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自戒的陶育

发布时间:2019-12-27 11:50:15作者:大众学佛网

  自戒的陶育

  [作者]坦尼沙罗尊者

  [中译]良稹

  Culture Of Restraint

  by Ven. Thanissaro Bhikkhu

\

  佛陀曾经把感官输入比作一头被剥去皮的牛[1]。不管到那里,一直有虫子钻进它的肉里。我们的感官透过眼、耳 、鼻、舌、身,在不停地吸收讯息。再加上心还有自己的感知,它吸收各种各样的主意。问题是,处在这一切当中,怎样才能够找到宁静? 答案是: 你必须有选择性。

  佛陀把感官约束作为禅修的基本成分。我们往往以为禅修就是那个坐下闭眼就开始的东西,不过实际上,它一直在进行着。禅修这个词,bhāvanā,意思是培养 [发展]。你应当停下来想一想: 自己正在内心培养什么?

  当你跟随某些思路时,会培养起跟随它们的习惯。你会在心里造出一条条沟辙。当你允许嗔怒自由横行时,就会造起一条嗔怒的沟辙。当你培养念住时,就会造起一条念的沟辙。下一次你靠近那样的思维模式时,心就会跌入那个沟辙,沿着它走下去。这种事我们一直在作。一项又一项的研究表明,我们的辨识过程是何等的有选择性。它在多个层次上发生。其中有些是有意识的,有些不是,但总的结果是,在你闭眼坐禅之前,早就处在了一个培养的过程之中。

  问题是,它是在培养禅修旨在培养的同样的素质吗? 你是在培养宁静,还是在培养混乱? 你是在培养心定还是在培养掉举? 要一直注意这件事。你做每件事,说每句话,都是在培养某样东西。它是在心里铺下一条条沟辙。那么,你想要什么样的沟辙? 我们闭眼坐在这里,是在试图造设那些好的沟辙,不过如果在一天的其它时间里,你一直在造设别的沟辙,那就会发生冲突。

  当你看事物时,是在找什么? 谁在做看的动作? 是淫欲在看吗? 是嗔怒在看吗? 如果是这些东西在看,它们会制造出沟辙,让更多的嗔怒或淫欲继续来看。因此,整个一天里,要谨慎注意自己在看什么。

  这并不意味着,美观的东西你不能看。只是,当你看见某个美观的东西时,你必须提醒自己,它还有另外一面。看到自己憎恶的东西时,要提醒自己它也有另外一面。正如阿姜李所说,要做一个有两只眼的人。对你的听、嗅、尝、触,特别是你的思维,要遵循同样的原则。

  一个常见的模式是,在这里坐禅时,你试着令心服从调御,不过一起身,它又回到老样子——任意游荡。那样你就不一致了。如果心打算去什么地方,你得问自己: “为什么要去那里?” 就像二战时期的那条老标语: “这趟出门真有必要吗?” 你打算去哪儿? 你打算把什么带回来? 思考时,要有目的性。佛陀并不是说,不要思考。他只是说,要懂得为什么思考,它要达成什么目的。对看和听也同样: 要懂得自己为什么在看某件事物,借着看它,打算达到什么目的。为什么你在听某些东西?

  所有这一切,都是禅修的一部分,培养的一部分,因为你是在内心制造环境,你要确保自己造起正确的环境。要懂得什么对自己重要,什么次要。这样,禅修就不那么像在急流旋涡当中试图造起一个宁静的小岛,更像是一个持续过程的组成部分——你意识到心需要被训练,并且这种训练是一个全日过程。

  不仅在寺院这里,即便你在外面世界里,也一定要审视自己的心,看它正在往哪里去,它正在拿起[吸收]什么。特别要注意它正在拿起什么,因为外面有五花八门的荒唐讯息。你一打开电视,一拿起报纸、杂志,总要记得那个问题: “为什么这些人要我相信这件事?”——这样可以使你不受这些讯息,这些暗藏价值观的僭惑。

  如果这使你变成周围环境里的一个陌生人,那也不坏。有时,做一个陌生人,不吸收一切,是件好事。去泰国的优点之一正在这里: 不论我多么沉浸在那个文化,那个语言之中,有一部分的我仍是个外来人。那个外来的视角,始终十分重要。有时,它帮助你保持理智,因为那个外来人的视角,可以做你的内在指南,你的内在导师。

  佛陀提到过圣者的传统,圣者的习尚。依照这些传统修练,意味着使你自己成为脚踏两种不同习尚的人。圣者们看着物质事物,说: “要记得,为了提供衣、食、住 ,必须付出多少苦,因此不可迷恋于追求多衣、多食、豪宅。记得那些东西有其过患。” 外面的世界说: “买,买,买,”但圣者们却说: “不。” 聆听圣者之言,可以助你身处两种习尚之中。当媒体把各种拜物主义价值观朝你推过来时,你有一个部分可以说: “不。” 你不被吸入那些东西当中,结果是,心更独立,心宁静得多。即便在我们这样的疯狂社会里,它可以使自己的的价值观保持正直。

  法句经里有一句话说: 有的人在不应羞耻的事物中见到羞耻,在应当羞耻的事物中见不到羞耻。一部分世界,把有道德、有原则、不为了拥有许多物品而血腥争抢,看成是可耻的、丢脸的。这就是为什么你必须出离那种陶育。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圣者的陶育。 那个自戒的内在声音,将会是你的护佑。要学会听从它,增强它,使得你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戒,能够辅助禅定中的自戒。你在试图专注一个所缘,你能够待在那里,是因为你已经学会了以一种健康的方式行使自戒:懂得你对心的约束可以有多严紧,何时必须放松一点,不令它觉得过于受限、过于受缚,同时又懂得多少是过分了——这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必须学会的事。

  因此,想一想你正在内心制造的环境,让心安定下来的那个环境,让心安定下来的那些价值观,这样,当令你散乱的思维升起来时,你不会即刻就跟着走。你可以看一看它们,然后说: “这不是我想跟着走的思路。” 当你对事物说“不”养成习惯之后,坐在这里闭眼观气时,对它们说“不”,就比较容易了。反之亦然: 你睁开眼时,可以提醒自己: “这个想法我克服过。我对它说过'不',我并没有[因此]死去。”

  这样,你就能够维持心理健康,禅修则确实会变成一个持续的培养过程——培养你想要的善巧素质: 念住、警觉、平静感、身与心的健全感。正如佛陀所说: “善修的心带来福乐。” 它之所以需要善修,是因为它一直在作事,因此你要确保它正在作的事,与你希望它去的方向相一致。

  (根据2005年4月11日开示录音整理,本文来自坦尼沙罗尊者开示集《禅定——第三集》)

  中译注:

  (1)SN12.63《子肉经》: “比丘们,触食当如何看? 譬如有一头剥去皮的牛,依泥墙而处. 住在墙里的众生会啮食它。如果它依树而处,住在树里的众生会啮食它。 如果它依水而处,住在水里的众生会啮食它。如果它依空而处,住在空中的众生会啮食它。因为不管那头被剥去皮的牛依哪里而处,住在那里的众生会啮食它。我告诉你们,看触食当以同样方式。比丘们,当触食被全知[遍知]时,三种受[乐,痛,不乐不痛]就即被全知了。当这三受被全知时,我告诉你们,圣弟子再无可作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