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佛弟子,都需要有一颗菩提心
发布时间:2023-08-22 04:02:16作者:大众学佛网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语,译成汉文的意义为“觉”,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发菩提心,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也就是要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
发起殊胜的菩提心的因缘有两个,一是见到菩提心的功德而发心;二是对佛陀生起诚信而发心;三是见到众生非常可怜,缘于悲心而发心;第四是依靠师父的摄受和调教而发心。我们自相续当中的菩萨种性也是依靠这几种因缘当中的某一种,从造作的方式开始,逐渐的、发自内心的愿意发起菩提心。
发菩提心的功德很殊胜,事实上,佛法的最高秘诀是就是发起菩提心。大部分佛弟子可能是因为依靠善知识的摄受和调教而发心。作为一个修行者,我们要知道大乘所有修法的核心是围绕菩提心来进行的,不管修任何一个法,必须以菩提心摄持,才能使所修的法成为大乘的道。如果没有以菩提心摄持,所修的法不知道会被自己哪些没意识到的心态摄持,摄持后趋入哪个方向是很难说的。举个例子,如果想依靠大中观获得成就,修行中观的过程中,一定是以菩提心的摄持才能带来大乘的佛果。如果是小乘自私自利的心态摄持,即使修中观也很难证达圆融法空的境界,除非一些极其特殊的上根利智者。对大部分根器来说,如果只是以自求解脱的心态去学习、修行空性的话,最终只能得到小乘的果位;如果只是求人间福报的心态,希望自己这辈子得到幸福快乐,修行大中观只能得到人天福报之果;如果以恶心的摄持去修行大中观,会得到恶果。
法本身的殊胜,我们是不否认的。但是,你的心态将法的力量趋导于哪个方向?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实际意义上,发心确实比正行更重要。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菩提心的分类。从心力的角度来分,菩提心有如国王之发心、如舟子之发心、如牧童之发心三种。为什么菩提心可以从心力大小不同来划分呢?事实上,一个人他心量大或小的原因在于自相续中能否真实地堪忍轮回当中的痛苦。下面用个比较通俗的比喻来描述,这只是一个比喻的描述,不能说跟心力三种分类状态完全相合。
比如一个人想去远游。刚开始心里面有了想法,当这个想法比较坚固的时候就开始准备行装,准备这个过程当中需要的饮食、物资等等,然后就出门了。有一些人出去之后,在路上遇到一些违缘就退回来了。有些人虽然也遇到了这些违缘,但是他的心非常坚定,一直坚持下去最终达到了目的地。这个例子只是相似的比喻,就是想描述如何去理解“心力”,通过这个比喻来了解国王之发心和舟子之发心的状态。牧童的发心,大家当然都觉得是最殊胜的,最相合于菩提心发心。
这种发心代指这人的心力非常堪忍,能够在菩提道路上忍受度众乃至轮回中的种种痛苦,他的心对于“苦”是有一种堪忍力的。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想逃避或想远离呢?就是在遭受苦受的时候,不管是身体还是内心。
身体遭受痛苦时,心里最强烈的愿望就是自己病好,因为痛苦让人无法堪忍。当心里遭受痛苦、遭受种种违缘、苦恼的时候,最大的愿望也是如何让自己的心远离这份痛苦,会想尽一切办法远离。从最开始不学佛到步入佛门,也是同样的道理。有些人是因为在工作生活当中受到一些挫折,受到一些违品的时候走入了佛教。为什么呢?因为想通过佛教的氛围解决自己无法堪忍的身、心的痛苦。这说明人其实有一种本性,那就是避苦求乐。
国王发心、舟子发心还有牧童发心,就是从一个人心量的角度上来说的。如果对痛苦的堪忍力越来越强,发心就越来越趋向于如同“牧童之发心”的心态;如果面对痛苦的逼恼非常羸弱,自己的心不堪能的话,这种心态就比较相合于国王式的发心,因为他会希望自己先解脱,然后再将众生安置于佛地。这个时候心相续才能堪忍痛苦,才能考虑到其他的众生,让他们获得佛的果位。
这三种分类只是从心量、堪忍力的大小的角度而安立的。这三种发心是大乘佛子的心力之别,其实是可以在一个人的相续当中去建立的,只是一种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