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不取于相就是离相
发布时间:2024-11-05 04:34:59作者:大众学佛网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不取于相就是离相
7 离一切分别心,离一切执着心,这叫离相。我们是凡夫,见到外面相就起分别、就起执着,分别、执着的结果就是烦恼。
8 起惑造业,感受种种的果报,这一些都是着相才有的;你要不执着,身心清净,一丝不挂,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9 如何能够在一切境缘当中得清净心?无论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都无需要理会,要紧的是修定。怎么个修法?《金刚经》上,给我们说了一个具体的原则——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10 学佛的人,真正能做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外面境界相看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外不着相,内不动心,这就是金刚般若在境界里现前。
11 所以佛教我们过日子,教我们生活,教我们处事待人接物,一切境界相可不可以受用?可以受用,决不能执着。一执着,烦恼就现前;不执着,就得大自在。
12 “不取于相”就是离相,离相就是心里头不着相,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心里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永远保持心地清净,是这个意思。
13 实际上,相能不能离开?决定离不开,为什么?因为相就是性,你要是把相离开,性也没有了,哪有这种道理?这怎么讲也讲不通!
14 相是决定离不开的,叫你离相,叫你不着相,是叫你心里面不要去想它,不要去执着它,心永远保持清净,就像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所谓“本来无一物”,不是外头本来无一物,外面样样都有,心里面没有。
15 所以诸位要晓得,离相是心离相,不是身离相,身离不开的!离是心里离,心清净,于一切法不染不着,我们讲得明白一点,通俗一点,就是于一切法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就离了。
16 一切法皆是佛法,哪一法不是佛法?佛在经上教我们离相发心,不是叫你把事离开,不是叫你躲避现实,不是的。
17 事要认真地做,尽我们的心,尽我们的能力,但是不要牵挂,不要执着,一切随缘,这是功德。你真正发心做好事,你的心真诚,你的这个心是圆满的,你的功德是圆满的。
18 发心呢,发心就是持戒修福,持戒修福就是帮助一切众生。而帮助一切众生是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目标——帮助一切众生觉悟,帮助一切众生圆满成佛。
1 世出世间法,一切不怀疑,一切无牵挂,你这个心就清净。清净心接触一切法,心开意解,自自然然就能理解,什么原因?本性里面般若智慧起作用。
2 什么是般若智慧?离一切相,修一切善,这是般若智慧。什么叫离相?世尊在《金刚经》里面,把一切相归纳成四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只要能不执着这四相,就叫离相。
3 我相,就是自私自利,一切都为我,这是病根,这是我执;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属于法执。简单地讲,对于这个身起了执着就叫我执,于一切法相起执着就叫做法执。
4 离四相,破我、法二执,这个人就不是凡夫,这个人就是真正菩萨。离四相,修一切善,成就一切众生,为一切众生服务,这就是菩萨行。
5 佛教我们离相,不是叫我们身离。我们六根是没有办法离相,眼见的是色相,耳听的是声相,六根接触,这是六尘之相,没法子离。
6 我们就是离开社会、离开都市、离开人群,到深山古洞里面去修行,我们张开眼睛,还是看到青山,还是看到绿水,还是看到色相。“离”是什么意思?
7 离一切分别心,离一切执着心,这叫离相。我们是凡夫,见到外面相就起分别、就起执着,分别、执着的结果就是烦恼。
8 起惑造业,感受种种的果报,这一些都是着相才有的;你要不执着,身心清净,一丝不挂,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9 如何能够在一切境缘当中得清净心?无论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都无需要理会,要紧的是修定。怎么个修法?《金刚经》上,给我们说了一个具体的原则——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10 学佛的人,真正能做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外面境界相看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外不着相,内不动心,这就是金刚般若在境界里现前。
11 所以佛教我们过日子,教我们生活,教我们处事待人接物,一切境界相可不可以受用?可以受用,决不能执着。一执着,烦恼就现前;不执着,就得大自在。
12 “不取于相”就是离相,离相就是心里头不着相,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心里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永远保持心地清净,是这个意思。
13 实际上,相能不能离开?决定离不开,为什么?因为相就是性,你要是把相离开,性也没有了,哪有这种道理?这怎么讲也讲不通!
14 相是决定离不开的,叫你离相,叫你不着相,是叫你心里面不要去想它,不要去执着它,心永远保持清净,就像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所谓“本来无一物”,不是外头本来无一物,外面样样都有,心里面没有。
15 所以诸位要晓得,离相是心离相,不是身离相,身离不开的!离是心里离,心清净,于一切法不染不着,我们讲得明白一点,通俗一点,就是于一切法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就离了。
16 一切法皆是佛法,哪一法不是佛法?佛在经上教我们离相发心,不是叫你把事离开,不是叫你躲避现实,不是的。
17 事要认真地做,尽我们的心,尽我们的能力,但是不要牵挂,不要执着,一切随缘,这是功德。你真正发心做好事,你的心真诚,你的这个心是圆满的,你的功德是圆满的。
18 发心呢,发心就是持戒修福,持戒修福就是帮助一切众生。而帮助一切众生是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目标——帮助一切众生觉悟,帮助一切众生圆满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