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方丈见驾真天子赐衣
发布时间:2022-06-14 15:39:33作者:大众学佛网普陀既为名山胜地,又是菩萨应化、高僧辈出的古道场,当然是天下崇风,四海闻名。因此历代有不少的当今皇帝,御驾亲临。有的是游幸名山,欣赏海上风光。有的是专程前来朝山拜佛,为太后娘娘还了心愿的。普陀自从开山到现在,也不知有多少当今皇帝、王公大臣,来山进香,朝拜观世音菩萨。
在过去皇帝出门,不是象现在总统出巡这样随便,因此万岁驾临普陀山时,也不是象现在总统游普陀这样方便了。过去皇帝到哪一个地方,或哪一个佛寺,圣驾亲临,那真是不得了的了不得,全山清洁运动不要说,就是预备铺张接驾的排场,也不知要煞费多少人的苦心,深恐有欢迎不诚,招待不恭之罪嫌。
有一次也不知是哪一位皇帝万岁(忘记名字),御驾亲临到普陀山。在好多天前,地方官就派人通知普陀山普济寺的方丈大和尚,要他把全山整理清洁,合寺扫洒,张灯结彩,欢迎圣驾。寺内大和尚接到通知以后,真是“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万岁皇帝,亲自来山进香,使民众增信心,为名山增光彩。惧的是自己没有学问,深山里的和尚,不但没有见过皇帝,就是地方的县府也很少见过,如果对皇帝的礼貌稍有不周,就有冒犯圣驾之罪名,为了此事,大伤了脑筋。
在万岁皇帝未来之前,普济寺方丈室开了一次高阶层会议,一方面筹划万岁来山布置欢迎的场面,另一方面就是大和尚不敢出面接驾。可是一国之主的皇帝来了,一寺之主的方丈和尚,怎么可以不出来接驾呢?可是这位大和尚,是一位老修行,平时在寺内,对住众们讲开示,讲得很好,然而一到大庭广众与大人物接谈时,他一句话也说不出。和尚虽然是方外之人,可是一国之君来了,不能不以礼相见呀!见面时一定要有问必答。要晓得在专猘时代的君主面前讲话,如果有一言之差,重则名山变色,轻则有慢君之罪,事关全山僧众的安全,一定要推选一位能言善辩、胆识过人的和尚来,代替方丈和尚见驾。开会的结果,大家公推客堂里书记师,代表方丈和尚接驾。这位书记师是中年出家,想当初也是政坛上一位风云人物,不但见多识广,而且博学多才;不但威仪严肃,而且相貌庄严。因此这位书记师有两度见驾,面论佛理之荣。
当皇帝的龙船从沉家门开进普陀时,书记师已率领了全山首领执事,早候待在道头的地方,恭迎圣驾上岸,随驾而来的文武大臣,都与这位假方丈行过合十的礼节。沿途道旁,香花结彩,欢迎圣驾莅临的场面,相当伟大,鞭炮之声,不绝于耳。皇帝看这位方丈和尚,威仪整齐,道貌岸然,相与言谈,佛典掌故,应答如流,真所谓“有问必答,言必中肯”,万岁皇帝不禁龙心大悦,认为这样的和尚,才不负名山的方丈。随传圣旨,御赐大和尚紫衣袈裟,并乐助斋粮若干担,全寺打斋供众结缘。万岁爷拜佛还愿毕,摆驾回京。
皇帝走了以后,躲在寺内的真方丈和尚,这才敢出头露面,同时也才放下心中的一块石头。他恐怕书记师有了差错,露出马脚来,那就罪过不小了,现在看书记师不但不辱使命,并且还得到皇上称许,御赐紫衣袈裟,真是无上的光荣!
书记师送驾走后,回来亲自将皇帝御赐的紫衣袈裟,双手捧进方丈室,献给大和尚。和尚一见书记师进来,很客气的让坐说:“今天如果不是你帮我的忙,我真没办法应付这一场面。你不但为我解了围,也替名山争光不少。这是皇帝御赐给你的宝物,你收下来留作纪念。”书记师说:“和尚,我在常住吃饭,替常住效力,是应该的,请和尚千万不要客气。紫衣袈裟是皇上赐给方丈大和尚的,我非方丈,故不敢领受,还是和尚收起来,方为合理,将来可以永镇名山,以作纪念。”
过了一个时期,这位皇帝,不知为什么,又再驾临南海,拜佛进香。当然还是请这位书记出来代表方丈,前往道头接驾。照理紫衣袈裟是皇帝亲赠的,皇帝来的时候,要把紫衣袈裟穿起来接驾,以表恭敬,不然就是看不起万岁,犯轻慢的罪名。可是这位书记师,他不是真方丈大和尚,当然不敢穿紫袈裟,因此马脚露出,险遭欺君之罪。
皇帝来到前寺坐下,看见这位假方丈没有穿他赐的紫衣袈裟接驾,因此便问他为什么不穿我赐的紫衣袈裟来接我呢?书记师这时不能再不说真话了:“请我主仁王赐罪,我不是本寺的方丈和尚。万岁的紫衣袈裟,是赐给方丈和尚的,我不是方丈,所以我不敢穿。”万岁一听,大为惊奇的说:“你不是方丈,你是何人?你的方丈,为什么不来见我?”书记师说:“请万岁不要责怪,本寺方丈是一位老修行,他一身苦修,只有领众焚修,从来没有下山与官场人往来。同时他讲话的口音,恐皇上听不清楚,所以怕冒犯了万岁,因此教我代表来接驾,还求皇上赦罪。”皇上说:“你既不是本寺方丈,你是何人?”“启奏万岁,我是本寺客堂里的书记师。”万岁不但不生气,反而很欢喜地说:“你是一位书记师,有如此丰富的学识,周到的礼节。不是方丈,不穿我御赐的衣物,并把御赐送归方丈,不仗势越权。你不但是一位能言善辩的外交僧,而且也是一位忠厚正道的好和尚。我破例额外再赐你书记师一套紫衣袈裟,等我下次来山,你穿我的紫衣袈裟,来接我。”
其他丛林里请职事,先请书记,而后升堂主。书记师的职位,等同军营的准尉官一样的是一个起码官。挂了书记号,然后再堂主、后堂的升上去。可是普陀山前寺与众不同,请职事先请堂主,由堂主升书记。同时全寺只有一个书记位,没有两个书记。不象其他丛林,有数十个甚至一百多个挂书记号的执事。前寺书记师是要经过皇帝敕封的,也就是上面所说的一段故事。书记师两次见驾,亲得御赐紫衣袈裟之来由。笔者在普陀山前寺任知客师时,亲闻同寮知客师对我作如上所述。所以各家有各家不同家风者,一定有他的来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