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即心是佛
发布时间:2019-12-14 11:28:28作者:大众学佛网佛门常说的一句话:“即心是佛”,虽是简单浅显,其意义却颇深远,不妨于此作一番探讨。
一、三身即一体,一体具三德
佛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如来、大日如来、药师如来以及三世十方之间,无量恒河沙数之佛的存在。不过我们应有释迦牟尼佛一方的心得。一般来说,佛有法身、报身、应身三种,再说佛的国土有寂光土、实报土、方便土、同居土四种;释迦牟尼佛则是应身佛,并且又是同居土之佛。再说禅宗乃是以释迦牟尼佛为本尊。他实在是我人当一心信仰恭敬法界的教主。
谈起佛德真是广大无边。佛德恰似虚空,要明白虚空没有东西南北之分别,佛德是没有时间空间的隔阂。故此如大以大心信仰,就感得大佛;反过来说,以小心信佛,佛自然也变小了。况且所谓佛有法身、报身、应身三身的区别。并不是说佛有三种,而是佛在一身之上所现的三德,是从三方面来拜一佛的名字。法身是佛之体,报身是佛德所显之相,应身是众的根机所现作用的姿态。综合来说,佛三心是法身、佛三德是报身、佛的妙用是应身。三即是一。
用个譬喻来说:这里有一块黄金,黄金这物的自性是法身,黄金有超世之光与天生的丽质是报身。再说它可以作为手饰、指环、表带、杯器种种,这个别的作用是应身。不论它作些什么样形式的东西,然它的本质还是黄金,色泽也仍然是黄金。可见三身即一体,一体即三德。这是浅显易明的。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成为万德圆满的佛呢?用现代话来说,他是究竟宇宙绝对的真理,与万古不彩的大道成为同一的境界,这真理没有人我的分际,这大道也没有今昔的区别。释尊的一身,实在是通古今遍十方的佛。所以佛在心地上,是断尽从来的烦恼妄想,不留一点污秽的清净法身,这称作是人格的法身。从修养上称作是断德。
然而,一度离去了凡情,自然便兼备了智德,这叫作是报身与智德。像这样智德全备时,佛性常住的孝顺心慈悲心三德就会发现,自然能应机随缘,任运现出了神通妙用,这称作是应身,也叫作恩德。这就是佛三身三德。
二、觉人生迷梦、拂心头暗云
但是,在佛三身之内,我们把他强分优劣,重此佛而轻彼佛,这是依文解义而生出来的妄想。可不是吗?古歌说:“释迦弥陀药师地藏,同是心之佛。”佛心并没有轻重亲疏的分别。所谓
一切从此法界流,一切还归此法界,
一切诸佛如来,平等互遍,同体不二。一切诸佛与阿弥陀佛一体不二
这说明了佛的法身充满法界,就是法身。随缘赴感之时,身分千百亿,就是应身。恒处此菩提座现大智慧大光明,就是报身。虽有三身,毕竟是一佛身。特别是释迦牟尼佛乃是万德总持的名号。释迦是梵语,译作能仁,能仁的意思是具有大慈悲心。牟尼是梵语,译作寂默;寂是在身意之上无有过患,默是于口上无有忿争,佛成就了般若大智慧,离一切烦恼,脱生死系缚,于身口意三业,显纯善无漏的妙德,所以叫寂默。像这样大慈悲和大智慧的二德圆满,即是佛陀。
进一步说,我人彼此以佛为本尊来归依,就是归依大慈悲光与大智慧力。依这归依的功德,自然感得佛的大慈悲与大智慧。同时我们本来具有的大慈悲与大智慧之德,也可出现。其实,一切众生莫不都具有与佛平等的大慈悲大智慧。只不过因有妄想烦恼,造种种恶业,由于业力的牵引,是以自己招致得三界六道生死的系缚。这么一来,就常常被邪见的暗云遮覆住,并且难以觉悟人生苦恼的梦。能够觉这迷梦拂去心头暗云的即是佛身。那时我心即是佛心。佛教主要的目的无他,就在于达到这一崇高境界。
故此拜释迦牟尼佛,也不用一定去探讨几千年前佛陀的历史,只要归依常住不灭的佛身,那么我们的三业自然成为佛的三业。
三、放慈悲之光、全报恩之德
我们缚地凡夫,自早至晚都被情欲憎爱的烦恼驱使着,为利己之欲垢所污染,却自思是佛,那岂不是荒唐与妄想?可是,若舍这身心,空空寂寂,自想这就是佛也是错误的事,举个比方说吧,不论怎么样洁净的水,要是有一滴之毒渗入到水里面,便一口也不能喝了,这毒如果不除去,那么水与我们的命相同,一刻不能停止(因水会因毒起变化)。而我人彼此的身心,本来是清净如水,是智德圆满的佛。可惜被三毒烦恼之毒所迷,遂不由自主地狂奔于三恶道之巷。
那么,怎么样才能取去其毒呢?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唯有忏悔灭罪,受戒入位,发愿利生,行持报恩,才是最善最胜的法门。
再说我人的修证,不离我人的一心。此心即生本证之德,现妙修之功,这即所谓是即心是佛。
原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出现的诸佛,其数无量无边。由发心的因缘与修行的状态,按其时代与境遇,多少各异其趣。然而到了成佛时,就必须依成就能仁与寂默的功德之力。所以三世诸佛,竟归于一释迦牟尼佛,其释迦牟尼佛即十即心是佛,终于是归此一心。《华严经》说:“一心念中出生无量刹,以佛之威神力,得现悉净无垢。”又:“众生非法器,不能见诸佛。若有心净者,一切处皆见。”十方无量诸佛,由一念心中所生。十方无量的净土,也无不由一念心所现。
《华严经》又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如果我们能互相念诵此文,自然地打破地狱的功德。我们要知道,十方法界都是自心所现之相,明了离我心即无佛诸法时,就开始得见三世一切诸佛,并能觉知大慈悲大智慧。净土门建西方净土,归依阿弥陀如来一佛。
佛经上说;“诸佛菩萨为弥陀如来的分身,为十方诸佛的本师本佛故,归奉阿弥陀一佛,即为阿弥陀一佛之中,尽包摄诸佛菩萨。”禅宗拜释迦牟尼佛,也是如此。释迦牟尼佛为三世诸佛菩萨的本地法身,归奉释迦牟尼佛,也就是归奉三世诸方的诸佛菩萨。又依据《观佛三昧经》说:“若称我名,南无诸佛,所获福德,无量无边。”因此称念释迦牟尼佛名号,实具有归依诸佛的功德。古德说见十方诸佛,即见释迦一佛,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必须深信,释迦牟尼佛,乃三身具足的功德聚。三德总持的妙德,其释迦牟尼佛感应之光,就在我人信仰上一念心萌生而灿耀起来。若是离信仰的一念心即无有佛。
即心是佛,决不是空洞的道理空泛的论调,而且也不仅是佛菩萨或智者的事。这是人人分上的事,我们彼此知寒知暖,思喜思悲,思此心之底,就是即心是佛。不明白这道理,佛法任何时,都不成为自己的东西。如果彻底了解这意义,则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我们的所有物。商人经商,农人耕田,工人做工,全都成为佛法的妙用了。到这一境地时,佛与祖师的难行苦行,传播的佛法,才产生积极的效用。
总而言之,佛法决不是不可思议的。佛法大事是存于即心是佛,承当去处。彻底信仰心是佛时,以无生死无烦恼向佛,那么这身这心自然得到生死解脱。而这身心也即是释迦牟尼佛的身心;十二时中的起居行为,全都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大慈悲大智慧。于是利益国家、繁荣社会,这时候真正的行持开始出现。无论是吃茶吃饭,拿锄头,打算盘,抱书本,一切的工作、言行,无一不是佛祖的行持了。既然如此,我人实在应该勉励自己,一举一动放出慈悲之光,日日行持,举此身心,以全报恩之德,结甚深微妙的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