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霖:三纲五常一刻而不可相无也
发布时间:2022-07-24 21:39:08作者:大众学佛网
这一段里面有一个重点,就是刚才我们提过的三纲五常,就是中国有三教,还有三纲五常,一刻都不能够,『一刻而不可相无也』。刚才我们有提到老法师对于三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现在我们再引用老法师的开示。老法师说,老祖宗教导我们五伦五常。老法师说,老祖宗千万年来教我们,总纲领只有四句话,他教我们四个科目。第一个就是五伦,五伦就是讲关系,人跟人的关系,这个五伦不是哪个人想出来的,它是自然的,是性德。父子是自然的,夫妇也是自然的,君臣、领导跟被领导,也是自然的,长幼、朋友也是属于自然的。
所以老祖宗教我们,处理这些自然用什么心态呢?父子有亲,亲爱,亲爱是天性,没有人教啊。老法师说,你看四、五个月的小孩,婴儿,他们对父母亲说的话,他们那时候还不会说话,可是你看他的眼神,看他们的表情,还有对父母的爱能够看得出来。所以父子有亲在这个时候是非常明显的,一点都不假的。中国老祖宗知道,教育是从这个地方生起来的,为什么?老祖宗是希望这些五伦的亲爱,天性的亲爱,如何帮它继续保持下去。所以接下来就第二个目标,就是要教育了,把这个亲爱能够发扬光大,不管是你对父母,或是爱你的兄弟姐妹,爱你的祖父母,爱你的叔叔伯伯,爱你的家族,再扩大爱护邻里乡党,再扩大爱护社会,爱护国家,爱护民族,最后「凡是人,皆须爱」,爱护天下,这是中国的传统教育。
中国传统教育,爱的教育,就是在这个教育里面,它是有德行的。所以这个爱里面它是有德行的。所以从这个教育里面,从这个关系当中,如何把所有的关系都处理得非常和谐、非常融洽,才会提到这个五常,也就是仁义礼智信。「常」是什么?永远不变叫「常」,我们佛家讲「常住真心」,这个「常」就是永远不会变的,所以「常住真心」,「常乐我净」这个「常」是永远不会变的,这是我们的性德。
所以不管是太平盛世或者是乱世,也不能改变。一切时、一切处,守住这个原则,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仁,仁义礼智信,仁,这是仁。义是合理,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如理如法、合情合理、面面俱到,仁义。那礼呢?礼就是礼节,礼不能够废掉,特别是亲人之间,古时候说夫妻有礼,父子兄弟都要有礼节,你不能说天天在家里,这些礼节就不要了,老法师说,这一套礼很重要。仁义礼,这个礼很重要,现在为什么社会会乱?因为礼没有了,礼失去了,所以有这个礼,你在家里就会整整齐齐地,如果礼废掉了,妄念就来了,慢慢到后来怎么?父不父,子不子,就是家破人亡。
所以礼可以维系自己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再维系到你的家庭,维护到你的乡里,邻里乡党,维护到整个社会,维护整个国家,维护世界,就是礼之用大矣。中国从汉武帝采取儒家的学说来治国,来教育全国百姓,一直到满清的时候,中间的改朝换代,这个理念从来没有改变,就是以礼治天下,这在中国是真理。礼要是不讲,社会就乱了,今天世界动乱,没有一样不乱,什么原因?礼没有了,没有了,他们没有,我们要有,他们乱,我们不乱。
净空法师特别举例说,今天他在讲经的时候,在摄影棚里面都会把他的父母,老法师的母亲,还有老法师的老师的照片,放在摄影棚跟讲堂里面。他说,什么意思?老法师说,孝顺父母,尊师重道,用意在这个地方。而且老法师每一次讲经,都要向老师鞠躬,都要向父母问候,念念不忘,民德归厚,忠厚老成怎么培养出来的?就这样培养出来的,忠厚老成的人有福,我们说,吃亏有福,吃亏是福。老法师说,能够吃亏,这个人一定有福报,有后福。换句话说,占便宜的人没有好报,处处想占便宜,后头有麻烦,这个道理,这个因果要懂。以上是老法师在《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百九十二集的开示。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一七二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文字稿来源【太上感应篇共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