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深山卧佛

发布时间:2023-07-25 14:37:42作者:大众学佛网
深山卧佛

整体观之,卧佛寺中路殿庭中前后三殿相重,东西路各建若干院落,与中路间隔有南北巷道,多少反映出一些唐、宋以来巨刹在东西廊外分列各院的“廊院制度”的遗意。

王南

北京卧佛寺位于西山余脉寿安山南麓,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初名“兜率寺”,寺内供有一尊香檀木雕制的卧佛。元代重建后改名“昭孝寺”,又称“洪庆寺”——这是元代一项规模宏大的工程,时人记载“凿山开寺,最称巨刹”。

元至治元年(1321年)开始铸造铜卧佛,“冶铜五十万斤”(据推测实际重约54吨),所铸佛像长5.3米,高1.6米,实心。当时铸佛役工万余人,历时十年,费银五百万两。“卧佛寺”由此二尊卧佛得名。

铜佛至今仍保存完好,檀木佛已不存。铜佛作侧卧入睡状,各部位匀称,体态自如。该寺明代屡有修葺,并更名“永安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再次大规模重修,改名“十方普觉寺”——然而不论是唐代、元代还是明清时期,官方对寺庙之命名始终不及“卧佛寺”这一俗称来得深入人心,至今北京市民依然习惯称之为“卧佛寺”。

明《帝京景物略》描写了卧佛寺的幽丽景致,尤其是寺中之“娑罗树”与山泉:

“香山之山,碧云之泉,灌灌于游人。北五里,曰游卧佛寺,看娑罗树也。

山转凹,寺当山之矩,泉声不传,石影不逮。行老柏中数百步,有门瓮然,白石塔其上,寺门也。寺内即娑罗树,大三围,皮鳞鳞,枝槎槎,瘿累累,根抟抟,花九房峨峨,叶七开蓬蓬,实三稜陀陀,叩之丁丁然。周遭殿墀,数百年不见日月,西域种也。……泉注于池,池前四五古杨,散阴云云。池后一片石,凝然沉碧,木石动定,影交池中。……以后殿香木佛,又后铜佛,俱卧,遂目卧佛云。”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卧佛寺前的山路为京城诸寺之冠:由南端的木牌楼至北端的琉璃牌楼,长约150米的缓坡山道,植柏树两列,将山道分作中、东、西三道,古柏参天,阴翳蔽日,意境高古,成为观赏卧佛寺的精彩“前奏”或“序曲”。正如麟庆《鸿雪因缘图记》所言:“门前有五色琉璃坊,……再前为驰道,长里许,夹以古桧百章。入道处又立绰楔。门径宏丽,为西山诸刹冠。”

此外,卧佛寺原有一座过街塔门作为前奏,可惜至乾隆年间已毁——雍正《御制十方普觉寺碑文》称“西山寿安有唐时古刹,以窣堵波为门,泉石清幽,层岩夹峙,乃入山第一胜境”。

现存卧佛寺建筑群为清代所建,坐北朝南,规模宏大,布局分中、东、西三路。

中路以一座巨大琉璃牌楼为外门,该琉璃牌楼与大西天前牌楼以及国子监牌楼形制接近,并称壮丽。琉璃牌楼内有半月形水池及小石桥,石桥雕刻颇精美。桥北为山门,门前左右为钟鼓楼。牌楼、钟鼓楼、山门及水池组成的第一进院落极为幽谧、疏朗,意境颇佳。山门左右各有一个侧门,侧门外连接廊庑,廊庑分别向东西,至角则转而向北,一直延伸至中路最后一进建筑藏经楼的两侧,将山门内的殿宇围合在一个纵长的矩形庭院之内。山门以北,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天王殿、三世佛殿、卧佛殿及藏经楼,引人入胜。这种平面布局保留了唐宋古制——梁思成、林徽因的《平郊建筑杂录(上)》一文专有一节“卧佛寺的平面”讨论这一点:“这种平面布置,在唐宋时代很是平常,敦煌壁画里的伽蓝都是如此布置,在日本各地也有飞鸟平安时代这种的遗例。”

东路由南而北依次为六个小院——斋堂院、禅堂院、霁月轩、清凉馆、祖堂院和停灵超度之所。

西路为行宫院,是皇帝临幸居住休息之所。南端有用青石片所叠大假山,山北有池,池上石桥北有门,门内为一所较大厅堂,厅北有方池。池四周原有精致的石栏杆,外有回廊环绕,在清末毁去。

整体观之,卧佛寺中路殿庭中前后三殿相重,东西路各建若干院落,与中路间隔有南北巷道,多少反映出一些唐、宋以来巨刹在东西廊外分列各院的“廊院制度”的遗意。

来源:2018年11月28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24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本期更多文章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微博、微信客户端:“环球杂志”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