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一

发布时间:2020-05-16 15:19:42作者:大众学佛网

  《法性基础》之一

  2012年10月19日《心经》网络课堂录音整理

  《法性基础》之一

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一

  ——2012年10月19日《心经》网络课堂录音整理

  各位同学晚上好!我们今天开始学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周一我们有几个组的同学大体上把经题和第一句话跟大家做了一些分享。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内容就是经题,就是这个题目。第一句话我还没准备,但是觉得这节课能把这个经题跟大家分享完,就不错了。

  在进行这个分享之前,我想简单的把我们这个课程的安排再说一下。有些同学可能已经收到了,我们义工同学编的这本小的教材,上面的名字是:《龙泉寺网络佛学院》;后面的副标题是:学前班教材。恭喜各位现在正在学前班。后面的话是附的一个注,是道总。既然有学前班,那么后续还有一系列的班级,什么班呢?我们现在初步给它安立的名叫:初级、中级、高级,最后一个叫特级。那么至少目前有五个阶段,学前是一个阶段,初级、中级、高级加上特级,应该是五个阶段。

  这五个阶段基本上就是按照《菩提道次第略论》或《广论》的内容来分的。所以,道前基础这部分对应的就是我们这个学前班,也就是我们学前班的重点。这个根本或者叫骨架,纲领性的东西就是道前基础的内容;初级,就是以下士道为纲;中级,就是以中士道为纲;高级,就是以上士道为纲;这个特级呢,就是止观。这是个纲、是脉络,配合每个阶段的纲和脉络,我们会选择一些相关的经论来补充。这个当然包括佛法,也会参考些传统文化的内容。比如第一阶段我们会参考学《大学》,这是学前班教材其中一部分内容。按目前进度来看,每个阶段至少需要两年,所以五个阶段下来至少需要十年。这个大家已经有心理准备了,这里不需要多说了。

  有的同学可能觉的,哎呀,时间那么长,无常随时都会来临,学前班还没毕业呢,我走了。(众笑)那怎么办?如果你心心念念还想着这件事情的话,不用担心,下一生来呢接着学。可能再过个三年五年,一个小朋友过来了,可能就是你。从牙牙学语开始就进入这个环境了,那很好。我们只要进入佛门,开始学习佛法,需要有个基本的概念,可能早已经树立起来了。如果还没有的话,从现在应该开始树立了。什么概念呢?——无限生命。如果没有无限生命的眼光,我们学习佛法……我们不排除有些根性特够的、特有大善根的同学,他一听佛法就开悟了,这一生成就了,他还没来得及树立无限生命的概念就开悟了,那没办法。对我们大部分同学来讲,这是一个基本概念,就是把我们的眼光放在无限生命的长河里边来去看待很多的人、事、物乃至于我们学习的内容。

  这个眼光放长远,跟安住当下(我们学习佛法都知道说要安住当下、安住当下)这两者是什么关系呢?是不是我们一有无限生命的眼光就好高骛远了呢,就开始心心念念想着说未来怎么办,怎么才成佛啊,眼前心就安住不了了呢?会不会是这样的呢?这个需要大家在生活中去体验了。但我现在的感觉和体验就是:如果我们真的是将眼光放的越来越长远的话,那么我们的心就一定是越来越能安住当下,这两个是一体的。如果说我们的心总是安住不了当下,那是因为眼光太短浅的缘故。我们只看到了眼前的得失,所以不可能安住的,不可能安住在当下,眼前的一点点超出我们预期的得失,都会引发我们内心的烦恼的时候,那说明我们的眼光已经被眼前的得失局限了。为什么被眼前的得失局限了呢?因为没有看到无限生命。这个无限生命不但是未来的无限,而且是过去的无限,这种无限生命预示着无限的因缘。有人说:我没有证神通啊,老是让我看,我怎么看啊?所以我们要去树立这个概念,可不是关起门来一想就想出来了,那可不是。我们现在学习佛法,实际上佛在讲这些所有的内涵都是基于这样一个背景。所以我们要去了解的话,就会发现,佛讲的任何一个法,无不是在揭示这样一个真谛,无限生命的真谛。尤其是讲业果故事的时候,很少有讲这一生的业果故事,全部都是至少三世的因果。这都是基于对无限生命这个前提的认知框架下,对业果才慢慢有一些正确的认知和了解。

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一

  所以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总是心不安、躁动、忧虑的事情太多,我们要好好考虑考虑我们到底在关注什么事情,这个事情的时间尺度到底有多长。当我们不断去串习无限生命的时候,那么十年在我们这个无限生命里面几乎就是一瞬间,这一生可能都是一瞬间,更何况这十年呢。所以基本上有了这个概念后,那个誓愿自然而然就成立了。什么誓愿呢?无限生命中都要这样学下去,不会有一刻停止,这种心理状态自然而然就成立了。

  第一个阶段的课程,以前已经跟大家分享过。一个是《菩提道次第略论》的道前基础。重点是安立道总的概念,菩提道的总体。这个菩提道总体概念的核心是三士道的安立。这个三士道,看是三士道,实际上就是一乘,就是上士道。之所以称为三士,就是要把它分开下士和中士,实际上它们就是为了引入我们进入上士道的前行的方便。所以基于这样一个概念,我们所持的一切法,一定是一个大乘的发心在摄持它,不然的话这个法就不是佛法。佛讲的法不可能不是引导你成佛的,这是绝无可能的。他说的每一件事情背后一定有这个用意在,我们眼前体会不到,那是因为我们没了解佛的密意。所以当我们学道前基础,学这个道总建立的时候,慢慢就把这个密意给开显出来了。所以,只要是佛讲的每一句话,佛讲的每一个法,他是怎么去策励我们这样一个菩提的发心的,这里边一定要有这样一个转化,如果没有的话,那么这个法,我们所学的它的价值、它的内涵就打折扣了。

  有这样一个整体概念以后,下面我们紧接着就学了《大乘五蕴论》。这个《大乘五蕴论》我们安立的课程名字是“法相基础”。“法相基础”,我们学这个最主要的目的是奠定进入佛法大门的一个工具。掌握这样一个工具,进入任何一个领域都有他自己自身的一套非常严密的完整的名言体系,我们对这一套名言体系需要非常熟悉。这对我们未来的学习,是一个基本条件。

  配合这个法相,实际上,我们已经开始接触一些唯识的思想。大家要知道法相和唯识是两个概念,不要觉得学法相就是唯识,法相和唯识是两个概念。尽管我们学唯识一定要去了解法相,但是并不意味着法相就一定是唯识。因为法相在我们的根本乘佛教里面,像《俱舍论》,像这样一些的论典,重点也是在讲法相,但是不能说它是唯识。唯识这个提法,唯识这样一个思想的宗旨,已经预示着佛教在印度发展的后期以后,大乘佛教思想开始兴盛以后,所形成的特有的一个宗派,叫唯识宗。这里边已经有大乘思想。我们在学《大乘五蕴论》,虽然名为大乘,但实际上它重点是在介绍法相,它的很多观点其实还是根本乘或者叫原始佛教的思想比较多。即便中间有些已经开始步入大乘思想,这一点以前已经分享过,这里不做特殊说明。

  有了这些基础以后,我们现在重点开始学习《心经》,这本《心经》的课程名字叫“法性基础”。这个法性是和法相对应的。法性名词来源于《大乘五蕴论》中一个法的介绍,大家还记得吧?出现过法性,是什么?真如。四个无为法里边,最后一个叫“真如无为”。定义大家还记得吧,诸法的法性是什么呢?就是无我性。诸法的法性就是无我性。诸法是什么呢?就是《大乘五蕴论》里边介绍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一切法。法的性质是什么呢?就一个,无我性。但大家去看前边每个法的定义的时候,每个法本身都有他的性质。比如说,色蕴里边有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诸色,地、水、火、风。地是不是一个法?是。那它就有它的性质。什么性质呢?——坚强性,这种坚强性只有地界才具有,水界、火界、风界就不具有,其他的法更不具有。诸法的法性不能称为坚强性。所以每一个法都有它自身的一个性质,这种性质实际上讲的就是法的特征,法的相状是什么。但是这个名词用的也是性,但是这儿的性其实就讲的是相,以什么为相。地界的相,就是坚强的相状。所以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每一个法都有它基本的特性,这个基本的特性就是这个法之所以称为这个法而不称为别的法的原因。但是我们在学习法性的时候就是要了解,那么多法,每种法都有它自身的特点,共同的特点是什么,最后总结总结就一个,无我性。这个无我性因为在《大乘五蕴论》里边介绍的太简单,就一句话,所以我们在这儿特别再学习一门课,把无我性的特点深入的挖掘。

  大家知道这儿的法性,未必就是中观,这也是两个概念。法相和唯识,法性和中观,这是两组概念。法性和法相,讲的是一切法的体性和相状,它的共性和它的差异性。这个概念是非常宽泛的,遍及一切佛法。但是当我们提到唯识和中观的时候,那就是两个特有的宗派。讲什么呢?这两个趣入佛法最核心的精髓就是《大般若经》。《大般若经》又称为佛母,佛母,佛的母亲,就是佛的出生处。佛之所以成佛,之所以能够成就佛的境界,主要靠得是哪部经典呢?就是《般若经》。如果说我们不学习《般若经》,不研讨《般若经》,要问你佛是什么境界,我们没办法回答,你回答不上来。佛的境界在这个《般若经》里面开显的是淋漓尽致的。这个《般若经》因为内涵甚深,后来的袓师希望在趣入《般若经》的时候,他有他的一些解读,形成了他特有的思想。这时候形成了两种特有的思想,一个就是唯识,又叫瑜伽行派,一个是中观。唯识又叫广行,中观又叫深见派。见、行,我们龙泉寺有个见行堂,意味着说趣入佛法大海时有这么两大途经。这两个途经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最后共同成立这样一个境界。

  这个法性和法相是更加普遍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我们如果认为这是后来在大乘佛教法里面所提到的两个宗派的话,那么在根本乘佛教里面也有它的法性和法相。这个法性和法相有两部论。这两部论将来我们在十年以后,大家到了特级班以后,再回过头来从幼儿园重新上的时候,就开始学这个了。我们第一遍的学习基本上都是框架式的,纲领式的。不可能学大经大论,如果学大经大论的话,大家想想看,就一部《大毗婆沙论》200卷,就阿底峡尊者还学了十二年,各位,我们准备要学几年?一位出家的、智慧那么高的人,这部论还学了十几年,要让我们学,我们要学多少年呢?可能几生几世都学不完。所以我们现在仅仅是拣其扼要,非常简单的把其中纲领性的东西把握了。不要以为这样学完就可以了,这只是一个起点,佛法的经藏那是无量无边的。

  在根本乘佛教里边有两部论,这两部论重点讲法相的就是《俱舍论》,这个大家已经很清楚了。这是世亲菩萨在进入大乘之前,在学习《大毗婆沙论》的时候,对《大毗婆沙论》200卷作的一个总结、提炼,形成了《俱舍论》30卷。讲法性的还有一部论,这部论形成的时间和《俱舍论》相差不多,叫《成实论》。这《成实论》,成:成就;实:真实。成就真实的一部论。这《成实论》有16卷,这个重点在讲法性,所谓的法性最后讲的也是空性的内涵。这个空性的内涵,虽然是根本乘的论典,但是过去在南北朝的时候,祖师甚至把他判为大乘的经论、大乘的论典,为什么呢?因为它对法无我、无我的内涵发掘已经相当深入了。但是传统上我们还是认为它是根本乘的、重点讲法性的一部论典。所以,在讲成实的时候,这个实就是谛,谛主要讲的就是四谛——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按照这四步把整个佛法的内涵来贯穿起来了,而重点是在法性上做了探讨。条理非常的详细,非常的细致。将来如果我们想学的话、要想深入的话,肯定还是要把这个基础重新给它补上去。现在大家不要着急,回去马上找《俱舍论》、《成实论》开始学。你别!你一学就不出来了,出不来了。出不来的话,我们框架性的东西没有了,那你学的话很容易就钻到牛角尖里面去了。

  为了整体上对法性的概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我们选择《心经》这部经典。《心经》非常短,我们可以比较简明扼要的、能够树立起对于无我,或者对于空性的认知,大体上有一个了解。有这样一个法性和法相这两个共同的基础之后,基本上我们第一个阶段佛法的学习就结束了。

  随后我们再补充一下:这样一个佛法的内涵,这样一个道总思想以及法性和法相的角度,趋入这样一个道总的角度,它在我们自己文化里边是怎么展现出来的?这个可能比较契合我们自己文化的根基的事情。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去把这样一个佛法的内涵给它表达出来、实践出来。靠什么呢?我们在这个时候,学一下《大学》。它里边所体现出来的佛法的内涵是怎么体现出来的?这个名言上要做一个转换。

  我们大体上把第一个阶段的课程给大家做这样一个简单的分享。现在我们开始分享经的题目。对这一块,大家有什么问题?没有啊?听完以后没有激动一下?那么淡然,好啊!没有的话开始往下讲了。(同学:法师,我有问题。您说的这个空性,它在其它宗派里边的关系是什么?)这个问题等我们十年以后再回答,好吧?(法师笑)十年以后我们把禅宗、律宗、净土宗,各个宗派的有代表性的经论学完以后,我想这个答案自然而然你就知道了。还有没有?坦白的讲,我现在回答不了你这个问题。(法师笑)(众笑)好,我看还是不要再问了吧。

  我们开始分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题目。为了印象深刻一些,我们把这个题目写下来。《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个题目大体上我们分四部分:一个是般若;一个就是波罗密多;一个是心;一个是经。因为《心经》大家都非常熟,乃至于说很多同学每天都诵很多遍。但是对于经里边的每一个词它的内涵以及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体现到底是怎样的,我想这一阶段,我们就重点做一些研讨,做一些分享,看看我们从中能得到什么启发。

  我们先看一下这个,叫“波罗蜜多”,它是一个梵语的音译词。有的翻译成“波罗蜜”,后来玄奘大师他们翻译成“波罗蜜多”之后,这个就比较通用了。它的汉语的意思都很清楚,是什么呢?到彼岸。谁是彼岸谁是到呢?不知道?我们就不知道了?波罗是彼岸,蜜是到,彼岸到。他们的语法很有意思哦,彼岸到,我们是到彼岸。到彼岸这三个字总结成一个字就是什么呢?叫“度”。所以“六波罗蜜多”就是“六度”,到彼岸就是跨越、度过然后到达彼岸,这是一个词去概括它。

  那有这个“度”,有这个到彼岸之后,大家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啊,既然有彼岸那就一定有此岸。好,这儿有个此岸这儿有个彼岸,有此有彼中间是什么呢?(同学:般若)般若?中间是什么?(同学:水)中间是水?(法师笑)那生活在沙漠里面就没机会度彼岸了。那是什么呢?说说看,是什么?我们只知道度彼岸,不知道中间是什么就过去了?(同学:六道,轮回,船……)六道?轮回?还有什么?船?五花八门,也不知道大家各自想的因为中间各自内容不一样,所以到彼岸是什么也不知道了。(同学:波罗蜜多)哦,中间是波罗蜜多。(同学:菩提道)中间是菩提道。唉,好啊,菩提道啊,如果不是菩提道的话怎么到彼岸呢?中间就是菩提道,说得很好。这个菩提道没问题吧?到彼岸,彼岸是什么呢?所以我们既然问中间是什么,那就要考虑彼岸是什么,对不对?彼岸是什么?涅槃,觉悟,觉,还有什么?智慧,还有没有?解脱。哎呀,我们每个人心中有一个彼岸。彼岸是什么呢到底?(同学:恐怖)什么?恐怖?(同学: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好,无上正等正觉没错吧?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总之一个就是我们最后的目标。

  这个目标一定是这样一个结果,这个结果是什么呢?就是佛!你不是要成佛吗,彼岸就是佛呀,对不对?那么此岸是什么呢?轮回、凡夫,还有什么?此岸就是我们正在生死轮回中,乐此不疲的转啊转啊转啊的那个对象,就是我们这一群凡夫。这个此岸彼岸一旦界定以后,那么中间我们就知道这是什么了,这是什么呢?这个中间是,其实刚才已经说到了,就是菩提道,对不对?所以我们由一个凡夫到彼岸的路程就是菩提道。这个菩提道那是什么呢,就是六度。没错吧,菩提道就是六度。六度可以含摄一切佛法。这一切佛法的目的,都是为了把我们从凡夫轮转的此岸承载到无有轮回的彼岸,解脱了,成就了。

  好,这个大家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没有了啊,好,我们都见解统一了,将来我们上去的时候不要乱跑啊,我们这个路子就这么走了。欢迎大家提出不同的见解,我们再去辨,我们再去辨析,再去认知它。那么刚才说这个道没有错是六度,但是在这个度的过程中,如果比喻这个六度它是一个工具,佛法就像一个工具一样,就像一条船一样,那么什么是水?是什么在承载这个船?这个还要了解,是什么?(同学:众生)哎呀!众生好辛苦,承载着我们成佛的大船。所以叫什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是这个意思。水能载舟,它能够承载我们,我们善加对待,一切众生这就是我们将来成就的最好的境界。舟过去了,人家众生继续承载。怎么觉得众生成了菩萨了,帮你渡过去了,人家留下来了,我们这样去理解啊。那么既然有此岸有彼岸,我们适当去体会一下,这个时候在这种境界里面,我们去体会一下佛的境界是什么境界。

  大家知道我们凡夫为什么会在这个此岸里边出不来呢,为什么?因为无明,因为有一个我执。这个我执的力量,一直会主宰我们的身语意的三业,最后形成了种种的习气。这个习气呀就是习惯,一直在串习它,一直在反复的去这样在造作它,结果形成了一种气,这气是什么呀?无表色,气就是无表色。这个一直在累积一直在累积,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气场,大家知道,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气场。我们每个人因为我们生命的无限的轮转相续性会导致,我们一直以来每个人他一直在造作一直在造作,而背后都有一种我执的力量,他累积了非常多非常多的习气,而这种习气就是一种场。这个场就是我们的业所感得的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边,只要宿生和你有缘的人进入你的场,两个人相互的作用,过去串习的心理状态就会在那一刻呈现出来,这个不需要时间。这种场的作用是刹那之间就会产生的。所以你见到一个人特别欢喜,什么原因呢?你们彼此之间的场决定的,过去你们的场累积的就是这样一种彼此之间相互付出,你总是在给他考虑,他也总是在给你考虑,彼此之间的缘份又特别的深。彼此之间带来的快乐的缘,我们假设它是善缘,善的缘份,他能给你带来快乐,这种场,只要你一见到他,刹那之间就开始变了,我们的心境刹那之间就会受场的影响,就变了。

  大家知道在这个场里边我们能不能作主?我们是作不了主的,为什么呢?因为有一种执取在。这种执取的形象有点像(手拿粉笔松手落下),看到了,这个粉笔为什么一定要往下落,因为有引力。大家知道,当粉笔不在的时候,力存在不存在?力不存在,场存在。地球的重力场存在,但是没有力。力只有什么时候存在呢?只有这个物体放在地球的重力场中,力才产生了。力才对这个物体的运动产生一种主宰。这个时候粉笔自由吗?不自由。你说它自由,往上走,因为你在往上扔它,它做不了主。如果它是这样的状况一定往下落。为什么呢?因为它宿生一直在串习一种力量,它也有力量,它也有它的我执在。这种持取的力量会导致到它受到一种自然力的约束,就一定会往下落。

  而我们生命就如同粉笔一样的。因为我们有我执的一种执取,相当于这个物体有质量是一样的,只要进入一个场里边就开始轮回了。只要我们的我执进入了一个场,什么场?六道轮回的场。这个是一点也做不了主,大家想想看,我们除了这个六道轮回,我们能去哪儿呢?(同学:西方极乐世界) (众笑) 六道轮回包括所有的空间我们都进不去,我们只能在这个场里面。所以我们这个力量,重力,这个轮回的力量一直在产生作用,我们不可能逃脱出来的。

  除非我们把这个我执给去掉了,除非这个粉笔的质量没有了。所以它就可以不落。所以我们就知道了,当我们去了解为什么在此岸这个根本原因的时候,那么我们整个的六度是度什么呢?就是度我们自己我执的习气,靠什么度呢?面对这些境界去度,度什么呢?度我们那些根深蒂固的执着习气,最后成佛了。

  那么佛他是什么呢?佛有没有习气?(同学:没有)是吗?怀疑了,佛也是人,人当然有习气了,佛也有习气,你看看老爱打坐(众笑),老爱出去托钵乞食,那是好的习气(学员说)(众笑)。奇怪了,佛有没有习气呢?他有没度人的习气呢?这个问题大家以后在读佛经的时候再留心一下,然后看一看,佛他有没有习气,至少在《金光明经》里面有这么一段描述。当时看到心里特欢喜,发现佛还有习气(法师笑,众笑)。说:佛托钵乞食,到处跟人家结善缘度众生的时候,托钵乞食的方式是什么原因呢?一定要到村落去托钵乞食,由于他的惯习力, “惯”习惯的惯,“习”习惯的“习”,一种力量,他是这种力量推动他,一定要到人群中去给众生结缘,这种力量导致他一直是这样的。宿生这样,大家知道,佛之所以来到我们这个所谓的娑婆世界里边,和我们结缘度我们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他宿生一直在发愿,一定要来到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而且一定要去度这些众生。这个愿发久了,能做主吗?最后他也做不了主。到最后开悟了,想不度众生都没门。为什么呢?天人最后下来祈请啊,说:你都忘了宿生你都发的这些誓愿力了吗?你怎么说话不算数啊?类似的把他数落了一番。佛一想,说:是啊!我宿生不是发愿要做这件事情吗?为什么不做了呢?开始做!所以佛啊,他也有一种力量,他也不自在,但这种不自在,在我们论里边讲,就是一种“被大悲心所束缚”的不自在。大悲心,因为众生还没有得度,众生还苦,他自己乘着众生的大海到了彼岸,然后就在这儿停止了不动了?会吗?不会。他一定会把这些众生给救出去,这是干什么呢?是名“报恩”!所以为利有情,我发愿要去成佛。所以成佛看似彼岸,看似我们的目标,但是在这句话里边,他只是一个起点,为利有情这是我的目标。为了要利有情,我才发愿要去成佛。成佛之后,肯定是实现自己的目标,干什么呢?这个时候才开始。所以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最开启到极限的人格典范就是:佛!佛他成佛了以后,他把他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完全都开启出来了。

  现在我们科学研究证明说:我们人啊,其实大脑的很多的细胞都没有发挥作用呢?我们DNA很多信息,90%以上都是处于隐藏的状态,它的能量都没有发挥,而我们能发挥的非常少非常少,谁完全发挥出来了呢?佛!佛的潜能,佛的力量全部都开启出来了,用这种潜能用这种力量去实现他生命的价值。所以,在这个时候,整个的过程,就是把这种执取的习气给破掉以后所形成的一种生命的状态。因为这种生命的状态,他一直终止目标一直非常明确,所以一旦成为这种状态之后,他可不是就停在那儿了,现在才开始进入生命一种全新的境界,这种境界就叫做什么呢?用我们自己的文化讲,叫“天行健”!佛啊就是“天行健”。佛他最后的境界,就像我们自己文化语境里面的“天”一样,这个天是什么呢?永恒不息的。永恒不息的这样子运作,从来不会终止,从来不会停止。那个时候佛就像天一样,这个时候他开始化育万物,时时处处,随缘化育万物,这个功用才开启出来了。

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一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要适当的做一个分段,为了正确的理解此和彼之间的关系。以我们现在的状况,佛要告诉我们一些佛法的话,因为我们现在的执取,这种执取无时无刻不存在,他一定要安立一个名言,这个名言让我们能够明白,所以安立了一个相对的名言,这叫“此”和“彼”。你们现在在此岸,将来要到彼岸去,中间还要去承载一些工具,这些名言就安立出来了。为了正确理解这些名言而不是被这些名言束缚,我们要适当的把这个阶段再分一下。这个阶段在分的时候,我们借用一下《优婆塞戒经》里边的说法,对人分了四类:一类是“顺生死流”,这个顺生死流的人是谁呢?我们都已经清楚了;还有个第二类叫教“逆生死流”,逆生死流的是谁呢?是不是佛?是二乘行者,声闻缘觉,逆生死流;第三类,叫不顺不逆,你说怪呀!怎么这个时候不顺也不逆了呢?就有这一类人,这类人是谁呢?菩萨;最后,佛就是到彼岸,第四类人就是佛,佛到了彼岸。所以这个分类方法就可以让我们去理解,这个到彼岸到底是什么境界,要有一个比较相对正确的理解。

  因为在我们的概念里边,可能只有这两个:一个是顺生死流,一个是逆生死流。但是以这样一种安立的话是不可能成佛的。大家知道有顺有逆,在这样一个相对概念里面是不可能成佛的。不顺不逆,这些相对的概念消除了,靠这个最后才成了佛的境界,所以佛是到彼岸去了吗?我们空间里边噢,佛是到彼岸去了吗?可不是。那个概念里边可不是说,哎呀,佛到了彼岸,所以回来渡众生,不是这个概念。这个此岸和彼岸,只是现在我们名言上的一个安立。佛所谓的到彼岸,其实并不离开这个,是无处不在,所以他无处不在的境界,什么时候才成立呢?是在不顺不逆的时候才成立。

  大家由此可见,这个顺和逆的安立就是在最初的时候给我们的安立,最初因为我们在没有修习佛法之前,为了让我们了解我们状态偏离佛法偏离到有多远,这个时候给安立一个顺和逆。由此观照的时候,我们的生命状态就是完全的违背道的,完全是随顺生死的。这个时候我们一种觉悟的力量,希望能够超脱出来,给他对治一下,提出逆的概念。这个逆的概念是逆着生死流而来的。所以,他这种状态基本上是对顺生死流状态的一个完全的否定,基于这种状态的一个安立。可是这个安立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当我们按着逆生死流不断去修学,不断去体验的时候发现,这个所谓的顺和逆不在外境,只在我们的心。这个时候他开始在自己的我执,内心开始做功夫了,所以他对境界开始不即不离,也就不存在顺和逆这些说法了。

  所以菩萨,有一句话描述菩萨的境界,菩萨的一种心理状态叫“智不住三有,悲不住涅槃”,菩萨的心理状态就是“悲智双运”的时候,因为他的智慧看到轮回的过患,所以他不会住。这个“住”可不是安住的意思,这个住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儿的“住”是“著”——贪著,黏著。所以他不住三有,是不会贪着三有的一切的快乐,因为他的智慧觉照到了它的过患和痛苦。但是悲呢,又不住涅槃,所以他不会像二乘行者他最后涅槃,自己寂灭,寂灭一切的苦和烦恼,最后解脱了。他又不这样子,他还要去回过头来。其实不是回过头来,是在这样的境界里面去做这样的事情,那就是不住涅槃。

  所以他到底是在三有还是在涅槃呢?这些概念在菩萨那儿,所有的对立都消除了。所以在菩萨的眼里边,我们世间人所有的此、彼;善、恶;是、非,所有的对立概念,在菩萨那儿给它消解了。所以就进入了这样一个不顺不逆的状态,最后菩萨才是佛子。这样一种境界,顺着这样一种境界圆满的时候就是到彼岸。通过这个分析,我们对于此和彼的概念慢慢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如果我们通过学习佛法那种对立概念越来越强的话,说明连逆都没过去,连逆都没过去还在顺,还在顺生死流,而且顺的更厉害了。虽然在学习佛法,以前还不知道怎么去顺生死流,现在学了佛法知道该怎么顺了(众笑)(法师笑),顺的越来越厉害。(法师笑)好,对这一段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同学:法师为什么对立它是顺生死流呢?

  法师:为什么是顺生死流?

  同学:因为原来本身就是贪,后来不贪了,表现的不是已经逆了么?以前是贪著,现在就是不贪著了。(法师笑)(众笑)这不就是逆了么?(法师笑)

  法师:原来是贪现在是不贪,是逆吗?再想想看是逆吗?原来贪的时候,你要是厌患它,那个就是逆了,这时候不贪可不是逆。原来是顺,现在不顺了,它讲的是不顺,原来是顺生死流,现在不顺了。不顺是不是逆呢?不逆,不顺不逆,所以这种境界大家只能去体会它。

  好,这一段我们还有没有问题?没有了的话,那么对六度,对此岸和彼岸的认识,我们就借用这个来说明一下。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或者说再更加细致一点描述一下,理解一下这样一个生命成长的过程。我们知道在佛法里面,后来分了很多所谓的三乘佛法或者是五乘佛法,分了这么的一些阶段,好像佛在讲这些法的时候,是针对不同的人,讲了以后他需要什么满足他了,他结果了,需要什么满足他,就完成了。好像是支离破碎的,不同体系的,所以后来祖师菩萨才造论,安立了道总思想,把所有的佛法串起来了。

  在这我们分享一段话,这段话我记得以前好像给大家分享过,这个时候在这种语境下再去体会的时候,又别有一番风味。他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命成长历程经历了这样一些阶段。我们去看一看这样一位大乘的菩萨,他的心理成长的经历是怎样的。我说到这,大家应该知道是谁了。还不知道啊?哎呀!就是我们的夫子,孔老夫子。

  他有一段话是在自画像,他是描述他自己一生的经历的时候,大家记得了?分了这么几个阶段:十五岁的时候,干什么呢?叫“志于学”;三十的时候,而立;四十的时候,不惑;五十的时候,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夫子在他自己一生,既然他是已经说到七十岁了,那应该是七十岁以后的事情。夫子总共是活了七十三岁,我印象中,七十二还是七十三岁。所以应该是在他人生的最后的两三年内,开始总结自己。回首,做生命回顾,发现我的生命怎么那么井然有序?发现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提升。大家想想看,夫子当时的心情是什么心情啊?很有成就感,我真了不起,会这样赞叹吗?“从心所欲不逾矩”,非常有充实的愉悦的一种心情就出来了。我们去看一看,夫子他一生的成长,从十五岁到七十岁,他这样一个生命的成长,来去了解我们一个人从凡夫一直到最后我们“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时候,已经要接近成佛了,乃至于说就是佛的一种境界的时候,他给他自己安立了一个次第。这个次第里面,我们适当地去体会一下,这个所谓的“度”,到底在度什么?

  他的生命过程里是怎么把“我”的习气给度掉的?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在去体会这个层次的时候,是从这个角度来去认知它——心和境的关系上来去认知它。刚才已经说过了,是什么在支撑我们生命从凡夫到成佛呢?那就是众生这个环境,我们所面对的这个环境在成就我们的生命。那么,在我们的各自生命和众生的环境互动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关系这个心和境的关系。对心和境的关系的正确的认知就决定了我们,这个度啊,到底能不能度过去。

  我们来看一看这几个阶段对应的内涵。十五岁的时候“志于学”。夫子的志向是什么?为往圣继绝学,是吧?还有没有?这个“志于学”,当时的社会背景,大家知道,当时的社会背景应该是春秋时期,当时的国家应该是非常地动乱,而夫子自己本身的习气特别重,但是不是我执习气,那是什么习气啊?特喜欢礼,从小就表现出对礼的特别的天赋。后来的因缘,他了解了过去像周公这些圣人在世的时候天下太平的形象,他了解越来越多的时候,又了解当时的现实又是这样的残酷、这样子混乱的时候,他不忍心。这时候立下一种誓愿。干什么呢?要志于让社会重新回归一种秩序、一种太平、一种祥和。这是他的目标。所以最后,所谓的大同世界。在夫子心中,他可能像大家说的说,我将来要去成为一种圣人,我怎么样怎么样。这个问题,当我们这样安立目标的时候,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大家别忘了,当我们这样不断去考虑的时候有一种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就是我们都有一种以自我为中心。我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老是想自己。人家是为利益有情而成佛,你是不知道为了什么要成佛。不知道为什么,反正一定要成佛。结果佛也没成,自己也失去自己的本来面目了,连个正常人都做不了了,真是太遗憾了。

  夫子他也要成圣人,但是成圣人不是他的目的。他当时是为了让社会重归那种秩序,重归那种太平。他那个时候发愿,要像周公像圣人一样,重新去扭转这个时代的局势,他发了这么一个愿。我们去体会,我们没有看到史料确切,像周总理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在史料还没有看到夫子曾经发过这样的愿,但是我们去体会他,从他后来的行踪里边,从他后来的语录里面可以体会到,最初他是有这样志向的。因为怀着这样的志向去学习,大家知道,这个是非常微妙的。为什么呢?他在十五岁的时候没有去闹革命,他乖乖的去学习了,而且一学,大家算算看一学就学了至少十五年的时间。大家能做出这个抉择吗?现在这个社会动乱不安,结果你志于学,隐遁世间了,干什么去啦?去学习了,这个抉择背后有学问。那说明在夫子心中,他相信这是将来扭转局势的根本的原因。那是什么呢?他要去寻找。他要去把根扎进去。他要去寻找这个社会将来要复兴的话,怎么个复兴方法。他一定要去探讨。所以在后来的学习中,应该这样一种想法和志向在深深的贯穿他的想法和一切行为。所以这个志向里边,心和境的关系已经安立了,我们只要转换一下名言就可以发现,他那个时候已经知道心一定可以转境的。别看这个社会怎么动乱,别看这个社会怎么道德下滑、怎么世风下滑,这不是你关心的问题。你关心的是,你到底想怎么去改善这个社会,你的方案、你的策略、你的路径何在?如果把你放在这个地区的行政长官这个位置上,你能做什么?可能比现在乱的更乱。(同学:打仗去了。)我们现在抱怨的人,让你放在这个位置,十有八九比现在更乱。我们没找到方法,我们不知道怎么去改变这个社会。但是夫子那个时候已经开始有笃定的感觉,什么笃定的感觉?心可以转境,只要他自己的境界在这个过程中去探取、去寻找方案,一旦认定了,将来这个环境改变,那就是举手之劳。

  不过,后来他周游列国十几年好像也没有太成功,但是他的意义不在当时,他的意义功在千秋。所以他的境可不在眼前,他心里面对这个非常笃定。只要我们内在树立起来了,只要自己这个心转过来了,那么社会受到他的影响那是迟早的事情,一定会这样子,这是一种志向,这种志向导致了他在学习的时候,心就非常地安,不着急,慢慢去学,跟着老师去学、学、学,学到什么时候呢?学到三十的时候而立,这个而立是什么境界啊?成家立业,不是吧?一般三十岁我们都要成家立业了,但三十而立,这个而立什么境界呢?“立”呀,站立。夫子他说了一句话:“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大家看这个“位”呀,一个“人”一个“立”。位置,这个位置啊,不要担心没有这个位置,你要担心所以立,你要担心什么东西在支撑你能可以到这个位置上。那个东西你具足不具足,那个东西具足了,外在有没有这个位,因缘成熟了,自然而然就有了。有了,你就可以发挥你的功用。这个没有,你到这个位置上,那完了,没有立,到这个位置上那成什么了?倒。不立就倒了。没有立啊,所以我们这个位置,位置和外在一切的东西是一个词“感”来的,这个叫感,一切都是感召过来的。你的位置、你的名、你的所有的财富,这是感过来的,可不是求来的,也不是你奔逐过去的,奔逐过去的话很容易倒,不稳啊,根基不稳,倒掉了。但如果立起来的话,立起来了,这个人啊,人是靠过来的,人啊,靠过来的。你立了,人靠过来了,你的位有了。可不是过去的啊!过去,攀缘。立呢,随缘,立下来了。它这个立,一看这个立就是有感觉了。这种立就是不动摇,这种不动摇就是心和境的关系,因为它这样不断去学习、不断去学习以后啊,最后他的心不为外境所动摇。外境的是是非非、起起伏伏对他内心已经产生不了影响,这叫立。这个立“确乎其不可拔”,这个时候不可拔,他内心的状态已经可以到这种不动摇的状态,心不随境转。上面的是确信心能够转境,而实际在学习的过程中,第一步他做不到心不随境转。

  那么不惑是什么呢?惑啊,迷惑,疑惑。它的组成,一个心,一个或者的或。心或者这样子,或者那样子,什么状态啊?我们对事物的决择是摇摆不定的,看不清楚事物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才摇摆不定。这个时候他不惑,就要具有一种智慧,智者不惑。这种智慧就开始对外在的环境、外在的事物有他非常清晰、独到的认知,不惑。这是基于心不随境转而自然而然达到的一个结果。心可以观境,我们的心这个时候可以观,这个时候用的是观噢!观是观照。因为心不为外境所动摇了,所以他这个时候才能保证他对于外境的认知和观察是有确定的、不疑的结果。大家知道为什么平常我们很多的认知会经常发生动摇,乃至于不准确呢?什么原因呢?(同学:无明)这是高射炮打蚊子。想打蚊子还不容易啊,但是炮浪费了。我们去考虑一下啊,我们的认知能力,所认知的境和我们能认知的心啊,因为如果我们的心随着外境动摇的话,大家知道,这个标准就失去了。你去拿一个尺子,来量这本书的宽度,你要保证,尺子不能变化。尺子象橡皮筋似的,量一量,橡皮筋拉开了,量另一个时橡皮筋又合起来了,说,哎,这个长。这个行吗?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在去量一个对象的时候,一定要有一把尺子保证它的不变性。这个时候,我们所得的结果才有可比较性。

  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在衡量事物的时候啊,我们那一刻内在的认知啊,标准是经常发生变化的。所以叫“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哎呀,一天到晚到田里去看,庄稼长得怎么这么慢,你们那庄稼怎么长得那么快。结果对方也说,你的庄稼怎么长得那么快,我的庄稼怎么长得这么慢,实际上都是一样的。因为我们在衡量庄稼的时候,那贪心起来了。那贪心一起来,那尺寸大了,一量庄稼,哎,怎么那么小啊。我们喜欢的东西啊总是不满足,为什么呢?那尺子变大了,所以人的贪欲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为什么呢?这橡皮筋弹性特大,也不知道是用什么材质做的,能无限的澎胀,到最后也不知道会不会崩断,崩断以后会有什么结果,我们不可想象。对方有一点点收获,唉,你今天怎么收获那么多?你的工资怎么那么高?你家房子怎么那么大?其实人家的房子远远不如你的好,你就是容不得人家有一点点好东西,为什么呢?一看别人的东西,尺子变小了。结果一衡量别人的东西变大了。这个我们内心衡量的标准啊,真是瞬息万变,好好研究研究,看看有什么规律。这就是为什么会惑的原因,就是内在衡量标准发经常生了变化。到最后人家说,这个人啊,太情绪化了。人不客观,不可靠,最后人家就会有这种感觉。

  那么,当我们心不随外境转的时候,保证心不受外境影响的时候,好,你慢慢慢慢找到了一个客观的相对稳定的标准,拿这个标准再去衡量一切外境的时候,这个外境到你这儿,长、短就会非常清楚了。所以,在《大学》里还有另外一句话,刚才大家也都读到了,叫:“唯仁者为能爱人,能恶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不仁者是没有资格去爱一个人恨一个人的。你有什么资格?对不对,你的标准在哪儿?你的标准在哪儿?仁者啊,可以了,仁者啊有标准,它的标准看谁都是一样的。它的标准不会随着外境的变化而变化,就是这样子,一锤定音,是什么就是什么。内心毫不含糊,没有任何含糊,所以他具有这个资格爱一个人,恨一个人。那么他也知道爱一个人,爱的是什么;恨一个人,恨的是什么,非常清楚,所以这些人一旦接触这样的人的时候啊,那些值得爱的特质就会开显出来,那些值得恶的特质就会消减下去。最后,这个结果就是“亲民”。因为仁者是内明其德以后,他再去接触一些人的时候,就把标准传递给周围的人了,这就是亲民。这个我们将来在学《大学》的时候再给大家做具体的分享。

  好,我们继续往下看。这个“惑”就是心或者这样或者那样子,那个就是内心没有标准,所以看待很多事物的时候失去了基准,结果上是瞬息万变、喜怒无常。当这样子一种状态,心能观境而且不断观不断观的时候,经过十年的累计,最后他知天命。这个知天命是什么一种境界呢?你说:我也没知过,我也不知道呀!如果这样说的话我也不知道。大家知道啊,在我们的文化里面这个“天”字内涵比较深。这个天命啊,加个天字命就变了。命是什么呢?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要想成为君子你要知命;可不是说不知天命无以为君子哦!你要知天命以后那就不是君子的事情了,那就已经是圣者的事情了。知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一个君子他能够人不知而不愠,他能够内心不温不火,他自己内心没有烦恼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他知命。知命是什么呀?知因果。所以君子他是对生命的心灵的提升,对于生命的真相是已经有体验了。他已经开始觉察到,万事万物都是有因果的,而且他已经在人我相处过程中啊,慢慢体验到了,好多事情,就像人打墙壁一样,你打过去墙壁给你一个反作用力。我们的一言一行,起心动念,给周围的环境都相当于在作用。你在作用的时候环境给你反馈一个作用力。这个作用力以什么方式、什么状态给反馈回来,这需要一个人的内心要非常敏感去体验它。这个时候,君子他体验到了,体验到了说这种命啊,就是一言一行对周围环境都能够产生作用,而这个作用有都能回馈到自己身上他的一种体验。

  所以最后他就是要去修自己——自修,自修其德。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一旦知天命这个境界可就一下上高了,上升了。这个“命”天命,它可不是人的命,这个人因为他的情绪喜怒哀乐无常,所以这个命是无常的。但是天命。天,它没有喜怒哀乐,它是永恒不止的、它是大公无私的,所以它的命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到五十知天命的时候,他已经知道了他的责任和使命,笃定的已经感觉到了这一点。这是用我们平常的话来讲,而从内心境界上来讲是“天人合一”的状态,所以这“天”命啊,平常我们说天人合一对不对?什么是天人合一呢?就是人之道和天之道的一个吻合。人之道有好恶、有喜怒哀乐无常;天之道呢?没有这些好恶,是公正的、是无私的。当一个人他能够不断的去修持和天道吻合的时候,那就是天人合一的状态,那就是知天命。这个知天命啊,就是他自己的生命的境界一下子回归到像天一样的广大不息的状态。所以这种状态我们可以看到,心对境的时候,在这之前大家知道,在这之前都是二元的,二元的状态就是我们能认知境的心和所认知的境。这个有一个相对,但是知天命的时候心和境的融合成为一体了。这个时候他的生命完全融入到了天地宇宙万物之间,所以那种大人,“大”的形象就来了。这个“大”啊,不是大小相对的大,这个大是绝对的大,就是和天地万物合为一体的大。这种大只有在这个知天命的时候,那个时候体验到了,那个时候我们能观的心和所观的境二元对立,我们主管和客观消融以后,生命融入到一种状态里边体验到的,这就是心境合一,融合了。这一融合啊,这生命潜力的开发那可就是一个起点,从此进入什么状态呢?不顺不逆。大家知道,在这之前都还是在这顺逆的生死流里面,在逆的生死流里到知天命的时候顺不逆了。大家知道,因为我们的生命和万物已经融入一体了,这个时候你分辨不出来哪个是顺哪个是逆,没有这些相对的概念了。当进入没有相对的概念以后,他的生命进入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叫耳顺。你刚才不是说不顺不逆吗?怎么又出来一个顺啊?这个顺可不是这儿的不顺不逆,这个是生死流里的顺。而这里是什么顺呢?耳顺,这是在修改我执习气,这叫耳顺,如果是顺耳的话,那完了。我们平常都是求什么?求顺啊?求顺眼,求顺口,求顺身体,这是对环境苛求,环境你要顺我,顺什么?是我执的习气,你要顺我我就快乐,所以如果我们求外在环境的话那就变成,叫什么,叫顺耳。可是这时候,他在修改我执习气的时候一切境界都能够让耳顺,那就是把习气给扭转了。所以真正的度啊,大家知道,真正的度,他是在知天命之后再开始的,六度万行,是在体验到人我一如,天地宇宙万物合一之后才开始。在那之前我们内心是没有,不知道用什么修改习气,这个标准啊,这个道没有见到,所以知天命在我们佛法里境界里其实就是见道。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修道,无学道。

  所以耳顺这个中间就是干什么呢?修道。这个修的是道!用道修改自己的我执习气,让我们的五根、六根都能够顺起来,叫耳顺,这个不只是耳顺,其实讲的是六根都要顺,这个时候真正是修道了。因为他不断去修,修六根或者叫六识都在净化的时候呢,最后净化的结果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矩是规矩,不逾越这个规矩。从心所欲,我们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去做,但这个所言所行无不合道。无不合道,这是什么状态呢?那肯定就是圣者圆满的状态,对不对?圣者圆满的状态。他这个时候,我们这个心,刚才已经说过了,心境一如,那么耳顺的时候就是在,心和境又开始分了,但这个时候的分啊,大家知道,这个时候是在一体的基础上的分,人已经体现了这个一的基础,这个时候分出二元来,那么这二元就转化为道用了。我们平常所用的二元,之所以会对立,之所以会形成破坏的力量,那是因为我们没有体验到一体性,没有体验到一体性根本上就是割裂的。因为根本上是割裂的,所以他这种彼此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伤害性的关系。无论是贪也好,还是嗔也好;无论是爱也好,还是恨也好,对对方、对自己都是伤害。他没有一体性的体验,如果有一体性的体验,那么现在他的心和境再去分开的时候,所有的境对我们的心都开始有一个净化,有一个修整,因为我们自己在变化,所以这个境本身也在提升。那个时候我们自身的生命和周遭的生命同时在净化,所以佛成佛的时候绝对不是说佛一个人成佛,周围人还是那样子,很凡夫的状态,不是啊!他成佛他周围的人也都快要成就了,这个时候就需要他再讲讲法,就可以了。周围人,这是势啊,位啊。位的产生,因为他立起来了,所以周围的人越聚越多,他不断提升的时候周围人也在提升,最后他成佛了,周围人就差一步,点拨一下成就了。对不对?所以到最后夫子他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境界提升得很快,那身边的弟子呢?提升也很快,颜回啊,子贡啊,子路啊,那各个,夫子在的时候不显,就像一个太阳和我们这个电灯泡一样那种感觉。白天灯光有没有没关系,但是太阳下去了,变成黑暗了,这个时候灯泡来了,就是夫子身边那些弟子,他的余热,他的光,在这些弟子身上一直传承、传承、传承,就是靠这些弟子给传承下来了,他的光和折射。

  那么“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时候,这个时候心和境的关系是什么呢?大家知道,这时候关系不一不二,就这个时候他已经从心所欲不逾矩了,完全是交融在一起,你分割不开。但是你时时刻刻,因为他的面前是面对有情,面对这些众生的环境,时时刻刻都能发挥他的道用,所以不断不断去启迪周遭环境的那种生发,那种觉悟的力量,它时时刻刻都在发挥这些功效。

  我们通过这样一个例子,大家大概理解一下“波罗密多”是什么样的一个概念,这个“到彼岸”是怎么个到法?别一想着我们就想着坐船到彼岸去了,结果几十年、好多生还是结果好多生,怎么还是原地不动啊?还是在此岸,乃至于说还要退步,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没人说清楚,没认识清楚什么是到彼岸。这样一个心理过程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我想这是他一生的总结,他基本上具有代表性,这种代表性也就是我们心和境的关系,到底是怎么净化他,怎么去提升他,基本上就有一个代表性,他是有一个次第的,这样一个安立。次第和净化的一个过程。好,对这一块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学员问:立是不退转的境界?

  法师:因为不退转这个问题本身这个说法就很多。说法有很多,一般的话有三种、四种不退转,各种各样的不退转,一般我们讲得比较多的一种不退转是见道之后的不退转,一般人讲知天命之后,圣者就永远是圣者,没得说。圣者之前不保险,靠环境。如果你说在证得圣者之前,我们有这个见道体验之前的话,生命是没有加保险锁,不加保险锁是它很多时候它的功德,我们好像努力了很多,但是下一生环境如果不好的话,如果我们周遭环境不是一个增上环境的话,可能证得这些功德慢慢就退回去了。但是退回去之前是不是还有其它不退转,比如说“信”,我们对佛法的信心,不退转,这个也有。信不退转,证不退转,还有八地以后叫行不退转,还有到最后成佛以后那种不退转,那个叫烦恼不退转。生命在不同层次的提升之后,开始有个台阶,就是相对质变的时候,量变量变不断累积,相对就有一个质变了。这个质变一般来讲的话,到这儿你想退下来就不容易了,这个还是一个观念的转折点。

  那我们今天的学习就是,我看一个波罗蜜多就把我们给缠住了。相信通过今天我们这个分享,再去看到彼岸,或者是理解这个度的时候,那很多的心理感受很可能就不一样了。因为前面的分享我们要尽可能的详细,后边很多时候跟这个,像这个就比较带有代表性,以后分享中要应用到这些的时候,我们相对就简略了。刚开始我们相应会慢一些。下周一我们就把般若、心、经,这几个内容再给大家做一个分享。相关的内容大家还可以再看一看,今天是引入了一个《优婆塞戒经》的内容,一个是《论语》的内容。大家感兴趣的话,这两段大家再继续温习一下。好,这一阶段大家用功的重点还是《心经》,当然大家都很熟了,这段时间也要把《大学》反复读诵。《大学》读诵完以后,如果有可能的话把《中庸》也读一下,以后的分享中可能会借用较多《中庸》的内涵多一些。因为在四书里跟我们佛法是相互配合,比如说《大学》基本上就是《菩提道次第广论》;法性的部分基本上就是《中庸》,《中庸》就是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不倚的,空有不二的一种状态。所以《大学》再加上《中庸》这部分内容可以反复读诵,如果再有余力,就把这个《论语》再读一下。这一阶段的学习,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大家可以多下点功夫。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