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1讲

发布时间:2020-02-24 17:18:20作者:大众学佛网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缘 起

  2009年5月9日,由成都文殊院方丈上宗下性大和尚发起的“《瑜伽师地论》读书会”成立。读书会的成立缘起于2008年,四川大学唯识小组听闻了上宗下性大和尚主讲的《大乘百法明门论》后,深受法益,恳请大和尚开讲唯识系列讲座接引四众弟子。大和尚遂决定建立“《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开展学修活动。

  第 1 讲

  时 间:公历2009年5月9日,农历四月十五日,星期六下午

  地 点:成都市文殊院后客堂

  学习内容:

  我们读这个《瑜伽师地论》嘛,下面就强调过,实际上这个方法可以真正地系统性地学习很多基础性的教理教义。我们这个读书会这个形式主要是围绕《瑜伽师地论》,但在正式读之前,我还是给大家讲一个概要性的东西,让你有一个基本的印象和把握,也可以是叫做《瑜伽师地论》的导论。

  第一部分,我要讲一下《瑜伽师地论》的重要性,也就是《瑜伽师地论》的地位,当然我上次讲过一个,原来我看南怀瑾的讲话里面谈到,学佛法啊!要从教理上把它通达了,有3 部书要读的,一部是《菩提道次第道广论》,一部是《大智度论》,一部就是《瑜伽师地论》。他认为学修佛法,要想系统的掌握,要学习这3部著作,我也非常同意这个观点,实际上这个《菩提道次第广论》,可能大家有看过,它讲的三士道,不管是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应该说我们的修行的历程都没脱离他的方法了。包括我叫他思考的一个题目,不知道想了没有,叫人天佛教和人间佛教。因为全世界我们今天汉传佛教的地区都在讲人间佛教,台湾,大陆,包括大陆以外的地区。那么什么是人间佛教?我看去看来啊,觉得要注意一个动向,绝对不能让人间佛教成为人天佛教。为什么我提出这个概念啊?诸位也要思考,特别是今天这个大环境,国学热比较流行的时候,更要注意!为什么我要提这个呢?因为我们看,《广论》里已经提出了修行的历程啊!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是吧?下士道基本上就是人天佛教,五戒啊!十善啊!实际上这个跟过去五乘佛法是相通的,跟讲华严、天台,唯识讲五位,讲52阶位都是相通的。

  我大概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叫五乘。佛教过去讲啊: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佛乘。有时候我在上课给大家打过一个比方,人天乘是基本的目标,就是保证你修行最起码的要求,保证你将来来生的时候不要失掉人身,这最基本的目标,但是要真正做到这个不容易。那用什么办法能够达到呢?佛教里面讲,比如要严持五戒,持五戒,修十善,你就可以办到将来的人天乘,不会堕到三恶道,因为在三恶道你连闻佛法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六道里面最殊胜的是人乘,地狱、恶鬼、畜生,他听闻不到佛法,包括天乘也很难,因为那是享乐的地方,他发不起心来,所以人乘是最殊胜的。但是怎么样达到人天乘呢?佛教里讲修五戒,十善。声闻乘,修四谛,苦、集、灭、道四谛嘛。缘觉乘,修12因缘,菩萨乘修四摄六度。佛乘,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成佛。所以我讲修五戒,十善,是保持人天乘,是基本目标。修四谛到声闻乘,修12因缘到缘觉乘,我叫阶段性的目标。修四舍六度到菩萨乘叫长期目标。到最后的佛乘就是终极目标。佛法一般就讲这五乘。在佛的弟子里面,你看念经,那些听法的有很多,有声闻,有罗汉,那是修四谛、12因缘成的,有菩萨那是修四摄六度成的,这都还是佛的学生啊,都还没有达最高的佛境界,都还没有达到终极目标。所以我为什么把修菩萨,发菩提心叫做永久的。我把它叫做长期目标永远要坚持的。声闻、缘觉大乘佛法是不太提倡的,但是他又是一个阶段,所以是阶段性的目标,而人天乘是基本目标,所以我们常常鼓励大家:你这一生修行啊,当然你能够大彻大悟,能够见到道成菩萨,成佛,当然最好。如果办不到,最起码的、最基本的要保持,来生还可以做人,是吧!那天那些短期出家的,我告诉他们,将来不但发愿要做人,起码还要做成都人嘛!离文殊院近一点,还可以闻法。这是不容易把握的。因为人无量劫的习气和毛病啊,你以往造的业,在没有开悟,没有神通以前,你是不知道的,将来是什么样你也是不知道的。但是我们今生可以改。佛法严格意义上讲就是这五乘,当然《菩提道广论》的三士道也没有离开过这个,那么后来的华严、天台讲52位,十信、十住,十地、十回向……加起来52个阶位,实际上还是在菩萨乘和佛乘,声闻、罗汉是分开的,当然这里有些名词你们都没有听过,慢慢会知道,我顺便提一提,这个不懂无关紧要,我只是给你介绍一下,主要就是这个五乘佛法,为什么呢?这个人天乘的,持五戒、修十善都可以得。不知道诸位有没有比较过,我们是佛教徒嘛!你看那个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他们也有教义啊,有的五戒和这个是相通的,他也有不杀生,不偷盗……大同小异,包括儒家所讲到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作恶之家,必有余殃”,止恶行善,在我们看来都还在五戒十善,没有超过人天乘的范畴,所以我们今天的佛学热啊!我们很多佛弟子们,也在推广,我不反对,可以去做,但你心里要清楚,那个绝对不是我们佛弟子的终极目标。我们佛弟子的终极目标是要成佛的,成圣成贤都还是不行的。我为什么说可以做呢?因为今天的人啊!丧失了我们的传统了,我们要提倡,我也参与。我常打比方,捕鱼嘛!你站在河里那个网撒的不开,收网时鱼儿就会很少的,可是你站在船上,力量大把网撒的开,抛得很大,收网的时候,网里面的鱼儿就多。所以我也要推广一下传统的东西,它只要了解到传统的东西,就一定了解到佛教的东西。撒网嘛,宽一点。他如果连传统的根基都没有,接受佛教也很难呢!你看传统的文化讲:顶头三尺有神灵;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他有这些理念啊,他就会靠近佛教,基础好一点,佛教的群众基础要好一点。我也支持去弄,但是一定要想到那个不是终极目标,佛法还有更高的。所以我个人看法还是在人天佛教。但是呢,看你怎么做人喔!看你发的是什么心喔!你也可以把它转过来,做成菩萨乘的,看你发的什么心!我讲的不是贬低它,看你发什么心啊!你发心,他也可以到菩萨乘。我为什么提醒这个,你看我们近现代以来,那么多人间佛教理念,我的讲法是把佛教人天乘用到生活工作中,让大家怎么生起出离心、菩提心来,这个样才是讲人间佛教,而不是用人天佛教来代替人间佛教,所以我们今天很多的人讲,多做善事、多做慈善、多帮助别人。这是可以的,也是佛法。如果你仅仅认为是杀富济贫,救助弱势群体,那还是人天善,但是你在帮助那些人当中,能够像金刚经一样达到三轮体空,没有一个人在被我帮,没有一个我在帮,没有一个我在帮助,那就成了大乘佛法了,那就成了菩萨行了。所以我就很担心啊,我们做的时候,当然我们今天啊,在降低标准啦。说我们今天学佛,我在哪个地方看见,今天不是世界微笑日吗?笑比烦恼好,让大家要和睦嘛!这些都是基础,刚才不是提到,人天佛教与人间佛教的区别,我就顺便提一下。广论上说三士道、五乘佛法,你一定要找准位置,我们自身也要找准。同样的事情,你发心不同效果就不一样。同样的你去帮助一个人,你发心不一样做出来的效果就不一样。所以过去说的广论也好,这个里面说都是必须要学的,我很赞同。因为他讲的三士道和五乘佛法,都是学习佛法的纲领、阶梯,都是这样来的。还有《大智度论》是解释《大般若经》的,《大般若经》600卷。你要搞清楚,这部经书啊,不像我们现在是一气呵成的。经典都不是释迦牟尼写的,都是他死后,释迦牟尼的弟子们各记各的,一起回忆记录下来的。《般若经》、《大智度论》啊不是一起弄起来的,他是今天在这个地方讲的,明天在那个地方讲的,去年讲得,不是讲了好多会嘛!好多的地方嘛!就是在不同地方,对不同的人讲的,但是他的思想和内容都是差不多的,所以就汇集到一起了,是这样来的。所以你要读哪个经典啊,读得前后不连贯了,特别是《大智度论》不连贯。它本来就不是一天讲的,一天怎么可能讲那么多东西。讲的人一定行,释迦牟尼佛肯定行,但听的人就不一定行啊!是不是啊!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历史,《大智度论》就是解释《般若经》的,里面的纲要、思想,概括、浓缩,所以你要了解般若系的东西,《大智度论》是入门的捷径。再就是《瑜伽师地论》,我个人觉得,整个唯识佛法的思想精髓都在里面,他为什么说,要学《瑜伽师第论》,你把这3部书一读啊!整个佛法的精要都全在里面了。所以这是很关键的东西,我赞成读这个。因此我为什么要提这个呢?就是要让大家明白《瑜伽师地论》的重要性。这第二个重要性是,我们有些学过一些唯识的基础,不是教你们找两本书看吗?看过就知道,看过吧?唯识过去在印度叫什么?叫瑜珈行派,这是一个流派,就是他传播的一个思想啊!这个流派传播它的思想,一定有他的典籍,对吧,在人群里传播。典籍在我们今天来概括,瑜伽行派主要的经典,有六经十一论。大家看过《瑜伽师地论》,应该有印象了。那么六经十一论,六经这块我们先放开,十一论这块我们来讲,可能搞唯识的讲“一本十支”。一本,就是以《瑜伽师地论》为根本,另外的十部论要小一些,所以我们后来在读《瑜伽师地论》过程中发现《解深密经》的大部分内容,《瑜伽师地论》我们都用了。在其它的一些论里面,什么《百法明门论》,《五蕴论》,《二十论》、《三十论》、《摄大乘论》,大部分的思想在这个《瑜伽师地论》里面都有了。所以我个人看法,《瑜伽师地论》是唯识佛法所有思想、理念、观念集中的一个总合,所以我为什么要你们读这个呢?你把这个弄透了,弄懂了,唯识佛法的东西全在里面,包括你修行的东西全在里面。所以为什么说它很重要,道理就在这里。所以大家在脑子里面先有一个这样的认识,这是第一部分:我要给大家介绍的《瑜伽师地论》的重要性。

  第二个,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瑜伽师地论》的作者,这个给大家做一个常识性了解。这个学术界很不统一。这个搞学问研究的人的爱做考证,他们考证去考证来,说弥勒是真的还是假的?甚至还说有两个弥勒,一个是生在印度的弥勒,一个是天上的弥勒,这个我们不要去管他,我们没有那么多精力,我们主要是学习他里面修行的方法。这里我们汉地啊!过去把《瑜伽师地论》叫做弥勒的著作,那么我们查藏文里面呢!藏文里面,在《甘珠尔》里面也有《瑜伽师地论》完整的本子,但它藏文的翻译里,记录的是无著菩萨,是无著菩萨记的。我琢磨了半天啊!我想应该是这样,一般有个传说,释迦牟尼圆寂900年以后,开始有一个无著菩萨,无著菩萨应该是整个唯识,关键性,开创性的一个人物,你看那个简史里面,据说无著菩萨在入定的时候到了兜率内院,见到弥勒菩萨,请弥勒菩萨到东印度的阿域或(?)讲堂,来给他讲《瑜伽师地论》。所以我一般讲的是《瑜伽师地论》的内容是弥勒菩萨作的,最后成文稿是无著菩萨记录。所以今天讲著作权,版权的话,既不是弥勒的也不是无著的,是他们两个共同的,这才叫合乎情理。因为弥勒讲了,但他不一定作了、写了,是无著菩萨记录的。所以藏文里面写了一个无著记呢,他没有写一个无著作呢。所以藏文里面也这样认为,是无著菩萨记的。所以,一般我认为是这样的,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写的。我是比较喜欢读线装,你看我们汉地的一般是这样写的,《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说,它也没有说是无著菩萨著。就像我们的今天一本书写的某某人著,介绍某某人写的。藏地没有署名,就写的无著菩萨记,所以我综合这两个呢,不是折中啊!一会你说我,嘿!才怪了,搞个折中主义,两边都不得罪,不是这样的啊!我跟他们没关系嘛!争版权也争不到我这里来,是不是嘛?补版税也补不到我这里,我只是从历史事实的考察来说,可能这样要合理一点。我将来要印这样的书啊!前面署名弥勒作,无著记。这样可能要真实一点,所以这是第二个,作者的问题。当然要搞考据的人嘛!可能有另外的想法了。我也没办法和他去辩论了,将来有机会再说了。

  第三个,是关于《瑜伽师地论》的翻译。这个翻译,我有几个问题要说明。第一玄奘法师去印度的目标就是冲着这部书去的。大家要清楚。你们不是看《西游记》吗?《西游记》里有一些东西是靠不住的,是编的。你看开始写的是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了,是唐太宗派他去的,还跟他结拜,是吧?看过《西游记》没有?不是一开始叫御弟嘛,是御封的三藏嘛!那个不符合历史事实。实际上玄奘法师去印度求法,是私自去的,玄奘法师13岁出家,一直在洛阳,大概16岁入川,到了成都,在成都生活了5年,还在成都受戒,在他那个时期,有一些唯识早期经典传过来,比如《摄论》啊,还有一些东西,但都讲的比较矛盾。他也亲近很多人,后来到了成都,也是跟着很多人学,但感觉有一些矛盾,说不圆。他就觉得怎么这么多矛盾。后来他碰到一个印度的和尚,说印度可能还有一些东西可以解释清楚,所以他就发愿到一定要到印度去,所以上次大慈寺开玄奘法师的会,我都给他们讲,但这话不一定靠得住了啊!有可能他到印度的动机呢,说不一定是在成都形成的。因为他13岁到16岁在洛阳的的活动,虽然有学习,但不一定有那么多的疑问。他为什么来成都呢?成都当时是大后方啊!没有那么多的战乱,相对稳定。学历史的都知道。他来了,来了大概5年,所以我觉得大概是在成都形成的,因为5年后,从湖北,到了三峡,很快就出去了,所以有可能他的整个动机就是在这儿形成的。成都他在这儿生活了五年,是不是在你家门口走过,我也搞不清楚。未尝不知,5年嘛,成都过去比现在小得多嘛,所以那个庙子都去过也搞不清楚了。他去的动机就是要解决这个矛盾,印度的和尚告诉他,让他去。当然去印度嘛!要写奏章报上去,没有批。当时唐朝刚建国嘛,还不稳定。他后来就混在商人的队伍里面,当然这一路的艰辛嘛,远远超过《西游记》。当然去印度的时候呢!主要是在那烂陀寺学习,一共待了17 年。这个时期主要跟一个戒贤论师,看过那个书的知道,戒贤论师生病,头上长很多疮,他本来要自杀的,但菩萨告诉他别自杀,中国有一个和尚要来学习,你要把你的佛法知识都教给他,才能死。历史学家他不一定相信这些,但这个我觉得应该是这样。他在那个地方学习了17 年,主要学习这个东西,当然也包括后来一些东西,他回来着手翻译的最早的就是《瑜伽师地论》。我个人觉得玄奘法师去印度最基本的目标就是求这部论。第二个,这部论的翻译时间是在唐贞观21年5月开始,一直到贞观22年5月翻译完,这周期很快的, 1年,公元647年到648 是在长安的弘福寺的译经院。第三个,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瑜伽师地论》有梵文本。在1930年到1936年日本人发现了一部分,大概在尼泊尔或是在印度,底蕴引来(?)校订印出来一部分叫《菩萨地》,1936年的时候印度有一个人叫罗布罗(?)在西藏萨迦寺也发现了一个版本,也翻译了一部分出来。现在国外有很多梵文研究的就是这个本子。另外还有藏译本,叫《瑜伽行论》。在藏传《甘珠尔》叫《瑜伽行论》,不叫《瑜伽师地论》,这是给大家讲一些常识。这个梵文本研究出很多名堂,诸位要注意汉文本跟梵文本一对,不一定能够还原的。但是现在的学者比较死板,它为什么还不了原?有可能它原来依据的那个梵文本就不是你今天看见的的梵文本,因为严格意义上讲,一部书原来就有很多版本。特别是古代的那种环境,印刷条件不发达的情况下,都是传抄的。印度是贝叶经,带回来的和现在发现的不是同一年代的,这些都有可能。当然这些都是给大家介绍的了,不一定要大家了解,你也啃不动,你也不会梵文,但是要了解这个情况。这是第三个要给大家介绍的关于《瑜伽师地论》的翻译情况。第四个重要的了,关于这个题目《瑜伽师地论》是什么意思。我想分成几部给大家报告,第一:瑜伽是什么意思?按我们念叫瑜伽(音:余茄),梵文叫“yoga”。好多念瑜珈(音:余加),所以现在叫瑜珈是对的。成都有没有练瑜珈的,很多吧。你们知道瑜珈是什么?看了那么多瑜珈,你们对瑜伽的印象是什么?练气功的,身体很柔软的、强身的、保健的,是不是,是这个印象。实际上在印度还不是这个,印度早期的“yoga”是什么呢?翻译成中文是相应。什么叫相应呢?按我们传统的解释,就是身、口、意相应。就是身:行为;口:语言;意:思维。就是什么呢?就是行为、语言、思维,这三个统一。有点像今天的瑜伽,他告诉你也要达到这种状态。这些都是引伸意义。他也是有深意的,yoga在印度早期的生活是什么呢?我不知道你们小时候,有没有看见过,你们很多是城里的人,你们有看见你过?牛耕田啊!牛耕田时候脖子上要挂一个什么?挂一个枷板!在耕田的时候人要把住那个枷。相应就像牛耕田的时候,枷和牛脖子相接触的地方不能脱离,如果枷滑落牛就不能耕田了!所以早期的“yoga”(即:瑜珈)就指的那种状态,这两个东西相吻合就叫yoga。这就是我们说的相应,但是佛教里面,拿来讲的是身口意相应,就是你的行为,你的语言,你的思维,三个重叠在一起,不容易。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你的主观和客观要一致。主观就是你的认识嘛!客观就是认识的对象嘛!但是我们今天这个东西是不一致的。你说怪了,怎么不一致了?比如说杯子,我们所有人看它都是杯子。你主观认识的是杯子,客观认识的也是杯子,怎么不对?但是按照佛法讲就不对,什么叫杯子,杯子是个概念。我问你什么叫杯子?你只能指着这个说这就是。但是这个摆在面前的明明是合金的,组成了这么一个形状,你给它贴了个标签就叫成杯子。所以今天往往主观认识和客观是不相同的,中间有语言文字的障碍,所以瑜珈在印度早期没有那么深的意义,这都后来的引伸意义,这是佛教的引伸的意义。在其它的婆罗门教或印度的其它教里面,它的理念又不一样,包括我们今天见到的瑜伽,它的理念又不一样。所以我们要注意,这里面是有关联的。瑜珈yoga在印度不仅仅是佛教的,印度社会当时都通用的,都有这个概念。只是佛教对他的意思引伸不同而已。所以这就是关于“yoga”。第二个:瑜伽师。我们今天看见的开瑜珈馆的都叫瑜伽师了,就是教瑜珈功的老师了。但实际上佛教的瑜伽师不是这样,我今天来讲瑜伽师,把瑜伽师分为两部分,一个是狭义的,一个是广义的。狭义的我们一般指大街上那些开瑜伽馆的,教瑜珈功的,都可以叫瑜伽师。你看那些练瑜伽的人啊!我们今天参禅的人,打坐的,去练练瑜伽没有坏处。关键是你不随它转就行了,你看那些练瑜伽的腿子可柔软啊!你打坐参禅坐不到5分钟,哎哟我的腿又麻了,我的血脉又不通了!你可以把它拿来助道资粮嘛!看你怎么用了。我老讲大黄也好、参汤也好.用的好可以救你,用的不好可以杀你。它不是大黄、参汤的罪过啊!是你用的人要掌握分寸啊!是不是啊?所以我讲打坐、参禅学习瑜伽有用。把你的身体搞通,它就不拉你的后腿了。你想嘛!参禅要坐在那里参话头参公案,一会腿也疼了,身也麻了,它就拉着你想那儿去了。你就开始想还有多少分钟结束啊,我已经开始受不了了。他就拖你的后腿了,瑜珈就可以帮你解决。所以狭义的瑜伽师都可以办到这一切。广义的,佛教里面什么叫瑜伽师?菩萨、佛才叫瑜伽师。为什么?只有他们是身口意统一的,是一致的。在《瑜伽师地论释》里面讲了嘛!“三乘行者,由闻思等次第习行,如是瑜伽。随分满足展转调化诸有情故,名瑜伽师”。什么意思呢?三乘行者,声闻、缘觉、菩萨,为三乘行者。由闻思慧、闻思修嘛!次第习行如是瑜伽,就是按闻慧、思慧、修慧一步一步的达到身口意的统一,“随份满足”就是他到达了,证到了,一步一步的办到了,“展转调化诸有情”就是声闻也好、独觉也好、菩萨也好,他通过闻思修达到了统一了,最后他干嘛呀?不是只管自己嘛!管自己就不是大乘佛法了,“展转调化诸有情”就是教别人怎样从闻思修这样修上去,这叫瑜伽师。用今天的话讲,他已经证悟到了,他已经达到了那个标准,有当老师、当教授的资格了,同时他还要去教学生。今天的博士多不多啊?多得很,但有的叫教授,有的不叫教授呢?只有在大学里继续工作教学生的才叫教授。对不对?那些当官的了,搞其它的工作的,就只能叫博士了,不能叫教授了。瑜伽师是什么,就是他通过闻思修的修行,达到了身口意统一的境界了,同时把他的经验拿来和其它有情众生分享让他们也能达到,叫瑜伽师。这是一种,第二还有一种,“或诸如来,证瑜伽满,随其所应,至此瑜伽调化一切胜弟子等,令其次第修正行故,名瑜伽师。” 如来是谁啊?就是佛嘛!“证瑜伽满”就是刚才说的声闻、独觉、菩萨,“随分满足”,什么是随分满足,就是阶段性的,还没有满足,只有佛才是最后证到圆满的。“随其所应,至此瑜伽 ”就是根据众生的一切情况,把这些东西拿来调服教化他们,让他们也一步步达到修正行,叫瑜伽师。所以我给你们讲,广义的瑜伽师,声闻、缘觉、菩萨、佛,他们才叫瑜伽师。就不是你街上看见开瑜伽馆的叫瑜伽师了,是指的这一类。那么第三:什么叫瑜伽师地?“地”是什么意思?也有次第的意思,但我想主要是,这里面讲的这些,他们所证得的这些,可以增长善法,象大地一样。你看这个地,可以长树啊,可以长其它一些东西吧,可以承载很多东西啊!所以这个地方的“地 ”是生长义。生长什么?生长善法!我们讲的瑜伽师是哪些人啊?菩萨、缘觉、声闻、佛。他们所证得的这个境界,来教给我们,我们通过这个去生长善法。所以叫瑜伽师地。这样子来的。所以这里面有两层含义,一个是瑜伽师所证得境界象大地一样;第二个,我们修习瑜伽的人,通过这个也可以证得。明白这个意思嘛?这儿还有,一个是生长意,因为它像大地一样,我们从里面可以得到好处。为什么叫论呢?这个论就不用解释了,经、律、论,你有这个常识都应该知道。所以这个《瑜伽师地论》的名称啊你要弄清楚。把前面的意思综合起来。什么叫《瑜伽师地论》?就是让一切有情众生证得三业相应而说的论,叫《瑜伽师地论》。瑜伽就是相应嘛!为了让我们所有人都证得那个境界就告诉你这些方法,这些次第,就叫《瑜伽师地论》简单的讲就瑜伽法论。那么这个是关于题目。

  再一个呢,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论的结构和内容。这个目录嘛!你看这个前面的目录,一共是多少卷?一百卷。分几部分呢?有五部分,第一个本地分,对吧?喔!这是第一册,没有,不科学,它应该把总的放在前面。共五部分,第一部分,本地分占了50卷,这是最重要的。第二个是摄决择分,是51卷——80卷,这一部分占三十卷。第三,摄释分,是81卷——82占两卷。第四,摄异门分,异:就是不同的意思。83卷——84两卷。第五摄事分,85卷——100卷。这一部分是十六卷。总共是一百卷。那么这一百卷分五部分,最重要的是前面的本地分,五十卷,这里面讲了十七地。1卷——3卷讲了五识身相应地和意地。五识身相应地讲了前五识了,意地,讲了六识、七识和八识。这里面包括五识的所缘啊,作用啊,条件啊都在这里面,实际上我们后面讲的成唯识论,八识规矩颂都是从这里来的。4卷——10卷主要讲的是这三地,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你们都学习了百法,寻和伺搞清楚没有,什么叫寻,什么叫伺,寻是初略的认识,伺就是细致的了解。你比如认识一个事物,这个杯子吧!第一眼看见的就是这个轮廓性的杯子,对吧,这叫寻。什么叫伺呢?就是仔细地看,什么牌子的,上面还有花纹、有一点旧了,就是深度的认识。寻就是浅度的认识。有寻有伺地,就是既有深度认识又有浅度认识,这是在欲界和初禅以前。不是讲四禅八定嘛。在欲界和初禅以前都有。四地无寻唯伺地,就是在初禅和二禅之间,就是浅度的认识思维没有了,还有深度的思维。五地:无寻无伺地,就是二禅之上,整个思维活动都停止了,这是具体的禅照,什么都没有了。第11卷——15卷的一部分,主要讲了第六地三摩四多地、第七地非三摩四多地、第八地有心地。第九地无心地。下面是什么?就是还是自己的别名,还是叫地,但我只是介绍,这里面都会具体的谈到啊!15卷的一部分就会讲到闻所成地,就讲到闻思修了。这里会具体教你闻慧怎么修,我们过去讲,菩萨于五迷中觉,就是从这个地方来的。16卷——19卷讲思所成地,就讲修思慧的。20卷,就是第十二地修所成地。21——34卷讲声闻地,就是声闻怎么修的,什么叫发心,什么叫证果。35——50卷主要讲独觉地、菩萨地。讲独觉的发心、独觉的果位,菩萨的发心,菩萨的果位。第十六地有余依地,第十七地无余依地。什么叫有余依呢?声闻、缘觉、菩萨就是有余依,就是他还是要最后成佛。无余就是指佛,你看这十七地,把凡夫到成佛是不是给你拉了一遍了,所以《瑜伽师地论》最重要的就是这前面50卷本地分,最详细了。摄决择分呢,就是解释这前面十七地没有完的,再进一步说明、再讨论,就是摄决择分了!所以为什么还多有30卷呢!主要是讨论前面解释过程中,还没有解释完的。就等于今天的法律文本一样,未尽事宜,解释权归谁一样的,后面要继续讨论的就成了摄抉择分了。摄释分呢,其它的经论里面,就好像阿含啊!对十七地的看法。释异门分呢!就是对其它经典不同的看法,正反两面都拿来解释了。摄事分呢!主要对经、律、论,有些没解释完的再继续说一下。所以他的结构内容是这样构成的。所以我给你们说了以后,这学习重点就是前50分的十七地,甚至还说了修神通的都有。所以有些人问我,我们这个是学习啦?还是修行啊?这就告诉你是阶梯了,不要盲目。你了解完了以后,才知道路怎么走,它实际上和修行不矛盾,所以这个论的结构和内容就是这些。实际上我们还要给大家介绍的它还有不同的翻译本,不仅仅是玄奘法师翻译的,还有一些节译本,你知道就行了。我知道佛学院的有报告的,他将来出去教别人。还有注释,这个《瑜伽师地论》注释有40多中,你们要了解,但这个我顺便提一下,因为你不是专门搞研究的,所以作为常识性的东西让你知道,注释有40多种,还有不同翻译的本子。所以大家在正式读这个本子之前,诸位啊,在读之前应该有这个印象。我临时准备了一下,觉得这些东西该给大家介绍。希望通过这个介绍,让大家对这个《瑜伽师地论》有一个初略的认识。那下来,我们就正式的进入这个读了。你们这个本啊还是根据这个来的,这个有电子本,在网上。他把它下下来重新排版,把竖排版换成横排,但他们校对花了很多功夫。

  下面开始读,读这个《披寻记》,中间读到哪个地方,你不理解的我再提示、提示。刚才不是读了嘛,这个东西是很好懂的。不要被这个东西吓住了,《瑜伽师地论》我从来没接触过,怎么读得懂。这个文章很好懂。这个前面《瑜伽师地论》的序是韩清净的,我们先把这个来一起读一读。我来领着大家读,有些我给大家说一下。韩清净大概是河北省的罗间县人、他是过去清朝的举人后来辞官不做了,专门学佛,在北京创立了三时学会,这里面都提到了,这个人年龄不大,大概六十多一点。因为我在北京学习的这位老师叫韩镜清,记住韩镜清和韩清净不是一个人,这个韩清净是老师,后一个韩镜清是学生。记住韩镜清的镜是镜子的镜,不是清净的净。中央民族大学的教授,也去世了好多年。这个韩清净的三时学会很有影响,他的三时学会在哪个地方,就在今天的佛教文化研究所。北长街,天安门旁边那个长安街嘛!就是长安街旁边,人民大会堂西侧的路过去,过去那是个黄金口岸呢,后来被别人占了。现在也收回来一点点,收回来一个小院。那是他的家产捐出来的,北长街27号。现在叫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咱们读一下,净是谦虚的称呼,实际上这个排法都不对的,按照古代的方法,这个净要缩小,古文嘛!自己写的嘛!要谦虚,自己的名字要缩小。不知道是排版的问题,还是什么问题。严格意义上讲这个字就要小。他这上面没有印,我要去查原件,这个是学古文的常识。“至闻法以还”,这个你们学中文的容易读懂,就是我从听闻佛法以来,初读《俱舍》,好像他去世还有点预知时至,就是临解放前,我觉得怎么他一辈子没修行,光在写书,他很有功夫,到最后临解放时就走了。我接触过他晚年跟过他的董少云,那个时候一直跟着他,董少云也是,解放后一直在北京搞,初读《俱舍》所以诸位啊,你们学佛人要走也不简单啊,所以走的时候打好招呼,把钱分光,说走就走,那也不简单哪。就说他“初读《俱舍论》,继研《唯识》”,就是《成唯识论》,“《俱舍》以《光记》、《宝疏》为归”,这个《光记》就是指的普光,这个《宝疏》就是法宝,有人名字叫法宝,他写的俱舍论的疏叫《宝疏》,《光记》就是普光大师写的《俱舍论记》简称叫《光记》。学俱舍论要依这两本书,干嘛呀?为标准。唯识依慈恩《述记》为准,你学《成唯识论》以什么为准?以慈恩。慈恩是谁呀?窥基大师。他的《述记》为准,有六十卷。

  一名一句,务得其诠,一义一量,务尽其旨:这个应该好懂吧?习规矩于步趋,衡是非于智解:你看这些文句写得蛮好的,不愧是举人出生,其实你们现在都是举人,晓得不?过去参加本试考的就是举人嘛,嘿嘿,你看他多谦虚。

  习规矩于步趋:一步一步来嘛;衡是非于智解:要有智慧才能辩解是非。乃知佛法文字,不同世籍:学佛法的经典,不要把他整成世俗的典籍。

  得鱼固要忘筌:那个筌字就是捕鱼的工具,你把鱼捕了,哪个篼篼就不要了。废筌亦不得鱼也:没有这个篼篼也抓不到鱼。所以,这个学佛法也是,你离开这些典籍,你不能领会智慧,要领会智慧,就离不开这些典籍,这是辩证的关系。

  然如世籍,无义无利:他自己对这个世籍的看法,无义无利:没什么好处。不外绮语、戏论:不外乎说些假话、戏论。则非吾人所当习矣:我们不应该学这些,这个典籍上写的。

  吾国佛法,号称十宗,入主出奴,各执己是:我们中国的佛法,有十个宗派。入主出奴:就是讲自己学的东西是对的,别人学的都不对;各执己见,都说自己对。

  究其实际,随时随地,各有变迁:为什么会形成这样呢?变迁。时间、空间都有变迁。

  而吾国人之所信受者,终不越乎吾国固有儒道沿袭之见。这个很重要,中国人很多学佛法没跳出这个筐筐。吾国人之所信受者,终不越乎,说最重要的是吾国人固有儒道沿袭之见,都是用儒学、道家东西来理解佛教,特别是南北朝,有一个如意佛教,理解空啊、巫啊。所以这个般若啊,我跟你们讲,最早中国人理解般若,叫六家七宗,就是有这么多门派,他们的意见都不一致,当然今天搞格局的,唉呀!中国的哲学繁荣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我们不学这一种,我们只学般若到彼岸就好了。为什么它会有哪么多呢?就中国人按自己的思维,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马列主义,都是变通过的。我老讲,如果释迦牟尼佛在世,知道我们这样讲佛教,气不气死人?但还气不死啊,他很受尊敬,但马克思肯定要气死掉的;你要明天就这样讲,唉,气死人,早知道该不写资本论算了,拿给你们这样糟蹋。

  纵或援引佛典名字,不无非义为义,标榜附会之嫌:就是纵然有人引佛法的名字,引用佛教的东西,都没有啥子意义,或者是标榜,或者是附会什么,就是中国人讲的:我负六亲,还是六亲负我;一般都是干嘛呀?六亲负我。

  纵或传译佛教经论,不无非法为法:这里面有问题。

  矜奇好异之弊,求如《俱舍》、《唯识》,文显义圆,明了易解者,渺不可得矣。

  然《俱舍》教义,不通大乘;因为是世亲菩萨早期的;

  《唯识》精旨,遮无外境。犹不足以窥大乘全体大用。好像《唯识》也不究竟。

  民国十三年:就他在民国十三年。净因离家居:就是他离开回来。避静平西房山云居寺:就是今天平西房山那个地方,就在泸沟桥不远。

  与芾煌居士:这个芾煌,就是朱芾煌,江津人,就他两个搞的这个披寻记。现在叫重庆江津,过去叫四川江津,他这里有一部书叫:“法相词典”;不知看过没有,就是他编的“法相词典”。就是你要学《唯识》,很多词弄不懂的,就查那本书,他就告诉你从哪个地方来的。他们两个一个搞了一部查字的,朱芾煌就搞了个“法相词典”;这个韩清净就搞这个《瑜伽师地论》披寻记。说民国的时候,哪些居士都不得了呢,你们不要努力,你看这些人都是把家产捐出来的,我不号召你们捐家产啊,你们回去就打架了,现在条件不一样了,但是他们这种为法的精神。

  与芾煌居士同时发愿研究《瑜伽师地论》,欲以弘扬真实佛教精义,而苦不得要领,古疏中《略纂》:就是《瑜伽师地论》的《略纂》,就是最早的著作。《伦记》《瑜伽师地论》的《略纂》是中国人的;《瑜伽师地论》的《伦记》是炖煌出来的,这两个等不足以为研究之资,它很简单。匪唯义不能详,甚且文莫能解。门犹不入,室何能窥:就连门都找不着进门,怎么能知道真正的含义呢?

  乃知此论传译虽久,研讨无人:虽然公元多少年就印出来了,但是研究的人很少,弘扬的人也很少。

  间或涉猎,焉能有得:即是有些人在研究,但是都不好,都不全面。

  科判不分则统系不明:所以,你看中国古人科判的办法,在我们今天判章、判节,这样子判,对不?先章后节这样判,过去中国人读书,加一加二加三,反正就按这个东西来,加一宾新又一宾新,其实这个就是科判。

  解释我据则义理无当:又没有科判、又没有解释。

  遂乃致力精研:古人没说嘛,就这样办。

  发愿以三万小时为期:你看人家以三万小时为期,现场算一算是多少天?三万小时多少天?

  文义务求润洽,前后务求贯通:他立的目标。

  不惑虚言,但征实际,稔知平昔所闻于各宗者,因多以讹传讹,而有捍格不通之弊。即《成唯识论》十大论师所引《大论》:这个《大论》是什么呀?这个《大论》就指的《瑜伽师地论》。他说《成唯识论》是怎么来的,就是十大论师解释《三十颂》的,但是他们都引用了这个《瑜伽师地论》,他们各自所引的不一样,因为同一段文字都有差异。

  附成己意,讵免顾此失彼之嫌,自非熟读《大论》者,盖难详知其故矣,何暇与人诤论得失耶?嗣因时局战乱突起,兵匪扰害地方,芾煌居士强余回平:回北京。

  辟地造屋以居之:就是三时学会,刚才说的,北唐街,他们买的。

  继乃创建三时学会,以为学子研讲之所,约集同侣,朝夕相从,佛法真义,得以日昌:他们哪个地方讲《唯识》。

  不幸国都日迁,倭氛告警,同侣日以星散矣:天天遭打,北平不是沦陷了吗?他们这些学生也不安心了,都跑了。

  乃与芾煌居士整理《大论》:你们走了,没人学了,我们就整理书了。

  厘句读、立《科判》:就分段落。你拉通那么多文字,过去古人读科判,今天就是分段落,就是这个意思。

  三易其稿,纲领次第,始得井然,释文义以为《披寻记》:实际上他这上面是两部分,一部分是科句,一部分是《披寻记》。这个科句就是指的科判,《披寻记》就是每段文字加以解释。是吧?你看他原来叫《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汇编,你们哪个叫什么?科句披寻记。你就不容易懂啦,人家原来叫科句披寻记汇编,先是作了科句,就是作了科判;就是把原文弄出来分段,把它分完,再作披寻记,就是每一段作注解,就把两个合在一起,是这样子来的。

  始得贯通,自二十六年九月始:就是抗战暴发,其它人走了,你看他们两个,在北平沦陷了,他们两个在闭关,知道不,把门关起来。

  迄三十二年一月终,五年之间,寒暑无辍:就是一天都没有停过。

  幸得竣事:才把它弄完。今天有些人说是他弄的,实际上是他们两个人完成的。但是中间好像不弄完,那个朱芾煌就去世了。

  《大论》端倪,略具梗概,乃复发见文句舛误者固多,章节错节简者亦有:过去章节前后都有错。

  非唯传写之讹,亦乃原译之失:你想翻译之言嘛,过去是一张一张的纸,不可说前后搞错,弄的时没注意到,所以,后来他全部效过了。

  推厥所由,其源远矣。兹略择举一二,以明其失:就举了几个地方。

  如,《抉择分》中《思所成慧地》所举差别各法内,有所知、所识法,应置所缘法前:所知、所识,应该放在所缘的前。

  而竟漏略不及:原来漏了。

  内无三苦性,而反增入无因,至所漏略所知、所缘诸法,发见妄列《抉择分•声闻地》中:把它前后颠倒了。

  此则章节错简,毫无疑义者也,披文勘校,尽人能知。初则以为传刻之讹:开始以为刻本错了。

  继乃知为梵文之误:原来就有误,但是这个还有疑问,这个是他的说法,你们独立时再去看。

  《大论》卷一百,二十页云:“复有十智,能觉一切所知境界,谓法智、类智、世俗智、他心智、苦等智、尽、无生智。此广分别,如声闻地”。然此十智分别应属《抉择分•思所成慧地》:应该放在这里的。

  皆是所知法差别,不应列入《声闻地》中,当知译本错简根据梵文。不然,何故前后同一讹误?古昔诸德皆未校正,翻译诸师亦未深察,可知从事研究《大论》而能披文寻义者,古今中外不易多觏矣!

  又《大论》《本地分•菩萨地》中,分列“初持瑜伽处”、“第二持随法瑜伽处”、“第三持究竟瑜伽处”、“第四持次第瑜伽处”诸品,不知何所依据?《菩萨地》这些他都是提出疑问的。

  初嗢柁南曰:嗢柁南就是偈颂的意思。

  “初持次相分,增上意乐住,生摄受地行,建立最为后”。

  长行释云:“持有三种。一为堪任性持,次为行加行持,后为圆满大菩提持”。皆为初持所摄,次后皆不名“持”,何可分为第二、第三、第四诸所持相?译本当亦根据梵文,定非弥勒菩萨所说。此则论文中间义不容者也!翻译诸师沿袭增入,岂非随自意解,与《论》相矛盾耶?这是他提出疑问的地方。

  净自揣愚陋,不敢谓为无失。然依论文前后互相印证,披寻有据,不托空言,犹如老马识途,岂竟茫无觉。爰即发愿,拟设清净瑜伽馆:他本来想发愿把这个整理完,修清净《瑜伽馆》。

  并成立董事会,筹集资金,培养学子,以副造百论师,弘扬《瑜伽》之旨:要培养一百个人,来弘扬《瑜伽师地论》,我们这里还没有啊,有二十个没有。

  而芾煌居士先已物故:先去世了。

  能无慨然!很感慨!

  乃事变告终,瞬将三载,而人心日非,生计日迫:看来他当时具说穷得来连买米的钱都没有,但他天天读《瑜伽师地论》。

  虽欲闻法,谁复有暇:一个人吃饭都吃不起,想要学都没时间。

  虽识奥旨,谁肯精研:天天要去工作,要吃饭。

  前所发愿造百论师,弘扬《瑜伽》,诚恐将成泡影矣:我就听说晚年,给他作待者的董少敏,我去北京时见过这个人,他晚年一直跟着他,说我们没钱买米了,他说:不忙,我们把这一段读完了,再去找钱买米。

  然以弘法之愿,不在一时:既然我没完成,不在一时。

  佛亦说法,真理常住:我不弘扬没关系,没培养没关系,真理常在嘛。

  今日世界潮流推崇主义,非唯厌故喜新,实欲兴利除弊。然其终也,适得其反:他是对时局的批判。

  强不同以为同,挟非是以为是。有乖事理之真,不顺自然之则。人心演变,各自为利,驯至武力相抗,酿为战争。揆厥初因,能无矛盾?可慨也夫,益信佛法真理,不重言说,纵有言说,唯在解义:虽然不重言说,但你要解义,还离不开言说。

  平等自由之旨,会之于心,当我是非得失之辩。未见其利,先蒙其害,苟有智者,幸深察焉:只需后来人要有智慧来辩白。

  这是韩清净写的序,是他整理这个书,为什么整理?整理的过程,整理完了本来还有更大的愿望,但是没有完成,那时国家抗战十多年,你想他三七年开始搞,搞了五年,四二年,四二年以后,他又在整理了一段时间;解放后,中国佛教协会接管了,现在叫:“中国佛教研究所”。他是中国佛教的下属机构,但这也很不得了,他和朱芾煌捐了很多。其实“金陵刻经”处也是捐的,杨仁山先生捐的。就把他的家产全部捐完,还立了遗嘱;听说后来杨家后人去要,说我们家里东西,还给我们;后来听说把哪个遗书拿出来,他们就没办法,因为他们先人早就立了遗书。但是这个韩家不知道有没有后人,好像我听过董少敏讲过,他有个女儿,后来还在,但是我们一直没见过面。他们家在河北,董少敏在文革以后,韩清净去世,他又没工作,干嘛呢?他就是学中医,他不能搞针灸,行医。这个韩镜清就是搞“三时学会”,他在北大读书,韩镜清严格意义来讲,就是汤文通的学友,他是汤文通的研究生,他恨日本人,为什么呢?他跟汤文通考研究生刚读一年,抗战就暴发了,汤文通就跟着跑到西南研大来,他就没来,他就留在了天津,出不来了。所以,他恨日本人,这个三时学会包括周述仁都在那里学,好了我们一起来读文字了,前面聊是了解历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卷第一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沙门玄奘奉诏译

  韩清净科记

  本地分

  本地分者:略说此论总有五分。瑜伽师地论释云:一、本地分,略广分别十七地义:这十七地刚才介绍过的,实际它包括了唯识的境、行、果,果就是你修行达到的结果嘛。有余依、无余依好不是果位吗?无余依就是佛嘛。有余依就是声闻缘觉菩萨,他都是属于有余依。为什么?他还有最后一点没断掉。哪么行是指的什么呢?在十七地里面,闻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声闻地、菩萨地、佛地这个就是行了,闻所成、思所成、修所成怎么修行的嘛。就是指的修行,前面都是境。前面讲的八识也好,什么无心定、有心定也好,这个初禅、二禅也好,这都是境。包括了这三方面的问题。好,继续念:

  二、摄决择分,略摄决择十七地中深隐要义:前面十七地为什么最重要?这时决择分又把前面的十七地还没解答完的:“深隐要义”就是觉得还没说透的。在前面说了,就是这第二部分。

  三、摄择分,略摄解释诸经仪则。你看这三部分摄择分,略摄解释诸经仪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其它经典相通的都引用起来。包括《阿含经》、《解深密经》都可以用。

  四、摄异门分,略摄经中所有诸不名义差别:摄异门分,诸经里面有不同的,有差别的,他也把它提出来说。

  五、摄事分,略摄三藏众要事义:三藏就是经律论。

  今依最初本地分中所显十七地义,随文略释。当知此中教导理趣,应是分别法相摩恒理迦所摄;为瑜伽师之所依止。望余四分此为根本,得本地名;余明所摄,略摄一切,解释此故。

  这一段小文字,实际上他就是在解释,为什么第一部分叫十七地、叫本地分,知道不?你看他那个叫五部分,其它四部分是不是围绕它在转。所以,他叫本地分。应是分别法相摩恒理迦,问:摩恒理迦知道不?答:不知道。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印度的混合凡语。什么叫混合凡语?就是地方话加普通话合在一起的,就是椒盐普通话,就是这个意思。翻译过来就是论,我们讲经律论的论;应是分别法相论所摄,就是这个意思,属于论。你想他讲了这么多,也不是律,也不是经,它是属于论。三藏里头论藏所摄,这个词可以查嘛,这个词查得到,网上一搜就出来了,你把它输进去应该搜得到,网上不是有词典吗?词典里有,你一查就查得到,好,再往下读:

  我建议你们,你们要是下功夫的话,你们就全抄一遍;每次读的就回去抄,你把甲乙丙丁转换章和节,章、篇、节、段用一些小编号,这样子把它转过来,你每转一段,把原文配上去,明白这个意思吗?这样子就是把《瑜伽师地论》重新分解一遍,就是你重新作个科句,就不用这个老办法,甲乙丙丁的办法;就用哪个章、篇,问:章在还是篇大哟?你们经常写文章的?答:篇大。篇、章、节、段,是不是?段里面又去分,这样子去理一遍,这功夫下了以后《瑜伽师地论》就在你脑子里了,完了修什么通、什么通,就拿出来告诉大家,这些是不是满月。

  云何瑜伽师地?

  谓十七地。

  何等十七?

  嗢柁南曰:

  嗢柁南者:此云集施。以少略言集合多法,施诸学者令易受持,故名集施。些从瑜伽略纂释名。

  这个地方他就是讲:为什么叫《瑜伽师地》?谓十七地。实际他这个还不叫云何瑜伽师地?应该这样理解,《瑜伽师地论》有哪些内容?对吧?就是指的十七地。何等十七呢?就是有哪十七地呢?嗢柁南曰。这个嗢柁南又叫伽柁,实际上翻译成今天,就是偈颂。偈颂:就是我们讲单人傍哪个偈;偈颂:就是我们中国人叫诗词;叫诗,印度叫偈;偈字会写吗?一个单人傍,一个检举揭发,不要提手傍,偈嘛;你读过《金刚经》没有?“受持四句偈,为他人解说者”。哪个偈。是指的这个。

  嗢柁南者,此云集施:集施就是偈颂嘛,比如几句几句,有四句八句一起。

  以少略言集合多不,施诸学者令易受持,故名集施:什么意思呢?实际上佛教里面,我们过去不是讲十二部经吗?三藏十二部,你知道哪十二部吗?长行、重颂、授记、孤起、无问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所以,有些人说,唉呀!那个箱子装哪么多,怎么才十二部?这十二部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十二种体裁;是这样的意思。不是说只有十二部书,哪简单哟,十二部书弄得我们今天,长行、论议:就是文字部分;重颂:就是这个地方讲的偈颂;为了你文字太多不好记,懂吗?他就用写诗的办法,把它概括起来,浓缩起来,四言八句,五言七句,这样好记。就这个地方说的,看嘛,“以少略言集合多法”。懂了没有,就用简单一句话,把大概意思浓缩出来;就像书一样,好记。“施诸学得令易受持”:为了便于记忆。长行、重颂:指一般,佛经里面《法华经》很多经里面:《普贤行愿品》念过没有?你看《普贤行愿品》前面也是讲的十大愿对不?最后还要开哪么多颂子出来,就是总结前面内容的,让你好背;哪个《普门品》也是吗?前面讲观世音的功德,最后也给你概括哪么多颂子出来,还是让你好记忆。你看这里又叫“嗢柁南”、又叫“伽柁”,也叫“偈颂”,也叫“重颂”;就是前面说了哪么多,我再给你写首诗,给你概括出来,实际上是一样的,就是这个含意。

  五识相应意……

  此从瑜伽相应曰开始,这个词从哪个地方来的,他有个解释,因为这个小文字不是韩净清的吗?他从哪个地方来的?从《瑜伽师地论》略纂,这本书里面把它接出来的,放到这里的;所以,你要知道,这里头的小字,是韩净清自己的,大部分都不是,他是把其它人的着解拿过来放到这里。所以,你觉得读原文好读,读这个小字不好读。

  五识相应意 有寻伺等三

  三摩地俱非 有心无心地

  闻思修所立 如是具三乘

  有依及无依 是各十七地

  这就是十七地,他不是问何等十七?何等十七呢嗢柁南曰,下面二首,就是把十七地给概括了。你看五识相应意,就是五识身相应品,哪个意,意地:主要讲的六七八识,你看目录前面都有的,是不是开始就是五识身相应地嘛。是不是?

  有寻伺等三:这地方是三个:有寻有伺、无寻有伺、无寻无伺,这就是三地了嘛。加起就五地了。

  三摩地俱非:三摩四多地、非三摩四多地,这里分开就是两地。

  有心无心地:有心地、无心地,对不对?

  闻思修所立:就是闻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

  如是具三乘: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对不对?

  有依及我依:就有余依地,无余依地,是名十七地。对吧?下面小字还是解说的,念吧。

\

  三摩地俱非者:三摩地名,此云等持,通说欲界及在定地诸心心所。今此唯显定地心一境性,任运相续无散乱转,名三摩地。于定地中有多差别相应而转,谓得三摩地、三摩地圆满、三摩地自在,是故名俱。与此相违,非三摩地。下长行中说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名虽有别,义实无异。三摩呬多,此云等引,唯说定心,是无悔、欢喜、安乐所引故。为简欲界诸心心所,故易此名。

  这一段主要是单独提出来解释三摩呬多和非三摩呬多。什么是三摩呬多?他说此云等持,等持是什么?还是定的别名。定,什么叫定?诸位,我给你讲,定不是什么都不,一天都在哪,脑子里一片空白,入定了,不对。那是无想定,不是佛教的定,佛教的定叫等持。什么意思呢?就是从前一个念头到后一念头,一念二念三念是一个念头,叫等持、叫定、叫不乱,所以,《弥陀经》里面叫一心不乱。对吧?不是没有念头,诸位,不是什么都没有,不是有此说我脑子一片空白了。我说是神精病来了,小心哟,你脑子不得念头,这个不是好境界;而他前后是保持一致的,实了上也是定的别名叫等持;什么叫等持?就是保持前后一致,这里叫定。

  通说欲界及在定地诸心心所:欲界就是我们现在地界“在定地”。当然欲界也包括“今此唯显定地心一境性,任运相续无散乱转,名三摩地”。你看嘛,他这里讲的心一境性,对吧?任运相续无散乱转。什么叫心一境性,前后是一致的。

  任运相续无散乱转:就是没有另外的念头插进去。就是我常讲的念佛一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念就是这个样子,但是你不念,意识还在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老是这个念头。可以你念都在哪里,唉哟,我锅里水是不是要开了,他另外一边又跑过来了,那就不叫等持,那就不叫心一境性,那就不叫任运相续无散乱转。知道吗?所以,三摩地实际就是这个含意。哪么下面一句就好懂了,是吧?

  于定地中有多差别相应而转,谓得三摩地、三摩地圆满、三摩地自在:得三摩地,就是你刚刚开始保持,但这个时候有时是要用力的;对吧?

  还有三摩地圆满:就是达到一个高度了。

  三摩地自在:就是一个阶段。

  是故名俱:包括整个得定了过程。我这个比方怎样打呢?你比如哪个十五的月亮,当然要十六才圆,你看月亮圆的时候,你注意看,你要用心去观察,它要圆不圆之前的时候,好像看到圆了,对吧?但是呢又好像不明朗,哪么这个时候就等于得三摩地时;三摩地圆满就像月亮已经圆满,但是超极光明又出来了;到最后三摩地自在,整个月亮圆满光又透亮的时候,这时你的感觉,就是让你最值得欢喜的时候。说这个得定,实际有什么过程?

  与此相违,非三摩地:说那个心散乱,心不相续、不等持,非三摩天地。

  下长行中说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这上边讲三摩地,对吧?下边长行讲三摩呬多地。

  名虽有别,义实无异:是一个意思。

  三摩呬多,此云等引:等持都是一样的。

  唯说定心,是无悔欢喜,安乐所引故:为什么叫等引呢?因为你得到定以后;无悔欢喜安乐所引,你就充满喜悦。知道不?因为他是让你生起喜悦的一个境界,所以,叫等引。

  为简欲界诸心心所,故易此名:因为欲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心心所,能不能够让你生起欢喜呀?让你添烦恼。所以它不叫等引。这段通了没有?大家这个意思懂了吗?要懂啊。

  闻思修所立如是具三乘者:立谓成立。谓由多闻思修,善自成立诸胜相。声闻、独觉及诸菩萨皆依此三为正方便,方能证得自应得义;由是故说闻思修所立如是具三乘。然复当知,此如是言,唯显闻思修相方便决定,非三乘中都无差别。下自地中随应广说,其义当知。

  这里边主要是把地二个关键的提出来讲,闻思修所立如是具三乘:就是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这是修行的过程。对不对?那么,如是具三乘是什么意思呢?三乘就是声闻、独觉、菩萨。对不对?意思是声闻也好,他修行也要有闻思修;对吧?独觉也好,他修行也要有闻思修;菩萨也好,修行也是通过闻思修。明白了没有?所以,每一个声闻、独觉、菩萨修行都是通过闻思修。所以,佛法里面特别强调:闻慧、思慧、修慧。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什么叫闻慧?你比如我们佛法里面讲:说这个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变化的,你听这个理论,嗯,好像跟以前不一样,这是第一步,听闻。第二个你就开始思考,为什么是这样发展的?对吧?你就开始想,哦,你看这花春天开了,秋天又要落;修的房子开始是新,后来又旧了;你看这个人,生下来只有一尺二,现在长到二米三,确实这个东西是变化的,你开始思考,为什么是变化的?什么叫行呢?就是最后在你的行动当中,遇到,比如人家给你一个东西,久了遇到是坏的,你拿去吃嘛,这个东西是变化的,不吃要坏了,你心里就要好受点,就不起烦恼;如果人家给你东西坏了,你不知道这个东西是变化的,唉哟,我的天啦,这个东西这么好,它怎么要烂呢?是不你心里就不舒服。所以,这里就体现闻思修这程。知道吗?所以,我常常讲:我们听佛法,听闻了,不要当知识,一定要去好好的思维;思维了以后就要在实际生活中来引导,依这样子来;你这样子才能少烦恼多智慧,这是修行的总纲领。所以,他说声闻是靠闻思修成就的;菩萨、独觉也是靠闻思修成就的;如是具三乘是这个意思。

  唯显闻思修相方便决定,非三乘中都无差别:什么意思呢?就是声闻的闻思修,独觉的闻思修,菩萨的闻思修各是各的,不一样的,虽然都是闻思修,简单意思,唉呀,你看你去买东西,这里是个例子,前面人吃二棵,老年人吃一罗匡;是不同阶段吃的不一样。是这个道理,明白不?答:明白。

  一者、五识身相应地,二者、意地,三者、有寻有伺地,四者、无寻唯伺地,五者、无寻无伺地,六者、三摩呬多地,七者、非三摩呬多地,八者、有心地,九者、无心地,十者、闻所成地,十一者、思所成地,十二者、修所成地,十三者、声闻地,十四者、独觉地,十五者、菩萨地,十六者、有余依地,十七者、无余依地。如是略说十七,名为瑜伽师地。

  实际上这里面讲了两个方面,长行就是指刚才读的这一段;前面那个颂,有四句话,一个四句二个四句,一共八句,那就是重颂。

  长行重颂并授记,什么意思呢?特别是涅槃经里面讲的多,汝于来世,当得作佛,你将来叫什么佛,你将来作什么佛,就是给你加强的讲,叫授记,这是一种体裁。

  孤起:什么叫孤起?就是全部是颂子,没有长行的,也有单列的。

  无问自说:佛教里有很多经,都是好此人有问题,唉呀,佛,我的这个问题不明白,佛就马上开始说了;对吧?但是有的没有问他也讲的,就是那个弥陀经,佛没有人问他,他就觉得这些家伙不问算了,还是我自己说吧。就是这个意思,无问而自说。

  因缘譬喻及本事,因缘:不是都有讲,这部经是什么打件,那部经什么条件。

  譬喻:打比方,佛教里面太多了,是不是?后来佛专门有部经,叫《百喻经》,过去鲁讯还出钱刻过此经,那本《百喻经》大家好好读一读,这一百个故事里面有大智慧。

  本事:当然是讲释迦牟尼本生事迹。

  本生:讲他过去生事迹。

  方广:方广经。

  未曾有:就是显神通的。地下冒水了,天上又打架了,有些人看不懂,就说搞神话了。

  论义:就是互相讨论的,对答的。实际上十二部就是指的这个,十二种体裁,所以,我们过去把它编成顺子,长行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及论义。你就记住了,这叫好记了。

  下面是:本地分中五识身相应地第一,是吧?这里开始进入正文了,今天就到这里了。

  要回去读啊,这个五识身相应地,看嘛,五识身自性,他的自性,它自已是个什么状况?彼所依,他依靠的条件;彼所缘:它所认识的对相;彼助伴:它所相应的心所;彼作业:就是它的作用。知道嘛?他就从这么多方面谈五识。今天人谈心理学,这就是心理学;我们讲眼耳鼻舌身,它怎么起来的,它怎么认识事物的,那就要进入正式的话题了,好,今天就这样子。

  阿弥陀佛!

  回去要看,下次你们来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