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戒斌 :《维摩诘所说经》思想要旨述略
发布时间:2019-12-10 12:39:12作者:大众学佛网《维摩诘所说经》是最古老的大乘经典之一,代表了作为龙树中观派基础的初期形态,素有“小品华严经”之誉。本经通过居住在毗耶离城、神通广大的维摩居士与文殊等人的谈论佛法,宣说大乘佛教的空、中道实相和不二法门,提倡普度众生的菩萨行,深刻阐发了般若性空的理趣和“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菩萨行,体现了佛法不离世间、诸佛菩萨不舍众生的大乘思想。维摩居士与诸菩萨、声闻弟子的对话富有机辩,内容涉及戒、定、慧等佛法的一切方面。经文具有很多引人入胜的情节,饶有浓郁的文学趣味,说理恢弘,意蕴深远,脍炙人口,广为流传。本文主要介绍《维摩诘所说经》的思想宗旨和各品大义,引导学人加深对本经的译传、背景、地位、价值等之认识,正确领悟“实相真空”的甚深意境,知晓何为佛法的根本,何为佛法的枝末,并从整体上把握本经的现代意义,了知“佛法不离世间法”的入世精神,消除对万事万物的执著和对立,使众生法成为佛法,继而能够在世间万事万物上真正实践佛菩萨的行为,达到不思议之解脱、行不思议之事的理想。
《维摩诘所说经》简称《维摩经》,或称《净名经》,也可以繁称为《维摩诘不可思议解脱经》或者《不可思议解脱经》。这是一部抉择深理,分别大行的经典,也是在中国极为盛行、文字非常优美的、思想内容生动活泼的、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一部经典。如果说《金刚经》是中国普通大众家喻户晓的经典,那么《维摩经》则是中国士大夫文人墨客日常必备的案上珍品。本经结构严谨,义旨渊丽,说理极其透彻、玄微,充分发挥了真空法性这一体系的实义。这一实义无不教导众生,树德本、兴慈悲、智达实相、回小向大、普利众生,从而成就佛道。
中国佛教中许多译经家、宗派开创人的著作,都是以其翻译、注释或讲解的方式,建立各自的佛教理论体系的。这些佛教经论可以从出世的立场反映当时人们的思想水平,也可以反映当时时代思潮的一个侧面。《维摩诘所说经》是在中国大乘初期,跟随《大品般若经》而出现的一部经典。据《开元释教录》记载,本经共有七种汉文译本:其一,后汉灵帝中平五年(188),由严佛调在洛阳译出,称《古维摩经》二卷;其二,三国时的吴国黄武二年(233),由支谦在武昌译出,称《维摩诘经》二卷;其三,西晋惠帝元康元年(291),由竺法兰译,称《毗罗诘经》、三卷;其四,西晋惠帝泰康二年(303),由竺法护译,称《维摩诘所说法门经》一卷;其五,东晋期间,由祗多密译《维摩诘经》四卷;其六,后秦弘始八年(406),由鸠摩罗什大师在长安大兴善寺译,称《维摩诘所说经》三卷;其七,唐太宗贞观年间,由玄奘大师在长安大慈恩寺译,称《无垢称经》六卷。此外,西晋支敏度为使后人研究起见,将来华已译的三种译本编辑成刊,称《合维摩诘经》,共有五卷。在这七种译本中,东晋严佛调、祗多密,西晋竺法兰、竺法护等四种译本已失传,支敏度的《合维摩经》也不存。现大藏经看到的仅是吴支谦、后秦鸠摩罗什、唐三藏三种译本,流传最广的应是罗什的译本。在中国的大乘佛教经典中,《维摩诘所说经》之所以深受人们欢迎和重视,不仅仅是因为本经的经典教义,和译者鸠摩罗什的功劳也是分不开的。其译本言简意赅,词句优美,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因而得到广泛的流传。
罗什大师是三论宗的初祖,在翻译本经的同时也讲说此经,当时参加译场翻译和听讲的人有一千二百多人。其弟子根据罗什所译,竞相注释。第一位为《维摩经》注释的就是僧肇,其后有道生、道融、僧睿,罗什本人也有注释,后人将此五人注释合成一部,就是《维摩诘所说经注》。所采用的思想内容主要以罗什、僧肇为主,其他人则少。至于该书何人何时何处所集,无从所知。唐朝道灌法师,也采用前五人之说,冠名为《维摩经关中注》,关中指的是罗什师生居所,内容丰富,其中有《维摩诘所说经注》中没有的内容。近代三论宗学者李翊灼把《维摩诘经注》及《维摩诘经关中注》乃至僧肇、僧睿、支谦、支敏度等译文合为一部,称为《维摩诘经集注》,有十卷。罗什和他的弟子曾经广泛弘扬注释此经,从四传、五传一直到兴皇朗大师和吉藏大师,都一如既往地大力弘扬。吉藏大师著有《维摩游义》一卷,《净名玄论》八卷,《维摩义疏》六卷,《维摩略疏》五卷。在这些著述中,基本上都是发挥三论宗的要义,可见本经对三论宗的重要性。
由于本经思想博大华美,是对佛法了义的切身体会和实践,自其问世以来,不知多少人为之倾倒。成实、地论、天台、禅宗诸宗对其讲说、注释、弘扬非常广泛,特别是对禅宗的影响很大。《六祖坛经》及禅宗历代禅师的语录,都有引用《维摩经》的事例。《维摩诘经》谈得最直截了当、生动透彻的是“唯心净土”,指出了不执于外境分别,只要“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中国佛教唯心的思想渊源,主要来自本经。因此,对《维摩诘经》的伸缩性内容务必加以定位,以厘清本经的思想主旨。
古来各家判摄诸经,立说不同,意趣各异。罗什的弟子慧观首创判教,他判本经是五时中的第三时,明抑扬教,也就是挫抑小乘,赞扬大乘的抑扬教;天台宗也将本经纳入“弹小叹大、斥偏褒圆”的第三方等时中;而华严宗则更将本经归于五教中的第四顿教内,在清凉国师的“十门悬谈”中,以小、始、终、顿、圆五教判摄众经的胜劣浅深,说本经是五教并谈:如《方便品》种种呵身厌世的破我,是小教义;《弟子品》观察过去时因而为说法,是始教义;《菩萨品》观察众生毕竟空寂的涅槃相,不复更灭,是终教义;《不二法门品》以融贯诸法为一实相;文殊师利以言遣言,显示实相;维摩居士以无言遣言,正述实相,是顿教义;《不思议品》以芥子纳须弥,须弥纳芥子,乃至丈室狮子座和无量天人,一多无碍,大小相容,是圆教义。这样看来,对于华严学者来说,本经已经摄尽释迦一代教法无遗。
根据太虚大师的判定,整个大乘佛法可分为三大宗:
其一,法相唯识宗(唯识系)——唯识
其二,法性空慧宗(唯名系)——中观
其三,法界圆觉宗(唯心系)——天台
印顺导师进一步把它分为三大思想体系:
三大宗法性空慧——空宗——自心显现——性空唯名
法相唯识——相宗——识所变现——虚妄唯识
法界圆觉——性宗——假名施设——真常唯心三大体系
据此,《维摩诘所说经》应该是属于法性空慧宗(性空唯名系)的经典。本经所阐述的般若要义,正是“不二至道”所要悟入的,它是以二智为宗体。二智为般若的体用,佛有方便说《般若经》,设二谛教,生权实慧。以如实慧,契悟实相;以方便慧,济物利生。空有并行,自他共利。真俗不二是中道实相,权实并体是正观般若。经云:“智度以为父,方便以为母,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此生。”因此本经所说,与《大品般若经》同是般若一类,是深究般若三论宗者必读的要典。二谛中道与二慧中观,是三论宗的中心思想,也是本经的经义所在。三论诸师历代相承讲解《维摩经》,就是为了广明般若要义。菩萨修二谛观,成权实智,二智圆满,是佛菩提。三论思想正是基于空观正义,对于将佛经分门别类,从而作出深浅优劣的价值判断这种作法进行批判。如吉藏大师就是反对判教者将《维摩经》作为贬抑小乘、赞扬大乘的经典,归于第三时抑扬教;而将《般若经》归为三乘通教。他以为这种判教是不符合中观正义的。
实际上,一切佛经都为对治众生的执著而方便说,或大或小,或圆或顿。说法虽不同,在不同时场各有偏重。一切都是方便假名,其精神一致,无所谓优劣深浅。佛法的最高真理,指的就是真如实相,也就是法性般若、菩提涅槃。这些名相概念,在诸经中名称不同,如《涅槃经》名佛性;《华严经》名法界;《法华经》名一道或一乘;《大品》名般若法性;《维摩经》名实际无住。虽是名相不同,同指一理。佛法的根本意趣,也是本经思想的真实理趣,对它起迷就轮回六道;对它体悟,就进入三乘,这就是三论宗的真空法性思想。所以要重此法、明此理、悟此道,从而断惑证真,这是一切大乘经论的共说法,也是成就一切佛果的最好捷径。如果不懂得真空的意义,而是执是非他,偏向一隅,断章取义,就可能摧残佛法的整个生命。《维摩诘所说经》清楚地把握了大乘佛教的根本原理,这就是以“烦恼即菩提”为实义。这个教义在本经被称为“不二”法门。
《维摩诘经》立于大乘“空”的立场,强调诸法平等、超越相对的“不二”,极力称赞菩萨不断烦恼济世利他的悲愿大行,肯定在娑婆秽土修行的殊胜效用,深刻阐发了般若性空的理趣和“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菩萨行。空宗的般若实相法,即大乘入世如幻的思想,是“不断淫怒痴,亦不与俱”、“烦恼即菩提”的不二法门。《维摩诘经》全经共十四品,依通常区分《佛国品》为序分,记述法会的缘起;第二品至第十二品为正宗分,是本经的主体;最后两品为流通分,为结束语。本经的构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一)二处四会:据《维摩诘经义疏》所说,本经有二处四会。二处指的是庵园处和方丈处,庵园处即佛的住处,也是指出家人的所栖之地;方丈处即净名所居的住处,也是指世俗人的住处。这二处也有内外的分别,庵园处是庵摩罗女以园林施佛,建造精舍,是他业所起,建在城外;方丈处是本未曾有室,净名自己建造的,建在城内。四会指的是,庵园会、方丈会、重集方丈、再会庵园。在这二处四会中,有时事次第和集法次第的不同。时事次第是先方丈,后庵园;集法次第是先庵园,后方丈。二处有先后次序的变动。
(二)三时说法:本经如就食而言,不出三时:(1)从《佛国品》到《不二法门品》说明食前说法;(2)从《香积品》中说明,为食时演教;(3)从《菩萨行品》到《阿瘪佛品》,为食后示教。
(三)修行次第:从《佛国品》到《菩萨品》是破三病门;从《问疾品》到《香积国品》是明修行门;从《菩萨行品》到《阿瘪佛品》是办成德门。因三病令障菩萨道,所以先除。病已破除,才能修行,通过修行,入第三门即成德门中。
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出,本经的构造是如何的匠心独运,也可以看得出佛和译经大德的智慧。僧肇的《维摩经序》特别能体现本经思想内容的玄妙。况言辞优美,把经序放在经首,体现了后学对祖师的敬仰和怀念。《序》云:“《维摩诘不思议经》者,盖是穷微尽化,绝妙之称也。”又云:
此经所明,统万行则以权智为主;树德本则以六度为根;济蒙惑则以慈悲为首;语宗极则以不二为门。室包乾象,不思议之迹也,然幽关难启,圣应不同,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垂本,本迹虽殊,而不思议一也。
这段话概括了全经的内容。从这段话分析的意义上看,正是说明了《维摩经》所说的全部内容要旨。概括起来,维摩诘所说的不可思议法门,只有四个字,那就是:有本有迹。先说其本总有四句:
1、统万行则以权智为主:菩萨要证得无上菩提之果,就要众善俱修。不过,因人地时等而有先后缓急的不同,就须权智的观照筹划与分别。般若不但能照空,并且能出空涉有,它具有“行空不让,涉有不著”的善巧妙用,这就是方便智。所以众善的修习,一定以此二智为主。
2、树德本则以六度为根:一切功德,不出六度所摄。所以菩萨修行,以树立功德为根本,即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为根本。
3、济蒙惑则以慈悲为首:诸佛菩萨要化度众生,须以慈爱悲为怀。因为众生为无明所蒙蔽,烦恼所迷惑,从而流转于生死苦海,所以必须生起拔苦与乐的大慈大悲之心。如《金刚经》所说的:“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无大慈悲心,就不能发大心,成就无上佛道。
4、语宗极则以不二为门:佛法的最高境界是:“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一切法皆如”。这是以无分别智观诸法不二为入门。总此四句为菩萨不思议之本。
后说其迹:佛的应化事迹,是根据众生机缘的差别而有不同的相状出现,总结起来,那就是请饭香积、手接大千、室包万象、借座灯王等。如经中所说:向东方三十六恒河沙佛土处的香积国佛所请来甘露香饭;手接三千大千世界,取来随意抛往他方世界国土;面积仅一方大小的房屋,可容纳天地之大的事物,大小无碍,如此等种种不可思议的事迹,不是凡夫俗子所能想象的。众生为无明所蒙蔽,因而无知,如要启迪化导,一定要随众生的根机,施用种种方便,但这实在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说幽关难启;又须弥灯王佛的须弥相世界、香积佛的众香世界、无动佛的妙喜世界、释迦牟尼佛的娑婆世界等,应化事迹各各不同,由此“圣应不同”。虽说垂应众生的事迹,千差万别,但因同证真如,积功累德所致,所以说“非本无以垂迹”。本和迹虽说不同,但不思议却是一样。这就是维摩诘所说的不可思议法门的内容。
古来对本经的宗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由于各人的侧重点,所看的角度不同,对本经的宗旨界定差异很大,总的来说共有四种说法:
(一)以不思议为宗:本经称不可思议,以不思议为宗。净名是能说之人,不思议是所说的玄妙之法。所以《僧肇序》以四句总明不思议之本,又以四句为不思议之迹:如借座灯王、请饭香积、手接大千、室包万象。因此本迹虽殊,它的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以不思议为宗。好比《般若经》以般若为宗,《涅槃经》以涅槃为宗,本经也是如此,以不思议为宗。以不思议作为全经的主题,贯穿全经的思想命脉。这就是说,以不思议境,发不思议智,由不思议智,吐不思议教。
(二)以二行为宗:二行是指成就众生行和净佛国土行。如本经初会庵园,以《佛国品》阐明净佛国土行;次方丈会,以《方便品》辨明成就众生行;方丈重会如《文殊问疾品》到《不二法门品》重明成就众生行,《香积佛品》重明净佛国土行;庵园后会的品次内容即重明二行。全经以二行为宗。
(三)以因果为宗:因果有二,即法身因果和净土因果。如佛国品明净土因果;方便品到不二法门品明法身因果;香积佛品明净土因果;此品之后重明法身和净土因果。全经以因果为宗。
(四)以二智为宗:二智即般若智与方便智。经中说:“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此生。”吉藏大师的《净名玄论》也说到:“此经所明,非无前义,但师资所习,正以二智为宗。”又如僧肇大师所说的:“统万行以权智为主。”此中权即方便,智即实智。本经的《法供养品》也说到:“我虽从佛及文殊师利,闻百千经,未曾闻此不思议自在神通决定实相经典。”实相指的是入道之本,也就是进入解脱之道的根本;不思议神通自在是化导众生的方便之迹。佛法最重要的不过是本迹。决定实相即方便实慧,自在神通即实相方便。不动实相而能现神通,虽现神通而不违实相,即动寂不二,权实宛然。一部经所盛谈的就是此二法。
本经的目的,就是本经产生的因缘。所谓法不孤起,仗因托缘,本经缘起,是由种种因缘所成,所谓法界法尔如是缘起、诸佛本愿缘起、人生根熟缘起。本经也有四种缘起:
(一)为示大悲引导世人学佛的缘故。根据天台宗的判教,释本经弹偏斥小,叹大褒圆,使二乘之流欣求大乘,以耻小慕大,回心向大为正义。但本经的真实用义不在这。佛在鹿野苑先度五比丘,尔后出家求得证果者不可胜数,且文殊、弥勒等菩萨为上首,也是出家之众。于是在家众唯生叹仰,对出世三乘法,怀绝念之分,不敢高攀,因而退而求次,修人天福。净名居士窥见世尊大悲之旨,以大菩萨的本地,现在家居士之相,运不思议神通,吐不思议教,使在家居士当下能够彻底承当,知晓佛法圆融,具不思议妙用,不离俗染而得圣智,是为世尊大悲心切,引导居士学佛,而做此经。
(二)为使声闻回小向大的缘故。声闻之辈,闻佛所说的种种名句教理,依教奉行,而得证四果。但小乘之辈,却以此为足,不能体悟世尊真实的本怀,所以本经假借维摩居士呵斥诸大声闻弟子,空其所执,去其所著,使其回心向大。如在《弟子品》中诸大弟子各各说明了过去曾被呵斥的种种因缘;又在菩萨品中说明迦叶尊者等自悲焦牙败种,深慕大乘,皆是通过文殊与维摩二居士大谈实相法,激发他们的菩提心,从而使他们回小向大。
(三)为证见佛心净土裨益的缘故。修种种行,是为证种种果,所得之果无非是依正二报,也就是法身和佛土。如《弥陀经》中说,西方世界有多远,如何依正庄严,众生依此净土而得往生。但本经却非如此,而是说佛土依众生心,所谓佛心正见就是极乐世界;凡心妄见,就是成就不净土。如果我人能自净其意,空去一切执著,那么心净则国土净。所以要证见佛心净土,须见空性,又怎能仅仅是释迦、文殊、维摩等大悲方便之示现?因而为了见证佛心净土的裨益,而有本经的产生。
(四)为培植信念、树立理想风范的缘故。本经告诉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即使在家人也同样能有修道的体悟,那么又何必对佛道妄自菲薄、失去信念呢?《法句经》说,如果一个愚者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那么他可称为一个智者;如果认为自己聪明,那他就是愚笨之人。所以我们凡夫虽不完善,但正因不完善,才懂得珍惜努力。因此要成就无上道,知佛可学,须有一个理想的榜样。如此说来,要有个正确的典范和目标,才能坚强信念,进取向上。那么在家菩萨何以效法?即依维摩因地中行,勤修六度;效法维摩虽为白衣,奉行沙门清净律行;虽处居家,不染三界;虽示有妻子,常修梵行;虽现有眷属,常乐远离,及至护法、护世、护诸众生。像维摩这样的一位在家菩萨,尚能修出世行。同样的,身为出家菩萨,更会反思对照,便能自惭形秽,从而勇猛精进,才不愧为人天师表。
(一) 总释人法
《维摩诘所说经》,也称《不思议解脱法门》。在本经《嘱累品》中说:“是经名为维摩诘所说,亦名不思议解脱法门。”其实每部经都有其异名。维摩诘所说,是依人立名;不思议解脱,是依法立名,合名为人法立名。即名《维摩诘所说不思议解脱》。维摩是能说之人,不思议是所说之法,人法相待,空无自性。对此人法双名,吉藏在《维摩诘经义疏》说有五义:
1、道由人弘。法不孤起,弘之由人,故如来命文殊于异方,召维摩于他土,爰集毗尼,共弘斯教,题净名,标说教之主,辩不思议,明所弘之法也!
2、尊敬人法。经题净名,是尊敬其人,标题不思议,是尊敬其法。净德内充,外声嘉满,闻此人法,谁人不敬?
3、为互显教。是人法双题,之所以称为“净名”,是因有“不思议解脱”之德,这是以法释人;“不思议”举出本经的宗旨,题标“净名”,是用来办成法的因缘,故举人来成就法。
4、明通别义。标净名,是明人的别义,题不思议是辨法的通义。因为本经有二教主:一是佛说;一是净名说。说《维摩诘经》显是净名说,说《维摩诘所说经》显是佛说。一切大乘都是佛说,名为《维摩诘所说经》则是会二教,是人法双题。(因为佛法不限佛亲口说,有佛印可就等于佛说。)
5、具足三业。本经立题,具足三业,维摩诘是举能说之人,辨意业;所说经是明口业;不思议解脱是述身业。三业的次第为:先意业观察根基,然后口业对机说法,再是身业显示神通。身业为何独称不思议?以身现神通,不思议事得以显现,故偏说。
(二)别释人法
1、释“维摩”其人:维摩,梵称毗摩罗诘,译为净名或无垢称。罗什、僧肇将其译称“净名”,从所得立名;道生将其译为“无垢称”,真谛译为“灭垢鸣”,从所离立名。鸣也有名的意义,义指维摩居士,德誉遍天下,称之为鸣。为什么要立名?立名意义共有三种:
(1)有因门:所谓有因缘,即维摩诘托迹于印度毗耶离城,从其父母,必有名字。(玄奘的《大唐区域记》说当年净名住处,宫城西北五六里,到一寺,僧徒很少,学的是小乘正量部法。旁边有塔,是从前佛说本经和长者宝积等献盖的地方。它的东面有塔,是舍利弗证无生果的地方。寺院东北三四里有塔,是维摩故居。)据说维摩出生之时,具有净德,故称净名。以如来印证称叹,兼世人赞美,故名。为何一切菩萨独维摩称此名?如弥勒,虽诸大菩萨,都有慈德,但以其独尊故称慈氏。净名也是,虽身现在家相,而心栖世表,为世所稀有,故独称。
(2)无因门:所谓无因缘,根据法身而说,体绝百非,形超四句,一切名言概念离言绝相,只为出处众生假名安立故名。
(3)德位门:《思维三昧经》记载:维摩居士原是东方无垢世界的金粟如来,文殊是龙种上尊王佛,居士化身,住在中印度毗耶离城。在本经方便品中说:净名已得无生法忍,应能无生并观。又本经中《方便品》破凡夫;《弟子品》破二乘;《菩萨品》呵大见。净此三见,是为净名。据《折衷谈玄疏》说其得名,则有三种内涵:
①以真性清净得名。真性是真如空性,其体非有非无,非凡非圣,不落去来,也无生灭。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净名说此经,从不思议真理本身所起的妙用,由用彰体,依体摄用,体用不二,其性清净故名。
②以方便清净为名。居士从本出迹,方便利他,虽为白衣,常修净行,虽居家室不被五欲惑境所乱。
③以离障清净为名。从迹彻本,居士原是金粟如来烦恼已断,现是法身大士,障缚已除,于凡夫染有,二乘染空,菩萨执空的执病已远离,故为净名。
通过这三种得名意义,不难知道,维摩之所以名净名,有以下几义:
(1)所谓净名,净是性空,名是缘起,说明了维摩诘此名代表缘起性空的原理。
(2)净为般若智,名为悲济行,就是悲智双运。维摩诘的净称是悲智双运的菩萨法。
(3)净是慧,名是福,就是福慧双修。无论何人,只要能福慧双运,其本身就是维摩诘。
(4)净是性空、般若智,便是真谛;名是缘起、悲济行,便是俗谛。真俗圆融,平等不二。
(5)净是《金刚经》所说的无所住,是自利;名是《金刚经》所说的而生其心,是利他。自利利他的菩萨就是维摩诘。
作为一个菩萨,具备了维摩诘这个称呼,须具备三德:断德、智德、恩德。凡夫要达到维摩诘这个称呼,也要具备三种因素:菩提愿、大悲心、性空慧。
本经的主人公维摩诘,以居士的身份示形说法,因为他具有无垢的条件。可以说,他才算是真出家。其实,不管形象是否出家,出家与在家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具备不垢的条件。所谓“心净众生净,心净国土净”。故发菩提心说是受大戒,身心清净才是出家人,否则就是在家人。
经中说,长者维摩诘,是有家室的大户人家,在社会上德高望重。他本是妙喜世界的补处菩萨,到释迦出现,客居娑婆本土,助佛宣化。他的活动范围,深入社会各个阶层,所到之处,无不以利益众生为己任。所谓:内德既盈,美誉外彰,寄名显德,名无垢称。这样一位有名望的人,根据本经说明,非但一般人为他所教化,就是佛的座下大弟子,甚至于弥勒菩萨,也为他所折服。在当时的印度社会,诸多魔怨,各类外道受其德感化外。他所大力发扬不思议解脱法门,成就其辩才无碍,就是五百声闻也失于应付,八千菩萨也退避三舍,所以能被人称扬钦佩,博得无垢称之誉,由于他的德誉远播,所以得名。
作为一个在家居士,维摩诘的入世心态与目的是:“至博弈戏处,辄以度人”;“受诸异道,不毁正信”;“游诸四衢,饶益众生”,甚至于“入诸淫舍,示欲之过”。像这样的一位在家菩萨,所行如此的“不拘常格,随机设教”法门,却能“居尘劳而不染,处众秽而常净”,无论客观条件多么污垢秽染,都纵任自在,往来其间。这是大菩萨的行为,不是我等凡夫可以妄加效法的。如果我们并未具备居士的净德,却又企图东施效颦,以为不必做修行外在的方式,不做外在修行的方式,而又忘失净心,就能达到普利众生的宗旨,这就大错特错了。不要说八千菩萨,就是五百声闻,我们也无法和他们相比,又怎能妄加效法啊?所以,为今之计,当通过熏习,对般若甚深思想有个全新的认识。也就是此时我们需要的态度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相信网成之时,能获而不获,不获而获。
2、释“所说不思议解脱”:“所说”,依通常的解释,是指维摩所说的法,也指本经。净名是能说,净名所说的究竟是何法?就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
“不思议”,不是一般心思所能思量,即不可思;不是一般言语所能议论的,故不可议。合二就是不可思议。这说明了维摩诘所说的解脱法门,是真实不可思议的,所以说不可思议解脱法。吉藏大师义疏云:“不思议者,内无功用,不假思量,外化幽微,物莫能测。”因此内无功用是实智;外化幽微是权智。证明了净名居士从权实二智中流露的法化,不是一般人所能思测的。再说,本经的义趣,是在正化菩萨,旁激小乘,兼化人天的。全经十四品,所示的法要,皆以不思议为宗体。吉藏的《净名玄论》云:“由不思议境,发不思议智,以不思议智,吐不思议教。”从《佛国品》中宝积献盖,佛以神力合众盖为一,遍复三千大千世界,拉开不思议妙境的序幕。又从宝积请问净土,佛国之行到《弟子品》中佛遣诸大弟子菩萨问疾而言说不堪胜任,昭示了净名有不思议妙智。从《不思议品》中与文殊对唱酬答而入不二法门,正显不思议教;借座灯王、请饭香积、室罗万象、一掷大千,都是由不思议人物因境发智,因智吐教,而引起的种种妙用。其中妙境与妙智是不思议的根本,妙教与妙用是不思议的迹象。
总之,“不可思议”就是本经自始至终围绕的主题所在,此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了它的意义:
(1)从世间高深的学问以论说其义:对一般的人来说,某种领域或学问,无人解说,我们无法知晓;有人解说,我们也无法从中了解。比如科学领域的套克现象,是不可思议的,其在思想理论方面甚深广大,不是普通知识所能涉及的内容,因此能够在其中一个领域上有突出的成就的人并不多。世间高深的学问尚且如此,何况佛菩萨不思议种种善巧方便之力,更非等闲所能了知!
(2)从诸法究竟的真理以论说其义:如不二法门、毕竟空、真如、实际、实相等,都须以智慧亲证才能体会。这种亲证亲知的境界,也只有自己才可冷暖自知,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能思拟。凡心思口说的都是二,有好就有坏,有苦就有甜,有上就有下,有明就有暗。世间的一切都是相对而有的,相对存在的。佛法所说的不二,在本经中诸大菩萨们是经过探讨的一个问题,或说无主观无客观,或说无时间无空间等,都不能称为不二法门。只是到了文殊认为,不二法门是不可言、不可说、不可示,虽在思想上有所飞越,但依然不能中,也就是说还不彻底。直至维摩杜口,一默如雷,文殊才赞叹说:此真不二法门也!这就是不可思议的诸法真理。不过,现在这个时代“不可思议”的现象多多,“不可思议”的含义也是种种,而作为一个出家人,修行的当务之急,就是迫切地寻求智慧真理,使人们远离不可思议的邪见,也就是怪异的思想行为,这就必须从本经思想的主题入手,修学“不可思议解脱法门”,才是正当。
“解脱”,又叫离系,远离所有的烦恼束缚,它相对束缚而言。维摩诘得自在神通,当然不会受到任何的束缚,所以有离缚自在义。佛法中把生死了断看成解脱。要求真解脱,即要通达束缚之因,才有解脱的可能。因为众生在生死中受到系缚,不是有形的东西,而是无形的烦恼,只有解除这无形烦恼的束缚,才是获得生死解脱。大乘佛法把得到不思议解脱视为真正的解脱,即不能离开世间而另得解脱,这就是不可思议的解脱法门,这不被一般的人所能接受的。比如说: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一进水就沉,爬到岸上就解脱;但善游泳的人,水中任他自由自在,无有障碍,不觉得有任何难处。大乘菩萨不离世间,不舍众生,能够在万事万物中得到解脱。对此凡夫二乘有不思议的感受;而菩萨不离世间,得大自在,这种功德、智慧、神通,妙用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如水中游泳自在的人,这才是真正的解脱,维摩诘正是这种解脱者。
3、释“经”:“经”,是通题,所通一切经。凡佛菩萨所说的典籍,无论大小乘都可称经,如《法华经》、《华严经》等。经依梵语,即修多罗、修妒路、素坦览,译为线。印度人将花用线串成花环,使一朵朵花不失,作为礼品或装饰品。同样,将佛所说之法门,用文字、章句编辑而成,使所说的教法不失,作为修学佛法的指南,所以叫作经。
(三)本经各品大义
1、《佛国品》主要描绘佛在庵园说法的情况。释迦佛在中印度毗耶离城庵摩罗园与众集会,长者子宝积说偈赞佛。佛告诉他: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此是不思议解脱之本。由此拉开了本次法会的序幕。
2、《方便品》巧妙地安排患病的维摩菩萨以本经的主角出现。维摩长者曾在过去生中“深植德本,得无生忍,久成佛道”。但仍在社会各个阶层,上至王宫,下至酒肆;上到国王大臣,下到平民百姓,方便示教,摄化众生。为饶益有情,又方便示疾,因病致使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前往问疾,维摩居士托疾为他们广为说法,令得觉悟。
3、《弟子品》和第四品分别叙述诸大弟子和菩萨们回顾过去种种因缘,不敢领旨前往问疾。本品说明佛遣声闻弟子中的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神通第一的目犍连、持戒第一的优婆离、头陀第一的迦叶等前去探视维摩居士,他们都以往昔自己的小乘境界,修行方法如宴坐参禅、解经说法、托钵乞食、解说戒律时,曾受到维摩的问难,而无言论对为由。于是五百声闻弟子,竟无一人敢承担问疾之事。
4、《菩萨品》中佛又遣弥勒、光严、持世、善德等菩萨前往问疾,他们也以曾受到同样的情况,推辞不敢前去问疾。
5、《文殊师利问疾品》说明文殊领旨前往,与维摩展开最初的交锋。并交待了现场的状况。佛遣菩萨中智慧第一的文殊师利菩萨前往探视,文殊承佛旨,欣然前往。诸大声闻菩萨天人弟子,随其同往,大开眼界。维摩空室,唯置一床,答复文殊致意因缘:“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以一切众生有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病灭,则我病灭。”
6、《不思议品》主要显示维摩运用不思议力量,能室包万象,须弥纳芥子,引大海入毛孔中。本品一开头就记述了维摩居士因势利导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贪躯命,何况床坐。”“法名无为,若行有为,是求有为,非求法也”诸义。并通过示现神通,向须弥灯王佛借来三万二千高达八万四千由旬,严饰第一的狮子宝座,来入维摩室。宣扬大乘佛教大小相容、久暂互摄、须弥纳芥子、七日涵一劫的不思议解脱法门。
7、〈观众生品〉与下品穿插天女与舍利弗的对辩及维摩与文殊辨析怎样成就佛道的传教内容。这一品是通过维摩与文殊辨析“云何观察众生现象”乃至“从无住本,立一切法”以及通过天女与舍利弗为“散花著身”互辩男女之身相,提示了男女无定相,万法如梦幻的思想内容:“虽现女身而非女也,是故佛说一切诸法非男非女。”破除了小乘众对法的执著。
8、《佛道品》通过以上二菩萨对辩“云何通达佛道?”及“云何为如来种”,彰明众生即如来的意义。“行于非道,即是通达佛道”空有不二的妙行,这也就是菩萨契入妙理,为摄化众生所起的妙行。如示现地狱、饿鬼、畜生之道,即为非道;示现贪欲、嗔恚、愚痴之道,即名非道。菩萨若不行于非道,即无法摄化众生,使之成就佛道。
9、《入不二法门品》说明大乘佛教的真髓,而有“维摩一默响如雷”的著名典故。本品主要叙述维摩诘向文殊等八千菩萨提出“云何菩萨入不二法门”的问题。法自在菩萨等都用言说来表达。维摩不置可否。文殊以为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这种回答虽然已经在思想上有所超越但依然不能中(还不能完全彻底)。最后文殊反难维摩是义,维摩杜口。文殊就赞叹说:此乃真入不二法门也!可见不是“不二”的理行,就不能有不可思议的解脱法门,所以“不二”贯穿本经的宗旨。
10、《香积佛品》呈现维摩以不思议的神力,授与大众从众香国取来的香饭的情节。在品中记述了维摩以神通力派遣化身菩萨到众香国取回香饭,并将上方过四十二恒河沙世界的众香国景象,展现在大众眼前。以及借助于众香国诸菩萨对娑婆世界从好奇轻视到称扬赞叹的思想变化,和维摩从中介绍本土的众生难调难伏,说明了因果有报及菩萨须以十事善法、四摄、八无疣疮法摄化众生等等道理。说明了大乘菩萨与众生和光同尘的无限悲心。
11、《菩萨行品》主要描述维摩、文殊两人在佛前论说菩萨当修的法。先引出佛为阿难广说众香国以众香为佛事,彼土种种摄化的能事。再通过香积国诸菩萨向释迦佛问法,演绎出菩萨当修尽、不尽两种法门。即菩萨所行必须“不尽有为,不住无为”,进一步说,“入生死而无所谓荣辱忧喜”,是不尽有为;“观世间苦而不厌离生死,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是不住无为。
12、《阿瘪佛品》显示维摩所曾住过的世界,也就是妙喜国的情况。阿瘪佛译为不动义,这里通过对维摩居士回答佛所问的“何等观如来”说明了不动佛义:如观身佛相,观佛亦然,我观如来,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中亦不住。又以“无没生”回答舍利弗问的“汝于何没而来生此”,说明一切诸法如梦泡影,进而通过佛告诉舍利弗有关维摩的本生:他原是东方清净妙喜国来生此娑婆世界的大菩萨。说明大乘菩萨“虽生不净佛土,为化众生,而不与愚暗而共合”。
13、《法供养品》与最后一品提到如何推广宣扬本经。这一品记述了释迦牟尼佛为天人等称说此经功德,指出信解受持本经,即是以法供养如来。佛自述因地从药王如来受法供养之教,表明了奉行四依:即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法不依人是最高的供养。
14、《嘱累品》佛以此经嘱托弥勒菩萨,令其流通广宣,四天王表示拥护此经。然后佛告阿难:“此经题为《维摩诘所说经》,亦称《不思议解脱法门》。”从而借佛口道出本经的名称。
这是《维摩诘经》的各品大义,也是这部经的大致内容。自罗什译出本经,发挥了本经的真义,僧肇的《维摩经注》更是后人研学本经的指南。
(一)对佛教的贡献
1、《维摩诘经》是般若系的一部大乘经典,也是一部很受佛教界重视的佛经。从三国支谦到后秦罗什,约数百年间,至少前后出现了四种译本和合订本。支敏度说此经乃是“先哲之格气,弘道之宏标”;“厥旨幽而远”。把此经看成是阐发佛理的最高准绳。僧睿自叙:“予始发心,启蒙于此,讽咏研求,以为喉衿。”把此经看作佛教入门的启蒙读物。至于号称“秦人解空第一”的僧肇大师,原是爱好老庄玄学,只是觉得犹未尽善,后见维摩经旧注,故而披寻玩味,乃言“吾知所归也”由此而出家。
2、本经更是三论宗的根本典籍。僧肇大师及罗什师弟等曾广泛和注疏此经,到了吉藏时,唯其一人就著有《维摩游义》、《净名玄论》、《维摩义疏》、《维摩略疏》四种。在这些著作中,着重发挥了三论宗的教义,可见此经对三论宗的重要性。《佛道品》有关“菩萨行道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一段,以彰显本经的“破邪显正”的二谛性空思想特色,以及其对中国佛学特别是对三论宗发展的影响。
3、本经对中国佛教天台、华严、禅宗的影响很大,中国佛教自天台创立所展现的唯心思想倾向,就其思想渊源说,则主要出自此经。并且它对中国禅宗的形成,也起重大的作用。有人把《维摩经》同《楞伽经》、《圆觉经》并称为禅门三经,可见此经在中国禅宗盛誉之极。此外,古代的成实师、地论师、天台师等对它的注释也不下几十家。
4、由于此经所提倡的双遣不二法门,众人与文殊的不二,佛的法身与众生身的不二,使本经的整个精神得到继续流传与发扬。两晋以后,佛教逐步摆脱玄学而独立,也与此经的流传与影响不无关系。
总而言之,这部经在其思想内涵、文艺特色、精神信仰等方面对佛教不无影响。而维摩这一人物,作为长者居士的典型示范,更是给佛教界以及社会带来无限的生命力。可见,《维摩诘所说经》在佛教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
(二)对社会的影响
1、此经不但被高僧大德、帝王贵族所尊崇,甚至还流行于士大夫各阶层,对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历史上,《维摩经》是一部很受社会欢迎的佛经。鲁迅先生曾指出:“南北朝时期,有学问的人都有三个爱好:吃药、清谈、《维摩经》。”即使到了唐代,仍在有学问的人当中流行。南北朝士大夫由于受维摩风格的影响,而将“竹林七贤”与维摩混淆一起。他们视维摩为脱俗的贤者,对他产生亲切感,认为他是一个很理想的世间人物。甚至于有的学者自我命名为“维摩诘”,对他钦佩有加。
2、本经不只被学者所研究,也被广泛地读诵和信仰。崇奉信仰的人,以本经作为修持的增上力量,认为对本经只要敬诵恭读就会有不思议的感召力量,会有种种的感应道交。据说日本有社会知名人士,得了杂症,请了一位僧人为他念诵这部经的《文殊问疾品》而病愈了。以至于这位名人成为此经的信徒,定期请僧讲《维摩经》,从此便有了日本每年举行“维摩会”七日供养的风俗习惯,可见本经在社会已形成一种精神食粮。
(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本经传入中土,其深奥博大的思想情怀,立即受到教界和学界的普遍信仰,因此,本经代表了大乘佛教思想的精髓,其思想内容和文学形式对于文化界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1、本经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本经基于“不二思想”的理论与实践,进而表现出来的种种不思议迹象,是大乘佛教理论的形象化。本经对这些迹象的叙述,形象鲜明而生动,富有哲理的文艺价值,长期以来为人们所称道。
2、本经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除了它在体裁结构方面表现为故事形式外,还得力于译者的生花妙笔。本经自罗什译出问世以来,以其浅显细腻的笔法,表现出深奥的义理,内容透彻、灵活、生动,在翻译界负有盛名。
3、这部经的文学艺术手腕,更是超卓于各经。自唐宋到明清以来,文人墨士,大都以此经为题材,创作成诗歌、辞赋、绘画、小说、戏剧的不知凡几。
4、《维摩经》还成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宝库,敦煌莫高窟尚存有隋、唐、五代、宋几个朝代绘制的《维摩诘经变》壁画六十八铺;现在国内外已经公布的敦煌遗书中,各种有关《维摩经》的卷子多达九百三十余卷,其中《维摩诘经变文》大约有三十卷。黄忏华居士曾评价此经:“像《净名经》,则笔飞墨舞,神妙欲倒秋毫;像《弥陀经》玲珑娇小,如洛川神女,罗袜凌波。摆在文学史中,也算绝代佳作。”可见文人对这部经文理的倾倒。举凡治文学史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这部经的,从而看出本经的文学价值非同一般。
总而言之,《维摩经》作为大乘佛教要典之一,其重心在阐扬“不二法门”,以体现中观的“八不”中道思想,在佛教思想史及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不朽的价值。佛所说的法也只有“八不中道”的这种大乘空慧妙法是富贵无上的。《法华经》中说:“十方国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这种不二亦无三的“八不法门”,事实上即大乘菩萨的大行,行即业,身口意三业行为。菩萨的身业行无非是前面一直强调的三心、六度、四无量心、三三昧等;口业行即柔软语等弘扬正法的语言;意业行指的是智慧心、慈悲心、感恩心等健康的心理行为,这些都是菩萨必备的成佛业因。
但菩萨行,不同于众生的业感缘起,而是随顺法性不假造作的性空缘起。菩萨通达一切法没有主宰,明了缘起,即一切有为法不常不断,无休无止;明了性空,则生而不生,不灭而灭,即是一切法不可得,所以能“不尽有为,不住无为”。如果断有为住无为,即无所作为,不度众生,即灰身灭智;如果断无为住有为,即是凡夫,不得出离。菩萨即不断有为,不证无为,即缘起不碍性空,缘起即是性空,如是“不常亦不断”。
有人认为,如依照以上“不常亦不断”等八不中道的要义,《维摩经》似乎到第九品即《不二法门品》就应结束,为何经中还要继续展示维摩不思议解脱功德,以显现无上妙法——空的正义?只是学人不肯放下,依旧寻章摘句,妄找答案。因为众生所执不出两种:一是执相为我。名依我立,而我非名,如对子称父,我实不是父,因为,如果我是父,又怎能对父又称子呢?二是相外求性。名外求我,而我虽不是名,名却依我而有,如对父称子,如无我,称子的是谁呢?如不执空为有何妨即有见空?如不相外求性,何妨即相见性。
所以,如果不著相,相即是空性,如不相外别求,则一切法当下即是。所谓“条条大路通净土”,这告诉我们要定位自己,站稳脚跟,千万别错位,不必紧紧抓住什么不放,不属你的别妄求,如果妄追逐寻求,只能徒劳无功,反增烦恼。必须学会在生活中了脱生死,了脱生死中生活,这就是《维摩经》“不二中道”的现实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