象在我之中。可是多闻圣弟子就不妄见物质现象就是我、我所有、我在物质现象中、或物质现象在我之中;也不妄见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说这些精神现象就是我、我所有、我在这些精神现象中、或这些精神现象在我之中,也没有一个能认知的我,也没有一个能察见的我。应知这物质现象是变化无常的,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也是变化无常的;物质现象是会生起痛苦烦恼的,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也是会生起痛苦烦恼的;物质现象中是没有一个实体的我存在;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也是没有一个实体的我存在;这物质现象不是我所当拥有;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也不是我所当拥有;这物质现象会毁坏;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也会毁坏。所以这一切都没有一个实体的我,也没有我所当拥有的事物,我与我所拥有的事物是不应当存在的。像这样从我执解脱的人,就可断除欲界的五种结惑。」

当时,那位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啊!断除欲界五种结惑后,要怎样使烦恼尽除,得到无烦恼的心灵解脱、智慧解脱,在现世今生中,自己能具足证知:我再生的因素已灭尽,清净的梵行已建立,所应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不再受生死轮回呢?」

佛陀告诉比丘说:「愚痴的凡夫、无闻的众生在不用畏惧处却生起了恐惧。愚痴的凡夫、无闻的众生惧怕着:没有一个实体的我、也没有我所能拥有的事物,认为这二种知见都不应当生起。

有对四蕴攀缘而住识的四识住,是那四识住呢?就是心识依住于物质现象的色识住,攀缘着物质现象、爱悦着物质现象,不断地增进广大生长;还有对感受、想象、意志行为等三蕴,心识也依住着它、攀缘着它、爱悦着它,不断地增进广大生长。比丘啊!心识依住在这里(四蕴),无论来去或常住,无论生起或息灭,都不断地在增进广大生长着。如果有人另作这样的说法:更有一种不同的心识,无论来去或常住,无论生起或息灭,也是不断地在增进广大生长着。他只是有这样言说,听后却不能察知,反而更增长愚痴,那是因为无此境界的缘故。为什么这样呢?比丘啊!因为厌离对物质现象的贪欲后,也就能断除对物质现象的意念所生起的结缚烦恼;断除对物质现象的意念所生起的结缚烦恼后,也就能断除心识对物质现象的攀缘。心识不再依住于物质现象,也不再如此地增进广大生长了。(同样地)对感受、想象、意志行为等精神现象,厌离对它的贪欲后,也就能断除对感受、想象、意志行为等精神现象的意念所生起的结缚烦恼了;断除对感受、想象、意志行为等精神现象的意念所生起的结缚烦恼后,也就能断除心识对它的攀缘,这时心识无所依住,也不再增进广大生长了。心识因无所依住,所以不再增长;因不再增长,所以就不会有所造作;因为无所造作,所以能保持常住;因能保持常住,所以就能知足;因能知足,所以就能解脱事物的束缚;因能解脱事物的束缚,所以对于一切世间的事物都能无所执取;因对一切世间的事物能无所执取,所以就能无所贪着;因能无所贪着,所以就能自己觉证涅槃:我再生的因素已灭尽,清净的梵行已建立,所应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后身,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中了。比丘啊!我说意识不依住于东、南、西、北方,也不依住于上下四维,断除一切贪欲,得见正法,达到涅槃寂尽,就可获得身心的寂静清凉。」

佛陀说完此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五五经注释:

1、优陀那偈:优陀那,即感兴语。偈,偈他的简称,华译为颂,即一种

略似于诗的有韵文辞,通常以四句为一偈。

2、我:主宰的意思。佛教说我们通常所执着的我是假我,因为这个我是

由五蕴假和合而成,离开了五蕴,根本就没有我存在。

3、我所:我所有的简称。有我见的人,对于身外之物都认为我所有,叫

做我所。

4、下分结:下分结,为欲界之结惑。有五下分结:一、贪结——欲界众

生贪着无餍,由此贪惑系缚,三界无有出期。二、瞋结——欲界众生

于违境起瞋,不能自已,由此瞋惑系缚,三界无由出期。三、身见结——

欲界众生于五蕴及诸根身,妄计为身,由此见惑系缚,三界无由出期。

四、戒取结——谓诸外道,以邪戒为正戒,由此邪执系缚,三界无由

出期。五、疑结——欲界众生,迷心乖理,迷真逐妄,由此疑惑系缚,

三界无有出期。

5、心解脱、慧解脱:见卷一第一经注释11。

6、现法:即现世今生。

7、四识住:即色识住、受识住、想识住、行识住。因上述四蕴为识所依

所住,故名为识住。

8、着:缠爱不舍之意。

9、四维:即四隅,指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五六、本经叙说应当修习方便禅思,如实观察五受阴之集、灭。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应当经常运用各种方法修习禅思,使内心寂静,为何要这样呢?因为比丘能经常运用各种方法修习禅思,使内心寂静,便可做如实地观察。怎样做如实地观察呢?(就是要如实地去观察)这是物质现象、这是物质现象的集起、这是物质现象的息灭;这是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这是精神现象的集起、这是精神现象的息灭。

物质现象与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是怎样集起的呢?就是由于愚痴无闻凡夫对于痛苦、快乐、不苦也不乐的感受,不能如实地观察;对这感受的集起、感受的息灭、对感受的爱乐、感受所造成的祸患、自感受中出离等情况,因都不能如实地观察的缘故,所以对感受爱悦贪着而产生执取,因执取而又招感后世相应的果报,因有果报而造成来世的再生,因有生也就有老、病、死、忧、悲、恼苦了,像这样纯粹大苦的结聚都是从五蕴的集起而产生,这就叫物质现象的集起;这就叫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的集起了。

物质现象与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是怎样息灭的呢?多闻圣弟子承受各种痛苦、快乐、不苦也不乐的感受,都能如实地去观察;对这感受的集起、感受的息灭、对感受的爱乐、感受所造成的祸患、自感受中出离等情况,因为都能如实地去观察的缘故,就能灭除对感受的爱悦贪着;能灭除对感受的爱悦贪着,所以就能灭除对一切事物的执取;能灭除对一切事物的执取,所以就能灭除后世相应的果报;能灭除后世相应的果报,就能灭除来世的再生;能灭除来世的再生,所以就能灭除老、病、死、忧、悲、恼苦了,像这样纯粹大苦的结聚全都能灭除掉,这就叫物质现象的息灭,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的息灭了。

所以,比丘啊!应当经常运用各种方法修习禅思,使内心寂静。比丘啊!要依住禅思,使内心寂静,运用各种方法精进勤修,对事物如实地去观察。」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如本篇「观察」的经文所说,像这分别、种种分别、知、广知、种种知、亲近、亲近修习、入、触、证等十二篇经文,也像这样地广为解说。

第五六经注释:

1、禅思:宴坐思惟。

2、色集:集,是集起、生起之意。一切事务皆由种种因缘集聚而生,故色之生起,谓之色集。

3、「如观察……十二经」:十二,原作「二」,今依「杂阿含经论会编」

改正。印顺导师说:「自『观 察』至『证』,凡十二经,今本仅有十

一。『瑜伽师地论』卷八六,约闻、思、修慧,解释『亲近、修习、

多修习』。疑今『亲近、亲近修习』,即『亲近、修习、多修习』之

讹脱。」

五七、本经叙说宜常修习禅思,如实观察五蕴现象。愚痴无闻凡夫

于此五蕴生爱着故不得解脱;多闻圣弟子不生爱着故得解脱。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应当经常运用方法修习禅思,使内心寂静。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运用方法修习禅思,使内心寂静后,才能做如实地观察。怎样如实地去观察呢?就是要如实地观察这物质现象、这物质现象的集起、这物质现象的息灭;乃至于观察这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观察这些精神现象的集起、这些精神现象的息灭。

物质现象与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是怎样集起的呢?比丘啊!因为愚痴无闻的凡夫不能如实地去观察物质现象的集起、对物质现象的爱乐、物质现象所造成的祸患、自物质现象中出离等情况,所以爱悦着那物质现象,赞叹它,贪着它,在未来世便又招感物质现象的生起;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的集起之道,也同是这样地广为解说。那物质现象以及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集起后,众生便不能自物质现象的束缚中获得解脱,也不能自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的束缚中获得解脱。(像这样),我说他就不能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这些纯粹大苦的结聚。这就叫物质现象的集起,以及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的集起。

物质现象与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是怎样息灭的呢?多闻圣弟子能如实地去观察物质现象的集起、物质现象的息灭、对物质现象的爱乐、物质现象所造成的祸患、自物质现象中出离等情况,也能如实认知这些情况。因为能如实认知的缘故,就不去爱悦那些物质现象,不赞叹它,不贪着它,也就不会招感未来的物质现象的生起;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的息灭,也同是这样地广为解说。因为物质现象与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不再集起了,所以就可解脱物质现象的束缚,解脱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的束缚。我说他就能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这些纯粹大苦的结聚。这就叫物质现象的息灭,以及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的息灭。

所以,比丘啊!应当经常运用方法修习禅思,使内心寂静。运用方法精进勤修,如实地去观察。﹂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如本篇「观察」的经文所说,像这乃至作证等十二篇经文,也应广为解说。

五八、本经叙说应运用方法修习禅思,如实观察五蕴的集起与息灭,

不应爱悦贪着。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应当经常运用方法修习禅思,使内心寂静。为什么要这样呢?比丘啊!因为运用方法修习禅思,使内心寂静后,才能对一切事物做如实地观察。要怎样如实地去观察呢?就是要如实地去察知这物质现象、这物质现象的集起、这物质现象的息灭;察知这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观察这些精神现象的集起、这些精神现象的息灭。

物质现象与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是怎样集起的呢?就是由于愚痴无闻的凡夫不能如实地去察知物质现象的集起、物质现象的息灭、对物质现象的爱乐、物质现象造成的祸患、自物质现象中出离等情况。因为不能如实察知的缘故,所以就爱悦贪着那些物质现象,赞叹物质现象;因为爱悦贪着物质现象,赞叹物质现象,所以就去执取;因为执取,所以就招感了后世的果报;因为有后世的果报,所以就有来世的再生;因为有来世的再生,所以就有老、病、死、忧、悲、恼苦,像这样纯粹大苦的结聚产生,这就叫物质现象的集起,以及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的集起。

物质现象与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是怎样息灭的呢?就是由于多闻圣弟子能够如实地察知物质现象的集起、物质现象的息灭、对物质现象的爱乐、物质现象所造成的祸患、自物质现象中出离等情况。因为都能如实察知的缘故,所以就不会去爱悦贪着物质现象,也不赞叹物质现象;因不去爱悦贪着,也不赞叹物质现象的缘故,就能灭除对它的爱悦;能灭除对它的爱悦,所以就能灭除对它的执取;能灭除对它的执取,所以就能灭除后世的果报;能灭除后世的果报,所以就能灭除来世的再生;能灭除来世的再生,所以就能灭除老、病、死、忧、悲、恼苦,像这样纯粹大苦的结聚也就灭除。多闻圣弟子也能够如实地察知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乃至这精神现象的集起、精神现象的息灭、对精神现象的爱乐、精神现象所造成的祸患、自精神现象中出离等情况,都能如实地察知,对它能如实察知,所以就不会去爱悦贪着那精神现象,也不会去赞叹那精神现象;因为对精神现象不爱悦贪着,也不赞叹,所以就能灭除对它的爱悦;因为对它的爱悦灭除,所以就能灭除对它的执取;能灭除对它的执取,所以就能灭除后世的果报;能灭除后世的果报,所以就能灭除来世的再生;能灭除来世的再生,所以就能灭除老、病、死、忧、悲、恼苦。像这样纯粹大苦的结聚都能灭除,其它一切的烦恼痛苦便都可灭除了。比丘啊﹗这就叫物质现象的息灭,以及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的息灭。

比丘啊!应当经常运用方法修习禅思,使内心寂静。﹂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如本篇「观察」的经文所说,乃至作证等十二篇经文,也是像这样地广为解说。

第五八经注释:

1、多闻圣弟子:「多闻」上原有「云何」二字,文义不顺。今依「杂阿含

经论会编」将其删除。

五九、本经叙说宜常修习方便禅思,如实察知五蕴的集起与息灭。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应当经常运用方法修习禅思,使内心寂静,如实地去观察一切事物。要怎样如实地去观察呢?就是要如实地去察知这物质现象、这物质现象的集起、这物质现象的息灭;(以及观察)这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乃至这精神现象的集起、这精神现象的息灭。

物质现象与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是怎样集起的呢?就是由眼根触及色境而生起眼识,这三项和合后就生起觉触;由觉触便生起了苦、乐、不苦不乐等感受;由感受便又生起了对事物的喜爱渴求……乃至于纯粹大苦结聚的生起,这就叫物质现象的集起。同样地,由于耳、鼻、舌、身、意等五根,由意根与法境接触而生起意识,这三项和合便生起觉触;由觉触便生起了苦、乐、不苦不乐等感受;由感受便又生起了对事物的喜爱渴求……就像这样,乃至于纯粹大苦结聚的生起,这就叫物质现象的集起,以及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的集起。

物质现象与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是怎样息灭的呢?由于眼根触及色境便生起了眼识,这三项的和合便生起觉触;如果灭除了觉触,那么苦、乐、不苦不乐等的感受便跟着灭除……乃至于纯粹大苦的结聚也会被灭除;同样地,耳、鼻、舌、身、意等五根,由意根与法境接触而生起了意识,这三项的和合便生起觉触;如果灭除了觉触,那么苦、乐、不苦不乐等的感受便跟着灭除;由感受的灭除……乃至于纯粹大苦结聚的灭除,这就叫物质现象的息灭,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的息灭。

所以,比丘啊!应当经常运用方法修习禅思,使内心寂静。」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六○、本经叙说有身集即是苦集,有身灭即是苦灭。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我今天将为大家解说这个有识的色身集起的方法以及所以寂灭的方法。这个有识色身是怎样集起的呢?(就是起于)愚痴无闻凡夫不能如实地察知物质现象的集起、物质现象的息灭、对物质现象的爱乐、物质现象所造成的祸患、从物质现象中出离等情况。由于对这些情况都不能如实察知的缘故,所以爱悦着物质现象、赞叹它、贪着它、固持着它;由于爱悦它、赞叹它、贪着它、固持着它的缘故,就会对这物质现象爱乐执取;由于爱乐执取,所以就招感了后世的果报;由于招感了后世的果报,所以就有来世的再生;由于有来世的再生,所以也就有老、病、死、忧、悲、恼苦,像这样纯粹大苦结聚的集起。对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的详细解说也是如此,这就是这个有识色身集起的方法。比丘啊!这个有识色身集起的方法,当知就是痛苦集起的方法。

这个有识的色身寂灭的方法是怎样呢?(就是由于)多闻圣弟子能如实地察知物质现象,以及物质现象的集起、物质现象的息灭、对物质现象的爱乐、物质现象所造成的祸患、自物质现象中出离等情况。由于都能如实察知的缘故,对这物质现象不爱悦、不赞叹、不贪着、不固持;由于对它能不爱悦、不赞叹、不贪着、不固持的缘故,就能灭除对物质现象的爱乐;能灭除对它的爱乐,就能灭除对它的执取;能灭除对它的执取,就能灭除后世的果报;能灭除后世的果报,就能灭除来世的再生;能灭除来世的再生,就能灭除老、病、死、忧、悲、恼苦,纯粹大苦的结聚。就如对这物质现象的察知与息灭一样,这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也要像这样地去察知并息灭它,这就是这个有识色身寂灭的方法了。这个有识色身寂灭的方法,也就是痛苦烦恼寂灭的方法,所以我才要讲说这个有识色身寂灭的方法。」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如本篇「当说」的经文所说,有及当知的经文,也是同样地说法。

第六○经注释:

1、有身集趣道:谓我人此有识色身集起之道。

2、有身集灭道:谓我人此有识色身寂灭之道。

3、苦集趣道:谓痛苦烦恼生起之道。

六一、本经分别叙说有身、有身集、有身灭。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我现在将为大家解说我们这个有识的色身,以及它的集起、它的息灭。要仔细听啊!好好地去思考它!我将为你们解说。我们这个有识的色身是怎样的呢?就是指这个令人贪着烦恼的五蕴。是那五项呢?就是这令人贪着烦恼的物质色身,以及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这就是我们有识的色身。这个有识的色身是怎样集起的呢?就是由于有对现在自体的爱、渴求未来永存的自体爱、对现在已得境界的贪喜俱行爱、对未来欲得每一境界的爱,以致招感来世的再生,这就叫有识色身的集起。这个有识的色身是怎样息灭的呢?就是要把这对现在自体的爱、渴求未来永存的自体爱、对现在已得境界的贪喜俱行爱、对未来欲得每一境界的爱断除无余,唾弃净尽,厌离一切的贪欲,便可使身心寂灭不生,这就叫有识色身的息灭。所以我应当解说这个有识的色身、这个有识色身的集起、这个有识色身的息灭。」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如本篇「当说」的经文所说,有及当知的经文,也是这样的说法。

第六一经注释:

1、「谓爱、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乐着」:根据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

六圣谛品第十:「云何苦集圣谛?谓所有诸爱、后有爱、喜俱行爱、彼

彼喜爱,如是略说苦集圣谛。」此谓之四爱,是过去、未来、现在,

苦因根本道路缘起。印顺导师佛法概论第五章第二节解说此四爱云:「前

二为自体爱,后二为境界爱。第一、为染着现在有的自体爱;第二、

是渴求未来永存的自体爱;第三、是现在已得的境界爱;第四、是未

来欲得的境界爱。」由这四爱而招感有识色身的生起。英国巴利圣典

协会英译本此处作And what,brethren,is the arising of the separate(called

the)person-pack?Just that craving which,accompanied by lure and lust,leads down to

rebirth。(大意是:诸比丘!个人的躯体是怎样生起的呢?就是因为有

伴随诱惑与色欲的渴望,所以招感来世的再生。)南传说法,简略而

明白。

\

六二、本经分别叙说有身、有身集、有身灭、有身灭道迹。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我现在将为大家解说我们这个有识的色身,以及它的集起、它的寂灭和它寂灭的方法。要仔细听啊!好好地思考!我将为你们解说。我们这个有识的色身是怎样的呢?就是指这个令人贪着烦恼的五蕴。是那五项呢?就是这令人贪着烦恼的物质色身,以及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这就是我们有识的色身。这个有识的色身是怎样集起的呢?就是由于有渴求未来永存的自体爱、对现在已得境界的贪喜俱行爱、对未来欲得每一境界的爱,以致招感来世的再生,这就叫有识色身的集起。这个有识的色身是怎样息灭的呢?就是要把这渴求未来永存的自体爱、对现在已得境界的贪喜俱行爱、对未来欲得每一境界的爱断除无余,唾弃净尽,厌离一切的贪欲,便可使身心寂灭不生,这就叫有识色身的寂灭。

这个有识色身寂灭的方法是怎样的呢?就是指八圣道——正见(正确的见解)、正思(正确的思考)、正语(正确的言语)、正业(正当的行为)、正命(正当的职业)、正方便(正当的努力)、正念(正确的观念)、正定(正确的禅定),这就是有识色身寂灭的方法。这些就是我所当说的有识色身、有识色身的集起、有识色身的寂灭、有识色身寂灭的方法。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其余的经文说法相同,差别的是:「应当知道这个有识的色身,应当知道要断除这个有识色身的集起,应当知道要觉证这个有识色身的息灭,应当要知道修习断除这有识色身的方法。」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就如「当说」的经文所说,有及当知二经,也是同样地说法。又再有差别的是:「如果比丘能知道这个有识的色身,断除这有识色身的集起,觉证有识色身的息灭,修习断除这有识色身的方法,这就叫比丘断除了爱欲系缚的一切烦恼之法,修习觉证,彻底地脱离生死的苦海。」

又再有差别的是:「这就叫比丘彻底地脱离生死的苦海,彻底地脱离烦恼的尘垢,彻底地修习清净梵行,成为一位纯净的上士。」

又再有差别的是:「这就叫比丘证成阿罗汉,尽除一切烦恼,自己应做的事已做好,已舍弃了人世的重担,获得了自己的利乐,尽除一切结缚,有正确的智慧,得到心灵的解脱。」

又再有差别的是:「这就叫比丘断除关隘、渡过沟堑,超越各种境界,脱离一切的防逻,建立了圣法幢。」

又再有差别的是:「怎样叫断除关隘呢?就是指断除欲界的五种结惑。怎样叫渡过沟堑呢?就是指渡过无明的深堑。怎样叫超越各种境界呢?就是指彻底地脱离无始的生死流转。怎样叫脱离一切的防逻呢?就是指招感未来果报的爱染灭尽了。怎样叫建立法幢呢?就是指自我的傲慢心理灭尽了。」

又再有差别的是:「这就叫比丘断除了欲界的五种结惑,成就六支(指得「六恒住」,六根触境起识,能守护而不起烦恼及忧怖等。)一向守护着它。依止四种法(指「远离」恶象、恶犬,「习近」如法衣食等,「除遗」散乱、疲劳等,「忍受」寒热、蚊虫等。)弃舍诸谛(不起唯此谛实,余为虚妄的见杂染。)远离对一切境界的欲求(爱杂染),清净诸觉(没有不善的寻思),身行呼吸皆息(指第四禅离出入息),得到完善的心解脱与慧解脱,梵行已立,唯此一生,不受后有,成为无上士(阿罗汉)。」(注:本段夹注乃参考佛光阿含藏第三八七经注释)

六三、本经叙说五受阴是「所知法」;调伏贪欲、断贪欲、越贪欲,

是名为「智」;阿罗汉是「智者」。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我将为大家解说所应遍知的法、遍知事理的智慧及遍知事理的智者。要仔细听啊!好好地思考!我将为你们解说。所应遍知的法是什么呢?就是这令人贪着烦恼的五蕴。是那五项呢?就是这令人贪着烦恼的物质现象,以及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这些就是所应遍知的法。

遍知事理的智慧是什么呢?就是调伏贪欲、断除贪欲、远离贪欲,这就是遍知事理的智慧。

遍知事理的智者是怎样呢?就是指阿罗汉。阿罗汉(已断尽一切烦恼,解脱生死,获得涅槃寂静。)不是有他世死、不是无他世死、不是有也不是无他世死、不是既不是有也不是无他世死,要广说的话有无量世,所有一切轮回次数都永灭无余。这就是我所说所应遍知法、遍知事理的智慧及遍知事理的智者了。」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六三经释:

1、当说所知法、智及智者」:「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此处作「说

所知法、遍智、遍智人」。

六四、本经说明重担、取担、舍担、担者。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我现在将为大家解说重担、取担、舍担及挑担的人。要仔细听啊!好好地思考!我将为你们解说。怎样叫重担呢?就是指这令人贪着烦恼的五蕴。是那五项呢?就是那令人贪着烦恼的物质现象,以及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

怎样叫取担呢?就是有这渴求未来永存的自体爱、对现在已得境界的贪喜俱行爱、对未来欲得每一境界的爱。

怎样叫舍担呢?就是把这渴求未来永存的自体爱、对现在已得境界的贪喜俱行爱、对未来欲得每一境界的爱永远断除无余,已灭除、已唾弃净尽,厌离一切的贪欲,使身心寂灭不生。

怎样叫挑担的人呢?我说男子就是了。男子都同样有名字、出生、族姓、饮食、感受苦乐、年龄、久住,以及相同一期生命。(以上所说)就叫做重担、取担、舍担及挑担的人。」

那时,世尊又颂诗偈:

「已经舍弃了五蕴的重担,便不应再去拿取,

这五蕴的重担是大苦,舍弃了重担才是大乐;

当断除了一切爱取,就能尽弃灭一切的有为法,

悟彻有余涅槃境,就不再有生死轮回的苦果了。」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六四经注释:

1、一切行:即诸行,指一切有为法。所谓行,即表示由因缘和合而造作

者。根本佛教中,诸行与「一切」、「诸法」同义,不仅指有为法,亦

包含无为法。然依部派佛教,则认为诸行仅指有为法,依存因缘形成

之有为法,并非永久不变,而为时常变化流动者,故又云诸行无常。

2、有余境:即有余涅槃,依部派佛教的说法,阿罗汉惑业已尽,生死已了,

而身体尚在,名有余涅槃,或有余依涅槃。言其生死之因虽尽,但

还余有漏的依身在,待到依身亦亡,则名无余涅槃,或无余依涅槃。

3、有:苦果的别名,依因而有果,故果名为有,如称三界为三有、九有

等是,是有生死烦恼的意思。

六五、本经叙说愚痴无闻凡夫不如实知五受阴故被系着;多闻圣弟

子如实知故得解脱。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那令人贪着烦恼的五蕴,是那五项呢?就是那令人贪着烦恼的物质现象,以及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愚痴无闻凡夫不能如实地察知物质现象,以及这物质现象的集起、物质现象的息灭、对物质现象的爱乐、物质现象所造成的祸患、自物质现象中出离等情况。因为对这些情况都不能如实知道的缘故,于是爱悦这物质现象,赞叹着它,于是就被它系缚住了。(像这样),在外被贪着的色境所系缚,在内则被贪着的法境所系缚,不能察知这物质现象产生的根本,也不知它的尽处,更不知从其中脱离出来,这就叫愚痴无闻凡夫。被这物质现象系缚而生,系缚而死,又被它从这一世系缚着到另一世;到了另一世还是被它系缚而生,系缚而死,这就叫愚痴无闻凡夫。愚痴无闻凡夫会随顺着魔王的自在役使,走进魔王的罗网中,随顺着魔王的教化,于是便被魔王的绳索所系缚,被魔王牵引而去了。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愚痴无闻凡夫不能正确如实地察知,)情况也是这样子。

多闻圣弟子要能如实地察知这物质现象,以及这物质现象的集起、物质现象的息灭、对物质现象的爱乐、物质现象所造成的祸患、自物质现象中出离等情况。对这些情况因为都能如实察知的缘故,就不会去贪爱这物质现象,不去赞叹它,就不被它系缚住了。(像这样),在外不被所贪着的色境所系缚,在内不被所贪着的法境所系缚,能察知这物质现象产生的根本,也知道它的门路,更知道从其中脱离出来,这就叫多闻圣弟子。多闻圣弟子不随顺物质现象的系缚而生,不随顺它的系缚而死,不随顺它从这一世系缚着到另一世;不会随顺着魔王的自在役使,不走进魔爪的掌握中,不随顺魔王的作为,不被魔王所系缚,能从魔王的系缚中解脱出来,不被魔王所牵引。对于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多闻圣弟子也要如实地去察知,)情况也是这样子。」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六五经注释:

1、色缚所缚:色,此指眼、耳、鼻、舌、身等五识所缘之色、声、香、

味、触等外尘而言。贪着此物质现象的外尘,而被其役使,故言色缚

所缚。

2、内缚所缚:内,指意识所缘之法为内尘而言。内则贪着此法境,而被

其役使,故言内缚所缚。

3、魔:梵语魔罗的简称,华译为能夺命、障碍、扰乱、破坏等,即能

害人性命和障碍扰乱人们修道的魔鬼,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

的天主,即是魔王,它的名字叫做波旬。

4、津济:津与济皆是渡口,引申为门路之意。

六六、本经说明如来与阿罗汉有何不同。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令人贪着烦恼的五蕴。是那五项呢?就是指那令人贪着烦恼的物质现象,比丘如能厌离这物质现象,离弃对它的贪欲,使它寂灭,不再生起,获得自在解脱,这就叫如来、应供、等正觉;同样地,对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如能厌离这精神现象,离弃对它的贪欲,使它寂灭,不再生起,获得自在解脱,这就叫如来、应供、等正觉了。如果比丘也能厌离物质现象,离弃对它的贪欲,使它寂灭,便叫做获智慧解脱的阿罗汉;同样地,对这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如果也能厌离这些精神现象,离弃对它的贪欲,使它寂灭,这就叫获智慧解脱的阿罗汉。比丘啊!如来、应供、等正觉与获得智慧解脱的阿罗汉有何差别呢?」

比丘禀告佛陀说:「如来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也是正法的凭依,希望世尊您能为众比丘广说这个义理,众比丘听闻后,当会受教奉行!」

佛陀告诉比丘说:「要仔细听啊!好好地思考!我将为你们解说。如来、应供、等正觉他是未曾听闻别人讲说过正法,但他却能自己觉悟正法,达成宇宙间至高无上真正平等普遍的觉悟,并且在未来的人世里为启悟那些声闻修行人而说法,就是讲说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正法。比丘啊!这就叫如来、应供、等正觉,未获得的道法他都得到了,未曾有的利乐也拥有了,他了知道法,能区别道法、讲说道法、通达道法,又能完成对诸声闻修行人的教授与教诫;像这样地讲说正顺、欣乐的善法,就是如来与阿罗汉的差别。」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六六经注释:

1、如来:佛十尊号之一,言佛乘如实之道来成正觉,故叫如来。

2、应:即「应供」之省,为佛十尊号之一,言佛应受人天的供养,故叫

应供。

3、等正觉︰为佛的别称。诸佛的觉悟,平等一如,故名等觉或等正觉。

4、阿罗汉︰声闻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

5、慧解脱︰指由无漏之智慧力断除烦恼障而得解脱之阿罗汉。详见卷一第一经注释11。

6、法根︰法的根源。

7、法眼︰法的眼目,即彻见佛法的慧眼。

8、法依︰法的依凭。

9、无上菩提︰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华译无上正等正觉,意即宇宙间

至高无上真正平等普遍的觉悟,亦即究竟圆满的佛果。

10、声闻︰指闻佛说四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

六七、本经说明五阴是无我、无我所、不相在、无常、苦。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那令人贪着烦恼的五蕴,是那五项呢?就是指那令人贪着烦恼的物质现象,以及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你们比丘应当要去观察这物质现象,已观察这物质现象后,在这当中是否可见有一实体的我、我所有、我在物质现象中、或物质现象在我之中等情况吗?」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不可,世尊﹗」

佛陀告诉比丘说:「答得好啊﹗答得真好﹗在物质现象中并没有一实体的我存在,因为没有一实体且能做主宰的我存在,所以这物质现象是变化无常的,既是无常的话,也就会造成痛苦烦恼了。如果会造成痛苦烦恼,可见那物质现象并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我不在物质现象中,物质现象也不在我之中,应当这样地去观察。对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也应当这样地去观察。多闻圣弟子对这令人贪着烦恼的五蕴要观察当中并没有一实体的我存在,也不是我所拥有。像这样地去观察后,对于世间一切事物便能无所执取;能无所执取的话,就不会有所贪着;不会有所贪着的话,自己就能觉证涅槃境地:我再生的因素已灭尽,清净的梵行已建立,所应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后身,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中了。」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六八、本经叙说应于色等五阴断贪欲。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应当要断除物质现象的贪欲,能断除贪欲后,就能断除一切的物质现象;能断除一切物质现象后,就能断除对它的认知;能断除对它的认知后,就能断除一切的根本烦恼了。就像截断多罗树头一样,未来就不会再生长。就像这样,也要断除对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的贪欲……乃至于到未来世都不再生起。」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六八经注释:

1、根本:指根本烦恼,即贪、瞋、痴、慢、疑、恶见等六大烦恼。

2、多罗树:棕榈科,树身有七、八十丈高,果熟呈红色,可食。此树东

印度最多。

六九、本经叙说五阴起、住、出,则苦起、病住、老死出;五阴灭、

息、没,则苦灭、病息、老死没。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如果这物质现象生起、留住、显现,那么苦恼也会跟着在这里生起,疾病在这里留住,老、死情况在这里显现;对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我也是像这样的讲说。

比丘啊!如果物质现象寂灭、息止、消失,那么苦恼也就跟着在这里寂灭,疾病在这里息止,老、死情况在这里消失;对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我也是像这样的解说。」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七○、本经说明多闻圣弟子于三世五阴应欣悦无,莫顾念有,应对

它生厌、离欲、灭尽向。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过去与未来的物质现象尚且变化无常,更何况是现在的物质现象!多闻圣弟子像这样地去观察后,就不会顾念过去的物质现象,也不会欣悦未来的物质现象,对于现在的物质现象产生厌恶,离弃贪欲,趋向于将它灭尽;对于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也要像这样的去观察。

比丘啊!如果过去没有物质现象的话,多闻圣弟子没有不顾念过去的物质现象;因为过去有物质现象的缘故,所以多闻圣弟子不去顾念过去的物质现象。如果未来没有物质现象的话,多闻圣弟子没有不欣悦未来的物质现象;因为未来有物质现象的缘故,所以多闻圣弟子不去欣悦未来的物质现象。如果现在没有物质现象的话,多闻圣弟子就不会对这物质现象生起厌恶,离弃贪欲,正向于将它灭尽了;因为现在有物质现象的缘故,所以多闻圣弟子对于现在的物质现象就会生起厌恶,离弃贪欲,正向于将它灭尽。对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我也是像这样的说法。」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就如本经「无常」的说法,还有苦、空、非我三经,也是同样的说法。

七一、本经说明观五阴之无常而得心乐、清净、解脱,是名为空;

若于五阴起无相、无所有、无我、无常之知见,是名圣法印、

知见清净。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我将为大众解说圣道的法印及清净的知见。要仔细听啊!好好地思考!如果有比丘这样地说:我还未获得了知世相都是缘起的空三昧,而能生起离一切相、空无所得、远离骄慢等知见。不要做这样的说法。为什么呢?如果比丘还没获得了知世相都是缘起的空三昧,而竟然说我已获得离一切相、空无所得、远离骄慢等知见的话,那是不可能的事!如果有比丘这样地说:我已获得空三昧,能生起离一切相、空无所得、远离骄慢等知见,这样才是对的!为什么呢?因为如已得到了知世相都是缘起的空三昧后,就能生起离一切相、空无所得、远离骄慢等知见,这样才是正确可能的!怎样叫做圣弟子及清净的知见呢?」

比丘禀告佛陀说:「佛陀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希望您为大家解说!众比丘听闻您的说法后,当会依您所说,遵奉修行。」

佛陀告诉比丘说:「如果比丘在僻静的空闲处坐于树下,能好好地去观察物质现象的变化无常,它会逐渐消灭,以及远离对它贪欲;也能像这样地去观察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辨别等精神现象,这些精神现象都是变化无常、会逐渐消灭,要远离对它的贪欲。能观察那五阴是变化无常,会逐渐消灭,不能坚固长久,是变易不停的事物,心中就能快乐、清净,获得自在解脱,这就叫做空三昧了;但是这样观察的话,还是不能远离骄慢、获得清净的知见。

又有一种正思惟三昧,能观察断除一切色境的形相,以及断除声境、香境、味境、触境、法境等形相,这就叫离一切相;但像这样的观察,还是未能远离骄慢,获得清净的知见。

又有一种正思惟三昧,能观察断除贪爱五欲,以及断除瞋怒无忍、愚痴无明等情态,这就叫空无所得;但像这样的观察,还是未能远离骄慢,获得清净的知见。

又有一种正思惟三昧,能观察我自身,以及我所拥有的事物是从何而生?

又有一种正思惟三昧,能观察我自身,以及我所拥有的事物,都是从眼见、耳闻、鼻嗅、口尝、身触、意识而产生。

又做这样地观察:如果是由因与缘和合而产生意识的话,那产生意识的因与缘,是恒常不变、还是变化无常的呢?

又做这样地思考:如果是由因与缘和合而产生意识的话,那个和合的因与缘也都是变化无常的。其次,那个和合的因与缘既都是变化无常的,那么这二者和合所产生的意识怎么会是常住不变的呢?

是变化无常的话,便是由因缘造作的有为法,是从因缘而生起的,这都是会造成祸患的事物,要将它灭尽的事物,要离弃对它贪欲的事物,要断除对它认知的事物,这样就叫契合圣道的法印,清净的知见了;这就叫比丘所当说的圣道法印及清净的知见了,要像这样地去广为解说。」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七一经注释:

1、圣法印:佛法的印契。有三法印与四法印,这些法印是佛法的准则,

不合于法印者,即非佛法。

2、空三昧:三昧,是定的意思。空三昧,就是观察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缘

生的,也都是虚妄不实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