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发菩提心文讲义讲解
发布时间:2020-02-26 17:30:12作者:大众学佛网
序
‘华严经\’偈曰: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此无差别者云何?曰菩提是。梵语菩提,华言为觉。此菩提觉,约法而言谓之心,约人而言谓之佛及众生。菩提之体,竖穷横遍;菩提之相,万德庄严;菩提之用,神化无方。在佛则全体显现,在众生则隐而未彰。惟其隐也,故须方便以发之;发之至于究竟,则为成佛。然而能发之心,未尝不是菩提,此之谓发菩提心。夫发众生在隐之菩提者,即下化众生之事也。菩提发至究竟成佛者,即上求佛道之事也。总之,皆是发菩提心也。我侪学佛,虽尚在众生数而未得成佛,幸皆具此菩提心,苟能发心,则众生可度,佛道可成,方不负此所学。此古德所以有劝发菩提心文之作也。然劝发菩提心文旧传不一,而未有如省庵大师之文之恳切详明者。大师之文,举各教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诸相,及发心十种因缘,为明辨启发之资,而归结于回向极乐,以彰其效。非尤为我侪净业同仁之所宜拳拳服膺者乎!
圆瑛老法师夙以宏化为家业,屡讲此文,其弟子明如记录之,于此文义蕴诠发无遗,可谓善述者矣。圆公早岁安禅,悟明心地。长游义海,了彻灵文。殷殷以救世为心,在在以度生为急。讲座远敷于群岛,丈席接迹于诸山。龙天推出,不辞担荷。忍辱负重,道俗翕然。近以国家多难,法弱魔强,慨津梁之已疲,托文身以垂教;因取旧稿修治而厘定焉。浩斋晏晦,谢绝诸缘,唯孜孜以立言为务。而‘楞严\’一经,尤为师一生精力所萃。八番讲演,心得孔多。所纂全疏,亦削稿有期。今以劝发菩提心文讲义待付手民,属圆净一言附之。谨略述因由,俾读此讲义者,藉知吾师宏教之大凡云尔。
民国二十九年六月十日 定煇李圆净谨序
劝发菩提心文讲义
今讲此文,依照贤首宗,十门解释,略事发挥:一、总释题目 二、撰文法师 三、启教因缘 四、藏乘所摄 五、教理浅深 六、宗趣分别 七、能诠教体 八、所被机宜 九、力用殊胜 一○、别解文义:
一 总释题目
劝发菩提心文
题,为一文之总纲。文,是一题之别义。欲知别义,须究总纲。总纲若明,别义自易。如提纲,则网目自彰;挈领,则衣缕自直。是以首门,即总释题目。亦提纲挈领意也。
此题六字,应分通别二题。前五字是别题,他文非此题故,名之为别。文之一字,是通题,通于他种故。如‘龙舒净土文\’、‘云栖放生文\’等,皆可名文。别题,是所诠之法义。通题,是能诠之文字。文者义之表也,义者文之实也。文称于义,义随于文,文义相资,能所不离,合为题目。
又应知此题,具含人法能所。按古德七种立题,以人法喻三字:单三种(是一字),单人,如‘佛说阿弥陀经\’;单法,如‘大般涅槃经\’;单喻,如‘大宝积经\’。复三种(是二字),人法,如‘文殊问般若经\’;人喻,如‘如来说师子吼经\’;法喻,如‘妙法莲华经\’。具足一种(具三字),如‘大方广佛华严经\’。本题明是单法立题。以菩提心,是性法;乃众生自性本具之法。劝发二字,是修法。既经劝发,必依菩提心,而起菩提行,修诸行门,求证菩提之道。题中明文无有人喻字面,故曰明是单法立题。
若以义推,实含人法能所。既有所劝发菩提心之法,必有能劝发菩提心之人。若无其人,谁为劝发?当知劝发属教,发心属机,题具对机施教之意。劝者:劝化、劝导、劝勉。劝化,如云:一切众生,当发菩提心,方能出离生死苦。劝导,如云:我等本是佛,因为无明所误,而为众生。今当返迷归悟,称性起修,上求佛道,下度众生。劝勉,如云:既发菩提心,须行菩萨道,必要经过三个难关: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忍能忍。菩提心须坚固不退。
发者:发明,发起,发展。发明:如闻劝之后,发明自性真心,即是菩提心。广大平等,一向迷而不觉,今承指示,开解明了,谓之发明。发起:如既承劝明了,即发起此菩提心。智悲并运,解行相应,蹑解起行,谓之发起。发展:如既发菩提心,而修菩萨行。则六度齐修,四摄普被。令未种善根者种,已种者增长,已增长者成熟,已成熟者解脱。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谓之发展。
菩提心,即是道心。梵语菩提,此翻为道。菩提有三:一曰真性菩提,此以理为道也;二曰实智菩提,此以智慧为道也;三曰方便菩提,此以逗机施教为道也。真性,乃真如自性,圣凡同具。迷之为凡,悟之成圣。迷悟虽殊,生佛一致,平等平等。‘楞严经\’云:大地草木,蠕动含灵,本元真如,即是如来成佛真体。依此不特生佛无异,实则情与无情,皆同一体。在有情分上,名之佛性。在无情分上,号曰法性。今约有情众生,即是人人本具之佛性,名曰本觉,亦即如如理;真实不虚,无有变异。故曰真性菩提,以理为道也。
实智,乃真实智慧,非同世间所有世智辩聪也。世智不离生死,实智能证菩提。即称如如理,所起之如如智,亦名始觉。依此始觉智,反照本觉理,照彻心源,真实了知,即是根本智,及实智。故曰实智菩提,以智慧为道也。
方便,乃权巧施设。先鉴众生机宜,应以何身得度,则现何身。应以何法得度,则说何法。种种方便,化度众生。即从根本智起之后得智,又名差别智,及权智。故曰方便菩提,对机施教为道也。
菩提又译为觉,菩提心即自觉觉他之心。若但自觉,而不觉他,不名菩提心。故二乘之人,不发菩提心,惟大乘众生,方能得发。经云: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惟依最上乘,发菩提心。
菩提心当云何发?须知菩提心者,从大悲起。菩萨修行,此心为先。若不发大悲之心,一切万行,无从建立。何为大悲心?视大地众生,皆为一子是也。子有饥寒疾病,为父母者,必以悲心而拔其苦。乃至不惜一切,而为其子。如能视大地众生之苦,如己一子之苦,而为设法救拔,如是之心,名大悲心。
二 撰文法师
古杭梵天寺沙门实贤撰
古杭:即今之杭州也,昔亦称武林。梵天寺在凤山门外,于有宋时代开山,明朝中兴。沙门:出家修道者之通称也。梵语沙门,译为勤息,谓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又谓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
实贤是祖法讳,字思齐,号省庵,为莲宗第九祖。江苏常熟县,时氏子,为书家后裔。祖生于清朝康熙二十五年八月初八日,生即不茹荤,总角之年,即有离尘志。父蚤逝,母张氏,十分贤明,知祖夙植善根,乘愿再来,遂命出家。年七岁,礼清凉庵容选大师为师,十五岁薙发,二十四岁圆具于昭庆戒坛。严净毗尼,于道精进,常终夜不卧。寻入讲筵,洞明性相二宗。从崇福灵鹫和尚,参念佛是谁。四阅月有省,曰:我梦觉矣。由是机辩纵横,善说法要。和尚欲付衣拂受。遂禁足于真寂寺,昼览藏经,晚持佛号。于己亥春,诣明州阿育王寺,瞻礼舍利(佛之灵骨)。二月十五佛涅槃日,大合缁素,广修供养。并于塔前燃指,发四十八愿,感舍利放光,众皆共睹。作此劝发菩提心文,激励四众。诵者多为涕下,感化者众。祖平生住持永福、普庆、海云、仙林、梵天诸法席,化道崇隆,三根普被。雍正七年,结莲社,为文誓众,毕命为期。己酉冬,主席梵天寺,屏绝诸缘,掩关寸香斋。雍正十一年,腊月八日,告众曰:‘明年四月,吾去矣。’由是日课佛名十万。明年四月十二日,告众曰:‘月朔以来,再见西方三圣,其将往生乎!’即书偈云:‘身在华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无来事宛然。’于是具浴更衣,断饮食,敛目危坐,十四日将午,面西念佛,安然而逝,送者麋至,祖忽开目曰:‘吾去即来,生死事大,各自净心念佛可矣。’遂合掌连称佛名而寂。世寿四十有九,僧腊二十有五。是冬腊月八日,奉灵骨塔于常熟拂水岩之西。后鄮山诸道俗怀祖道行,迎骨重建塔于阿育王寺之右。刻有‘省庵法师遗书\’一册,略备始末。二撰文法师竟。
三 启教因缘
良以法不孤起,起必有由。此文以何因缘而作,不可不知。细察因缘有二:一者总,二者别,总乃由省庵法师,本觉内熏为因,熏起始觉之智,流出此篇文字。复由众生外感为缘,感动法师大悲,劝发菩提之心。别则因缘具有十种;如本文备明。一、念佛重恩故,二、念父母恩故,三、念师长恩故,四、念施主恩故,五、念众生恩故,六、念生死苦故,七、尊重己灵故,八、忏悔业障故,九、求生净土故,十、为念正法得久住故。十缘义理,在后详释。三启教因缘竟。
四 藏乘所摄
已知此文,发起因缘,有总有别。未悉藏乘,何所摄属?藏有声闻藏,菩萨藏。声闻藏,厌苦断集,慕灭修道。但求自度,速出三界。菩萨藏,解行双圆,自他两利,普度众生,齐成佛道。此文开众生之圆解,起万行之圆修,应属菩萨藏摄。
乘有小乘,大乘。乘字读去声,乘是车乘,从喻立名。小乘是羊车,鹿车。大乘是牛车。更有最上乘,是大白牛车。此典出自‘法华经譬喻品\’,有一长者(喻佛)诸子幼稚(喻众生),入朽故大宅(喻三界),嬉戏娱乐。其宅四面,倏然火起(喻烦恼火)。长者见火,速告诸子,此舍已烧,汝等宜速出来,勿为大火之所烧害。诸子闻已,不知何者是火,何者为舍,何为焚烧,不知畏避,依然乐著嬉戏。长者知子本心,各好珍玩之物,而以方便,诱令得出。告曰:汝等宜速出来,我有羊车(喻声闻),鹿车(喻缘觉),牛车(喻菩萨),可以相与。诸子闻已,愿乐诸乘,争相疾走而出。长者见子出已,其心大快,自惟财富无量(具足无量功德法财),等与大白牛车(等赐最上一佛乘)。此舍三乘归一乘也。小乘,谈理狭隘,但说人空,不明法空。又但求己利,不肯利他。大乘谈理深广,彻法底源。又明一切众生,皆当作佛。此文劝发菩提心,劝修菩萨行,求成佛道,应属大乘所摄。四藏乘摄属竟。
五 教理浅深
已知此文,菩萨藏大乘所摄。未悉于贤首五教,当收何教?五教者:
一小教:但明人空,不说法空。但求自利,不肯利生,即台宗藏教。贪著小乘,三藏学者,但证我空之理,但了分段生死。
二始教:始者初也,即大乘初门,故名为始。此教有空宗、相宗二种。若约但明诸法皆空义(为空宗),即台宗通教,当体即空,不待灭色而后空。一切身心世界,犹如空华镜像,即色即空也。若约广谈诸法差别义(为相宗),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多谈法相,少说法性。有成佛不成佛。亦名分教。若约从真起妄,则有六凡依正因果。返妄归真,则有四圣依正因果。即台宗别教。十界具足,差别不同也。
三终教:说如来藏缘起正理。如来藏随缘,成一切法(俗谛);缘起无性(真谛);一切皆如(中谛)。一切众生,皆当作佛,方尽大乘至极之理,故名为终。亦名实教,多说法性,少说法相。纵说法相,亦会相归性。以称合实理而说,故名为实。此教真俗二谛圆融,即台宗圆教双照义。
四顿教:不依地位渐次,亦不说法相,唯辨真性。绝相泯心,一念不生,即名为佛。顿超佛地,不历三祇,故名为顿。此教离一切相,即台宗圆教双遮义。
五圆教:总一法界,性海圆融,缘起无碍,身毛尘刹,互相即入。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轮,故名为圆。此即台宗圆教,遮照同时义。
此文劝发菩提心,令发成佛之因心,而得究竟之果觉。佛种从缘起,正属贤首终教。文中劝人,去偏取圆,兼属圆教。五教理浅深竟。
六 宗趣分别
已知此文,教理甚深,未悉何为宗趣?贤首云:当部所崇曰宗,宗之所归曰趣。宗即是因,趣即是果。以本文而明宗趣,当以发菩提心为宗,证菩提果为趣,六趣分别竟。
七 能诠教体
已知此文,宗趣圆极,未悉何为教体?教体者,教法所依之体也。娑婆世界众生,耳根偏利,故诸佛诸祖,皆以音声而作佛事。‘楞严经\’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是以音声为教体。
若徒有音声,而无名句文,如风声水声,岂能诠理?如是则当以声名句文,四法为教体。又但有能诠之四法,而无所诠之义理,如山歌野曲,岂能为教体?如是则当并摄所诠为教体。又若文若义,皆不离心,心为诸法之本,诸法不出一心。此文字字句句,都从省庵法师性海中流出。既有文字,则属事相。依终教教理,自当会相归性,而以归性为教体也。七能诠教体竟。
八 所被机宜
已知此文,能诠教体,未悉所被何机?文是省庵法师化导之教。若闻教生信发解,依教起修求证,皆谓之机。教必对机而成益,如药必对症而生效。此文劝发菩提心,乃属大乘之教理行果,应被大根众生。根机既大,智慧必大,心量亦大,于此大教,方能领荷。愿力亦大,于此家业,方克承当。大根众生,正所被之机也。如是则应小根绝分,如云龙象蹴踏,非驴所堪。若仔细研究,二乘根器,亦为当被之机。何以故?因二乘志意狭劣,但求独善其身,不肯成就众生。经此文种种劝导,耻小慕大之心,自然而生。时至机熟,必能回小向大,而发菩提心也。故此文实可普被三根。八所被机宜竟。
九 力用殊胜
菩提心,为诸心中王,具殊胜之力用。能荷担众生,及荷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发此心,可以上求佛道,可以下度众生,具足四弘誓愿,此心有如是之功能力用。然此心力,由此文劝发而生。此文由省庵法师菩提心海流出,故此文有殊胜之力用也。九力用殊胜竟。
十 别解文义
将本文全篇,仿照诸经,分为三分。
甲一 序分 自开篇至方得名为真正发菩提心也止。
二 正宗分 自此菩提心,诸善中王,至是为发菩提心第十因缘也止。
三 流通分 自十缘备识,至文终。
甲一 序文 (叙述发起之意)
乙一 先叙修行心愿为本
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泣血稽颡,哀告现前大众及当世净信男女等!唯愿慈悲,少加听察!
首句自谦之词。不肖表其非贤;愚下谓非上智;凡夫愧非圣人。因对涅槃法会,众前说话,未敢自高。众中僧俗老幼,根机不等,或有诸佛菩萨,影响当时,或有祖师圣僧,乘愿再来。肉眼不识,故发言必宜谦逊也。
僧,实贤,梵语僧伽,简称僧,译云,和合众,乃出家修行者之通称。和合有二:一理和,谓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同证无为之理也。二事和,有六: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出家人,故称六和僧。实贤,法师之法讳。字思齐,其师为取如是名字,意望见贤思齐。法师出家后,参学具足,宗教兼通,解行相应,智悲双运,发大乘愿,行菩萨道,归心净土。临终往生,上品上生,实预圣贤之列,诚不负师之所望也。
泣血稽颡,哀告现前大众及当世净信男女等;此同体大悲心之所感发,恳切告众也。念一切众生,与佛本来同体;何以诸佛已成正觉,我等尚在沉沦?由是熏动大悲心,不觉悲伤涕泣,血泪交流。稽颡即礼拜也,以头稽留于地,以表诚恳恭敬,较常不轻菩萨,逢人礼拜受记,更有甚焉。
告而曰哀者,悲哀发言,冀以感动众心。现前大众:谓非过去未来,乃现前涅槃会上之大众。及当世,及者并及。当世有二释:一、当今之世,由此会而普及当今世界,由近及远也。二、当来之世,由此会而流传当来世界,自今而后也。男女而称净信,谓夙植善根,信心具足,不杂疑念,故曰净信。信为五根之首,十一善法之先,有信则诸善可生,故‘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
惟愿慈悲,少加听察者:愿即法师心愿,亦即菩萨弘愿,愿度无边之众生。故惟愿大众,发慈悲心,勿以人废言,对我所言,少加听察。若但听而不察,听同不听,未能得益。听者听闻,是闻慧;察者思察,是思慧。既能从闻而思,必能从思而修,故愿加思察,定能发菩提心,而修菩提行也。
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
此即叙修行心愿为本也。尝闻者:表文中之言,非出己见,乃尝闻大乘经中,有如是说,今者代佛宣扬。入道要门:即欲入菩提道之要门,又入佛知见道之要门,不在他处,首在发菩提心。此心既发,即开佛知见,方能修行。而修行紧急之务(事也),立愿居先,行无愿不成,必至退转故。
愿立,则众生可度:度生之愿,乃菩萨四弘誓愿之第一愿。菩萨对三界众生,如‘金刚经\’云: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欲界),若有色(四禅色界天),若无色(空无边处天),若有想(识无边处天),若无想(无所有处天),若非有想非无想(非想非非想处天),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则三界众生度尽,故曰:愿立则众生可度。
心发,则佛道堪成:心即菩提心,此心为正因佛性。正因理心既发,则了因慧心,缘因善心,自可相继而生。正因佛性本具,众生多皆埋没于五蕴山中。今承开示,既发菩提心,则正因理显。再加了因佛性,缘因佛性,悟修之力,则本觉正因佛性出缠,成等正觉。故曰:心发则佛道堪成。
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此反显发心立愿,为修行之根本,本立而道生。苟不发广大心:如发心持五戒,修十善,求人天福报。如发心断见思惑,出三界狱,求声闻乘。如发心乐独善寂,得自然慧,求缘觉乘。此皆非广大心,都是只求自利之心。
广大心者:即平等慈悲心是也。慈心能与乐,悲心能拔苦。如世间父母之于子女,皆有慈悲心,要令子女得安乐,离痛苦。但此心不平等,何以故?如对他人子女,任从饥寒交迫,疾病萦缠,漠不关怀,故非广大心。若能视大地众生如一子,平等慈悲,乃名广大心也。
坚固愿者:即坚固不退。如云:假使热铁轮,于我顶上旋,终不为此苦,退失菩提心。又虚空可碎,沧海可填,我愿不易。如地藏菩萨发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又如阿弥陀佛所发四十八愿,愿愿皆云:若不尔者,终不成正觉。是之谓坚固愿。
末四句,承上若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使经历尘点劫数,不能了脱生死,依然还在轮回。虽有种种修行,如‘楞严经\’所云: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二本:一妄本,依识心所修。二真本,依菩提心所修。不发菩提心,不成菩提道,岂非徒劳辛苦耶。
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此引经作证。‘华严经\’,是释迦如来初成正觉,如日初出,先照高山。为大根众生,转无上根本*轮。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理,圆融无碍,举一即三,全三即一。如举一心字,佛及众生,皆悉在内。迷此心者,乃为众生。悟此心者,当下成佛。如举一佛字,心及众生,亦皆在内。佛即是心,佛原从众生修成。如举一众生,心佛亦皆在内。众生莫不有心,凡有心者,皆当作佛。即是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经中有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有一菩萨,往昔遇佛,已发菩提心。后在世间修行,将前所发菩提心忘失,并不记忆。如是,则所修无论世间善,出世间善,皆名魔业。
问:出世善法,何名魔业?答:‘楞严经\’中,声闻缘觉,皆列五十种阴魔之内,据此可知。又波旬魔王,因中亦修十善,及未到地定。此定亦云未至定,未至初禅离生喜乐地之根本定,但修近分定(只能伏惑),故名未到地定。因不发菩提心,故报生欲界顶天,而为魔王。
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此以轻况重。意以修行必要发真正菩提心,否则,因地不真,果招纡曲。
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此结心愿为本。故字承上转结之词。乘字去声,佛教共有五乘:一人天乘,说五戒十善之法。二声闻乘,说四谛法。三缘觉乘,说十二因缘法。四菩萨乘,说六度万行法。五最上一佛乘,惟说一心法。如来乘,即最上一佛乘。众生欲学此乘,必先具发菩萨四弘誓愿。具发者,完全而发,不可或阙,即上求下度智悲并运者也。过现诸佛,并无不发菩萨愿,而得菩提道。故发愿,为修行不可缓之事。如普贤发十大愿王,观音发十二大愿,弥陀因中发四十八愿,可为修行之模范也。先叙修行心愿为本竟。
乙二 叙发心去取须明
丙一 举数标名
然心愿差别,其相乃多。若不指陈,如何趣向?今为大众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
然字承上转下之词。上文但云必先发愿,未明当发何愿,故此须当指明,令知去取。当知发心立愿,损益利害所关。若不得明眼师家指示,不修正道,危殆孰甚。省庵法师,为宗教大善知识,其所开导,必可依从。若遇邪师邪教,令发邪心邪愿,必致堕落。古德云:一盲引众盲,相率堕深坑;岂不悲哉!
然心愿差别,其相乃多:此二句广指一切心愿。若不得明师指示陈述,则茫茫无据,如何能得趣向?趣向即归向也。一切众生,迷真起妄,认妄为真,都是向妄。若有明师指示,返妄归真,返本还源,方得归向正途,而登正觉。今为大众略而言之,因发心立愿之相既多,不能广指,只得略言。相有其八下三句,即举其数,而标其名。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一举数标名竟。
丙二 依名辨相
丁一 牒名
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
此牒定,邪正等八种名。用云何二字而征起之,以为下辨相之张本。邪正等,皆从发心上分别。如发心是邪心,立愿必定是邪愿,以愿从心起故。余可例推。当知发心立愿之人,邪伪者多,真正者少。
现在末法之世,法弱魔强,许多左道旁门,如空心教、无为教等,名是佛经内部极好之名词。但窃取其名,而所修之行,不依名中义理。如空心教,不观心性本空,仍执心在身内;又随心分别六尘境界。如无为教,不学六种无为之法,仍念念著有,不修净行,更有许多非法说法。此等名为附佛法之外道。以为人师,广收徒众。其传法只许两人私相授受,不许第三人观听。有云三眼不传道。又以欺诈手段,诱骗愚夫愚妇。凡欲受其法者,先要一誓词不得将教中密语,告知于人,如违愿遭重谴(或愿被雷击、或愿遭火烧、或愿被水溺)。即夫妻之间,亦不许说。此以恶咒束缚于人。如有智识之人,一闻传法,不许第三人观听,及教中密语不许告知他人,即知其非正法。何以故?如果正法,必可公开,振法螺,鸣法鼓,堂堂皇皇,那有怕人见闻之事乎?
此中八种,前四种,乃为凡夫修行开正眼。以凡夫之人,每多邪正不分,真伪不别,盲从邪教,依照伪修。后四种,兼为二乘权教示指归。以三乘圣人,抑或囿于小道,不发大心;抑或偏于事行,不明圆理;故须征释。一牒名竟。
丁二 辨相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或好名闻,或贪现世欲乐,或望未来果报。如是发心,名之为邪。
此下辨明八种相,原文分定,即为八段。此段辨邪之相。世间有一种修行之人,一向以来,发心修行,不究自心。自心,即真如自性,本有真心;不从父母所生,非同世人所认现在身内之肉团心也。
肉团心,是假非真,但假名为心,并无功能力用。我如是说,难免许多人不承认,要与我诤辩。谓此心能种种思量分别,何以说并无功能力用?答曰:思量,是第七末那识。分别,是第六意识,实非肉团心之功用。如谓此心实能思量分别,世间初死之人,肉心仍在身中,何以不思量不分别也?即此可验证肉心无用。
本有真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此约真谛谈空)。虽然无在,无所不在(此约俗谛说有)。犹如虚空,不在内外中间,无有何处,没有虚空。即地中尚有虚空,出土一尺,则有一尺虚空,出土一丈,还得一丈虚空,色空无碍。真心则空有无碍,二谛圆融,亦复如是。不究自心:即不肯参究此心。参既不参,安得明了?既不明了,不知依之为因地心也。
但知外务:下列利养、名闻、欲乐果报,皆外务也。或求利养,即求财利滋养;或好名闻(去声),即好虚假名誉;或贪现世欲乐,即五欲乐境。五欲有二:一财色名食睡,二色声香味触,此二种皆世人之所欲,故名五欲。或望未来果报,即望转生人间,或生天上,受福乐之果报。为如是四种发心,名之为邪。因不依正理,不修正道,贪求世间名、利、欲乐果报故也。
既不求利养名闻,又不贪欲乐果报;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此段辨正之相,恰与上科相反。既不求利养名闻,则澹泊明志,安贫守道。又不贪欲乐果报,则少欲知足,乐出尘劳。
唯为生死:唯者独也,独为生死大事,发心修行。将生死二字,贴在额头,刻在心头,无时或忘。念无量劫来,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无有休息,实是大苦。有生则有身,有身则众苦所集,一定要把此身度了。古德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身得度,生死方了。欲了生死,须有至悲至切之心方可。又古德云:此心未明,如丧考妣,此心既明,更如丧考妣。此即生死心切。此心是真心,未明即未悟。欲求悟明真心,其心悲切,如死父死母一样。迨此心既明,何以更如丧考妣?因既悟之后,了知本来是佛,堕落轮回。悟虽已悟,证犹未证,生死未了,故更如死父死母一样。如此乃是唯为生死。
为菩提者:为求证无上菩提也。求得实智菩提,使真性菩提,不致埋没,而方便菩提,得以成就。至于利养名闻,果报欲乐,皆非所求也。如是发心,方名为正。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必造其巅。如是发心,名之为真。
此段辨真之相。念念上求佛道者:已发上求佛道之心,念念在怀,无时或忘,不忍半途而废。心心下化众生者:亦即已发度生之愿,心心相续,要把一切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闻说佛道长远:如‘法华经\’所云:五百由旬,方是宝所(喻佛地)。有一导师,引导诸人,前趋宝所。因其路难行,多人半途欲退。导师不忍是辈,而失大利。乃为劝勉,前行固难,已经行至半途,退后亦难。同是一难,何如前进?无奈是辈,无志进求。导师为悯是辈,方便设一化城,劝令前进少许,即有大城,可以于中休憩。化城喻小乘方便涅槃,为小根怯弱之辈而设。今云不生退怯,即精进上求,无怯弱心也。
观众生难度:以众生根行不等,惑业深重,不肯受化者多。即有一时受化,遇境逢缘,而退道心者亦多,故曰难度。不生厌倦者:如‘宝积经\’所述:常精进菩萨为一众生,经无量劫,随逐不舍,犹不受化,曾无一念弃舍之心。对此众生不厌,常随教化不倦。若此菩萨,可谓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也。
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必造其巅:此四句即是志在菩提,不肯中止化城。如是发心,名之为真。
有罪不忏,有过不除,内浊外清,始勤终怠。虽有好心,多为名利之所夹杂。虽有善法,复为罪业之所染污。如是发心,名之为伪。
此段辨伪之相。伪者,虚也,假也。有心而造曰罪,无心而造曰过。凡有罪过,理宜忏悔除灭。今日不忏不除,则无惭愧心,甘居下流也。内浊,即具足贪嗔痴,浑浊自性。外清,即矫现戒定慧,清净之行。始则精勤修习,终则懈怠废弛,虚度时光矣。
虽有好心,行诸好事,如恤孤济贫,赈灾救难,施棺给药,修桥铺路等;多为贪名图利之心而为之,是谓夹杂(好心与贪图名利之坏念相参)。虽有善法,修诸法门,如持戒修身,参禅习定,澄心慧观,念佛持咒等;复为贪嗔未断,愚痴所误,造诸罪业,染污所修清净之行。如是发心,名之为伪。
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如是发心,名之为大。
此段辨大之相,乃言心愿广大。众生界,即有情众生之界。‘楞严经\’云:世界,众生,业果,三种相续不断,无有穷尽(众生业不尽,而依业受报,故众生界不尽)。设言众生界有尽,我愿方尽,以无众生可度,故度生愿毕。
菩提道成:即圆满菩提,佛道成就。福足慧足,已成两足之尊。自觉觉他,已得究竟满觉。佛道既成,我愿方成。如是发心,名之为大。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
此段辨小之相。观三界如牢狱,观者以智观察。三界:一欲界。六欲以下,五趣众生,有男女雌雄,皆以淫欲而正性命。未曾离欲,故称欲界。二色界。六天以上,四禅天中,初禅(梵众、梵辅、大梵)三天,二禅(少光、无量光、光音)三天,三禅(少净、无量净、遍净)三天,四禅(福生、福爱、广果)三天,此天复有无益外道天,及五不还天(无烦、无热、善现、善见、色究竟),即三果阿那含,寄居其中。彼诸四禅,四位天王,徒有钦闻,不能知见。以上十八天,皆名色界。此色非是欲色,但是仍有形色而已。第四禅凡夫天,有欲灭色归空,故有四空天。三无色界,即四空天。不特无欲,而且无色,惟余识神、故称无色界。三界是六道众生依止之处,惑业未空,轮回未出,要在三界内,受果报身,无自由分,故曰如牢狱。五阴色身,是小牢狱。三界,是大牢狱。
视生死如冤家:生死逼迫,是为大苦,喻如冤家,能令受苦,必欲离之。欲离生死苦,故修诸道品,断界内烦恼。但期自度,无广大心,不能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
苦于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功勋不忘,知见不泯。如是发心,名之为偏。
此一段辨偏之相。偏者偏于二边,不归中道。或善于有,或著于空,皆谓之偏。若于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此著于有,有凡有圣。于众生则愿度,于佛道则愿成。与上真心文中所说: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度众生,同一大乘菩萨道,智悲双运之作略。何以说其为偏?只因未明中道实理。
菩萨有权教菩萨,实教菩萨。权实攸分,即在若相离相而已。如愿度愿成,有能度能成之功勋不忘,众生佛道之知见不泯(亡也),即是著相:是为权教菩萨。实教菩萨,所修离相,终日度生,不著度生之相。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不度而度,度而不度,无成而成,成无所成。空有双离,全归中道。称真实理而修,是为实教菩萨。若虽发大心真心而修,未明圆理,执有众生可度,认有佛道可成。如是发心,名之为偏。
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不见一法,离心别有。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亦无虚空之相可得。如是发心,名之为圆。
此一段辨圆之相。若知知字,是智照现前,才能了知。自性,是当人自心本性。此性迷时则为众生,悟时则成佛道。因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众生佛道,皆不离自己心性,故不见更有一法,离心别有。若见心外有法,即非正见。
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此虚空二字,莫作虚空相解,若作相解,何为空愿空行空果?纵有所说,总是不当(去声)。当以义解,以字依也。虚空者,广大义,即是依广大心,发广大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佛道无上誓愿成),行广大行(六波罗密行),证广大果(大觉极果)。上即无修而修,无证而证。亦无虚空之相可得,即是修即无修,证亦无证。如是发心,名之为圆。
二依名辨相竟。
丙三 指示去取
知此八种差别,则知审察。知审察,则知去取。知去取,则可发心。
知此邪正、真伪、大小、偏圆,八种心之行相,差别不同,则知自己审度思察:邪伪小偏,四种不好;真正大圆,四种是好。既知审察好丑,则知去取。不依曰去,依之曰取。既知应去应取,则可以发心,自不至有所错误。
云何审察?谓我所发心,于此八中为邪?为正?为真?为伪?为大?为小?为偏?为圆?
此征释上文则知审察一句。云何句征起,谓下释成审察之意。
云何去取?所谓去邪,去伪,去小,去偏;取正,取真,取大,取圆。如此发心,方得名为真正发菩提心也。
此征释上文则知去取一句。云何征起,所谓下释成去取之法。邪伪小偏,四种应去。正真大圆,四种应取。如是发心者:如是二字,指法之词,即指应去者去之,应取者取之。如是所发之心,方得名为真正发菩提心也。菩提心,是成佛种子。此心既发,成佛有分。故省庵法师,撰文劝人发菩提心也。一序分竟。
甲二 正宗分
乙一 叹德明缘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
此下正宗分,乃是文中真正宗要之理。菩提心三字,即一文之正宗。菩提心,是第一心,故为诸善中王。诸者众也。善有世间有漏善,出世间无漏善。有漏善,如五戒,是人道因,为人善。十善,是六欲天因,为欲界善。四无量心,及不动业(禅定),为色界善。灭色归空,修习空定,是无色界因,为无色界善。此皆不了生死,不出三界,是为有漏善。
无漏善,如四谛(声闻所修,为小乘善)、十二因缘(缘觉所修,为中乘善),此二能了分段生死,能出三界。六度(菩萨所修,为大乘善)、菩提心(诸佛所修,为佛善),能了分段变易二种生死,证大涅槃。故以菩提心为诸善中王。
菩提心,即得成菩提果觉,因地心也。此心为众生正因佛性,人人本有,个个不无,即是成佛种子。经云:佛种从缘起,故曰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一叹德明缘竟。
乙二 标数列名
今言因缘,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师长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众生恩故。六者、念生死苦故。七者、尊重己灵故。八者、忏悔业障故。九者、求生净土故。十者、为念正法得久住故。
初二句,略标其数可知。下征列十缘:一者、念佛重恩故。以佛恩为第一者,因念佛是三界导师,四生慈父。视大地众生,皆如一子,有平等大慈大悲之心,欲与一切众生之乐,欲拔一切众生之苦。其恩最极高广,有踰父母,故列第一。
二者、念父母恩故。若欲报佛恩,须假父母生身;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奉佛使命,为佛使者,代佛宣扬,以法利生,以畅佛怀,方可报佛重恩。若不说法度众生,是则不名报恩者。但说法度生,非此身不可。因念此身,从父母而生;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故念父母恩第二。
三者、念师长恩故。虽有父母,生我此身,若无师长教诲,则知识不开,焉知礼义?佛法不懂,那能修行?若不修行,则佛恩亲恩,皆不能报。故念师长恩第三。
四者、念施主恩故。此条似对出家众说。虽有父母生我身心,师长教我佛法。若无施主布施供养,则终日求谋衣食,那能安心办道?施主能成就我道业,故念施主恩第四。
五者、念众生恩故。此有三种:一、众生类广,自我从无量劫以来,舍身受身,必有经生父母。则我有过去无量父母,未出轮回,必在六道。我无宿命通,不能知识。则六道中,有许多众生,是我累生父母,与我有恩。二、我日用所需衣食,皆赖众生供给,令我现成受用,悉皆有恩于我。三、牛为我耕,鸡为司晨,犬为我守夜,于我亦有恩。故念众生恩第五。
六者、念生死苦故。上五者皆约外恩,后五者皆约己事,一一无非切己之事。念生死苦,即念念起智观察,现在此身,不是长生不死之身。寒暑迁流,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渐渐销殒,终归磨灭,必有死亡之日。死后并非离三界,而免轮回,依然还要随业受生。生死死生,无有休息,是为大苦。故念生死苦第六。
七者、尊重己灵故。己灵,即自己灵觉之性。此性为众生本有之佛性,在众生现前身中,灵灵不昧,了了常知。既是佛性,必宜尊重,勿令永埋在五蕴山中。发心修行,令其内脱身心,外超世界,出离生死,如鸟出笼,自在无碍,庶不辜负。故以尊重己灵为第七。
八者、忏悔业障故。承上如要不负己灵,必宜忏悔业障。忏者,忏其前愆;悔者,悔其后过;即改往修来之义。众生有三障:一惑障(粗细迷惑心能为障),二业障(身口意所造诸业能为障),三报障(依正苦乐二报能为障)。今但云业障,举中摄取前后;即是忏悔三障,永断生死。故忏悔业障为第八。
九者、求生净土故。娑婆五浊恶世,三障俱重,要忏悔令尽,实觉为难。因助道缘少,故必求生净土。净土助道缘多: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又水鸟风树,皆演法音,闻者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又见佛闻法,得证无生法忍。故以求生净土为第九。
十者、为念正法得久住故。正法者,对佛所说之教理行果,而能信解修证,是为正法。若但有教理行,而证果者少,即是像法。若但有教理,而无行果,即是末法。为念如何能令正法得以久住,必宜真正发菩提心。信大教,解大理,修大行,证大果,则正法得以久住。如上,五恩皆能得报,生死可了,己灵不负,业障可除,净土得生,故以为念正法得久住为第十。二标数列名竟。
乙三 次依征释
丙一 念佛重恩
云何念佛重恩?谓我释迦如来最初发心,为我等故行菩萨道,经无量劫,备受诸苦。
初句征起。云何,是征问之词。谓下,释成,解释佛恩何等深重。念是记念。我者,随世假称为我。释迦是此土教主,故加一我字。佛名释迦牟尼四字,梵语释迦,译为能仁,能施仁德以利他,运悲广度众生也。梵语牟尼,译为寂默,寂静宴默以自利,运智上求佛道也。
如来是佛果通号,共有十号,如来是第一号。此二字,约十法界料拣,即是超九界以独尊之号。六凡众生,来而不知。先要明白如字意义,如者如如不动。六道众生,依业受报,来三界内受生,常被八风所动。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是世间八风,无人不被所动,故曰来而不如。二乘,如而不来,二乘断我执烦恼,出分段生死,证有余涅槃。沉空滞寂,如如不动。佛要他入世利生,他视三界如牢狱,再不肯来。故曰如而不来。菩萨非如非来。非同二乘,耽著涅槃之如,故往返六道,救度众生。非同凡夫,随业受报之来,乃乘愿利生,去来自在,故曰非如非来。惟佛亦如亦来。佛乃应机示现而来,八风吹不动,故曰如来,九界众生无足与比。
最初发心者:佛因地最初发菩提心,是在古释迦佛时,为陶师,名大光明。古释迦佛,观其机熟可度。即带四位弟子,名舍利弗、目犍连、富楼那、须菩提,至陶师所。陶师心生极喜,恭敬礼拜,默愿将来成佛,亦同佛之庄严,及同名号,四位常随弟子亦然。佛为说法,得度出家,从此发心修行。
为我等故,行菩萨道,经历三大阿僧祇劫,备受诸苦。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成佛名与师同,满所愿也。
我造业时,佛则哀怜,方便教化;而我愚痴,不知信受。我堕地狱,佛复悲痛,欲代我苦;而我业重,不能救拔。
念我往昔造诸恶业(五逆十恶诸不善法)时,佛则悲哀怜愍,种种方便教化。而我愚昧痴迷,不知信受,不肯改恶从善。恶因既积,苦果难逃,故堕地狱,备受恶报。佛复悲伤痛惜,欲代我受苦。无奈我业深重,自作还应自受,不可替代,不能救拔。
我生人道,佛以方便令种善根。世世生生随逐于我,心无暂舍。
我罪报既毕,得生人道,佛则转悲为喜。以者用也,用种种权巧方便,即说五戒十善之法,令我得种善根,不堕恶趣。世世生生,随逐于我,种种教化提携,令我善根得以增长。奈我障重,不肯受化。佛心亦无暂时弃舍于我,是则佛恩何等深重。
佛初出世,我尚沉沦。今得人身,佛已灭度。何罪而生末法;何福而预出家;何障而不见金身;何幸而躬逢舍利。
此段自悲自庆。悲者,悲伤不生佛世。佛当初应机出世,我尚沉沦苦趣。现今我得人身,佛已灭度(灭妄证真,成就佛道。度生已毕,入大涅槃)。纵使不得与佛同生一世,能于正像法中,得生亦好;何罪而生在末法,不见如来金色之身。此皆自悲之词。何福而预出家,得列僧伦三宝之数;何幸犹得躬逢如来真身舍利(译灵骨)。此皆自庆之意。舍利,即佛悲愿,碎金刚身,而成舍利。以为末法众生,作大福田。令我等礼拜供养,能得无量福,能灭无量罪,能成一切智,何等庆幸之事。
如是思惟,向使不种善根,何以得闻佛法。不闻佛法,焉知常受佛恩。此恩此德,邱山难喻。
如是指上悲庆之余,心中思惟,还是夙生已种善根。向使下四句乃反显,不种善根,难闻佛法。不闻佛法,焉知常受佛恩。佛之恩德高大,邱陵山岳难以为喻。
自非发广大心,行菩萨道,建立佛法,救度众生;纵使粉骨碎身,岂能酬答。是为发菩提心第一因缘也。
此段即由正思惟,而得正知见。乃知欲报佛恩,须发佛心,而行佛事。发广大心,即发佛之平等大慈悲心;此心即菩提心。行菩萨道三句:皆行佛事,佛在因地中,所行之事也。行菩萨道者:舍己利他,广行方便: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建立佛法者:无佛法处,设法而提倡之。有佛法处,尽心而护持之。惟有佛法,可以救度众生,故须建立。救者,以大悲心,救出生死海(离苦也)。度者,以大慈心,度登涅槃岸(涅槃译不生不灭。登彼岸得乐也)。首句自非二字,乃反言。自非发佛心,行佛事,纵使粉骨碎身,皆不足报答佛恩。以不称佛怀故,故曰岂能酬答。是为发菩提心,第一因缘也。一念佛重恩竟。
丙二 念父母恩
云何念父母恩?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十月三年,怀胎乳哺;推干去湿,咽苦吐甘。才得成人,只望绍继门风,供承祭祀。
首句征,下文释。念,乃能念之心,因也。父母恩,即所念之事,缘也。由此因缘,能发菩提之心。哀哀是悲感之意,念及父母,心生悲感。我之受生,秉质陶形,全由父母,何等劬劳。既生之后,还负许多责任,其恩难以言喻,儒云昊天罔极。
十月三年四句,偏重于母恩。吾人托生人道,由往昔业缘,与父缘母缘,三缘和合,流一念爱心,为受生种子,纳第八识于赤白二渧中,而成胞胎,是谓心(八识)色(二渧)和合。居于胎藏,在生藏之下,熟藏之上。母亲十月怀胎,子饮母血,母失常态,腰酸脚软,气急神昏,行动乏力,饮食无味;此十月中,何等劬劳。及临分娩,生死关头,命在呼吸。为人子者,当念及此,大发孝心。三年乳哺:乳,为母亲血液所成,将己身分,养儿躯命。推干去湿者:若儿便利,污及衣被,则推儿干处,去其湿者。又喂儿时,若食味苦,则自咽下;若食味甘,则吐与儿。其爱子之心,无微不至。
才得成人,只望绍继门风,供承祭祀:此世俗为父母之常情。见子才得长大成人,只望子能成家立业,克绍箕裘,继承先志,大振门风。供承祭祀,俾一脉香烟,可以相承不绝,亲之望子如是。为子者,必思有以慰亲心也。
今我等既已出家,滥称释子,忝号沙门。甘旨不供,紧祀不给。生不能养其口体,死不能导其神灵。于世间则为大损,于出世又无实益。两途既失,重罪难逃。
此段,省庵法师警策僧众。以己为例,故曰我等。既已割爱辞亲,从释出家,是称释子。不能学佛修行,故曰滥称。又出家修道,总号沙门(译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不能勤修三学,息灭三毒,故曰忝号。
甘旨不供,祭祀不给者:甘旨是美味,人子当亲在之日,应以甘旨是供;亲亡之后,应以祭祀为重。儒云: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今我等出家,于世俗子道不能尽。若能真心修行,一子出家,九祖超升,于心亦可无愧。其或不然,父母在生,不能养其口体,父母死后,不能导其神灵(即神魂灵魄)。于世出世,两途俱失,重罪实属难逃。
如是思惟,唯有百劫千生常行佛道,十方三世普度众生。
此思惟,即正思惟。唯有下四句,即真正发菩提心。其中具足四心:上二句是常心、第一心。下二句,是常心、广大心。又合之,能知上求下化,即不颠倒心。能发四心,即是大乘菩萨。
则不唯一生父母,生生父母俱蒙拔济。不唯一人父母,人人父母尽可超升。是为发菩提心第二因缘也。
此段承上,既于十方三世,广度众生。则不唯(独也)今生父母可度,即生生世世所有父母,俱可蒙其拔济。拔者,除生死苦;济者,与涅槃乐。又不唯一己父母可度,即法界众生,人人父母,尽得令其超升。超者,越三界狱;升者,登九品莲。即此念父母恩,是为发菩提心,第二因缘也。二念父母恩竟。
丙三 念师长恩
云何念师长恩?父母虽能生育我身,若无世间师长,则不知礼义。若无出世师长,则不解佛法。不知礼义,则同于异类。不解佛法,则何异俗人。
首句征,下释,乃释成师长何恩。谓父母虽能生育我身,必藉世间师长教训,方知礼义。又必藉出世师长开导,方解佛法。若无,乃反言无世间师长,不知礼义,则何异禽兽?故曰同于异类(即禽兽)。无出世师长,不解佛法,则几同流俗,故曰何异俗人。
今我等粗知礼义,略解佛法。袈裘被体,戒品沾身。此之重恩,从师长得。
我等等字,应兼指在家之众,以有粗知礼义句。粗知者,知之不精;略解者,解之未尽。袈裘此云解脱服,有九品之分,亦云大衣。佛制三衣,此衣最贵重。未受大戒,不能披此衣。今日被体,则已受大戒,故下句同,戒品沾身。品者,类也。有五篇三聚之分,大小两乘之别。戒相恐繁不录。戒舟能度生死苦海,故曰此之重恩,从师长得。
若求小果,仅能自利。今为大乘,普愿利人。则世出世间二种师长,俱蒙利益。是为发菩提心第三因缘也。
小果,即声闻缘觉。但破我执,得出三界,而证方便有余土涅槃,仅能自利;沉空滞寂,不能涉俗利生;不足以报累生师长之恩。今为下,即发菩提心。大乘:系菩萨所修之道,智悲并运,自他两利。普愿利人:即众生无边誓愿度,其愿方普:则多生以来,所有世出世间,二种师长,俱得蒙受利益。是为发菩提心,第三因缘也。三念师长恩竟。
丙四 念施主恩
云何念施主恩?谓我等今者日用所资,并非己有。三时粥饭,四季衣裳,疾病所须,身口所费。此皆出自他力,将为我用。
首句征,下释。日用所资,总言资生之物,并非己有,都是施主布施。三时二句,指衣食。疾病一句,指医药。凡为身口所费,此皆出自他施主之力,布施于我,为我受用。
彼则竭力躬耕,尚难糊口。我则安坐受食,犹不称心。彼则纺织不已,犹自艰难。我则安服有余,宁知爱惜。彼则荜门蓬户,扰攘终身。我则广宇闲庭,优悠卒岁。以彼劳而供我逸,于心安乎?将他利而润己身,于理顺乎?
此文,看以彼劳而供我逸,将他利而润己身二句;则文中四个彼字,及他字,皆当指施主。施主是有贫富不同,省庵法师,举此贫施主与我比较,令生惭愧,令发报恩之心。
一约农夫施主,竭尽心力,躬(身也)亲耕种。迨收成时,除还(租税)所余,一年尚难糊口,犹肯布施于我。我则安坐受食,犹不称心,自必获罪。
二约织女施主。纺纱织布,频年不已(歇也)。织成卖与他人,于己穿著,犹自艰难(敝破不堪),尚能布施于我。而我则安服有余,不知爱惜,亦必获罪。
三约寒苦施主。蓬荜为门,一定茅草为屋,扰攘(不安也)终身,犹肯发布施心。而我则广宇(广大屋宇)闲庭(闲静宽敞),优悠(自得貌)卒岁(从岁首至岁暮)。以彼之劳,而供我逸(安也);以他之利,而润己身。于心不安,于理不顺。今既受已,当思报恩。
此中举三种贫穷施主,恐人怀疑,特为辨明。经中有云:今生福乐,从前生布施而来;今世贫苦,乃夙世悭贪所致。贫者能施,自可超越贫穷海。昔佛在世,有二弟子:一大迦叶,专乞贫。二须菩提、专乞富。二人见解不同,以致人生疑谤。乞贫多致疑,乞富多招谤。
或问:‘大迦叶尊者,何以专乞贫家?’答曰:‘与种善根故。因他前世悭贪不舍,无有善根,故受贫苦果报。我特向乞,令其因贫而施,得种善根,来世免受贫苦之报。’又问须菩提尊者:‘何以专乞富家?’答曰:‘与续善根故。因他前生,发心布施,善根深厚,故受富乐果报。我特向乞,令于福中修福,得续善根,来生仍得富乐之报。’因闻迦叶之言,故有世间贫施主。
自非悲智双运,福慧二严,檀信沾恩,众生受赐;则粒米寸丝,酬偿有分,恶报难逃。是为发菩提心第四因缘也。
此段,前四句报恩方法,中三句还债警语。悲智双运,福慧二严,即发菩提心,修菩萨道。运悲下度众生,运智上求佛道。勤修布施、持戒、忍辱、三度,以求福。修禅定、智慧二度,以求慧。因定能生慧故。又精进度,通于前后。六度满足,即福慧两足,成等正觉。以福慧为庄严,故曰福慧二严。
檀信沾恩者:檀是檀那,即施主。信是信心,信仰三宝。果能发菩提心,修菩萨道,可使檀信沾恩,一切众生,俱受其赐矣。
按首句,有自非二字,犹言若不如是,则粒米寸丝,酬偿业债有分,恶报难逃。古德云:十方一粒米,重若须弥山,假如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此偈,可为这三句作注脚。
又施主之恩,如无真修,难免还债。昔有一僧,隐山住茅蓬,一心用禅功。有信徒母女二人,供养衣食,不必下山募化。一住二十年,未悟禅理,心生惭愧;受人现成供养,如何报答?遂欲往诸方参学,与徒辞行。徒诚意挽留,不必他往,愿终身供养。师以实告,未明心地,信施难消,故欲参方访道,以了生死大事。徒以师意既决,只得恳留数日,做一件衲衣,与师御寒。师允其请。母女二人,遂归家中,裁缝衲衣,一针一句弥陀圣号。做毕,再包四锭马蹄银,送师路上做川资。其日母女二人,同送师处,师即受之。定于次日动身,其夜依然坐禅如故。至半夜,有一青衣童子,手执一旗,后数人鼓吹而来,并有数人,扛一朵大莲华,至师前,童子曰:‘请师上莲台。\’禅师心中暗想:‘我用禅功,未修净土,何以接往西方?恐是魔来,恼乱我耶?’遂不理他。童子再三劝请,未可久延。师取一柄引磬,插在花台。时候已至,即鼓吹而去。次早其徒家中,马母生一引磬。马夫以此怪事,告知主母。母女二人,见引磬知是师物,不知何缘而入马腹?乃大惊。即驰至师处,见师正要动身。问师有失何物?师云不失。徒出引磬与观,此是师物,何以而从马腹生出。其师见物闻言,汗流浃背。乃作偈云:‘一袭衲衣一张皮,四个元宝四个蹄,若非老僧定力足,几与汝家作马儿。’乃将衣银还之于徒。此则故事,亦可为本段作注脚。我等比丘,若无实行,信施难消,可不惧哉!应人人同发菩提心。是为发菩提心,第四因缘也。四念施主恩竟。
丙五 念众生恩
云何念众生恩?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世世生生互为父母,彼此有恩。今虽隔世昏迷,互不相识,以理推之,岂无报效。
首句征,谓下释成众生恩。众生者,众法和合而生。外身是色阴,有地水火风,四大之法所成。皮肉筋骨为大地(有质碍故),痰泪精血为水大,周身暖触为火大,出入气息,及手足运转为风大(动则属风故)。内心是受想行识四阴,有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八识之法。前五识属受阴,第六识属想阴,第七识属行阴,第八识属识阴。内外十二法,和合而生,故名众生。
此众生名,是九法界之通称。地狱、饿鬼、畜生,是二途苦报众生。人间、阿修罗,是苦乐间受众生。天上是著乐众生。声闻缘觉是二乘众生。菩萨为大道心众生。我与众生,从旷(远也)劫来,从迷积迷,以历尘劫。世世生生者:三十年为一世,一百年为一生。又一期住世,一番生死为一生。互为父母者:或众生为我父母,或我为众生父母,彼此各皆有恩。
今虽隔世昏迷,无宿命通,昏昧迷暗,彼此互不相识;以理推测,定有互为父母子女之事,岂无报效耶?
今之披毛戴角,安知非昔为其子乎?今之蠕动蜎飞,安知不曾为我父乎?
此段,即推测诸趣中,定有父母。且先约畜推之:披毛戴角,指牛马猪羊等。蠕动蜎飞,谓昆虫蝼蚁等。安知往昔非我父母乎?安知,即推测之意,未定之词也。
每见幼离父母,长而容貌都忘。何况宿世亲缘,今则张王难记。彼其号呼于地狱之下,宛转于饿鬼之中。苦痛谁知,饥虚安诉。我虽不见不闻,彼必求拯求济。非经不能陈此事,非佛不能道此言。彼邪见人,何足以知此。
前二句举例,比况宿世亲缘,现今迷昧。罗汉尚有隔胎之迷,无怪乎张王难记也。第五句彼字,指宿世父母。或堕地狱受罪,苦痛谁知。或受饿鬼之报,饥虚安诉(无处可诉)。我未得天眼天耳,不见不闻。彼必向乃子乃孙,求拯求济。此六道轮回,三途剧报,非经不能陈述此事。‘阿含经\’、‘大日经\’、‘悲华经\’、‘地藏经\’等,均有言之。非佛具足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及得一切智,不能道此言。
彼邪见人:即不信因果者。不知依惑造业,依业受报,随善恶以升沉,有苦乐而不等;故曰何足以知此。印度常见外道,谓人,则生生世世为人;畜,则生生世世为畜;无有善恶轮回,是大邪见。又断见外道,谓人生一死,永归断灭,无有后世善恶果报,亦大邪见。我国学说,亦有一灵真性,化为虚空,此与断见外道相同。此等邪见,实能误人。若人既可生生为人,及一死永灭,无有后世,则推翻因果,世人何必为善,尽可作恶,岂不是要坏尽人心耶?惟望大家,辗转宣传,必宜注重因果,勿中邪毒。
是故菩萨观于蝼蚁,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常思利益,念报其恩。是为发菩提心第五因缘也。
上言地狱饿鬼中,定有我等宿生父母。此言畜生中,亦必有之。是故,乃承上起下之词。菩萨因得法眼,能观俗谛境界,故观于蝼蚁,皆是过去生中,为我父母。又观蝼蚁,形骸虽异,佛性本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本来是佛。只因迷真起妄,依惑造业,随业感报,堕在畜生。罪业若毕,转生人道,闻法修学,自然成佛有分,故曰皆是未来诸佛,常思利益于他,念报其恩。是为发菩提心,第五因缘也。五念众生恩竟。
丙六 念生死苦
云何念生死苦?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常在生死,未得解脱。人间天上,此界他方,出没万端,升沉片刻,俄焉而天,俄焉而人,俄焉而地狱、畜生、饿鬼。
生死轮回是大苦,人多忽而不知,此文征而释之。谓我与众生,从久远劫来,随业受报,常在生死,不得解脱。人间下八句,描写轮回状况。前两句是轮回处,依报也。后五趣正报也。出没万端,即生死无量。升则生天人二趣,沉则堕三途苦趣。片刻及俄焉,皆时之短也。善恶才分,升沉立判,五趣轮转,不得久停,故曰俄焉。文不标阿修罗者,以修罗有四类受生,归人、天、鬼、畜,四趣所摄,故不标列。
黑门朝出而暮还,铁窟暂离而又入。登刀山也,则举体无完肤。攀剑树也,则方寸皆割裂。热铁不除饥,吞之则肝肠尽烂。烊铜难疗渴,饮之则骨肉都糜。利锯解之,则断而复续;巧风吹之,则死已还生。
此段与下段,皆述地狱苦境,文浅易知。惟前二句,由地狱罪毕,黑门朝出,而暮复还,铁窟暂离,而又再入,因复造地狱因,再受地狱果也。末四句利锯解之,断而复续,巧风吹之,则死已还生:因其罪重,非一锯一死而可偿,故令其续后复锯,生已再死,备经痛苦也。
猛火城中,忍听叫号之惨。前熬盘里,但闻苦痛之声。冰冻始疑,则状似青莲□结。血肉既裂,则身如红藕华开。一夜死生,地下每经万遍。一朝苦痛,人间已过百年。
前四句,八热地狱惨痛。中四句,八寒地狱剧苦。后四句,‘俱舍论\’云:人间五十年,四天王天一日夜。四天王天百年,为等活地狱一日夜。故云一夜死生万遍,一朝痛苦百年。此百年,非人间之百年,合人间有一百八十万年。更有地狱时间,比此要长无量倍数者。故云: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又云:当思地狱苦,早发菩提心。望三复斯言。
频烦狱卒疲劳,谁信阎翁教诫,受时知苦,虽悔恨以何追。脱已还忘,其作业也如故。
造罪堕狱,频烦狱卒施刑之疲劳。阎翁甚愿众生作善,不愿众生作恶,对罪人多方教诫,谁肯听信。在阴间受罪时知苦,虽然悔恨当时不该作恶,到彼时已来不及,故曰以何追。脱已还忘:是指脱离地狱,转生人道,又忘记了地狱苦痛,其造作恶业,依然如故。所以黑门朝出而暮还,铁窟暂离而又入矣。
鞭驴出血,谁知吾母之悲。牵豕就屠,焉识乃翁之痛。食其子而不知,文王尚尔。啖其亲而未识,凡类皆然。
此举轮回之证,报应不爽。鞭驴出血:事出南京金耕县养驴家。子生才三岁,而母死。其母生平未有善业,乃堕为驴,即生其家,已十六年。一日负粮食返,驴老行迟,子怒而鞭之,皮破出血。驴顾其子而悲哭,子不知其为母也,故曰焉知吾母之悲。是夜驴之神魂,托梦于其子曰:我是汝母,因窃汝父四银,故作驴以还债,今债还清,我苦已脱,今后御驴,勿痛鞭也。子惊醒,遂将驴养之,不敢使用。
牵豕就屠:昔日浙江黄岩县,有开屠户者,将欲命终,自割臀肉,啖而食之。肉尽尚不死,令子再割肉一刀方死。过三年,家畜一猪,甚肥大,重可二百斤,明日欲牵就屠杀之。其夜子得一梦,猪云:我是汝父,因在生造杀业,故罚为猪。子醒告其母,遂将此猪,畜而不杀。若不托梦,焉识猪是其父。
食其子而不知,文王尚尔:当时文王为西伯侯,修德行仁,人心归附。诸侯疾纣王无道,欲以文王为天子。纣闻其事,乃因文王于羑里。纣臣告王云:文王是否圣人,可验而知,请杀其子以食之,如知其为子肉,方可为圣。纣从其言,乃杀文王之子伯邑考,作羹以食之。文王食已,纣以其不知其为子肉,非圣人也,乃释之。
啖其亲而未识者:前生父母,今堕畜生,世人多皆不识,啖而食之,故曰凡类皆然。
当年恩爱,今作冤家。昔日寇仇,今成骨肉。昔为母,而今为妇。旧是翁,而今作夫。宿命知之,则可羞可耻。天眼视之,则可笑可怜。
此段事实,人或不信,如得宿命、天眼二通,自可知见前生之事,心中不疑。昔闻道友说一故事,与此段事实相符。云有富者,夫妇二人,诞生一子,夫亡,子养数岁,聪俐非常,母甚爱之。不料母未久去世,转生同里,亦一富家为女。长大出阁,适配其前生子为妇。因前生爱子之情不断,转世而成夫妇,恩爱绸缪,亦生一子,爱如掌上之珠。一日杀鸡烹食,夫妇对酌,各取好肉喂其子。忽有一僧,从外而来,直入其室。夫妇见而惊之,斥曰:‘何故闯入人家,岂有此理。’僧回答:‘汝岂有此理。\’复难云:‘云何说我无理?’僧指其夫云:‘汝杀父奸母,养冤家,岂有是理耶?’其夫闻其诬谤,心中大怒,即呼僮仆,欲殴之。僧云:‘我非妄说,何得见殴,汝所食之鸡,是汝前生之父,汝现前之妻,乃汝前生之母,汝此儿子,是汝前世冤家,长必杀汝。汝若不信,我借天眼、宿命二通与汝,令汝亲验,如若不是,再打未迟。’乃允其言,遂向碗中视之,果为其父,妻果其母,儿果宿世冤家。乃感高僧指示,信其道行,从其学道,以解昔日之冤。诚哉宿命知之,可羞可耻,天眼视之,可笑可怜也。
粪秽丛中,十月包藏难过。脓血道里,一时倒下可怜。少也何知,东西莫辨。长而有识,贪欲便生。须臾而老病相寻,迅速而无常又至。
此叙生老病死苦。粪秽丛中:指胎藏,在生藏(食未化)之下,熟藏(食已化)之上;十月怀胎,包藏在胎藏之中难过。脓血道里:即指尿道,生时在胎,要翻一筋斗,头先产出,故曰一时倒下可怜。上叙生苦。少也何知:少时知识未开,所以东西莫辨。长而有识:长大之时,六根对六尘境界,六识起分别,因好丑而生憎爱,心随境转,贪欲便生。此贪欲,乃贪财色名食睡,五欲之境,非独指色欲也。
须臾而老病相寻:此一句,叙老病之苦。须臾时之短也,一转眼而老病相寻。此身四大假合,无可爱乐。正喜年华壮盛,弗觉老迈现前。且看身体健康,岂料病魔缠绕。迅速而无常又至者:此下叙死苦。迅速时之最快也,石火电光,毋得久留。无常乃死之别名。以下十一句全叙死苦。人命无常,喻如风灯草露。今日不知明日事,上床难保下床时。几多一息不来,便成千秋永诀。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风火交煎,神识于中溃乱。精血既竭,皮肉自外干枯。无一毛而不被针钻,有一窍而皆从刀割。龟之将烹,其脱壳也犹易。神之欲谢,其去体也倍难。
此叙临死状况。风火交煎,即寒热相迫。神识不能作主,故曰于中溃乱(不定也)。精血既经竭尽,所以皮肉自外干枯。每见□者,临死则干瘦如柴。临欲命终,四大分离,最为剧苦。浑身毛孔窍穴,皆如针钻刀割,喻如龟之将烹,其脱壳也,犹觉容易。而死时神魂(是第八识)欲谢,其离体也,比他更难。若生平作恶,未舍暖触,地狱相现,更加痛苦。若有修持,临终自有把握,自然不苦。又有一生念佛,临终佛来接引,正念昭彰,心神愉快,往生极乐,更无诸苦,多含笑念佛而逝。一生念佛,临终而见佛接引,愿生西方,顷刻而净土现前,自应含笑西归矣。
心无常主,类商贾而处处奔驰。身无定形,似房屋而频频迁徙。大千尘点,难穷往返之身。四海波涛,孰计别离之泪。峨峨积骨,过彼崇山。莽莽横尸,多于大地。向使不闻佛语,此事谁见谁闻。未睹佛经,此理焉知焉觉。
心无常主:此心乃指六识之心,无有一定主宰,常随境转,攀缘六尘境界。类商贾而处处奔驰:类,似也,似商贾之人,出外贸易,处处奔驰,无暂停息。身无定形:此身乃指四大之身,无有一定形貌,随善恶业,受苦乐报,轮转六趣之中,似房屋而频频迁徙。舍身受身,出一皮袋,入一皮袋,改形易报,似房屋频频(常常也)迁徙(迁移)。或高楼大厦,或破壁颓垣,不得常住。
大千尘点,难穷往返之身:承上自从旷劫,生死轮回,不知经过几千万遍。譬如大千世界中之尘点,一尘一身,尚难穷尽,六道往来之身;死别生离,所出之泪,踰于海水,故曰四海波涛,孰计别离之泪。
峨峨积骨,过彼崇山,莽莽横尸,多于大地:峨峨山高貌,莽莽草多貌;喻积骨过彼高山,横尸多于大地。如上之事,向使不闻佛语,此事谁人见过,谁人闻过。未睹(看也)佛经,此理安能知觉。
其或依前贪恋,仍旧痴迷。只恐万劫千生,一错百错。人身难得而易失,良时易往而难追。道路冥冥,别离长久。三途恶报,还自受之,痛不可言,谁当相代。兴言及此,能不寒心。
以上从无始来,不知经过多少生死。生死全由贪痴所致,贪痴不断,生死不了。故曰依前贪恋五欲,仍旧痴迷不悟,只恐万劫千生,一错百错。人身难得而易失,经云: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如大地土。良时易往而难追:光阴迅速,犹如白驹过隙,去已难追。是日已过,命亦随减。道路冥冥:即死后九泉路上,杳杳冥冥。别离长久:从前恩爱,到此成空。昔日风流,如今安在。
三途恶报者:上品恶业堕地狱,中品恶业做饿鬼,下品恶业变畜生。还自受之:依业受报,自作自受。痛不可言,谁当相代,兴言及此,能不寒心:此四句,如狮子峰和尚云:纵使妻儿相惜,无计留君。假饶骨肉满前,有谁替汝。生者空自悲啼痛切,死者不免神识奔驰,前途不见光明,举眼全无伴侣。过奈河岸,见之无不悲伤。入鬼门关,到此尽皆凄惨(望各熟思津梁预布)。
是故宜应断生死流,出爱欲海。自他兼济,彼岸同登。旷劫殊勋,在此一举。是为发菩提心第六因缘也。
是故二字,承上生死。既有如是苦患之故,则宜应断绝生死流,超出爱欲海。但欲断生死流,须研穷此流根源从何而起?溯流穷源,源止则流息矣。经云:爱为生死本。由爱生欲,因欲受身,爱欲为生死流之根源。果能提起智慧剑,斩断生死流之源,自可超出爱欲海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