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做菩萨并不难,应当发心做一名菩萨

发布时间:2024-11-27 04:35:34作者:大众学佛网
做菩萨并不难,应当发心做一名菩萨

中国人对菩萨有着至诚的信仰,听闻菩萨名都会产生一种亲近感,其实菩萨有无量无边,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某人也许就是菩萨,只是你从表面看不出来罢了。如果您能因听闻佛法而发起菩提之心,也就是成佛之心,而不只是成为“声闻罗汉”,而是成“佛”,那么您就成为一名初发意的菩萨了。

在《菩萨璎珞本业经》当中,世尊开示说:一切有情在还没有接触佛教三宝、听闻正法之前,可以说都称为具足各种缠缚的凡夫,对于什么是善恶完全不了解,对于因果也没有正确的知见;如果努力培植了足够的福德因缘,有机缘值遇佛教三宝,听闻了正法,生起了一念净信,乐于归依三宝,修 学佛道,那么这就称为“初发意的新学菩萨”

菩萨的种类很多,根据成佛之道的五十二位阶(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来说,如果十信位满足,愿意发起菩提心,修学六度万行直至成佛,那么这就称为“初发心的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三十个阶位,我们可以称为“贤位菩萨”。而初地以上,则称为“圣位菩萨”,或者是“菩萨摩诃萨”。而在一直到初住位——发心住之前的十信位中,也就是对佛教三宝的清净信心还没有具足圆满之前,则都称为是“凡夫菩萨”、“假名 菩萨”,或者是“名字菩萨”。

另外还有所谓的“实义菩萨”,则是指已经实证甚深佛法的真实义——第一义谛的菩萨;也就是指已经明心证真,证得第八识如来藏的七住位以上的菩萨。例如《菩萨璎珞本业经》当中,世尊曾开 示说: 若修第六般若波罗蜜,正观现在前,复值诸佛菩萨知识所护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为退分。(《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一)

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说:当六住位的菩萨,在前五住位已经修学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 等五波罗蜜之后,进入到六住位,主修般若波罗蜜,再加上蕴处界的观行之后,当因缘成熟忽然之间 一念相应,找到自心如来第八识真如实相,所以正观现在前;再加上诸佛菩萨以及善知识的护念加持之下,能够如实地转依真实心,这时就能够升进到第七住位;因为是亲证而能够时时现观的缘故,所以这个证境智慧能够常住不退。

而在七住位之前,因为没有亲证的缘故,则总是会进进退退的。(菩萨正行第一集菩萨正行概说)

所以菩萨没有那么玄乎,而是实实在在的,若是在人间发起菩提心,愿意修学佛法正理,自度度他,那么这就是一位菩萨了。只是依于其证量的不同,习气种子的染污清净不同,度众生的发心愿心的深浅大小之不同,而有种种的不同。但一旦走上这条成佛之路,所需要经历的位阶、所需要实证的智慧、所需要断除的烦恼无明都是一样的,成佛了就佛佛道同,无有高下之分了,只是别愿不同而已。(所以如果听到有人说哪一佛不如哪一佛,哪一佛不知哪一法,只有另外一尊佛知道,就知道这个人连基本对佛的信还不具足,就是不懂佛法的外道了。)

那么发菩提心的菩萨需要怎么做呢?“善男子!发菩提心有五事:一者、亲近善友,二者、断瞋恚心,三者、随师教诲,四者、生怜愍心,五者、勤修精进。复有五事:一者、不见他过,二者、虽见他过而心不悔,三者、得善法已不生憍慢,四者、见他善业不生嫉妒心,五者、观诸众生如一子想。”所以发菩提心了以后,亲近善友非常重要,就像中国一句古语叫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发了菩提心,而还继续不舍过去那些酒肉朋友,不舍过去的声色犬马,那么这菩提心就很难生长发芽开花结果了,而如果不炽然自己的菩提种子,那么就无法最终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道,戒经中说“虽有无量恒沙诸佛,悉皆不能度脱我身,我当自度。”如果不肯自度,又如何有能力度他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