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正法师:解读现代社会公益
发布时间:2023-08-01 04:03:15作者:大众学佛网有关志愿者的报道在媒体上渐渐多了起来,,政府、公众对于志愿者的关注日渐增多,鼓舞和带动了许多热心人士加入进志愿者的行列。同时,这些报道也给很多人的心中带来了困惑——“我没有特别的技能,怎么做公益?”;“我工作确实很忙,家里事也多,挤不出时间参与志愿者活动,怎么做公益?” 很多人以为公益要么是捐钱捐物,要么是做义工或者去偏远地区支教。然而就我们而言,我们不否认参与公益事业,可能需要捐钱捐物,也可能需要去做义工甚至到偏远山区支教,同时我们很多成员也非常愿意有机会付出自己的钱物、时间和精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但是公益并不仅仅是捐钱捐物,是义工和支教。事实上,这是个误区,也是媒体宣传的误导。正是这些信息和理念,拉大了公益与普通百姓的距离。
其实,公益离我们并不远,它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平时工作中。比如,节水、节电;不用一次性筷子;打印文件时,纸张尽量双面使用;离开房间时,主动关闭各中电源;用水时,水龙头开得适度;主动给老幼病残孕让座;垃圾分类,不乱扔废弃物;乘坐自动滚梯靠右站;开车经过人行道时主动减速让行;长时间停车时熄灭发动机等等。作为企业或社会组织来说,其实也不用想着捐钱捐物就是公益。能够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社会就实现了大同。医院如果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没有医疗事故;政府一心为民,廉洁高效;学校为培养社会栋梁,诲人不倦;建筑商盖好一栋坚实的房屋,严格按照设计标准来,不偷工减料;社会服务业则尽心尽力,为他人提供优质服务,这就是利益公众、这就是公益。
当我们的财力不足以捐赠,当我们的时间难以挪用,诸如此类的行为就是公益。这些举止行为不需要我们放弃,不需要我们付出,只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因为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些,我们不仅可以为自己和家庭节省,同时我们还为他们提供了便利,也为自己赢得了尊重。这些,又何尝不是公益?当我们做到了这些以后,我们再有了钱财可以用来捐赠,再有了时间可以去做义工,那就是为自己也为公益锦上添花。近日,由聚贤华尔街网发起的“金色温暖”公益行动,便开创了服务业的公益壮举,在就业环境恶劣之时,免费为金融机构提供猎头和招聘服务,虽然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个月,但也尽到了自己的绵薄之力。公益其实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氛围;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价值追求。当我们这样做时,我们的家人、朋友和同事会耳濡目染;我们周围的陌生人也会感同身受。这样,当一个人的公益意识转化成了公益行为,这种公益行为再固化为公益习惯时,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就会演变成一群人的行为习惯,一群人的行为习惯就会扩大成一个社会的共识和规范,到那时公益与普通大众间不再有距离,“普世公益”也将不再会是梦想。公益有多远?心思纤毫间!图/文:释演正
相关链接:演正法师-网络弘法·摄影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