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三止三观
发布时间:2024-10-31 04:35:52作者:大众学佛网佛家修行,纲领、原则著重在修观,天台家讲「三止三观」,我们念佛也没有离开修观的原则。「观」是什么?观念。修观就是把我们过去种种错误的观念修正过来,这叫修观。在一般讲修学有三个层次,宗门里面常讲。第一个是「观照」,什么叫观照?常常提醒一个觉悟的观念,时时刻刻提醒,这是观照。观照功夫得力了,在我们净土宗来讲就是「功夫成片」,有这样的功夫决定得生净土。为什么?念念能够不迷,念念提得起观照,在我们净土宗就是一句佛号,心地才动念,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里头起了念头。念头不外乎善恶,顺自己意思起了贪心,不合自己意思起了瞋恚,会动这个念头,没有违顺的时候起无记,这都不好。所以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他警觉性很高,念头一起:「阿弥陀佛」,就立刻转到「阿弥陀佛」,这在宗门里面讲就是观照的功夫。古德所谓是:「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起,没有关系,要警觉得快,佛号立刻提起来,把念头换过来,这是观照的功夫。观照功夫深的时候,自自然然这些妄想、念头不起了,功夫真能控得住,不起了,这就是「事一心不乱」,在宗门叫「照住」,是得定,禅定现前了。
到最上层的功夫是「照见」,我们读《心经》:「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照见,「见」是智慧开了,从定开慧了,在我们净宗是「理一心不乱」,就照见了。「照见五蕴皆空」,五蕴皆空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见到宇宙之间一切法,真相是「无所有、不可得」。
——地藏菩萨本愿经 (第四集) 1998/5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4-012-0004
******************************************************************************************************
【注】:以下介绍来自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824632.htm
天台宗修观的方法之一,名曰止观,所谓止,是止息妄念;观,是反观自性。但为了便于学人修习起见,又分为一心三止三观。
所谓三止,即是体真止,方便随缘止,和息二边分别止。
(一)体真止—体念真如之理,止息一切矾缘之妄想(偏真)。
(二)方便随缘止,又名系缘守境止—知空非空,止于诸法幻化之理;分别药病化益者。知空非空为方便,分别药病随缘历境为随缘,安住假谛之理而不动谓之止(偏假)。
(三)息二边分别止,又名制心止—知第一止偏于真,第二止偏于假,息真假二边而止于中谛。
至于三观,即是空观、假观、中观。
(一)空观—观一切法之空(真)谛。
(二)假观—观一切法之假(俗)谛。
(三)中观—此观有二,观一切法非空非假即是中,谓之双非中观。观一切法亦空亦假即是中,谓之双照中观。
但修止亦应兼观,修观亦应兼止,这样才能使定慧均等,而且见思惑也可以因止而伏,因观而破,这是修观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