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译文--妙境法师
发布时间:2020-03-09 12:03:38作者:大众学佛网什么是瑜伽师修行的次第呢?即十七地。是哪十七地呢?嗢柁南颂说:
五识身相应地、意地、有寻有伺地等三地、三摩地、非三摩四多地、有心地、无心地、闻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这样,就具足了三乘。还有有余依地、无余依地。这就称为十七地。
第一、五识身相应地,第二、意地,第三、有寻有伺地、第四、无寻唯伺地,第五、无寻无伺地,第六、三摩四多地,第七、非三摩四多地,第八、有心地,第九、无心地,第十、闻所成地,第十一、思所成地,第十二、修所成地,第十三、声闻地,第十四、独觉地,第十五、菩萨地,第十六、有余依地,第十七、无余依地。这就简略列出十七地,做为瑜伽师修行的次第。
什么是五识身相应地呢?就是五识身的自性、所依、听缘、助伴、作业,总括起来,就称为五识身相应地。
哪些称为五识身呢?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什么是眼识自性呢?就是依据眼根,了别色境。
眼识的所依如下:第一、俱有依,即眼根;第二、等无间依,即意识;第三、种子依,即执受一切种子、为一切种子所依止,属于异熟果体的阿赖耶识。
这就简略说明了二种所依,包括色法和非色法两种。眼根是色法,其余的是非色法。这眼根有三大特徵:㈠是四大种所造,㈡指的是净色根(而非扶尘根),㈢净色根无法为肉眼所见,却有质碍性。意识,是眼识缘境以后相续传递过去的。一切种子识,是无始以来,耽著戏论,辗转熏习于众生心中,成为种子,等待未来成熟受报的果报体。
眼识所缘的对象,是可见的,有质碍的色境,这种色境又有很多种,简略来说有三种,即显色、形色和表色。显色包括青、黄、红、白、光、影、明、暗、云、烟、尘、雾和空一显色。形色包括长、短、方、圆、粗、细、正、不正、高、下色。表色包括取、舍、屈、伸、行、住、坐、卧,这些都是色。
而且,所说的显色,假若色境显现明了,是眼识所缘的外境。所说的形色,从显色的积集之上,假立长、短等种种不同的形状。所说的表色,就是这种积集色剎那生灭相续,由于变更位置的原因,在原来出现的地方不再出现,转而出现在其它地方,就时间上来说,或者是无间断的,或者是有间断的。移动的位置,或者远,或者近,差别而生,或者是就整件物体不离本处而变更其形相,这就称为表色。而且,所说的显色,是光线明暗的差别。所说的形相,是长、短等积聚色的差别。所说的表色,是以思业作用为依,然后显色、形色有种种差别的变动。显色、形色和表色三种色都是眼根的所行,即活动的对象,也是眼根的境界,即活动的范围,也是眼识和意识的所行和境界。三种色都是眼根、眼识和意识所直接攀缘的对象,只是名字有别而已。
而且,就是这种色,又有三种,或者是好显色,或者是恶显色,或者是俱异显色,好像是色境在显现。
眼识的助伴,是与之相应而起的各位心所法,即作意、触、受、想、思,及其他与眼识同时相应而起的各位心所法。而且,眼识及其相应的各种心所法,攀缘同一对象,心法、心所法行於境界时的相状,并非一种,同时存在,而且相应,各有自性,一一生起。而且,它们一一各自从自己的种子而生。
眼识的作业,应当知道有六种。只能了别自己所缘的外境,这是它的第一种作业;只是了别自相:只能了别现在:只能是一刹那间进行了别;眼识还有二种作业,随意识而生起,随意识善而善,随意识染而染,随意识所发的业而转;眼识又能够缘取可爱的乐果和下可爱的苦果,这是眼识的第六种作业。
什么是耳识的自性呢?是依据耳根,了别声境。
耳识的所依如下:第一、俱有依,即耳根;第二、等无问依,即意识;第三、种子依,即摄藏一切种子的阿赖耶识。耳根有三大特徵:㈠四大种所造,㈡耳识所依净色,㈢不可见有质碍。作为等无间依的意识和作为种子依的阿赖耶识,和上述眼识所说的一样。
耳识的所缘,是不可见的有质碍的声境。声境又分为很多种,螺贝声、大鼓声、小鼓声、舞声、歌声、各种音乐声、演出杂耍滑稽戏的叫声、女人声、男人声、风林等之声、明悟了义声、不明悟了义声、正直的言语声、不正直的言语声、下声、中声、上声、江河等之声、斗诤喧哗嘈杂声、领受忆诵佛法之声、讲演宣说佛法之声、论议声、决断声。这很多种类的声音,有众多之声。
这些声音,简略来说有三种,即因执受大种声、因不执受大种声、因执受不执受大种声。第一种,只是内缘声;第二种,只是外缘声;第三种,是内外缘声。
这些声音,又可以分为另外三种,即可意声、不可意声、俱相违声。而且,这些声音又可以分为无语义的鸟叫声、宣说理义声、扬显佛法的赞叹声等种种差别之名。
上述声音,能够引起耳根相对它们的行运活动,成为耳根所缘取的境界。能够引起耳识相对它们的行运活动,成为耳识所缘取的境界,成为耳识觉知识别的对象。能够引起意识相对它们的行运活动,成为意识所缘取的境界,成为意识觉知识别的对象。关于耳识的助伴和作业,如前述眼识的有关部分,读者以此类推,应当知晓。
什么是鼻识自性呢?即依据鼻根,了别香境。
它的所依如下:俱有依,即鼻根;等无间依,即意识;种子依,即摄藏一切种子的阿赖耶识。鼻根有三大特徵:㈠四大种所造,㈡鼻识所依净色,㈢下可见有质碍。关于意识和种子,和前面论述眼识的有关部分相同。
鼻识的所缘,是不可见有质碍的香境。香境又分为很多种,包括好香、恶香、平等香,通过鼻识所嗅所感知植物的根、茎、花、叶、果实之香。像这样的种类,还有很多种。而且,所说的香境,有鼻所闻、鼻所取、鼻所嗅等不同的名称。
上述香境,能够引起鼻根相对它们的行运活动,成为鼻根所缘取的境界。能够引起鼻识相对它们的行运活动,成为鼻识所缘取的境界,成为鼻识觉知识别的对象。能够引起意识相对它们的行运活动,成为意识所领取的境界,成为意识觉知识别的对象。鼻识的助伴和作业,如前述眼识的有关部分,读者以此类推,应当知晓。
什么是舌识自性呢?即依据舌根,了别味境。
舌识的所依如下:俱有依,即舌根;等无间依,即意识;种子依,即摄藏一切种子的阿赖耶识。舌根有三大特徵,㈠四大种所造,㈡舌识所依净色,㈢不可见有质碍。关于意和种子,和前面论述的眼识有关部分相同。
舌识所缘的对象,是不可见有质碍的味境。味境又分为很多种,即苦、酸、辛、甘、咸、淡,可意、不可意、或中容味,都是舌所尝的味。而且,味境又有应尝、应吞、应瞰、应饮、应舐、应吮、应受用,如此很多的不同名称。
上述味境,能够引起舌根相对它们的行运活动,成为舌根所缘取的境界。能够引起舌识相对它们的行运活动,成为舌识所缘取的境界,成为舌识觉知识别的对象。能够引起意识相对它们的行运活动,成为意识所缘取的境界,成为意识觉知识别的对象。舌识的助伴和作业,如前述眼识的有关部分,读者以此类推,应当知晓。
什么是身识自性呢?即依据身根,了别触境。
身识的所依如下:俱有依,即身根;等无间依,即意识:种子依,即摄藏一切种子的阿赖耶识。身根有三大特徵:㈠四大种所造,㈡身识所依净色,㈢不可见有质碍。意和种子,和前面论述的眼识有关部分相同。
身识所缘的对象,是不可见有质碍的触境。触境又分为很多种,即地、水、火、风的属性,还有轻性、重性、滑性、涩性,还有冷、饥、渴、饱,还有力、劣、缓、急,还有病、老、死、痒、闷、黏、疲、息、软、怯、勇。如此种类,有很多种触。触又可以分为三种,即好触、恶触、非好非恶的触,都是由身体所触感的。而且,所说的触还有擦摸、碰触的、硬的、软的、动的、暖的,如此很多种不同的名称。
上述触境,能够引起身根相对它们的行运活动,成为身根所缘取的境界。能够引起身识相对它们的行运活动,成为身识所缘取的境界,成为身识觉知识别的对象。能够引起意识相对它们的行运活动,成为意识所缘取的境界,成为意识觉知识别的对象。身识的助伴和作业,如前述眼识的有关部分,读者以此类推,应当知晓。
而且,虽然眼没有坏,色境也显现在面前,假若能发动心识行运的作意不是正好起动,要产生的眼识也一定不会产生。要是眼没有坏,色境显现在面前,能发动心识行运的作意也正好在面前起动,要产生的眼识才会产生。像眼识的产生一样,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的产生,应当知道,也是这样。
而且,由于眼识的产生,三种心就可以获得。按次第排列,即率尔心、寻求心、决定心。上述第一种心念局限在眼识,后二种心念在意识。决定心以后,才有染净问题。在意识具有了善、不善性之后,才能有善、不善的意识,致使眼识产生善、不善性的同性流转。然而眼识识别善、不善,不是由眼识本身所具有的识别能力起作用的结果,而是随意识流转的结果,自此意识也不再趣向其它境界。经过这一番过程,眼识和意识的行运,或者是善净或者是不善染污,便连续地流转著。像眼识的产生形成三心一样,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的产生形成三心,应当知道,也是这样。
而且,还应当这样来观察思考,五识所依托的,就像去他方的人所乘的车。五识的所缘,就像人们所做的事一样,伴随五识流转生灭并影响它们的各种心理活动,就像同行的伴侣一样。五识的造作,就像各自的功用能力。五识的所依、所缘、助伴、作业之间的差别,还应当这样来观想思考,五识所依托的,就像居家人的家。五识所缘取的对象,就像人们享用的物品一样。伴随五识流转生灭并影响它们的各种心理活动,就像主人的仆人使女一样。五识的作业,就像主人的作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