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农历8月16日恭逢唐密祖师金刚智三藏纪念日

发布时间:2024-11-05 04:34:49作者:大众学佛网
农历8月16日恭逢唐密祖师金刚智三藏纪念日

金刚智三藏像

有最胜者智 常在生死中 广度诸众生 而不入涅槃 般若波罗蜜 究竟方便智 能成清净业 普净于诸有 又以于贪等 调伏诸世间 乃至有顶天 清净无为果 在于生死中 世法不能染 如莲华妙色 尘垢所不污 大欲清净人 大施安乐人 于三界自在 作坚固利益

(《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唐 金刚智译)

佛教在线消息 2006年10月7日(农历8月16日)恭逢唐密祖师金刚智三藏纪念日。金刚智三藏,梵名跋曰罗菩提Vajrabodhi,南印度摩赖耶国人。婆罗门姓。年甫十岁,于那烂陀寺依寂静智出家,三十一岁往南天竺,时龙智菩萨(龙树菩萨之弟子),年七百岁犹在,就学之,七年承事供养,受学一切密教。寻游师子国登楞伽山,闻东土佛法盛,唐玄宗开元七年达广州,翌年至东都。敕迎于慈恩寺,寻徙荐福寺。于所住立大曼荼罗坛以度四众。一行禅师,不空三藏,皆其弟子也。同二十年八月十六日(既望日,另有记载为八月十五日)于洛阳广福寺入寂,寿七十一,谥曰灌顶国师。师为真言宗八祖之第五,于东夏则谓之始祖。见贞元释教录,宋高僧传一。现谨介绍金刚智三藏的译著和传记以作纪念。

译经

有部分经有梵文或悉昙文,故用了unicode内码,阅读需用WinXp的记事本打开。

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1卷)〖唐 金刚智译〗 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4卷)〖唐 金刚智译〗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祇经(2卷)〖唐 金刚智译〗金刚顶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1卷)〖唐 金刚智译〗念诵结护法普通诸部(1卷)〖唐 金刚智述〗药师如来观行仪轨法(1卷)〖唐 金刚智译〗金刚顶经瑜伽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1卷)〖唐 金刚智译〗大胜金刚佛顶念诵仪轨(1卷)〖唐 金刚智译〗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咒本(1卷)〖唐 金刚智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身咒本(1卷)〖唐 金刚智译〗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1卷)〖唐 金刚智译〗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瑜伽法要(1卷)〖唐 金刚智译〗金刚顶瑜伽青颈大悲王观自在念诵仪轨(1卷)〖唐 金刚智译〗五大虚空藏菩萨速疾大神验秘密式经(1卷)〖唐 金刚智译〗马鸣菩萨大神力无比验法念诵轨仪(1卷)〖唐 金刚智译〗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1卷)〖唐 金刚智译〗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1卷)〖唐 金刚智译〗俱力迦罗龙王仪轨(1卷)〖唐 金刚智译〗金刚药叉瞋怒王息灾大威神验念诵仪轨(1卷)〖唐 金刚智译〗佛说无量寿佛化身大忿迅俱摩罗金刚念诵瑜伽仪轨法(1卷)〖唐 金刚智译〗吽迦陀野仪轨(3卷)〖唐 金刚智译〗佛说金色迦那钵底陀罗尼经(1卷)〖唐 金刚智译〗般若守护十六善神王形体(1卷)〖唐 金刚智译〗北斗七星念诵仪轨(1卷)〖唐 金刚智译〗传记

金刚智三藏,梵名音为跋日罗菩提,直译为金刚智,意为光明。中印度伊舍那末摩王之第三子。10岁时出家那烂陀寺,依寂静智学《声明论》;15岁往西印度学《法称论》。4年后返回那烂陀寺。20岁受具足戒后,专攻大小乘律、论,凡6年。28岁赴迦毗罗卫城,就胜贤论师学《瑜伽师地论》、《唯识论》、《辨中边论》等3年;31岁转赴南印度向龙智学《金刚顶瑜伽经》、《大毗卢遮那总持陀罗尼法门》及《五明论》等,受五部灌顶,自此专心致意密教。7年后辞师游方中印度各地与师子国(今斯里兰卡)。经年,返回南印度。旋又奉南印度摩赖耶国王之命,取海路来中土传教。途经师子国、室利佛逝(今印尼苏门答腊)等20余国,历经3年,至开元七年(719年)才到达广州。

金刚智至广州,唐玄宗曾遣使远迎。自广州至洛阳路上,金刚智大建灌顶道场渡众,并宣传密教。开元八年(720年)到达洛阳,玄宗亲自接见,此后经常随驾往返于长安、洛阳间。开元十一年(723年)开始译经,至开元十八年(730年)译出《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1卷;《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法》4卷;《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一品》1卷;《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瑜伽法要》1卷。

至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又译出密教经法仪轨等21部24卷。先后参加译经工作的有东印度婆罗门大首领伊舍罗、嵩岳沙门温古、沙门智藏、一行等。开元二十九年(741年)七月二十六日,金刚智奉命回国,行至洛阳广福寺病倒,八月十六日(据宋高僧传为既望日,即十六日,在其他传记中有说为八月十五日的.)去世,葬于龙门,赠“大弘教三藏”称号。天宝二年(743年),于奉先寺西岗建塔。至代宗永泰元年(765年),又应不空请,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大历三年(768年),代宗又应不空之请,亲书塔额。灌顶弟子、中书侍朗杜鸿渐亦曾述碑记德。

金刚智一生广闻博览,过目不忘,善剖析佛学义理,故宋僧赞宁称赞他“理无不通,事无不验,经论戒律秘咒余书,随问剖陈,如钟虚受。有登其门者,智一觌其面,永不忘焉。至于语默兴居,凝然不改,喜怒逆顺,无有异容,瞻礼者莫知津涯,自然率服”。

金刚智与善无畏是同时代人,又都是来自印度,都曾在那烂陀寺学法。但那烂陀寺规模宏大,两人从师又不同,估计原不相识。8世纪初,善无畏与金刚智先后东来,善无畏走陆路,从西北来;金刚智走水路,从广州北上,开元八年于长安相会,真可谓志同道合,殊途同归。两人所学印度密教虽俱博通,但又各有所长。入唐后,联珠合璧,交相辉映,以至中土密法一时蔚然成风,终至形成中土密宗。后来,金刚智被中土密宗奉为始祖。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