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写给弟弟苏辙的哲理诗:人生短促,世事无常,当乐观面对生活
发布时间:2023-04-23 07:13:34作者:大众学佛网苏轼是北宋最著名的文学大家之一,才华横溢,著述颇丰。在散文、诗歌、词、书法、画、园林艺术、金石鉴赏等发面,皆成就不俗,尤其在散文、诗词和书法领域。
苏轼家庭和教育环境较好,从小便勤奋好学,刚成年便学通经史典籍。苏轼的思想以儒家为主,兼容佛道,是古时难得的通才。其行为处事,通三家之变,为儒却不迂腐,修道却不厌世,参禅却不佞佛。由此,便成就了苏轼豁达脱俗的性格,即使面对人生的种种困境,亦能乐观面对。
苏轼的乐观豁达,可以经常在他的作品中见到。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首题为《和子由渑池怀旧》的诗。
和子由渑池怀旧宋代: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译文
人生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应当像飞鸿踏在雪地上吧。
雪地上偶然留有飞鸿的爪印,然而转眼间,飞鸿就不知飞向了何处,雪地上的淡淡爪印也已消散不见。
当年的老僧已经圆寂,骨灰已放在了塔中,寺庙破壁上题的诗句已不见了痕迹。
往日的崎岖险途还记得吗?那年我们赶考时,因路途遥远,那头坡脚的驴也嘶鸣不止。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经过渑池时写给弟弟苏辙的诗,苏辙之前给苏轼写了一首《怀渑池寄子瞻兄》,苏轼以此诗为回赠,诗中饱含人生的哲理。
首联诗人即发出人生漂泊无定的感慨,苏轼因受朝堂新旧两党之争的影响,数次起伏,因此半生多在外漂泊。
颔联用“雪泥鸿爪”作喻,飞鸿一去无影踪,地上爪印也已淡然无痕,象征着人生无定,世事无常。
颈联诗人叙述了两件事情,一是当年相识的老僧已经圆寂,二是当年二人路过寺庙,题在破壁上的诗句已全然不在。这一联表明人生短促,如白驹过隙,世间已沧海变作桑田。
首联、颔联、颈联共同描绘出悲观低沉的画面,读完不禁使人感叹人生的无常变幻,到头来一切成空。
尾联苏轼突然发问,问弟弟是否还记得当年一同上京赶考时,路途遥远艰难,那头坡脚的驴子,也因耐不住疲劳而嘶鸣。
这一问似乎显得很突兀,与前三句有些不搭,其实尾联恰恰是全诗的核心。前面三联读起来不禁让人颓废和迷茫,对人生感到绝望,这似乎与苏轼一向的风格不符。最后一联,苏轼回忆以前同弟弟的艰苦生活,这是对生活和亲情浓浓的眷恋。即使人生充满苦难,即使半生漂泊在外,即使曾遭遇牢狱之灾,仍然有使我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
虽然过去的生活很不如意,但那也是我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未来虽然不知方面,我们也应当乐观面对。所以,最后一联才是全诗的核心,才是苏轼要表达的真正的人生哲理。
当你迷茫了,请看一看这首诗,笑对人生的不如意,即使世事无常,人生短促,我们也应当乐观面对。
文|听文沐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