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生命的化城
发布时间:2019-12-31 12:14:54作者:大众学佛网1300年前,当年的广东人六祖惠能,由于一个十分偶然的巧遇,卖柴为生的他,闻住店客人吟诵《金刚经》而佛缘生起,不远千里来到湖北黄梅五祖寺。故有所谓的“说到五祖寺,这是一个湖北佬与广州佬的故事”,引用净慧老的诗句则说得更到位:“不到黄梅开正眼,惠能犹是砍柴人。”
时空斗转星移,今天人类的科学技术似乎有种无所不能的气势,但也无法回避,亦毋庸置疑的问题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们,精神上的困扰,内心上的纠结,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内在的心和身界!
过去的中国我们生活得非常简单,以物质的满足为人生之乐。而现在物质很丰富,这个社会却没有因此而少了问题,许许多多的人,精神空虚,身体、心理的问题随之出现。身体的问题,怎么又冒出了新的情况?以前的人们是缺乏营养,今天的问题是营养过剩了。心里的问题更是说不清楚了,过去物质匮乏,还没有这些现象,今天的物质如此丰富,怎么还有这样的一些事?这是不是跟东西多了起来,选择多了有关?
总之大家对快乐的观念不知不觉开始常常提起,好像越来越多的人感觉不到幸福了。这和什么有关?我以为这跟一个人的追求息息相关。人们得到之后就满足了,新的目标、追求反而没有了,整个人就会感觉很空虚,随之而来是方向的迷失。就像有些人是成功了,神情又颓废了,就像是一个迷了路的孩子,让人看上去很难过。但是又不知道他该怎么办?
所以一个人只有努力地继续学习,找回自己,重拾往日的情怀,重新上路,崭新的人生就在你的不远处。《法华经》告诉我们,这个地方是化城,不是宝所。佛陀慈悲怕我们累了,先休整一下,休憩之后要重新上路,真正的宝所是在前方。
那么往往得少为足,稍富即安,有所得意就忘却了来时的路,不知道真正的风景就在不远处的地方。你我的追求,仅仅只能满足暂时的快乐,却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
就像一滴水一样,无论放到哪里都会干枯掉,只有把它放回到大海中,就永远都不会干枯。人生的道理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到大众当中,才会感受到真正的快乐与欢喜。人们可能明白,但又往往因为自己小小的私心贪欲,往往把自己置身难堪境地,还不知惭愧的无休无止的烦恼纠结。其实看开了,放下了,还有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吗?
问题还是一个我,一个小我与大我的问题。我在作茧自缚,我在自寻烦恼,我在无病呻吟,我怎么在跟自己过不去?世间上的人,世间上的事,如果能够去除这个自私自利的我,问题不就减少了不少嘛!佛陀曾经告诉他的弟子们,我乃四大本空、五蕴非有,我并不能主宰我的命运,所以只有无我,才有可能建立更自信的大我,那就要自利利他、自觉觉他、普度众生、奉献人生。
所以人要学会丢掉这个只图虚荣、名利的我,重新找回干干净净、清清静静的自己。生活从此就这样发生了奇妙的改变。一颗久久不安的心,从此不再焦虑,不再彷徨、迷茫!愿天下所有的有心人,内心能得到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