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云继梦:菩萨问明品讲记 第八章 入法界,实无所入
发布时间:2023-08-18 04:06:03作者:大众学佛网海云继梦解华严 菩萨问明品讲记
第八章 入法界,实无所入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贤首菩萨言:「佛子!诸佛世尊,唯以一道而得出离。云何今见一切佛土所有众事,种种不同?所谓:世界、众生界、说法调伏、寿量、光明、神通、众会、教义、法住,各有差别;无有不具一切佛法,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文殊菩萨问贤首菩萨,十方诸佛都是按照一佛乘来出离(这叫作「一乘甚深义」),那为何我们所见的佛土、佛国度和所有的种种事有种种的不同?所谓:世界不同、众生不同、说法不同、调伏不同、寿量不同、光明不同、神通众会不同、教义不同、法位不同,各个差别。为什么?
「所谓世界不同」,既然是以一法而得成就,都是用「一佛乘」来成就的,那是不是这样就好了,用那个法就好了?有没有人成佛时,是把十方世界所成就的通通浓缩起来在一个地方成就?没有!文殊菩萨看那么多,他说没那回事。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好像是这个样子,但其实也不是,所谓「从华藏世界里面,两百一十亿个佛剎微尘数佛国度当中撷取菁华」,那个「菁华」还是一佛乘;从一佛乘来建立佛国度,那十方诸佛同一体性;但是每一个佛国度,都是因为佛德本愿力和众生的因缘力结合而成——「娑婆世界」,有娑婆世界的佛的愿及众生的因缘;「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的愿及众生的因缘,「凈琉璃光世界」有药师佛的愿及那个世界众生的因缘,那十方诸佛国土、南方宝生如来的世界、北方不空成就如来的世界也都一样。
所以,佛的本愿和众生的因缘和合而成的国度,种种不同,世界不同了。从〈华藏世界品〉就可清楚的看到世界的形状种种不同,有树形、山形、坛墠形、圆形、方形,各种形状都有。
「所谓众生界不同」,众生的福报不同。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若是到自在王佛那边去,就会像黑头虫爬在人家的钵上。目犍连神通第一,他到世间自在王佛那边,他趴在那个世界人家吃饭的钵上,那边的菩萨海会说「这是哪来的虫啊!」世间自在王佛说:「不要笑他是虫,他是去此东方无量国土之中,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上首弟子。」由此可知,「众生界不同」。
「所谓说法不同」,既然众生界不同,佛的说法也不一样。我们看众香国的香积如来,他看众生因缘成熟了,就放个香,「放香」众生就得度了,该得度的得度,该觉悟都觉悟了;有的是放光,「放光」该得度的得度,该成就的成就了。这就是「说法方式的不同」。
「所谓调伏不同」,有的众生得慢慢调伏,有的则要现怒目金刚相去调伏。
「所谓寿量不同」,极乐世界寿命长,我们这里寿命短。
「所谓光明不同」,十方诸法很光明,我们这世界佛的光明不过一丈;佛光的大小就证明这世间的众生福报有多少,佛光的大小不是佛的成就大小问题,而是众生的福报问题。
「所谓神通不同」,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世间不现神通,你看不出他有什么神通,但其它世间诸佛的是神通很广大,《华严经》里就可以看到很多。
「所谓众会不同」,菩萨海众不一样。我们这边的声闻弟子众,也不过一千两百五十个人,你看其它世界的菩萨海会则是无量无边了,这是众会不同。
「所谓教义不同」,教导的礼仪、仪式不同。我们这边世尊的教法是「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大众吃过饭就围过来,大众坐定,要请法的人就问,这是说法仪式。他方世界则不同,福报尊殊胜,有金刚宝座、有普融无尽师子座,在这种种殊胜的环境下,有一定的请法仪式,每个世界都不一样。
「所谓法住不同」,众生的因缘不同,法留在世间的长短的情况也不同,这叫「法住差别」。
所以这种种状况都有不同,而没有一个佛是完全兼顾所有而成就的,讲是「一」,可是「相」有很多,但无法全部兼顾。这里面要谈的是:一个是一致性,也就是核心;另一个是多样性,也就是变化。所以我们讲佛法、人生都是这样子,它具多样性且富变化,但又能趣向一致;不可能在整个的环境跟过程当中,是多样化而不统一,也不可能因为统一而不多样化。
譬如现在这个社会看起来好像很乱,假如这个乱是趋向一致性,那我们大可放心,因为毕竟会趋向于安定;假如这种乱而没有一个核心可以趋向于稳定的话,这个社会一定会瓦解,最后灾难一定会到。所以在基本的真理上面,它都会趋向于稳定,而这个趋于稳定的前提下,不管如何的多样化,我们应该都能予以包容。
这地方揭示了生命中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你不能说人人都必须一致,所以不能多样化,如此生命会显得很乏味、枯燥。但你要它能产生变化,而这样的多样性又无法趋向一致性,那就会导致崩溃的结果。下面是贤首菩萨的回答。
时贤首菩萨以颂答曰:
文殊法常尔,法王唯一法,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
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
如本趣菩提,所有回向心,得如是剎土,众会及说法。
一切诸佛剎,庄严悉圆满,随众生行异,如是见不同。
佛剎与佛身,众会及言说,如是诸佛法,众生莫能见。
其心已清净,诸愿皆具足,如是明达人,于此乃能睹。
随众生心乐,及以业果力,如是见差别,此佛威神故。
佛剎无分别,无憎无有爱,但随众生心,如是见有殊。
以是于世界,所见各差别,非一切如来,大仙之过咎。
一切诸世界,所应受化者,常见人中雄,诸佛法如是。
「文殊法常尔,法王唯一法,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常尔」,就是本来就这样,永远就是这个样子;「文殊法常尔」有两种解释:一、讲「法如是故」,「文殊啊!法就是这个样子。」二、讲「文殊法本来如是」,这个法就是文殊法,那就不是对文殊讲的。第一个解释讲起来比较像一般对谈,通常我们采第二种解释。贤首菩萨答,一个智慧的法(文殊表智慧)本来就是这样子,真理本来就是这样。
「法王唯一法」,法王只有一个法,就是把自性显现出来;十方诸佛也是同一个法,都是把自己的自性(佛性)显露出来,将人性的积极面充分显露就对了,所以说「法王唯一法」。大家对于「人性」这两个字,不要带有罪恶感,人性没有什么不对,只是被我们扭曲了。只要让人性的积极面、光明面充分显露,不要让贪婪的黑暗面在那边造恶。
「一切无碍人」,就是自在人、法王、一切成道的人。一个得道、有成就的人,都可以叫作「无碍人」或「自在人」,无碍就是自在嘛!
「一道出生死」,「一道」就是一佛乘,都是以一佛乘来出离生死的。
「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切佛同一法身。我们会觉得很奇怪,这怎么讲呢?譬如,你、我是两个不同的个体,但你的人性充分展开后,跟我的人性充分展开后,两个是同一个,两个质量是一样的;你的完全展现是无量无边,我的完全展现也是无量无边,就「无量无边」来说不是同一个吗?所以「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因为它那质量及基本的格局都穷尽了。
「一心一智慧」,一个心一个智慧,这都是唯一的,十方三世诸佛,同证的都是这一个。
「力无畏亦然」,「十力无畏」就是佛,佛也是一样的意思。
「如本趣菩提,所有回向心,得如是剎土,众会及说法。」从根本上来讲,当我们趋向于菩提的时候,所有的心都回归到同一个地方;你的地方在哪里,那就是你的佛国度。
我们修学的过程叫作「趣菩提」,尚未到达最终成就时,每个人的背景、嗜好、习气、个性都不同,这时所作的回向会产生你的佛国度。所以我们认为回向很重要。
为什么学佛人最后会导归一个净土(不管说你把它叫作极乐或什么)?就是因为回向心,没有回向心,绝对不能成就!
有人这样主张,说「学密要回向,拜佛要回向,只有念佛不要回向」。
告诉你,念佛不回向,佛国土绝不能成就!可能有人会这样回:「对!我们不成就自己的佛国土,通通到阿弥陀佛那边去!」这种讲法,悉不成就!因为学佛人当下成就,就是当下有自己的国土。那你说:「我是要被阿弥陀佛摄受去的!」那请问你,最后你要不要成就?最后你也必须要成佛啊!你不可能永远都在阿弥陀佛那里,最后还是必须要成佛,那你就必须要有佛国度,而这佛国度的产生,就是你的回向心。所以回向在哪里?回向就是我们讲的「第一目标」,我们学佛以后要建立你的目标,不要没有目标,不要让次要的目标来干扰我们主要的目标,那你做任何的功课都道归到那个地方去,那就是回向,回向到你第一目标去,所以你就会得到你的剎土,佛国度都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好多的因缘,你自己去看看,生老病死当中、亲戚朋友当中、衣食住行当中、我们所接触的人事时地物当中,我们的二六时中,每一个人的环境都不一样,那么你所要建立的佛国度是什么呢?每个人都不同。
你说通通要到极乐世界去,那就相同吗?告诉你,不一样!看看你现在做这些功课时,你回向到哪里去,那个回向心,就是你的剎土。你说我回向给小孩,或者小孩要考试,那我先帮他,你已经有帮小孩的心了,不要以为榜小孩子功德不大,举一个例子你看看:
有一次恒河泛滥,一个母亲抱着一个小孩,是掉到水里去了,终于有人来救援,母亲就把小孩交给救援的人,因为大人总是比较重,小孩先救上去,大水又冲过来,母亲含笑被水卷走了。释迦牟尼佛就说这母亲马上就升忉利天,因为舍己救人啊!能够舍己救人,即使是救自己的孩子,也升天了,那她不过是一般人而已!而我们想想看,你自己能够这样把它回向,她就是回向给自己的小孩,我们只要有心于别人身上,不要执着于自己,这本身就是一种回向。
我们看到社会很混乱,虽然帮不上什么忙,但在做功课时回向,希望这世界清净一点,不要这么混乱。虽然我们有时候也会想应该趋向于和平,有美好的结果,当然我们总会回向给它,这个回向就对了,这个就是一个佛国土了,佛国土就是这样出现的。
有些人他就不这样想了,我回向是希望所有人都来学佛,这是他一个人所建立的佛国土。那你要建立的佛国土是什么,你从你的心里去检讨,你的佛国土就会出现,这是从你的心里面去检讨的。
当然你说我这样念佛,就是一心一意要求生极乐世界,也可以!那本身还是会成就你的佛国土的,并不是说我到极乐世界去就跟我的佛国土完全无关,因为它已经在形成了。你说极乐世界我不想去,因为大家都去,好庸俗喔!那我帮你们去好了,那你的佛国土就在「建设」中;回向心是这样来的。
在我们趋向于菩提的过程中,你的心安住在「什么状况」底下,那种状况就是你的国土;那个心会有人跟你相应,跟你相应的就是你的菩萨海会,这叫作「众会」;你的「那一种状况」到时候会告诉那些人,这叫作「说法」。
「一切诸佛剎,庄严悉圆满,随众生行异,如是见不同。」你这样的剎土,要能够让他成就起来,必须一再地去努力,让你的心从很抽象、感觉不着,到让它显现出来变成很具体。
将人性从隐瞒、埋藏在心里很深的地方让它一直显发出来,这就是学佛;让人性充分显现出来,也就是那种性德充分显现出来时,那你的佛国土就成就了,因为「立足点」是从这个地方开始的;「东方」、「西方」、「南方」、「北方」,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当性德完全展现出来时,你那佛性、人性是与十方诸佛同一个;国土不一样,器世间、有情世间不一样,但智正觉世间是一样的。故从佛剎言,「随众生行异,如是见不同」,随众生行的不同,所见的都不一样;但是从智正觉世间、从法身、智慧来讲是同一个,所以说「唯以一道,而得出离」;贤首菩萨回答的前两偈讲的都是这个部份,后面则开始讲它的不同。
「佛剎与佛身,众会及言说,如是诸佛法,众生莫能见。」佛剎、佛身、众会、言说这些佛法,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
「其心已清净,诸愿皆具足,如是明达人,于此乃能睹。」只有心清净的人,各种行愿都已经做了,这样的明达人才能够见到佛剎、佛身、众会及言说。
「随众生心乐,及以业果力,如是见差别,此佛威神故。」「佛威神」,就是觉悟的因缘力。以觉悟的因缘力,众生的「心乐」及「业果力」差别才能显现出来。
「佛剎无分别,无憎无有爱,但随众生心,如是见有殊。」佛剎没有分别的,这个世间是无分别的,也无憎恨,亦无特别的爱,都是「随众生的心」;众生所见都不同,但明达人所见都一样。
「以是于世界,所见各差别,非一切如来,大仙之过咎。」世界所见不同,这是随众生心所见不同,并非是佛的过错,佛都是一样的。「如来」、「大仙」,指的都是佛。
「一切诸世界,所应受化者,常见人中雄,诸佛法如是。」「人中雄」是佛的尊称。在一切世界中,因缘到了,自然会遇到诸佛、菩萨、善知识,否则遇不到;缘一到,眼睛一睁开,就会遇到,眼睛不睁开,那就遇不到,觉悟的法就是这样子。
以上是讲「佛以一道而得出离,为何国土众生有种种不同」。站在佛的立场、智正觉世间的立场来讲,都是这样成就的;但站在因地的立场、众生心的立场来看,则所见都不同。所以「器世间」、「有情世间」有种种的不同,但佛身、法身都一样。
尔时诸菩萨谓文殊师利菩萨言:「佛子!我等所解,各自说已。唯愿仁者,以妙辩才,演畅如来所有境界。何等是佛境界?何等是佛境界因?何等是佛境界度?何等是佛境界入?何等是佛境界智?何等是佛境界法?何等是佛境界说?何等是佛境界知?何等是佛境界证?何等是佛境界现?何等是佛境界广?」
文殊师利菩萨问完了,诸菩萨便反过来问文殊菩萨,「佛子!我等所解,各自说已」,我们知道的现在都讲完了,「唯愿仁者,以妙辩才,演畅如来所有境界」,希望仁者用你的妙辩才,来说说佛的境界。这叫「佛境界甚深义」,佛的境界很深的,他们要文殊菩萨说明。
「何等是佛境界?何等是佛境界因……何等是佛境界广?」诸菩萨问了很多,文殊菩萨不见得是照他们问的一一作答。问是别问,答是总答。有一种问是总问,答是别答。佛境界很深,其实这些菩萨都懂,不是不懂,若是不懂,就不会分开十个这样问。
时文殊师利菩萨以颂答曰:
如来深境界,其量等虚空,一切众生入,而实无所入。
如来深境界,所有胜妙因,亿劫常宣说,亦复不能尽。
随其心智慧,诱进咸令益,如是度众生,诸佛之境界。
世间诸国土,一切皆随入,智身无有色,非彼所能见。
诸佛智自在,三世无所碍,如是慧境界,平等如虚空。
法界众生界,究竟无差别,一切悉了知,此是如来境。
一切世界中,所有诸音声,佛智皆随了,亦无有分别。
非识所能识,亦非心境界,其性本清净,开示诸群生。
非业非烦恼,无物无住处,无照无所行,平等行世间。
一切众生心,普在三世中,如来于一念,一切悉明达。
「如来深境界,其量等虚空,一切众生入,而实无所入。」如来境界很深,有多广多大呢?跟虚空一样大;一切众生能入,而实无所入,这是关键处。
我们以为「入」,就像有一个入口可以走进去,「出」就是有个出口可以走出来,可是它这里是「一切众生入,而实无所入」。《华严经》有一品〈入法界品〉,法界怎么入?实无所入!我们本来都在法界内,还要入到哪里去?无有一物在法界外嘛!那为何讲入法界?那个「入」就是展现,「入法界」是指让我们展现出法界的存在。
虽然我们都在法界内,但通常都不知道,就像呼吸无时不在,但有多少人真正感受它的存在?所以「入法界」的意思,无非是将它展现出来而已;所以这里第一偈便说「一切众生入,而实无所入」。「一切众生入,而实无所入」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这十个字可以当疑情慢慢去参。
「如来深境界,所有胜妙因,亿劫常宣说,亦复不能尽。」这一偈是讲因,前面诸菩萨第一个就问「何等是佛境界因」。如来深境界的「胜妙因」,即使经过「亿劫常宣说,亦复不能尽」。
这地方我们要知道一个关键:印度人的思惟模式和语言模式;「亿劫常宣说」是识性的部份,「胜妙因」是根性的部份,用识性来讲根性,那讲不完。
我们常讲「佛已说的法如掌中土,未说的法如大地土」,它不是「佛讲的法如掌中土这么少,未说的法如大地土那么多」的意思,而是指语言文字能表达的部份如「掌中土」,语言文字没办法表达的部份如「大地土」。
佛法分「可说」的法和「不可说」的法两部份。经典记载的,是可说的法;灵山会上,佛拈花示众,大弟子迦叶见之,破颜而笑,佛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今付嘱摩诃迦叶」,这是不可说的法。不可说的法像大地土,就看你能不能「会得」,能会得才有办法给你。
「随其心智慧,诱进咸令益,如是度众生,诸佛之境界。」这一偈是回答诸菩萨问的「何等是佛境界度」;随众生心及智慧的不同,循循善诱,以便让所有众生都能获得利益,这样度众生就是佛境界。
我们也很想学佛这样对众生「循循善诱」,但往往讲个一、两次对方不听,就会说人家「业障深重,没有善根福德因缘」之类的,没办法像佛这样,有一次佛碰到一个非常悭吝的人,什么都不信,即使要他讲「布施」二个字都不愿意,但佛对他百般「诱进咸令益」。有一次便告诉他:「布施很好,只要念『布施』二字,便可获得很多。」他这么答:「真的?会得什么,先跟我讲。」佛再跟他说「讲布施,你又没损失,而且会获得很多掌声」,他还是不讲。佛只好讲,那你不必说布施,只要跟我说「布施有什么好?」后来他就开口说了这句话。他一讲「布施」二个字,大家都鼓掌了。
释尊继续问:「那你有没有获得很多?」他笑了。接着释尊要他右手抓一把土,然后把右手的土布施给左手,此举对他来说一点损失也没有,可他却弄了老半天才愿意把右手的土布施给左手。接着再请他将左手的土布施回去给右手,他又犹豫了好久才做到。
佛就是这样随众生心智,诱进咸令益,换成我们早没耐性了,会说「那个没救啦,下辈子再来好了」。佛之所以伟大,有其道理啊!
「世间诸国土,一切皆随入,智身无有色,非彼所能见。」这是答「何等是佛境界入」。佛在世界所有国土中,都能随缘而入;智身没有形色,不是一般人见得到。所以即使佛来了,一般众生也不知道,因为没智慧。我们都想要见佛,总设想佛应该有怎么样的一种形相,其实没有;唯有觉悟的人,也就是前面讲的「无碍人、明达人」才能见得到。所以佛的「境界入」不是一般人能知道的。
「诸佛智自在,三世无所碍,如是慧境界,平等如虚空。」第五偈是答「何等是佛境界智」。佛智很自在,故于「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中没有障碍,这样的智慧境界,「平等如虚空」。我们讲「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都不可得」,那就是无碍;有所得,那就有碍了。我们在三世中不能自在,这就是不平等的地方,而佛是平等的。
「法界众生界,究竟无差别,一切悉了知,此是如来境。」第六偈是答「何等是佛境界法」;佛的境界法,是指他对于整个法界的了解;「法界、众生界」对佛来说都一样,究竟无差别,但众生来看就是有差别,所以他说「一切悉了知,此是如来境」,这就是佛的境界法。
佛的生命跟我们的不同,我们的生命就像签筒里的签,今天抽出的那一支签,就是今天过的日子,明天拿的又是另外一支;这辈子拿一支签,下辈子又拿一支签。每一支签的概率都不同,所以我们一次次的因缘个个都是独立。佛不是这样,他的生命因素是交融一起,就像这室内的灯光,每一盏都交融在一起,你无法区分照在我手掌上的光来自哪一盏。佛的生命因素是圆融的,我们的生命因素是对立的,所以有差别。
「一切世界中,所有诸音声,佛智皆随了,亦无有分别。」这一偈是答「何等是佛境界说」。一切世界中,所有的音声,佛都能够了解,而且没有区别,这叫作「根尘交融」;根、尘交融、圆融了,没有对立。假如有对立的话,他都「知道了」,但「能知」和「所知」是对立,他这里没有,所以说「亦无有分别」;他能够很清楚,但他没有对立,跟我们不一样。
「非识所能识,亦非心境界,其性本清净,开示诸群生。」这一偈是答「何等是佛境界知」。「佛境界知」不是识性所能知道的,也不是一般的心境界,它不是用心或用意识可以体会得到,这叫作「其性本清净」。
「非业非烦恼,无物无住处,无照无所行,平等行世间。」前二句是讲「何等是佛境界证」,后面二句是答「佛境界现」。佛境界所证得的就在这个地方,他所证得的没有什么业,也没有烦恼这些东西;「无物无住处」就是不执着,就如刚才讲的「三世平等」,既然三世平等,三世便能了知,那「无物无住处」就是所谓的「无住生心」,就「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换句话说,他任何地方都能生心,他随缘,才能够无住生心。他能生心,就是到处都能生心;而我们能生心,只能在一个地方生心。因为我们有住,他无住,无住就到处都能生心,故称「无住生心」。
那「无物无住处」,就是最然不执着任何地方,其实到处存在,这就是他所证的。「无照无所行」,就是他没有特别的目标,太阳普照,他也没有说我要照哪里,只是普照,这叫「无照」。「无照无所行」不是不照也不行,而是有照,只是没有特定目标的照,叫「普照」;「无所行」是普行、行一切行,所以叫「平等行世间」,它没有区别的。
像我们出来散步一样,走到哪里都可以,那叫「无所行」,不是不行喔!这时候你就知道「平等走到任何的路上」,你要买东西就不一样了,买东西一定有一个目标。黄昏或早上出来散步,你是没有特定目标的,左转也可以,右转也可以,这叫作「无所行」,所以才能「平等行世间」。
「一切众生心,普在三世中,如来于一念,一切悉明达。」这一偈是答广。佛的境界是那么的广,佛境界广,就是「一切众生心,普在三世中,如来于一念,一切悉明达。」
众生心在三世。过去、现在、未来都有众生,「如来于一念」,「一念」不是一剎那的意思,它是无念,也就是清净念的意思。在清净念中,我们自性的清净,对于一切众生心,过去、现在、未来通通能了解,这是佛的境界。
尔时此娑婆世界中,一切众生所有法差别、业差别、世间差别、身差别、根差别、受生差别、持戒果差别、犯戒果差别、国土果差别,以佛神力,悉皆明现。如是东方百千亿那由他无数、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世界中,所有众生法差别,乃至国土果差别,悉以佛神力故,分明显现;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这段经文主要是讲这娑婆世界中所有种种差别是这个样子;而从娑婆世界以外,东方乃至南西北方所有的种种差别,也都一样清清楚楚。换言之,不但这个佛如此,十方诸佛也都如此;不但这个世界的菩萨这样问,其它世界的菩萨也都这样如实了知。
《华严经》经文后面常有这么一段,而这一段即是在证明不但我们这里讲,十方诸佛在他的国度也都这样讲。也就是说今天我们在这里讲这个法,十方诸佛菩萨也都在场,关键不在于你眼前有几个人在听。所以听《华严经》时,要随时观想展开「十方诸佛菩萨同时跟我们一起听」,不是你看到的这几个人而已。不然佛成道时,只有一个人坐在菩提树下,怎么会有《华严经》?这个法就在这里,它展开就是这么殊胜,十方诸佛同时跟我们相应。
要了解后面这段经文讲的意义就是这样,不要以为打开这本经来诵、来讲没有什么,尽管讲得这么简略,但十方诸佛都跟我们相应。告诉各位,你《华严经》这么展开摆着,它就放无量光明,十方诸佛菩萨通通到这个地方来,光明可以摄受一切,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这本《华严经》法的加持力非常的强,从这一段你可以看得到,每一品、每一部分都跟十方诸佛菩萨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