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道──九十五年度结夏开示

发布时间:2019-12-21 15:03:06作者:大众学佛网

  道

  ——九十五年度结夏开示

  (一)

  无论在家或出家修行,都希望成道。第一要先悟道,悟了道以后是修道,最后才能成道,这些道理大家都知道,可是容易忽略。儒家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就是温习、复习;温故,就是将已知道的事情重新复习,时时刻刻念兹在兹,不要忘记。

  虽然我们知道了这些道理,可是不一定能够做到,因为心很粗,六根时常向外攀缘,「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一接触到「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就容易攀缘;攀缘了以后,产生颠倒、取舍,就容易迷失自己。所以,修行要时时刻刻念兹在兹,不要忘记自己本具的觉性。

  我们天天在念佛、礼佛,究竟佛在哪里?为什么要拜佛?觉得自己业障重,打了妄想、犯了过失、造了恶业,所以来礼佛忏悔。拜佛的目的是在忏悔,忏悔之后,心清净了就是佛,六根清净就是佛。「能礼所礼性空寂」,能所俱空这一念心是绝对的。如果希望见佛,有能见、所见,心就成了相对的,就变成妄想了,哪里还有佛?佛早就成了生灭心,成了生灭心就是妄想。这念心没有能见、没有所见,达到绝对了,就称之为「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心当中有了过失,佛就不在了,佛就变成了无明、烦恼、愚痴。所以,礼佛的目的是在检讨、反省,使我们的佛性时时存在。佛性就是觉性,眼睛能见、耳朵能听、嘴巴能说,有了过失,马上检讨、反省、惭愧、忏悔、改过,这样就是真正的修行。否则,即使每天礼很多佛、念很多佛,心当中都是妄想、尘劳,也没有功德可言。

  「佛」就是指我们清清楚楚、了了分明的这一念觉性。心不贪、不瞋、不痴,清净心就是佛;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言、不绮语,口清净就能与佛相应;身体不做杀、盗、淫,身清净就能与佛相应。所以不要好高骛远,只想到要在将来成佛。将来怎么成佛?「万丈高楼从地起」,没有现在的努力,也不会有未来的成就。大家都知道中台四箴行「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能够做得到,三业清净了就是佛。

  所以,佛法必须在生活上落实,首先要有信心,信清净心是佛、清净心是道。《金刚经》讲:「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无为是什么?心当中一念不生,当下这个觉性就是无为。所以,修了善,没有能修之心、没有所修之境,能所俱空;弘扬了佛法,无一众生可度,能所俱空。虽然是无为法,但也不妨碍有为法,什么是「有为法」?「修一切善,无善不修;断一切恶,无恶不断;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这属于有为。既然要契入无为,为什么还需要修有为法?因为要藉由修善来转识成智,转化心中的恶业种子,转了以后,能所俱空,就是归于无为法。

  「断一切恶,无恶不断」,怎么去断?检讨、反省,惭愧、忏悔,把它看破,这个就是断恶。譬如,对于男女之间的事情起了贪爱,念念不忘,就要把它看破。什么叫做「看破」?男女之身本来就是臭皮囊,这个身体是臭的,大家要了解,执着身体为实有,就会起贪爱,必须藉由修不净观来看破这种烦恼。「观」就是思惟,思惟一次没有用,这个妄想还是会一波波不断地涌现,所以在静坐时还要不断地反复思惟:九孔流不净……这个就是看破,这个就是观行。「观」不是想一个东西,而是用智慧心反省、观照,把烦恼照破、把境界照破。如果不看破,心中的这个「贼人」始终还是存在。王阳明先生说:「擒山中贼易,擒心中贼难。」六根对六尘,生了无明、起了烦恼,心当中的贪瞋痴就是贼人,所以要时时刻刻警惕自己。每一个人都有妄想、烦恼,我们现在要转烦恼,把贼人变成好人。

  --------------------------------------------------------------------------------

  (二)

  除了转烦恼,进一步还要养道。什么是「养道」?就是培养这念清净心,「如鸡孵卵」、「如龙养珠」。养,就是保持我们的清净心,如果没有经过长期保养、长期观照,这念清净心不会现前。平日弘扬佛法是「善开方便门」;养道,是「安住大乘心」。

  「如龙养珠」,如果龙把自己的珠子养成了,就能呼风唤雨,可以现大神通。我们这念心就像龙珠一样珍贵,养成功了,就能得自在、得解脱。修道到开悟的过程是「如鸡孵卵」,好象母鸡孵蛋一样,经过数天,在温度和各种因缘和合下,小鸡就孵出来了。如果母鸡不专注地孵蛋,而是乱蹦乱跳,始终安住不下来,这些蛋便容易受凉、受潮,孵不出小鸡。

  养道也是同样的道理,时时刻刻使身口意三业清净,六根不攀缘、颠倒,并且要坚住正念、随顺觉性。觉性要时时刻刻存在,不管顺境、逆境,白天、晚上,动静闲忙,觉性都要存在,所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离开了觉性,念念就是妄想、生灭。明白这些道理了,就要找一个清净的环境,如龙养珠、如鸡孵卵,使清净心、不动心、作主的心念念分明、时时存在,不存在了就要赶快收回来,只起善念,不起恶念,最后善念也了不可得。所以,修行有这么一个层次:「先以善舍恶,后以舍舍善。」悟到这个道理,就算开悟了;悟了之后还要修道、养道,那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乃至于这一生都是在养道。

  其实觉性是本具的,不是养出来的,只是我们现在明白了,知道要转识成智,就称之为「养道」。做事的时候,这念心要清楚明白,每一件事情都要做得很好,不说长道短,修一切善法,这些就是养道。有善法才能有福报,没有善法就没有福报,善法、福报是修出来的。修了以后,修无修修,保持正念,能所俱空,又回归到觉性。

  养道成功了,就能成道。但悟道、修道、养道、成道都不是短时间的,因为我们心当中习气很重,告诉自己要改过、不打妄想,偏偏要打妄想,这就是「习气」。为什么偏偏要打妄想?这是我们过去生中的习气染着成垢,所以修行要从这个地方来修,无论禅、净、密、律,都是在这念心上用功。如果不知道「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不知道修身口意使三业清净,而是到外面去求道,这就属于「外道」。

  --------------------------------------------------------------------------------

  (三)

  佛说八万四千种法门,每一种法门都是用来对治烦恼、妄想。「药无贵贱,治病者良」,哪一种药能够对治自己的病,就是最好的药。佛法也是一样,「法无高下,契机者妙」,每个人都有贪、瞋、痴三毒,所有一切药、一切法,都是缘自贪瞋痴的病;贪瞋痴的病治好了,这个药也不需要了。所以《金刚经》讲:「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过了河,就不需要船了;生死了了,心当中所有的法门通通都要放下,这就是正知正见。

  净土宗讲,念佛有一个自性天真佛。念佛的目的是用这一句佛号把我们的妄想化掉、把烦恼照破。所以要「念而无念」,无念才是佛。明白这个道理,就找到菩提心了,菩提心就是我们的清净心。所谓「念佛有个自性佛,诵经有卷无字经」,诵经也是一样,是在对治烦恼、无明,最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心当中有一卷无字经──天然本具的觉性。这些都是正知正见,如果不了解,东求西找,甚至到外面去求无上大法,这就颠倒了。法是什么?世尊〈付法偈〉说:「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也就是《金刚经》所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无为法在哪里?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个觉性,一念不生就是无为法。

  释迦牟尼佛说了无量无边的法,到最后自云没有说一个字,这是什么道理?能所俱空。如果执着自己说了很多法,就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心就迷了。说了以后一念不生,没有一句佛法可说,这就是无为法,无为法才是真正的佛法。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没有一个众生可度,为什么?如果逢人便道,就是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心当中就有无明烦恼、贡高我慢。释迦牟尼佛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却说没有度一个众生,因为佛的心始终是安住于无为法。

  --------------------------------------------------------------------------------

  (四)

  什么是佛法僧三宝?佛,就是已觉悟的心。知过、改过,智慧心时时现前,这是自性佛宝。这念心安住在空性上、安住在觉性上,有了烦恼,照见一切法毕竟空寂,能所俱空,这是自性法宝。能所一如,念念分明、处处作主,这就是自性僧宝。诸位要在这一念心上认识自己,做到了,就是三宝住世。

  佛法是以人为根本,以慈悲心、平等心、不动心、智慧心、无住心为根本。所谓「万丈高楼从地起」,在佛法当中,一开始就教大众要修五戒十善,做到了五戒十善,心就清净了。太虚大师讲:「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人格完成了,进一步超凡入圣,那就是水到渠成。「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没有现在的努力、用功、检讨反省,怎么会大彻大悟呢?要大彻大悟,还必须以人为根本,先要老老实实做人。

  禅宗祖师说:「百尺竿头坐底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打坐、做事,这念心都是在空当中,这是百尺竿头上的人。「虽然得入未为真」,虽然证得了真空之法,但却不是百分之百的真实,那什么才是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百尺竿头如何再进步?悟到真空的道理,不住在真空上,又要落实在日常生活中,这个就是「深深海底行」。「高高山顶立」就是百尺竿头,「深深海底行」就是和光同尘,与大众平起平坐。每个人都一样在穿衣吃饭、做人做事,可是开悟的人就是和大家不一样,无论穿衣吃饭、做人做事,心中都没有贪着,内心很平稳,没有人我是非。所以「十方世界现全身」,整个世界都在我这一念心当中,进也进得、退也退得,空有无碍,这就能得自在。「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法就是要在世间落实,假使住在真空当中,和众生隔绝了,怎么去度众生?怎么去弘扬佛法?

  离开了这个觉性,另外去住在一个境界,那不是真正的道。如《六祖坛经》所说:「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修行的境界很多,但是都不能执着。什么才是真实的境界?中道实相。中道实相就是指我们这一念心,《尚书.大禹谟》讲:「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离开这个惟微道心,另外去找道,始终是找不到的。必须把这念心转过来,以前起无明、起贪瞋痴,现在不起无明、不起贪瞋痴,这个心就是真实的心。

  --------------------------------------------------------------------------------

  (五)

  心有体、相、用三大。心时时刻刻坚住在正念上、坚住在觉性上,属于心之体;心的作用可以无量无边的广大,是心之用;作用即产生果报,则是心之相。修善,能生善的果报;作恶,有作恶的果报。做善事,心当中就是光明,光明就是净土;做坏事,提心吊胆,心中充满黑暗,将来的果报就是地狱、畜生、饿鬼。儒家讲:「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坦荡荡,就是指这念心时时刻刻安住在正念上。

  《四十二章经》说:「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释迦牟尼佛在鹿野苑初转*轮时讲四圣谛,最后在娑罗双树间入涅槃前还是讲四圣谛,佛所开示的三十七助道品都是帮助我们净心、定心、破执、转识成智的法门。这些道理要了解,否则天天讲悟道、修道,连道在哪里都不清楚,如何修道?如果没有这个观念,失去了信心,人云亦云,这一生修道就不能成功。「某个上师很好、哪个地方有法、哪尊菩萨很灵感……我要去修一个法,希望得到加持……」有了这种心念,已经离道十万八千里远了,佛已经跑到西天去了。「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听到了种种传闻,打了妄想还不自觉,晚上再继续做梦,「唉呀!那个法真灵啊,我还没有去就做梦了……」其实是自己的心产生执着。

  一切法都是心生出来的,心生出来的就是一个梦境。所以梦里好的、坏的境界,我们绝对不执着,要成为一个不做梦的人。什么是不做梦?至人无梦。至人,就是至高无上的人,就是圣人、智者。佛经讲:「照见五蕴皆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既然一切法空,我们还要修善吗?当然要修,要修一切善,不执着一切善。

  「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什么是菩萨?不是天天去拜的菩萨圣像。观音菩萨有三十二相,哪一个才是观音菩萨?观音就是慈悲心。只要有慈悲心,观音菩萨就在我们身旁。要见菩萨,就要通达无我法。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所生,万象皆是虚妄,无有一法独立存在;知道一切法都是虚妄的,不去执着,通达无我,这就是真正的菩萨。「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既然是无我、是空,那我们什么都不要做了吗?还是要做,如《金刚经》所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通达无我法者,还要修一切善法,才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六)

  禅宗直截了当告诉我们,心净即是佛、心定即是佛、心明即是佛、绝对心就是佛,这就是一个方向。心有体、有相、有用,不要执着在某一个境界上。《六祖坛经》记载,神秀大师有一首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属于渐修。修行不要好高骛远,不要以为这样的境界不究竟就忽视它。真正将这四句话应用到修行上,有无量的功德。「身是菩提树」,要想成道,就如同种菩提树一样,要善调身心、要持戒,使身口意三业清净。除了善调身心以外,还要勤修善法。修善法是福报,有了福报,食衣住行就没有问题。「心如明镜台」,心如同镜子,由于在日常生活中迷失了自己,原本的明镜就蒙了尘,所以要「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是第一步。怎么样叫做「拂拭」?检讨反省、改过自新。检视身口意三业有没有过失?有,马上就改,这就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心如明镜台」,在佛经里也有许多类似的譬喻,所谓「胡来胡现,汉来汉现」、「相来则现,相去则无」,心就像是一面镜子,讲得具体一点,心不离六根,觉性展开来就是六根的作用。「汉来汉现,胡来胡现」,无论什么人来,我这一念心都能够知道,是非、善恶,有为法、无为法都知道,男女老幼、美丑、忠奸、成败、得失、穷通寿夭……都知道。如果这些都不知道,我们的觉性到哪里去了?不就成了没有知觉的石头了?

  「相来则现,相去则无」,在白天做了很多事情,经过了很多的波折,过去就算了,心当中不能有一点东西存留,要无住心──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一念心是清净的心,就像明镜一样,「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不动」就是一尘不染,心不染污。「不动」不是什么都不知道,不是什么都不去做。「相来则现,相去则无」,白天做了种种工作、经历了种种事情,到了打坐的时候,要能一念不生;否则,心中的执着一大堆,妄想、烦恼也很难消化掉。要如明镜当台,这念心始终不计较、不执着,「人在哪里,心在哪里」,修一切善,不执着一切善法。

  这个道理在《庄子》也讲得很清楚:「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至人就是圣人,至高无上的人。至人运用这念心就如明镜一样,能把所有的事物照得清清楚楚。「不将不迎」,迎,好的就生欢喜;将,就是忧愁、烦恼、嫉恶如仇。圣人「不将不迎」,这念心始终是坦荡荡的。虽然不将不迎,镜子里面还是清清楚楚,什么来什么现,这是心的作用。「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应」就是顺应世间上的万事万物。「应而不藏」,心当中不能留一点痕迹,这个就是修行。「故能胜物而不伤」,面对任何境界始终是「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这念心始终是清楚明白。看到好的,不起贪心;看到不好的,不起瞋心。要达到这个境界,先要把神秀大师这四句话应用到日常生活上,「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

  (七)

  除了应用神秀大师所说的法,第二个层次就要了解如何破除法执,契悟真空。如六祖惠能大师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站在般若性空来讲,属于破除法执的真空境界,也就是「百尺竿头上的人」。心安住在般若、真空当中,这是第二个境界,但是五祖弘忍大师却告诉六祖这样还没有见性。「性」是我们的本心,六祖只契悟了空,事实上我们的本性、觉性非空非有,说有也不是,说空也不是。

  神秀大师所说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是告诉我们回光返照的方法,若执着,就成了法执。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破除法执的说法,但是五祖大师认为这并没有真正见性。所以,当五祖为六祖讲《金刚经》,说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六祖言下大悟,明白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开悟的境界也不是有,也不是空,是自心当中实实在在的境界──「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才是真正见到本心,是实相境界。

  《六祖坛经》中的这三个层次,都是修道过程中的境界。如果执着第二个境界,住在空当中,并没有见到自性。所以六祖大师最后才真正体悟了本心本性──清净心、平等心、不动心、真实心。自性是我们的清净心,自性是我们的菩提心。以天台宗所说「空、假、中」的道理为例,神秀大师的偈子属于「假」,六祖大师所说的偈子是「空」,到最后真正彻悟了就是「中」,中道实相,体、相、用是一体的,如此才能显出真实的受用。

  佛法就是心法,时时刻刻都不能离开自心。虽然佛法讲空、假、中的道理,但都以慈悲心为根本,而慈悲心的养成就在平时,如五戒中的「不杀生」,就是慈悲。做事情要本着慈悲的性德,讲话要有口德,若口出恶言伤害别人,哪里还有慈悲心?所以不要目空一切、膨胀自己,不要贬责他人。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一个团队当中,一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人。每个人都有长处,我们可以从不同的人身上学习到很多道理。人生是活到老,学到老,所以要先把自己的身心放下。儒家又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贤思齐」,看到品性好的贤者,我们一定要向他学习。他的智慧很高,我们要向他学习;他的技能很好,我们要向他学习;他对人很厚道、修行很好,我们要向他学习。如颜回「不迁怒,不贰过」,经常检讨反省,知道自己的过失所在,有则改之,无则嘉勉,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

  (八)

  我们想悟道、成道,但是道究竟在哪里?道,在我们的心当中,清净心、不染着心、慈悲心、平等心、不动心、无住心就是道,这些要在平时培养。虽然心性本具,如果没办法保持清净、不动,就必须经过一番努力,如龙养珠、如鸡孵卵,才能得到真实的受用,否则道就与自己不相干。你没有去养它,这个道自然就不会现前。

  这念心一个是空,一个是有,空有之间是无碍的。心的本体是真空,真空不妨碍妙有。所谓「用而常空,故非有」,这念心每天都在作用,但不要执着有。用了,即做即了,心始终如明镜一般。「空而常用,故非无」,不要认为这个心是真空的,看也不能看、说也不能说、动也不能动,自己把它拘束在真空当中。所谓「空而常用」,还要起作用的。所以,我们的心有真空、又有妙有。心时时刻刻不染污,不起烦恼,「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要时时刻刻觉察、觉照,「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一念心始终要安住在觉性上,这就是中道,就是实相;只有这一念,没有第二念,这就是觉性,这些道理都要融会贯通。

  禅宗祖师有首偈颂:「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来到道场修行,就要学无为,坐在禅堂里,一念不生,觉性了了分明,就是学无为。「心空及第归」,把所有的妄想、执着通通放下,不取不舍,心当中一尘不染,就能契入无为法,与道相应。

  这一念心「用而常空,空而常用」。「用而常空,故非有;空而常用,故非无」,我们这念心虽是空性,但是能够作用,并非什么都不动。所以要更进一步体悟,「百尺竿头再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深深海底行就是脚跟要点地。禅宗所谓的「脚跟点地」是什么意思?就是行住坐卧、穿衣吃饭,要脚踏实地、老老实实,不要好高骛远,道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吃到美味的食物,这念心知道是好的,不要贪着;食物不合口味,知道不好吃,不要起瞋心,始终保持平常心,这就是脚跟点地。克己以严,对人以宽,这也是脚跟点地。如果自以为悟了道,就高高在上、目空一切,对什么人都看不起,这就是脚跟没有点地。

\

  悟的境界很多,而真实的境界是无得无失,平常心就是道。每个人都有这念心,每个人都可以悟道,虽然现在是凡夫,但是凡夫心不染污就能与佛心相应。这念心虽然人人都有,可是悟后起修就不简单了,要能够保任这念清净心,就要如龙养珠、如鸡孵卵。若没有经过这一番修持,仍是在生死、苦恼当中。

  所以,理论和事实是不能脱节的。脱了节,修行就修不成功。「万丈高楼从地起」,五戒十善是我们的根本。修行想要达到最究竟的一层,就必须先把地基打好。地基是什么?就是五戒、十善,就是以人为根本,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事。

  --------------------------------------------------------------------------------

  (九)

  佛法就在日常之间,平常心就是道。大家都知道平常心,但是安住平常心却不容易做到,所以做人做事要以中台四箴行为准则──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所谓「上」,指父母、师长、三宝,乃至于社会贤达、德高望重者。对上要尊敬,因为对方值得我们看齐、值得我们学习。

  「对下以慈」,什么叫做「下」?以僧团而言,比丘是上,沙弥是下;比丘尼是上,沙弥尼是下;乃至出家众是上,居士是下。在家庭里,父母、长辈是上,子女、晚辈是下。对下要慈心广大,如诸佛菩萨能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对下要慈,要有爱心,要有耐心、尊重心、容忍心,要有鼓励他人的心。这些都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根本道理,根本道理做到了,我们的心就得到清净、得到安定、得到滋润。例如,具足慈悲心,你不求观音,观音自然在你身边。我们虽然了解真空妙有的心性之理,若没有大慈悲心,也只是自己得解脱,不能发挥全体大用。

  「对人以和」,对什么人都要客气、要和合。一般社会上的人都知道「和气能生财」、「家和万事兴」。「来者是客礼相待」,不管对方是有钱、没钱,老人、小孩、妇女……,来者是客,都同样是要以礼相待,以笑脸欢迎,奉上茶水,这是一般做生意的待客之道。假使违背了这个原则,生意也做不成。例如,客人进来逛一下,东看看、西看看,东摸摸、西摸摸,东问问、西问问,后来嫌东西太贵,就走掉了。遇到这种情况,如果店家不高兴,马上给客人一个下马威,这就不对了。虽然他只是来看看,没有买东西,但自己还是以礼相待:「欢迎,欢迎,下次再来,谢谢!谢谢!」起码要讲这些话。「买卖不成仁义在」,人家走了,看到你这么客气,以后一定会再来消费,而且还会多买一点。所以,大家要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就是度众的方便。

  佛法是以人为根本,人成即佛成,无论做人做事都要依根本原则而行。行菩萨道是「善开方便门,安住大乘心」,希望大众要把佛法落实在日常生活上,修行就在行住坐卧当中,不要认为念佛、诵经才是佛法。为什么要念佛?念佛主要是对治自己的妄想,要念而无念,将有念归于无念才是佛,清净心现前才是佛。如果每天都保持无念,天天都是在念佛;时时刻刻坚住正念,时时都是在诵经。正念、净念才是真佛。知道了这些道理,就要坚住正念,要有坚定的信心。一般人都喜欢求菩萨保佑,希望得到加持,什么是「加持」?在听闻佛法的当下心开意解,契悟了真理,生起了信心,就是得到十方诸佛的加持。

  现在社会上的乱象很多,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动乱、饥荒当中,甚至几十万人、几百万人都没有饭吃。每天经常看到自杀的新闻,很多是因为经济状况不好,欠债、缴不起贷款、讨债公司来要债,逼到走投无路而自杀。什么事情都要退后一步想,退后一步,海阔天空。人在福中要知福,知足常乐,我们能够在道场修行,是很大的福报。

  出家修行要经常提醒自己:「守口摄意身莫犯,莫恼一切诸有情,无益之苦当远离,如是行者得度世。」要时时觉察、觉照,使身口意不犯过失,保持三业清净。所谓「守口如瓶,防意如城」,平时要提醒自己:嘴巴不乱讲话,心不随意攀缘,把意识心收摄回来,念念作主,要动就动,要静就静,只起善念,不起恶念,这就是「守口摄意」。摄,就是收摄,把意根归一,不让它轻举妄动。「莫恼一切诸有情」,不但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不让人家起烦恼,还要修四摄法: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无益之苦当远离」,要安住正念,不去修毫无意义的苦行。「如是行者得度世」,确实做到了,这一生就能得到解脱。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