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空法师:怎样做一个健康的人
发布时间:2023-08-18 04:03:43作者:大众学佛网
怎样做一个健康的人
2007年6月3日海空法师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学(录音整理)
张主任: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海空法师来我院讲学,海空法师是四川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也是南充市佛教协会的会长;是我们省内唯一的一个管理三所寺庙的方丈,他是南充栖乐寺、中江白塔寺、河南省万善寺的方丈;他现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参政调研员、南充市政协委员等等社会职务。海空法师已是一个花甲子的年龄了,那么多同学们问我,我说他才四十多岁呢。海空法师的弟子遍布世界各地,而他的海外弟子就有十八个国家之多,在前一段日子,他还在加拿大多伦多讲学,现在他的弟子有两百多万之众,遍布海内外。今天下午,海空法师为大家讲的内容是《怎样做一个健康的人》,它是佛法与生活中的一个题目。请大家欢迎海空法师为我们讲学!
海空法师:我们有这个机会,与大家相聚一堂,共同来探讨人生的真谛,这是一个非常殊胜的因缘。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是《怎样做一个健康的人》,怎样做一个健康的人?这个标题大家都知道,说起来非常简单,实际上是非常具体的。
按照佛教的思想,人的健康分为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常言道:健康是福、平安是福,要如何才能够达到我们的身心都能健康?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一个课题。在人的一生中要身体健康,在于无欲无染,一个人的心情舒畅,在于有三无分别的思想境界,什么叫三无分别呢?即是人无分别,事无分别,法无分别。还要有平等心,一个人的生活美好,在于积福造命,一个人的事业成功,在于济世利人,一个人的家庭幸福,在于体谅和包容,一个人的真心永驻,在于回归自性。
人们总是在寻求幸福,可是有的人往往又求不到,一些人想事业成功,但成功之后又如何呢?由于工作过于劳碌,疲惫造成疾病缠身,或者是身体恙恙,精神痿靡,心情烦恼,无时无刻不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有的人虽然事业成功了,但是我们的内心是不是很实在?所以在西方国家的人们,这些现象是比较普遍的,事业成功了而内心空虚无聊。我们做一个健康的人都这么困难,那么要求得幸福,就更应该值得我们深思。
一佛教的基本理论是因果律。佛法把人们的一生概括为八苦,有哪八苦呢?即生苦、老苦、死苦、病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嗔恚苦、五蕴炽盛苦,这八苦又无时不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出家,就是因为这八种苦的存在,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摆脱的现实,由于这八苦,对我们的身心都起了一定的作用。如果我们没有这八苦,而脱离这八苦,那么我们就能得到长寿,身心就能得到健康,如果我们的身心都不健康,我们所得到的名和利,又有何用呢?
佛教所有的经典,都提到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人的问题。佛教整个理论基础就是要我们认识世间的真相,摆好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佛教的精神。也就是根据你自己的具体情况,如何来摆好自己的位置,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呢?你应如何去认识自己,如何使我们能够明心见性,能够对事物的看法达到真知灼见,我们才能把握自己。明确哪些是我们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如果自己没有把握好自己,我们还是懵懂一生凭着感觉走。
佛教把所有的行为,都叫缘起,就是缘起性空,这也就是佛教的基本理论。什么叫缘起呢?佛法为我们阐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间存在的种种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这个叫做万法因缘生。一切众生都在无始无终的“生命之流”中生灭流转,都是因为其间贯穿着一条“因果规律”。
我们现代科学也在讲因果规律,但是现代科学的因果规律,它只是认识物质性质的一些物理现象,而佛教讲的因果规律呢?它是精神现象和生命现象的总合。佛教是把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生命现象都概括起来了,它不仅仅是讲物质现象,这就是唯物。由于物质的变化,现在我们把物质变化的这种规律,也把它作为一种因果律来认识也是适用的。但是,因果律不但适用于物质现象,特别是我们的心性和我们的生命,也是围绕在因果这个范畴之内的。所谓因就是原因,所谓缘就是助缘或叫条件,由因缘和合所产生的事物叫做果,就叫因果,由因缘而生果。这个果又是造因者的报,就叫果报。其中因果关系虽然错综复杂,但正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自因自果,自作自受,丝毫不差。所以,我们今天要讲人的健康,首先要把这个因果关系讲清楚。我们谈到因果这个问题,很多人会说:你要说因果,那么,为什么很多做了恶事的人,他还没有得到恶报呢?为什么做了很多好事的人,他又没得到善报呢?这个因果律怎么说得通?在这个问题上,我就讲几件事情,给大家听,大家也就会明白。
事实上,因果定律,它是两大类,你已经造了因,必然要得果,因果是不消灭的,因果也是不能抵消的。因果定律是不能消灭的,佛教的经典当中有一句话:“假使百千劫所做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意思是说:假使我们种下了这个因,有了这个种子,百千万劫,就是很多年后,它还是存在的,这就叫业力种子,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稻种、麦种,时间长了它就烂了,而这个业力种子它是存在的。也就是说,我们做了的事情,就留下了这个业,也就是自己所造的这个业它是存在的,而这个业力是不可能抵消的。比如,我们在一块地里,先种的是小麦,再又种些杂草,我们把小麦比成善果,把杂草比成恶果,那么是不是因为种了小麦过后,就把杂草的因断了呢?是断不了的;是不是种了杂草,就可以把小麦的善果断了呢?也断不了的。因为小麦结的果是小麦,杂草结的果是杂草,因果是不相抵毁的。如过去我们造的杀业,现在我们又去修桥铺路,是不是就减得了杀业的果呢?减不了的。为什么减不了呢?因为你造了杀业过后,你的果就是杀业果,你修桥铺路的善果,是修桥铺路的因所造成的。比如我们现在人说的;杀人要偿命,那么我去修几条路就不偿命了吗?同样杀人的果,还是杀人的业果,就是说自己所种的业它们之间是不能抵销的是一个道理。现在人们认识的是物质性因果关系,与精神和人生的因果关系总是把它弄来混淆。由于过去种了点善根,他现在过着好日子,那么现在做了恶事,他是不是以前的好日子就不过了呢?因果不昧,这个问题,无论你是在事业上也好,在健康上也好,它也是相符的,都是离不开这个因果关系。
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典讲了那么多问题,它只贯穿着两个字,一个“因”,一个“果”,那就是因果关系。我刚才所说到的为什么过去做的善事,现在得不到善报,就是说你以前做了好多好事,现在还没得到好报。你看那些社会上做了很多坏事的人还逍遥法外,还没得到报应,这是跟他所产生的因果关系不相抵销的。我前次讲课,讲到中江县的观音崖,有副对子是,“做恶不灭,祖有一德,德尽则灭;行善不昌,祖有一殃,殃尽必昌。”你做恶的人,他过去祖上有德在哪里,所以他自己还有点福报,如果福报享完了,必遭其恶报。像种庄稼一样,由于他去年的努力粮食丰收了,他还存有点余粮在那里,因此他今年不会饿饭,与这个道理是这样的。今年你做了很多善事,为什么还没得到好的报应?是因为你的善因还没成熟,如果你的善因成熟了,报应就会体现出来。所以佛教里的因果关系,是我们讲一切法的前提。
我们要知因识果,首先要明事理,要明因识缘,智者畏其因,愚者惧其果。缘由因生,法由缘生,善巧而立。也就是说,我们谈到事业也好,谈到身体健康也好,有智慧的人,他就会先做好准备。我们对身体来讲,首先就去防范,而不去种因。比如,热天快到来了,你只要做到饥饱劳逸适度,事先做到有准备,事先有防范,不种这个因,他就没有这个果。凡夫最惧果,他就不管种什么因,杀人放火他啥都干,他不怕造业因,但是他一看到果报,他就害怕了。所以一般的愚者,他就只看果,只看现象,他不去寻找现象发生的本质。所以智与愚关键就在这里。
我们佛教经典里面都讲,菩萨为什么叫智者呢?因为菩萨他有智慧,他做每一件事情,都要想这件事情,干不干得,干了过后,它是不是有坏影响,坏的结果,这就叫觉者。愚者呢,他做事就不管什么后果,只要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干了再说,有果报的时候,他就怨天怨地,这就叫愚者。所以“智者畏其因,愚者就惧其果”。如有的人做了很多善事,现在还没得到果报,主要就是,他的善果还没有成熟。现在我来讲几个公案给大家听听:有个叫“卢度济难”的故事,在我国《二十四史》的史书中,记载了南北朝的一个武官,这个武官叫卢度,他在与北魏交兵的时候,正在向南逃走的时候,来到一条河边,在追兵到来之际,他忽然起了一个念头,起了个什么念头呢?他把双手一合掌,他发愿说:“观世音菩萨,如果我今天逃得脱这一关,我今后就永远吃素,不再杀生了。”就是他起了个念头,发誓不再杀生,就是断杀业果。他说了过后,奇怪是在追兵赶到的时候,忽然从河的上游,漂来一块木板,顺流而下,直对着他所站位置而来,他见到这块木板,心喜自己就有希望得救了,于是他迅速扑到河里,抱着那个木板,他就逃跑了,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杀生了。所以心里面起什么念头,就要结什么样的果,我们佛教把它称之为身、口、意三业,身体做的行为,就叫身业,嘴所说的话,叫口业,心里所想的,就叫意业,这就是身、口、意三业。身口意三业所造下的业,就要成为因。由于有因的存在,若遇到缘成熟后,他就会变成结果,也就是因果。
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知道这个因果关系,再把因果关系分为一种缘和一种因,成为一种对比,产生对等的结果。若要有好的果报,那么就要断恶缘,行善缘;这个缘怎么断?我们又断什么缘呢?如首先我们要戒杀,我对在座的人说,不要去杀生,从现在开始,就要求你们天天去吃素,恐怕有好多人都不愿干。佛法对戒律来讲他是圆融的,那要根据每一个人自己的根性和发心的大小来决定,他不是千篇一律的。我们现在对杀业又怎么戒呢?如果我们要想今后不遭到别人来杀害,那么现在就要守杀戒。比像我们遇上战争、强盗和意外事故,要是遭到这些恶死的果报,它也叫凶死,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呢?那就要种因,种什么因呢?要从自己心里面发其戒杀的心,吃素就可以戒杀。佛教把吃素,不吃动物的肉,就是把动物的生命比成与自己生命一样来珍惜,你吃掉一个生命,就建了一条杀业。我看了有一个人给我发来的贴子,他说,按照佛教所说,你吃啥,将来就要变啥,他说我们现在吃黄鳝,今后变黄鳝,吃猪会变猪,那么吃人,就会变人啰?连提这些问题的人都有,事实上不是这么回事。
如果我们按照佛教戒律上的规定,一日一夜,二十四小时,如果你发了不杀生的心,那就胜过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们知道什么叫七级浮屠吗?浮屠就是塔子。七级浮屠就是七层宝塔。再讲一个“吃假斋”的故事:在过去有一个做生意的人,一天,他搭了一条船出去做生意,他看到船舱里面有两条鱼,这是老板喂的两条鱼,它在船舱里游来游去,他看到那活崩乱跳的鱼很可爱,心生怜愍。他说:“喂,老板!你那舱里的鱼卖不卖?”因为他心里很同情它们,老板说:“我那个鱼的卖价很贵啰,至少要三百块钱。”这个生意人他毫不犹豫地就把那两条鱼买了下来。老板问他:“你今天在这里煮不煮来吃?若要吃我就给你煮。”生意人说:“我今天不吃。”第二天老板又问他:“你今天又吃不吃这鱼呢?若想吃我就给你煮嘛。”生意人立即就说了个谎,他说:“我今天是在吃观音斋是不能吃鱼的。”这天,生意人讲完过后,他就把这两条鱼放生了。到第三天,那条船行至江心,忽然狂风大作,船摇得十分厉害,人也摇得恍恍惚惚,就像在云里雾里一样,大家晃忽看到天上有“假斋”两个字。这生意人心里在想:天上现“假斋”两字,就是说我没有吃观音斋,而我又说,我在吃观音斋,是我说的这个谎话。生意人主动向在船的人说:“是我就把大家都影响了、连累了而受到这场灾难。”他马上又说:“是我说的吃观音斋,是我在吃假斋。”在船上的人想,就是因为你吃的假斋,才引来狂风大作,而把我们大家都要淹死,不如就把他吃假斋的人推到河里去,于是大家七手八脚地把这个生意人推到河里去了。无巧不成书,你说有多怪呀?忽然从河的上游,漂流下来两块盾牌,(所谓盾牌,就过去打仗用的攻防器戒,)生意人死里求生,在水中他就伸手把那两块盾牌抓住,那狂风一吹,就把他吹到岸边上去了,只有他一人得救。结果船被狂风吹翻了,这一船人全部淹死了,这是个真实故事。所以说,我们的吃斋念佛,关键在于用心哇。
今天中午,我们在一起聚餐的时候说,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问哪个做得到?我说不杀生,按照佛教的戒律,不要说你们在家人,就是我们出家人在很多问题上,都很难做到。如果真正按照佛教的规定,那么大家就寸步难行,滴水不沾,为什么说寸步难行呢?你一伸脚踩下去,你脚底下就有好多生命被你踩死,就杀生了。按照佛教的说法,一钵水里就有八万四千条生命,你喝一口水杀死了多少生命呀,所以说是滴水不沾,寸步难行。那么过去有好多祖师大德就说:“行直何劳持戒”,守戒又关键在于你的动机是什么?是不是故意的?是不是起了杀生这个念头?因此,我们在修练自己身心的时候,我们就少种点这些因,就不结这种果。就说在修行这个方面,有很多种方式。如一个是断缘,断缘又有很多种方法,一种方法就是吃斋,我们若办不到,那么我们就吃三净肉嘛,(什么叫三净肉呢?自己没有亲自去杀害它,也没听到那些动物的叫声,没看到被杀动物的肉,叫三净肉。)比如我们不亲自杀它,在市场上去买肉来吃总可以了吧,这个要减少很多障碍,但是我们要发心才能办到,一是想到被杀的动物,我们要随喜,随喜什么呢?把你的功德回向给它。你说,将来我们要多做点善事,为这些被杀的动物,把自己的功德回向给它们,使它们早日超生,这是一种方法。二是如果我们想到这些动物被杀了以后,我们将来变成那动物又被别人吃,还不是一样的事呀,生怜愍心。三是杀生的问题,还是要想到众生的痛苦。比如,我们要想逃脱这个杀劫,不被别人杀,我们就要不种这个因,就要想到被杀动物的痛苦,从这方面着想而下手,对他们生起同情心。如果不想遭到刀兵劫,在刀兵劫来临之前,我们就发心,我们就可以把原来的缘断了。刀兵劫已经来了,你才发心断缘,就起不到多大作用。就是说断缘要断在前头,事情还没成熟之前,在萌芽期间就把它断了。
所以戒杀这个问题,有几种方式可以断缘,一凡是由我们杀业所造成的痛苦,首先要想到,若把这个人杀了过后,他的家庭就会造成妻离子散等灾难。我们在杀业还没来之前,我们就要种下自己的善因,发出我们的慈悲心,去回向他们,因为我们不能完全做到杀戒,只能是给他们回向功德,我们不可能亲自去杜绝和阻止别人杀生。其实你放生、不吃肉是一种效应,将来你就得长寿果。
今天讲这个因果关系,大家兴趣不是很浓,为什么呢?因果关系,你们谁知道前世是啥样子,死了过后又是干啥子?佛教当中最讲不清楚的就是六道轮回,你说杀了人要犯杀业,而有些杀了那么多人,那么这一生他不是要死好多次啰?业还要分共业、个业两种,那是时间还没到,缘还未成熟,时间一到一切都会报应的。
我们就说,种因和结果,它是由于缘的关系,我们过去种了的因,它由于缘分不到,若缘分到了,它就有结果了,由于我们过去种下的杀业,就种下了现在我们身体不健康,精神不健康,烦恼痛苦这些因,又构成了我们现在,所受的痛苦的结果。
今天谈到健康这个问题上,我们又该怎样来对待呢?首先我给大家讲健康的概念是什么?又谈到正题上来了,大家恐怕兴趣要浓一点,哪个人都想多活两年。你们别笑哇,我有个师父,今年103岁了,他走起路来,年轻人都走不赢他,现还健在,这是真实的。
如果你能够把握好自己,我们不但事业有成就,经济上也能搞上去,你什么都能得到,我们还需要自己健康长寿,家庭幸福、和睦,更重要的是你这一代长寿了,你这一代健康了,你还要想儿子儿孙都健康,事业也有成,又该怎么办呢?我前次讲课的时候已说过:富不过三代,要怎样才能富过三代,永远富下去,都在今天研究的课题内。
二是健康的概念,健康的概念把它分为两个方面来讲:一是“身”的健康,另一个是“心”的健康,要身心都健康才是健康。如一提到身体健康,人虽长得很棒,但是成天都在烦恼痛苦中生活,慢慢地也会把身体拖垮,要不多久,心灵也会不健康,精神不健康,拖垮身体是很快的。我曾经见到一位乡长,他成天是吃酒、吃肉、抽烟、打牌,样样都行,走起路来振山响地,两百米内都听得到,那精神多好哇,就是由于生活上的不检点。他去四川医学院一检查身体,结论他是胃癌,他一听到这个消息,说他是得了胃癌,第二天他就爬不起来了,就说要住院治疗,他的精神一下就垮了,这是真实的例子,还不到半个月就死了,这就是北山乡的一位乡长,这是我亲自见到的。如果不说他是癌症,他还能拖上几天。因此,精神对人的生命很起作用,不但要身体健康,而且还要精神上的健康,才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
要怎么才能使人们身体健康呢?“怎样才能强身健体?”这是个永不过时的话题,在佛教中也是这样,不管我们念佛也好、参禅打坐也好、我们修身也好、热身也好、干什么也好,都是为了健康两个字。身体健康,无病的标准,就是我们的四大相调,心健康,断尽烦恼,解脱痛苦,明心见性,使心得到安宁。开发智慧,觉悟人生,还是为了健康两个字。佛教四大名山所说的四大成就,五台山的智慧成就、峨嵋山的行愿成就、普陀山的大悲成就、九华山的大愿成就、不管你什么的成就,它都是建立在精神健康、思想健康及身体健康这个基础上。如我们要到河对面去,要坐船才过得去,如果这个船是破的,我们也过不了河。我们学佛的人,要达到成就,首先是要有好身体,你的身体都是个不健康的,你的思想压力大,烦恼也就起来了。所以身体健康,好比要渡河到彼岸去的船,船不好要漏水呀,身体不好学佛还是不行的,是有障碍的。人们在健康方面,真是费尽了心机,现在对于健康方面有很多东西,有什么健身器、健身食品、保健用品等,你到市场上去看,这些东西应有尽有。所以我所接触的一些有钱人很多,全国各地的亿万富翁也不少,他们用的保健品,成天堆了很多,实际还是身体不健康。要说健身器,我走到有些家庭去,有的人一层楼,好几间屋子都安装有健身器,为什么他们的身体还是不好呢?对于人们的健康问题,要把握住一个真正有用的方法,你的方法把握不好,你就达不到健康的效果。
我们要讲心的健康,心的健康在我们社会上要求比较多,但是,心理的健康和心的健康,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我们现在的心理学也好,健康学也好,它都是在理论上讲,要把心理的健康和心的健康弄清楚。虽然理论上熟悉了,我们的心本身没得到自悟,那心本身是盲目的,迷惑的。如果我们心是盲目的和迷惑的,怎么能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呢,这离健康还很遥远。佛教讲心,不是讲这个妄心,而是指自己的妙明真心,即是众生的本来面目。
我在北京的北极寺干休所,给他们讲了一次《怎样做一个健康的人》,有三百多人参加。人为什么会害病?为什么不能长寿呢?为什么又不能健康的生活呢?要解决这个问题的认识,要从哪里下手呢?这非常简单,应从因上下手。佛法里有句话叫做“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那么心可以造业,心可以造福,心可以把握自己的身体、心和行为,只要把心摆平了,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心在哪里呢?心在我们的自性当中,从自性中来产生心的显现,只要把心和性这两个问题弄清楚了,能够把握住了,那么我们今后的健康也就能把握住了。所以,谈到健康问题、心性问题,是大家都比较关心的。
我今年六十岁了,你们相不相信,我从来没到医院住过一次院,也从来没有去打过一次吊针,但我有时候还是要感冒,要说一点感冒都没有,那就是在吹牛了。因为现在有种病毒性感冒,他从空气里面传播,当你呼吸时就将病毒吸进身体里面,但是只要自己调整一下,多喝点开水,要么调理一下也就好了。我没有进医院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没有贪欲,没有妄想,但有理想,如果连理想都没有,那我坐在这里干什么呢?我的理想是,把我身心健康的方法告诉大家,让大家都得到健康,这就是我的理想。只是自己一个人健康,大家都是病恹恹的,有什么好处?要大家都健康好才行。从佛法讲,要众生都得到安乐自在,这才是真正的悲心。有所求而不执著于求,有所想而不妄想,有所贪而不著贪。你要说哪个人没得贪心,那是假话,问题是看你贪什么。在佛教里所说的贪嗔痴烦恼,只要我们没有贪心,那就没有嗔心;没有嗔心,那就没有烦恼,贪嗔痴都没有了,哪里还有什么病呢?如我们贪吃,你吃多了,就要害病。饥饱劳逸要周。所谓饥饱劳逸,就是你吃东西要适度,不要吃得太多,也不能吃得太少,不能好吃的食物多吃,不好吃的食物,就少吃或不吃。所以,这种人就最爱得病。现在也有好多人为了减肥,早上不吃早饭,晚上不吃晚饭,那就不合适,也不合理,你该吃的时候,你还是要合理的考虑这个问题。
所以谈到健康问题,首先要从哪里下手呢?要从我们的自性中下手、从心性上下手,这件事情讲起来是既复杂又简单,复杂到什么程度呢?要说我们这个心,按照佛教来讲,有五十心所,一百心所,哪个都没把它捉住,过去的心,已经过去了,现在的心,又在变化,以后的心又还没有产生,哪一颗心是你的?没有哪一颗心属于自己。佛教的《大般若经》说:“心本无生因境有”,有境而现身、而现心,身心都现了,所以我们的这颗心,是跟着境来的。如你看到这个茶杯,你的心里面就现的这个茶杯,这就是心境,心和境相应了。又如你看到一本书,你的心就产生了这个书的境,这样心境就现了。所以,心本无生因境有,心是幻生幻灭的东西,不是说我们胸腔里面长的那颗心脏,心脏它只是个器官。佛教《大般若经》中,它所讲的主要是把自己的心收回来,般若是指智慧的意思。
佛教讲健康,释迦牟尼佛讲经49年,他给大家讲了这么多经,在八万四千法门中,他突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叫我们摄制自己的妄心,也叫修心。如我们人体,他本身就是一个精神和物质的综合体,如果把精神去掉,只剩个物质,你们说他还能起什么作用?那就是一具僵尸,关键还是我们的心在起作用,就是思想可以控制我们的身体。那么我们的身体不健康,关键是要抓住对自己心的培养、对心的调整、对心性的控制,要掌握这种方法。如果没有这种方法,我们的身心是永远不得太平。佛教认为要得到身心永远太平,首先要克服自己的贪嗔痴烦恼。所谓贪讲起来就不好听了,所谓贪,如看到钱想多贪、好吃的东西想贪。这个不叫贪,而叫取,又叫取所。比如人们要生活、要吃饭,那就应该达到正常的生活要求。如他本来就只能吃二两的量,你要贪个吃五两,那就把自己胀病了,所以是这个贪心在起作用。所谓贪心的表现是,见到好吃的东西就多贪吃,不管自己的身体受不受得了,吃了再说,也就造成了身体不健康的后果。由于有贪心的存在,能达到自己目的就高兴,达不到目的就嗔恚。所以八苦里面有求不得苦、爱别离苦、五蕴炽盛苦、怨嗔恚苦等等,它都是从人们的贪心中产生出来的,若人们把贪心除了,喜而不贪,自性清净。我们在座的人都是搞企业的,哪个不贪?我们不要把它说成是贪,这太难听了,就说成是取,如义取,智取,理取,为众生而取,为自己而取,这叫取所。但是对取所,你不要去执著,你把它改个说法就对了。如果需要而取,取之而用,用之而体,体之而献,献之于什么?献之于社会,就把所取的目的体现出来了。我刚才所说的,在座的同学们、朋友们,你们都是有点成就的人,有了成就又该如何呢?如今年你收入了五个亿,明年又收入十个亿,你又该如何呢?关键是你的心态要放好,若你心态不能平静,那是很痛苦的,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会使你外劳其形,内伤其心,无时无刻不在烦恼当中徘徊。我们要找人的不健康因素,就要找到它的起因。关于人们病的产生,依照佛教的理论讲,人体是由地、水、火、风,这“四大”组成的一个综合体,当我们的身口意清净的时候,我们的“四大”就在调和的状态;我们的身口意不清净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就不在调和的状态。调和的状态就是身体健康的状态,不调和状态就是身体不健康的状态。
人们所有的疾病,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五大类:一个是生理上的疾病,生理上的疾病,一般都是因水、火、风、热、杂病,五者乃客病组成的。客病中还有四类,你们知不知道什么叫客病?不懂啊?你们在座的有学医的没有?有学医就懂得什么叫客病,客病有四类:一者非分强作,二者忘误堕落,三者刀杖瓦石,四者鬼魅所著,也就说鬼找到你了。所谓非分强作,就是不该你做的,你过分的去做,你更要去强做,这叫非分强作。二就是忘误堕落,所谓忘,就是经常忘记了一些正常生活方式当中的秩序,进入了误区,堕落了,身不由己,不能自拔这种状态,叫忘误堕落。三就是自然的行为,如什么车祸、灾害、事故等。在经书上面所说的就是刀杖瓦石,当时社会上没有汽车,没有车祸,也就没有机械性的事故,还有什么天灾、人祸、自然现象、什么偶然事故等,这些都叫做刀杖瓦石之类的。因为过去在写书的时候,经典上没有这些内容,而现在有了这些事情,我就把它加进去,像车祸这些内容等。四是鬼魅所著,即是鬼找到的病,为什么叫鬼找到的病呢?在你处于不正常的灵魂时,或遇到其它不正常的灵魂,那就是你碰到鬼了。正常的灵魂就叫神,不正常的灵魂就叫鬼,因为你的心处于邪气的状态,在邪气和邪气碰到一起,它就形成了生病的原因。如果你心是正的,邪气跟它没得关系,所以邪气就找不到你,所谓鬼魅就是这么一个概念。这并不是像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那种到处飞的鬼、青面獠牙的鬼,实际那是一种现象。还有一种是心灵鬼,所谓心灵鬼,就是心里面不正常的那些邪念所产生的幻想,那也叫鬼,中医上一般把这种鬼称为邪气。不是有这么一句话:“万物能生血,血能生精,精能养气,气能养神,神游于眼,守意如城。”你城守不住,神聚不住,邪入心而则乱其神,你神一乱了,你的身体就支撑不住了。你的神一乱了,你的四大就不调,地水火风就是散的,当然就会生病。道家所说:“气聚而成形,气散而太虚。”你精神不集中,你就把握不住自己身体的好坏。实际太虚就是指空,所以有什么样的邪气就容易浸入你的机体,邪气浸入到身体里面,你就把握不住自己。因此,身体就出现病了。
四大不调,即地水火风不调,我们是能够克服的。所谓地水火风,就是说人的身体由这几个部分组成。在禅宗里有这么讲的:“你该吃饭的时候就吃饭,你不要去想吃饭以外的事情。”有的人在吃饭的时候,他边吃饭边想问题,这就最容易得病。你们要注意这个问题,因为你们很多人是企业家,站坐都在想问题,你在该想问题的时候就想问题,该吃饭的时候就吃饭,该睡觉的时候就睡觉,你该干啥就干啥,你把该做的和不该做的事情要分清楚,就减少了你得病的一个因素,你们有多少人能做得到吗?吃饭的时候又去想工作,睡觉的时候也想工作,走路还是想工作,干什么你都在想工作。只要你眼睛睁开都在想工作,你怎么不害病呐。所以我们要把握好时间,还要安排好先后秩序,自己控制好自己的行为,这样我们的身心才能健康。如果控制不好自己,你的身体就会四大不调,即地水火风不调、不均匀。按照中医的理论,就是阴阳不合、气脉不调,你就容易得病。我们把事情分为两个方面,干事情的时候,将强和弱,快和慢,高和低,你把它分清楚了,那就叫分清阴阳。做事情还要分外为阳,内为阴,上为阳,下为阴,你把它分清楚了,那就叫阴阳调和,也叫阴阳和合。如我们的四大不调,有人在生活上、饮食不周,生活方式不当,生活习惯不良等,如果我们把握好了这些,又建起了第二个健康长寿的基础。如果是身体上的疾病,我们还是就要上医院去吃药,只有吃药才能解决问题。要是心病就要用心来医,我们有很多病都是由于心病而延之于身病,我们只要把心病控制好了,自己的身体也可以调理好,心可以调整身体的一切。心病怎么来医呢?如恐怖、忧愁、愚痴等一切心理上的障碍烦恼,这是心病的原因,也是心病的起因。
佛教的大圣佛陀曾经说过:“众生有八万四千种疾病,佛教就有八万四千种方法。”这八万四千法门,就是治理八万四千众生心病的心药,若众生内心没有八万四千烦恼无明之病,我佛所用的八万四千法门之法药,那就没有必要了。就是因为众生有病,佛陀才造的这些药。也就说众生有八万四千个烦恼,佛教就用八万四千种方法来对治。所以每一个方法,都是针对每一种烦恼来对治的。总而言之,我们要想过一种随顺真理的生活,只要做到两点:一是不过度,二是不越轨。所谓不过度,你要按照自己所需要的去做,如你只能吃二两饭,你就不要去吃五两,就经常保持二两的量就对了,要平衡自己的需求。不过度是包括所有的事情,你都不要过度,要适当。二是不越轨,所谓的越轨,对工作也好、生活也好、社会也好他都有一定的游戏规则,如果你超越了规则的范围,那对你的身体是有危害的,这就是不过度、不越轨。这类病又分有几种:有宿业病,有现业病,有违缘病这三大类。
什么是违缘病呢?大家又弄不清楚了,因为这类病又叫冤业病。宿业病呢?就是我们过去,包括以前累生累劫种下的这种因,由它所带来的这种病的基因,就是指自己身体的基本素质。如我们有些小孩刚一生下来,他们就不是一样,有些身体好、有些身体不好,有的是带了这样的基因,或那样的基因。所谓基因病它都叫宿业病。你要说人的基因这问题,那就说不清楚了,94年,我到上海同济大学去讲学,在场有6300多人听讲,其中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教师,有几个是教授。我去接见他们时,(这里有个同济大学的老师,他就可以作证。)里面有几对教授夫妇,男的是教授,女的也是教授,两个都是很优秀的人才,在结婚之前,他们在医院里去检查了身体都是很正常的,这些人的基因不会有问题吧,可他们生下的儿子却是傻的。还有几对夫妇,所出生的子女,一个是傻的,二个是发育不全,还有畸形的等。所以只从基因这方面来讲,它只能是在物质现象和物质理论方面来讲,这才说得过去。还有种业力现象,那就说不过去了,我们把它说成是心理的也好、生理的也好、唯物的也好、唯心的也好。但是有一点是统一的,不论是马列主义的思想也好,科学态度也好,它有一个总法则,那就是“存在决定意识”。你们说对不对?(众答:对)。那是已存在的东西,你相信还是如此,不相信还是如此,所以我们要尊重现实。从基因方面去认识,只是它的一个方面,还有一种就是业力现象,业力现象从哪里来的呢?是从我们每一个人,在过去由他的身口意三业所造的业力所积蓄下来的。
一、所谓宿业病,也叫业障病,这种病是罪业的一种果报。你从前造的什么业,今生就得什么病,前生你所做的事情,若遇上今生这个缘就发生了。有些人就不理解了,那么现在好多害病的人,不是他们都造了恶业呀、造了罪呀?所谓的罪业这两个字,你不要认为它不好听。凡是你的行为,违反了社会规范和科学规律,这些不正常的行为,都叫业,都叫罪。我们不能绝对地说,我们做的什么事情都是合理合法的,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要认为它不好听,但是要讲实际。
这种宿业病我讲一个公案:发生在成都的彭州市,在彭州有个叫三昧水的名字,你们听说过没有?(众答:听说过。)听说彭州的人都晓得,这三昧水又是怎么来的呢?(有人答:是悟达国师生疮。)在唐朝时期,有个悟达国师,他是一名佛教的法师、也是禅师,学修得相当地好。当时的皇帝送了把椅子给他,坐起龙椅来也挺舒服的。他由于过去累生累劫造了很多恶业,于是在他身上就生了一个疮,说那个疮也怪,在疮下边还长着嘴巴,还能吃东西,喂进去它就吃下去了,这是有记载的。在他身上到处都流着脓,医又医不好,到处去寻求名医都不行,悟达国师非常痛苦,一个国师都还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这就是冤业病的问题,他怎么解决得了呢?对他自己已成了定业,光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我讲到这个问题,哪个人都愿意把自己的病排除。对任何事情当你还没发生之前,也就是在没有成定业之前,都可以把它转变了。如果一旦它成了定业,你就再也转变不了它的果报。如果你造了一种恶因,是该遭杀业的,在杀业的缘还没来到之前,你把他的杀因即时转变掉,只有这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没有转变掉杀因,是不能解决果报问题的。而悟达国师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后来悟达国师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治愈他的疮,在非常痛苦的情况下,当时的传说很多,他遇上一个僧人,叫迦诺迦尊者,有的说是遇上释恩慧,有的人又说是老佛爷给他托了个梦,有的还说是观音菩萨给他托了个梦,虽然传说很多,不管你说是哪个托梦也好,哪个尊者给他讲法也好,反正事实存在那里,并且经典上有记载的。给悟达国师托了一个梦,说在彭州有一座山上,那里有一个水凼,你在那里去把你的疮洗一下,它就会好的。国师就按照菩萨梦境所说的那个方位去寻找,他的确找到了那座山上,有一个水凼,他立即就跳下去洗了个痛快。第二天国师的疮就好了,从这以后他就由此而忏悔,他就把他过去所做的事情,就搞了一个水忏,就是忏悔他过去的恶业、忏悔过去的罪业,这就是彭州“三昧水忏”的来历。所以佛教经常做一些佛事活动。其目的就是,为得冤业病的人作忏悔。给你们讲这个故事,不是叫大家去干了坏事,找点水洗一下就好了,不要去想你也有这种好事,我们还是少种点恶因的好。宿业病可以用忏悔的方式去解决,今后自己发心不再杀生,多吃素,有机会还去放点生,看到动物要生同情心。你们看到那些动物,在它很累的时候,你就产生一个念头,什么念头呢?当你看到这些动物好辛苦啊、好可怜啰!你去同情它,你就产生这么个念头,当你一产生这个念头的功德就很大,可以转变你的宿业病。
佛教的道理说一千道一万,关键是你做事时,你的动机和发心这两个概念是否正确,又特别是动机和发心是很重要的。在座的人,你们现在都是有点身份、有点地位的人,不要说拿好多钱去帮别人,就用你们目前这个地位,去为别人讲一句好话,就能够救很多人。或你用一句话去开导他们,并给他们找一条生活的路子,能使很多人有工作干,那就比你天天拿钱去救助好得多。如街上每天有那么多讨口要饭的人,你每天拿钱去施舍,能解决社会的贫困吗?如果你把他们集中起来,教他们一种谋生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去开办工厂呀、自己去做生意呀,自己去谋生呀,用这方法把这些人都救了,同时也消除了自己过去的业因,这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办法,要消除过去的业缘方法是很多的。
二是现业病,就是自己身心所造的病,什么是身心造做的病呢?就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行为所造成的病。这里再讲一个公案:在香港有一个学生叫刘心,他已打鸟三年,后来他就病了十多年。他在读书的时候,就喜欢打鸟,他打鸟的手艺也好,因为他人年轻,他打鸟的兴趣达到什么程度了呢?他连学校都不去上,因此,书也不去读了,整天见鸟就打,不管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鸟他都打,天天把鸟打得血流一地,而他感到很高兴。打了三年过后他就得病了,在他身上长了五六个痔疮,天天流血不止,他在香港找遍了所有的医生,都不能医治,血也止不住,洗又洗不掉,整个下身都是血。我见过得痔疮的人,那是很痛苦的。他痛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拿三四条被子,甚至拿五六条被子叠起来,只好把那脑壳朝地,屁股朝天,这样他就要好受一点,但是血仍然流个不停,血流到被子上的那个血印迹,就像他以前打鸟留下来的形象。后来他醒悟了,从此以后他决心再也不打鸟了,还发心吃素、发心放生、发心忏悔,因此他的痔疮也逐渐就好了。这不是说来笑的,也不是鬼找到的病,这叫冤业病,是自己作业造的病,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在香港的好多杂志上都登载过。
我们为了身心的健康,在因上少种点这些业,只要你发一个心,而你所发的这个心是有力量的,这就叫心力,又叫意念力,又叫定向力。心力、意念力和定向力,再加上我们的愿力,可以改变一切现象,包括我们身体上的病。我有一次,在北京的北极寺干休所给他们讲学,目前的癌症病是最难治的,癌症又为什么难治呢?它不过就是个癌细胞在作怪,这很简单嘛。现在可以搞什么化疗哇,用什么东西去以毒攻毒哇,还有用做手术的方法去对治、去缓解病情,这些方法都是拿人的身体来做本钱。原来中江县有个区委书记,他得了肝癌,已是肝硬化的晚期,整天痛苦不堪,骨瘦如柴,工作不能干了,区委书记也不能当了。当时我还在闭关期间,他通过好多熟人把我找到,要求救他一命。我说好,当天我就教给他一种练习方法,第二天就起作用。我就说:“你二十天以后去请示工作。”他心里很纳闷,不说二十天,我已是这种快要死的人啦,二十天怎么好得了呢?他就按照我教的方法去做,一是要他发心,发什么心呢?今后他病好了以后要多为人民做好事。二是要他认真调理身心,用我所教的这种方法去调理,他练了二十天以后,他自己觉得神清气爽,身体好多了,他到绵阳市人民医院去检查,拿了个化验单回来,没有癌症了,身体比原来还好,又是十多年过去了。这就是心可以转变一切,用自己的行为可以转变一切,这就是要种因的问题。所以人们要得到健康长寿,不只是按着药去吃,不只是在健身器上去跑一下,或吃点保健品就能解决的,关键还是要在自己的行为上下手、动机上下手,只要你有一个平等的心,你心是平的,鬼都不敢找你,这是真的,因为邪不压正嘛。中国有句古话,几千年来大家都是这么说的:“心正不怕邪”,你的行为正了,百邪就不能侵入你的机体。
三是最后一种病,叫违缘病,也就是自然灾害病,它是不可抗拒的,若人们遇到自然灾害,一冷大家冷,一热大家热,大家都在受热不是自然灾害吗?而有些人害病,有些人就不害病,有的是由于身体的原因,有的是心性的原因。还有的是他做了很多的好事情。如大风吹来的时候,他站到背风的那边去了,风就没吹着他,他就有那点运气。又如天上下冰雹,在山这边就挨着冰雹,山那边就没挨着冰雹,就在一个生产队里都有不同程度的灾情,这就是一个因为缘分的问题。他为什么就不该遭这一劫?是因为他的发心正、行为正,我们的思想是可以转变一切的,何况是一个癌症呢?我刚才说到癌症不可怕,它不过是细胞在作怪,我们身体上的细胞,每天有的在生长,有的在灭亡,在医学上是这么讲的,既然癌细胞能够生长,为什么不能叫它灭亡呢?我们若能培养出良好的细胞,而去消灭不良好的细胞这就解决了。那么,我们就要从心上下手、从锻炼上下手、从生活习惯上下手就能解决,我刚才说的只是一个方面。来见我的人,有好多还是请人抬起来的,一个礼拜后就能自己走回家去的人也不少,这个不是虚的,这些事件在杂志上也刊登了不少。今天这些在座的企业家们,都是有识之士,我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长寿,我给你们讲了这些实在的东西,就是解决身心健康问题的方法。你们有了健康的身心,才能修那么多的房子,又搞好那么多的企业,赚那么多的钱。你们不但要为社会做出贡献,也要为自己的长寿种善因,为自己的健康着想,不然你的事业搞起来又为了什么呢?我遇到好几个老板,他的事业成功了,自己却累垮了,把赚来的钱拿给儿子去用,儿子也该用,不过你自己也要用这才对。而自然灾害的病,只要过去我们积有功德,他就不在其数内,自己发了善心,就不在数内。
我们所造的业,分有共业和不共业。如我们在成都市住,各人组织各人的家庭,在成都市住的人,就是成都人的共业,一个家庭的人,就是一家人的共业,一个家庭成员的业,就是每一个人的个业。因为你产生的共同业,就在一个家庭的组织里,这个家庭就叫缘。缘和分又有区别,如我们相见是缘,一起做事是缘;分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基础,究竟你有多少分呢?就看个人的基础了,看你累生累劫的基础怎么样,所以,基础就奠定了我们现在的缘。
如果要真正把握好自己身心健康之法,那么首先就要修“行”。说到修行,你们大家不要被吓倒,不是叫大家把脑壳都剃了去出家学佛。所谓修行,是要在现实生活中修改和修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叫修行,也就是将自己错误的行为,改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我们要具有寡欲无为的清净身。如果我们深迷于色境,多半会得肾病;贪享声音的人,多半都会得肝病;爱闻香气的人,多半会得肺病;贪图口味的人,一般都是得心病;眷恋触觉的人,多半就生脾病,也就是一些人贪爱触摸,恋触觉。按照佛教的观点来讲,杀生就会引起肝脏和眼睛的毛病;偷盗就会引起肺部和鼻子的毛病;邪淫会引起肾脏和耳朵的毛病;妄语就会引起脾脏和舌头的毛病;饮酒会引起心脏和嘴巴的毛病;因为是嘴巴好吃呗,这是经书上说的。如果按照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人讲呢,有些爱贪欲的人,不同程度都会导致一些身体上的疾病,凡是我刚才提到的这几种情况,除了杀生、偷盗、邪淫,大家不敢说都有,好多人都是没有的。在其它方面的几种情况,大家基本上都有点过失。如杀生,我们在座的人都没杀死一个生命,是不可能的事情,虫虫蚂蚁总踩死过吧。偷别人东西的,恐怕大家都没干过。在大跃进时期,即60年代大家就难说了,因为人们饥饿,去刨两个红薯也算偷。现在你们都是有成就的人,对于这个偷盗是不成立的。如按佛教的戒律来讲,不是自己的东西,想把它成自己的东西都算偷盗,那是心盗。人的身、口、意三业,是用你的身体去做,用你嘴去说,你心里想也算业,这叫意业。我们生活中的身口意三业要清净,应是不该想的就不想,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做任何事要做到适量、适度就对了,不要违背你的生活常规,不要违反你的生活秩序。也就是说,如果你违反了一点,违背了一次,都会给你产生不良的影响。
要做到正确的修行,要忍辱,忍辱能熄灭嗔火,我们要心胸宽一点,遇急事稍微忍一下,就会把我们心里的火气平定下来。按佛教的说法,“怒”是心奴,“恕”是心如。嗔心一起,因为自己的心不能作主,而引发的身口意三业,成为自己的奴隶。反之,如果知道回光返照,忍恶无嗔、忍心不动,心能作自己的主人,内心自然平静自在。佛教经典有段比喻:“忍辱与慈悲是双翼,能助你飞离嗔恚怨恨的黑暗深坑。”由忍辱力与慈悲力的缘故,就能够趋向空性智慧的光明虚空,得大自在。如以慈悲柔和之心,心常行忍辱,不但能够自利,还能够利他。
过去有一个商人,逢年过节,到处去做买卖,有一天,他看到有个测签算命的出家人,他就去抽了个签,把签抽了过后,那个测签的出家人就跟他说:“我这个签有点贵哟,签费要五百块钱。”商人也好奇,要五百块就给他五百块钱,反正我要弄个水落石出,他把钱给了,签也抽了。测签人说:你给了钱还不行,你还要把签上的文字背下来,那才能解决你的问题。商人就按照签上的字去背,签上写的是:“往前三步想一想,往后三步也想一想,嗔心起时要思量,放下嗔心最吉祥。”就是说:“你今天抽的这个签,你必须做到签上所说的。”他边想边纳闷,他心里想:嗔心,我又没起哪个人的嗔心。他边想边走就到家了,走到家他把门一打开,就看到屋门边有两双鞋子,还有一双是新的。他心里想:我在外头找钱维持这个家,老婆却在红杏出墙,给他弄出麻烦来了。嗔心刚好一起,他一想到今天抽的签,“向前三步想一想,往后三步想一想,嗔心起时要思量。”他正在想的时候,他的夫人就出来说话了:“哎哟!今天是过节呀,就等着你回家来过节,我给你做了一双新鞋子摆在那个地方。”商人一看就感动了,门前摆的那双新鞋子,是夫人为了迎接他而做的。如果他是按照过去那个脾气,早就把他的腰刀抽出来杀了他的老婆啰。这个故事就说明了,凡事多想一想,把事情弄清楚了再作决定。有些事情你没弄清楚情况,就发脾气,就很要误些事,一定要弄清楚事情的真相,所以起嗔心是要害人的。佛教把嗔心比成什么呢?有些人修行,修了一辈子,他看到哪个人都有点不顺眼,别人说了他一句不实际的话,而他本来又没做那个事情,他心里的那把火一下就冒起来了,嗔心就起来了。嗔心会烧毁功德林,把你的所有功德烧毁了,佛教把嗔心就看得这么重要,凡事退后三步想一想就自然宽。
对心性的修炼问题,要勇猛精进,才能开智慧,我们随便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进取心。勇猛精进就是不断的前进,勇就是勇敢,猛就是猛力地精进。
凡事不要骄慢,骄慢也容易得病。佛说人生二十难,第十二难就是灭除我慢,也就是贡高我慢。人心通常都会贡高我慢,很少有人愿意对别人低声下气,学贡高我慢容易,学低声下气一般都不好学,因为首先要把自己的架子放下来。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以平常心去对待他人,就能时时轻柔温和,这个社会必然会和谐,每个家庭得变美满。有的人总是认为,我的学识比他渊博,资格比他老,功劳比他大。总是想把自己凌驾于别人之上,这就起了贡高我慢之心。越是贡高我慢的人,他的见识越浅。我经常跟我的弟子说,你们到江河边去看,你听那声音最大的地方,水流最响的地方,那就是水浅的地方,水流越急滩就很浅,水深的地方,就没有声音,听不到声响,你们大家都可以去河边观察。真正有水平的人,他心是很平静的,半罐水的人,他的心很浮躁而贡高我慢,遇点事情就不得了,一天到晚就喳喳喳的闹,那种人就是水平很浅的。
我们要学会遇事要冷静,心不躁、不焦,若心躁、心焦必生热,热能生火,火能发炎,这是中医的理论,在人们的一言一行中,都要注意这个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平常生活当中经常接触到的,要认真去做也容易做到,只要你把心放宽一点,什么都容纳进去了。
要真正彻底地得到长寿,人没有灾难,得到平安,我们就要深信因果,消除疑惑。我们只要能够深信因果,我们就能够想到,你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结果的,那么你就不会干坏事了。任何东西吃多了都是要胀肚子的,那你就要少吃,凡是知道哪一样东西吃多了,对身体有危害的你要少吃。自己的生活要有规律,工作有规律,思想考虑问题也要有规律,这样的人都能长寿。
按佛教的方法,要能够彻底解决健康长寿的问题,还有三个问题要注意,我们在座的人,如果你能听懂做到,我保证你长寿。佛教有三大法宝,使你能够长寿,能够健康,能够开发智慧,能够觉悟人生。这三大法宝是什么呢?一是发出离心,二是发菩提心,三是证清净见,这三大法宝是佛教学修的精华,是一切修行者行持的精华。如果你没有做到这三点,就好像是在沙滩上建的房子,它是不牢固的,因为没有好的基础。
所谓出离心,就是知道人的一生是在痛苦和烦恼中度过的真相,我们就要由此而产生出离烦恼和痛苦的思想。这种思想产生的原因是在于我们累生累劫中所具备的业障,又如何去排除它呢?就要谈到我们佛教最根本的东西,那就是发心学佛,好多人出家过后,又是念佛、又是吃斋、又是念咒、又是打坐、又是念经搞得不亦乐乎,学了一辈子佛,还是糊里糊涂,那就是他还没生起出离心,修行的人没有生起出离心,那他就是假修行。
要解决长寿健康问题,就要断除烦恼、开发智慧,你没生起出离心,你也就不可能达到目的。为什么要生起出离心?如像你知道那是农药,也就不去吃它,不吃它是一回事,不喝它是一回事,不去做也是一回事,关键是要远离它。如刚才说到的造成人生老病死的主要原因,那就是有前面四苦的结果,而后面的四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嗔恚苦、五蕴炽盛苦,就是造下生老病死的基础,你们能做得到吗?做不到。为什么说做不到呢?现在有好多修行的禅师,一天到黑参禅打坐,达摩祖师说:“打坐都能成佛,磨瓦都能成镜,画饼也能充饥?”不可能,为什么不可能呢?你累生累劫来的业障,就靠我们一个念头能解决吗?不可能。
只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那就要靠他的力量,因此要发菩提心。如我们这一生做了很多的好事,我们不能把这些功德归于自己一个人,而要把它归功于大家。如果没有农民,我们就没有饭吃,没有工人,我们就没有衣穿,没有人帮助,我们将一无所成。要把我们的功德回向给大家,回向给冤亲债主,回向给那些与我们无关的人,而不是有关的人。你只要产生这个念头,你们不要小看这个念头,这是长寿之法啊。你产生的这个念头,就是悲心,就是慈心,就是善心,也就是无量心,这样你的心就宽广了,心宽广有什么东西装不下呢?佛之所以能装下十方世界,十方佛土,就是因为他心胸宽广。我们学佛修心,也就是为了把心修得宽广,不但能容一人一事,要能容下整个世界,这才是大无量心。我们做事情,如你们搞的企业,你做了一件好事,你不仅仅是为自己得到利益、得到安乐,我们要解决自己的根本问题,是以前遗留下来的题,也就是以前所欠的债,那就叫业力。要用我们的功德去回向给冤亲债主,你这么一回向,他就又反馈转来给你。他们也有愿力,他们也要想过好日子,没有钱他也想钱,身体不好他也想要健康。当把你的功德回向给他们,在这两个思想相对应的时候,会产生一种火花。也就是你所发的愿和众生的心愿,在进入同一轨道的时候,就会变成一种较大的功德,你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吗?在双方愿力变成功德过后,由于有这些功德的力量,就会扫清你以前的障碍,扫清你过去种下的业力,所以单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还要将自己的功德回向给众生,这就是发菩提心。
所谓菩提心,就是把众心如一日,众心如一体。什么叫众心如一日呢?就是把大千世界的众心,归纳到一个境界上去,就叫众心如一日。把所有的众生当成我们身上的一个细胞一样,这又叫众生如一体。众生的痛苦就是我们的痛苦,众生的欢乐,就是我们的欢乐,如果你有了这种思想,你的心胸就宽广,可以鲸吞百川容纳万物,哪里还有想不通的道理呢?哪里还有阴阳不合的呢?只要你的阴阳一相合,气脉一相通,奇经八脉一旦打通,你身体上的生物分子的次序和动向,就可以按照自己正常的轨道运行,这样你身体上的邪气就藏不住了,神气就可以制止邪气,正气就可以压倒邪气。所以对你们企业家来讲,对你们有成就的人来讲,你们只要发一颗善心,比那些天天念经,念了一辈子的人的功德还大,你们发一个善心可以救很多人,一般的人做一件善事只能救一个人。所以有成就的人最好修行,有成就的人最好修心,有成就的人最好把握自己的命运。你们本身就有成就,没有多少烦恼,你以前做的好事不是奠定了你的基础吗,那是你的福德。用佛教的话说,你有福又有德,才有今天的名和利的享受。既然你什么都有了,在这个基础上,你再生起出离心、发菩提心。所谓发菩提心,就是将你的功德回向给众生,又把它变成众生的一种力量回向给你。你的愿望与众生的愿望相结合,也就是众生在痛苦当中挣扎而要求得解脱的愿望,又把你的功德回向给众生的愿望,使两种愿望进入同一轨道,这样就产生一种无量功德。只有这种功德,才能够真正的解脱我们累生累劫所造下的障碍。你们只要发个愿就行,这个方法真简单啊。只要我们能做到,就能够把我们身心的障碍排除,在我们考虑问题时就没有人来干扰,没有业力来干扰。有些人由于他自己没有排除业力障碍,叫他参禅打坐,调整一下身体,也是装模作样地坐在那里。他不坐还好些,一坐下来他的前三十年与后三十年的事都想起来了,还有的一坐下就打瞌睡,要么就是妄想纷纷,要么就是莫名其妙,这就是因为他自己没有福报的原因,他一打坐就有这些东西来干扰。我们佛教修密宗的人,师父首先要叫你先培福,先修加行。修加行是什么意思呢?师父就叫你念十万六字真言,磕十万个长头,什么都是十万次,就是用这种方法慢慢地磨练自己而种下功德。这还不算,你磕十万个长头,念十万遍咒,不如把你的菩提心发起来,去做一些有益的事情让众生得利益,这个功德就最大。只要你们号召一声,这个功德就出来了,这叫发心,只要我们有了功德,就可以抵消罪业,抵消障碍,我们才能得身心清净,不然你心里一想事情,就有障碍来干扰,你自己的业障也会生起。
我讲开示的时候说过,要得到清净见,首先就要自己身心清净,身心不清净就是有障碍,若身心不清净,我们的想法就是错误的。由于身心不清净,我们看任何问题就像带着有色眼镜一样,看到白的当成是红的,自己所认识的境界不是真知灼见,所看到的只是现象,而不是其本质。如果我们发菩提心后,功德和福德都具备了,福报也生来起了,只要我们一发心,就能够直接打开自己的智慧大门,用我们修行得来的出离心和菩提心,用这个力量就可以唤醒我们的伏藏智慧。按照佛教的说法,就是能够唤醒我们的第八意识,就是阿赖耶识的智慧,这个智慧就叫无量智慧。如果我们这么做了,就能够把你的第八意识,即阿赖耶识智慧开发出来,你们做起生意来,办起事情来就快得多。因为你有了智慧,办事效果就是两回事,它不是一倍的效益,而是翻多少倍。智慧可以改变一切,那些有智慧的人,有福报的人,他的智慧才能起作用,没得福报的人,他的智慧是不起作用的。不要认为你做了点事情就会有结果,有福报,但是你没智慧,你的福报就会散失。而有智慧的人,若不积德,累死一辈子也是穷光蛋。我前次也讲了这个问题,智慧功德和福报,是两个概念。所以要福慧双修才能够真正的长久富貴,搞企业要这样,身体健康也要这样。
所以我们要深信因果,要修心、要生出离心、发菩提心,才能得到清净见,这样我们才能有正确的见解,才能识别真假,才能识别真伪,才能得到一种明确自己方向的智慧,也就能明其自心,照见本性,认识世间的真相,才能把握好自己的位置。我要更进一步说明,只有生起出离心,发菩提心,得清净见,才能巩固智慧的福报。还要有善业的积累,所谓善业的积累就是忏悔业障,要想到我们以前所做的事情对不对,经常要想到你的过去,你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或不对,你就能明白你今后该怎么做。如果你没有生起忏悔心,不去回忆过去不足的地方,你成天都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对的,那就很容易败下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佛教提出来的一种积福的方法,才能积累定道资粮。我们要真正得到健康,还要有福报。你没有福报,天天随你怎么锻炼,业障都要干扰你。我刚才说的现业、俗业,它都是可以一起散灭的。佛教的善巧方法,就是让我们真正的脱离苦海,开发智慧,把握人生的命运。如果要更究竟彻底的出世间法,我们还要澄清妄念,明心见性,化除惑业,了脱生死,证得不生不灭,那才能究竟。目前我们大家都在搞企业,还在做入世间的事,首先要做好人,才能学好佛,要入世,才能出世,你没有入世,又怎么能出世呢?
第二部份:学员提问
今天给大家准备了点时间,你们凡是与健康有关的事情,你们有什么迷惑的问题都提出来,我可以给你们回答,哪怕是对佛教有什么疑问?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提出来,提问踊跃点,不要害怕,想到什么就问什么。
一问:请问大师,我们都喜欢到庙子里面去烧点香,拜点佛,有没有啥子忌讳?
答:真心去朝庙,原则上说是没有什么忌讳的,所要忌讳的是,不要假惺惺的去朝庙,只要真心去朝庙,是不存在忌讳的。有的说,朝庙必须要穿长裤子,不穿裙子,说女人月经期间不能去等等,还说今天吃了肉不能去,口不干净,佛菩萨是大慈大悲的,也是大量的,只要你心是真的,发心去朝庙,都是可以的。佛教寺院它是需要清净的道场,我们能够做到身心清净那就更好,事实上庙子里不存在忌讳,只是人们自己心里觉得这样不好而已。
二问:师父,有些时候去朝庙,买一柱香要向四个方向拜,一会儿要你这样子做,或那样子做。这次我们到泰山,还是三星级旅游区,满坡都是搞那个,强迫你撞钟,鼓捣你交钱,把你赖到那个地方给你说很多问题。
答:你说的,是社会上的不正常现象,发心到庙子里去,你也可以烧香,也可以不烧香,也可以拜一拜菩萨,也可以不拜它,关键是你带着什么心去拜?动机是什么?如果你有条件,自己又发心去信仰,你可以烧香,点蜡是代表智慧与光明,供一束鲜花,代表欢喜。可以使你的身心清净,这样觉得对你的思想上有一个寄托,你可以去拜一拜,不存在非要拜三拜、四拜,或十方都要拜,他又不是皇帝,没有那个说法。你只要心诚则灵,拜佛像是一种礼貌,只把它作为我们学习依靠的对象,只要自己身心清净就行了。刚才你们问的事情,是社会上那些巫婆、仙娘所干的事情,而本身正规的寺院,没有这些规定。
三问:你刚才讲的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是什么?
答:人生八苦,是生苦、老苦、死苦和病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和五蕴炽盛苦。什么叫五蕴?即色、受、想、行、识。
四问:有一次我在丹景山去拜庙子,我们还是很诚心的,至于说是要积功德,当时我们的确是没带多少钱,然后去拜了庙子,有两个居士婆婆在旁边对我们说:“功德功德,你有功才会有德。”给我们讲了这个道理,当时我们听了心里很不舒服,我觉得作为佛家来讲,不是那么势利吧,而且他们随时都是在寺庙供奉菩萨,他们这种说法,今天希望求法师给我开解一下。
答:你主要问什么叫功德?所谓功德,功和德是两个概念,功在于形式,德在于动机与行为。我们到庙子里面去,关键是我们发的是什么心,起的什么念头。你们听说过梁武帝和达摩祖师的对话吗?梁武帝问达摩祖师说:“我修了那么多庙子,全国有三里一庵五里一庙,难道我还没有功德吗?”达摩祖师说:“你没有功德。为什么呢?因为你是为修庙而修庙,所以没得功德。”过去有一个老太婆,是一个老居士,她省吃俭用,用自己不吃一顿饭省下来的钱,去买了一灯油,她这一灯油的功德是她的发心,她的功德比你拉一车黄金的功德大,关键是你的功用在什么地方?功和德,关键在于起心动念的动机是什么?你是为什么而积这个德,你有钱你出钱,没有钱你发个心,只要对菩萨恭敬,而恭敬的本身也是一种功德。所以不要把它当成个包袱背到现在,希望你今后在这方面就不要背包袱了,只要你有个恭敬心就行了,好不好?
五问:师父,佛家讲的放下,由于我们长期都处于在做企业,在生意的场合中,我们怎样去调整身心?因为现在市场竞争非常的激烈,有时也非常的残酷,我们怎么样去把握佛家放下的这个清净境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好,工作也好,有时候真的是觉得非常的困惑,包括信仰。我到国外看到人们对宗教的信仰,是非常的虔诚。我已经圆寂的师父跟我说,我现在修的是世间法,的的确确没有办法超脱,很多东西放不下,但又如何去放下呢?我现在的位置是在做企业,是企业家,我有那么多员工,我要对我自己负责,对那么多员工负责,又怎么样去调整呢?佛教是一种宗教信仰,我到底信的是什么?我觉得我信的是一种善,我尽量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尽量去帮助别人。我也会非常恭敬佛祖,对我们的教,我也是会很恭敬的,但是在佛教的理论方面我是并不了解的,所以一直在这方面,我是非常的困惑,请法师给我指点指点。
答:今天我给大家讲“放下”两个字,先给大家讲个公案什么叫“放下”:“过去有两师徒,到街上去买东西,走在路上就遇着下大雨,他们来到一条河沟边,碰到一个小姑娘,这小女孩已走不动了,身体又不好,师父上前就把那小女子背着过了河,把她放到河沟对面岸上。他们就去上街买东西,回到寺院过后,他的徒弟老是在想:这师父一点不正经,他气得饭也不去吃。过了一两天,师父就问他:“你为什么不吃饭呢?”徒弟说:“师父,你还好意思说呢,你昨天干了些啥子嘛?”师父说:“我没干啥子哇。”徒弟说:“你昨天把那个女孩子背过了河,你还说没干啥子?”师父说:“我昨天把她背过了河,我昨天就把她放下了,你还挂到她做啥子呢?”至于放下这个问题,是叫我们从心性里面,放下执著和贪欲,去寻求进取,是一种积极的态度,要正确去对待世间上的一切事,不是叫我们什么都不去做,什么都不吃,什么都不看,什么都不听。关键是你应如何去做、如何去吃、如何去看、如何去听,应带着什么思想去做这些事,带着什么愿望去做这些事。如果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社会、为了人类,包括自己在内,而不是为了自己贪图享受,不是为了单独的贪图享受和贪得无厌的这些行为,我认为该做的事情,你还是要去做。所谓放下,是放下自己的架子、放下执著和不正常的行为,这叫放下,对于行善只能说是得点善因善果而已。佛教主要讲四句话:第一句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们大家一般都沉浸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八个字上,不要说居士,而且好多出家人,都没有从这概念中转变过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只做到一半,只是种点善因善果吧了,佛教中最根本的一句话,叫“自净其意”,自净其意是佛教一切道理的总法则。要自己使自己心性清净、意念纯朴、行为端正、动机正确、方向明确,这才是我们佛教徒或作为一个人的基本要求。我所说的放下,是指放下执著、放下贪欲,工作上努力进取,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六问:佛教的教主是释迦牟尼吧,请问法师:第一个问题,佛教是释迦牟尼的思想在,还是他的灵魂在。也就是说,他是不是有一种无形的灵魂,还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吗?第二个问题,现在我们有很多佛教徒,是有一个思想在支配他们,还是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或者说有一种物质在支配我们?谢谢!
答: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尖锐呢,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教主,也是娑婆世界的教主,他的思想、他的行为、他的品质和他所做的一切事情的这种智慧流传至今,被我们现在的人掌握。而我们现在的人,又把他的思想和他发现的这些真理继承下来,并将这些真理、智慧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工作当中、行为当中去,使我们生活得更好,过一种随顺真理的生活。佛教徒是继承了他的这种智慧的衣钵,他是一种智慧的传承,智慧是指释迦牟尼佛的智慧。至于佛所说的道理,我们按照佛说的话去做,按照他所说的方法去做,按照他所提示的和存在的这些问题去作为借鉴,就能够使我们的行为和生活不迷失方向,就能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所谓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是他的名号,佛是他的德称,佛就是智慧和觉悟圆满的成就者。佛教就是智慧和觉悟的教育,他的思想也是存在的,他的精神也是存在的。由于他的思想和精神,应用到我们现在人的身上,就可以唤醒我们现在人的思维和智慧,让我们觉悟。我们能按照佛陀教导的方法去做,我们就觉悟了、我们就解脱了、我们就得到智慧,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力量。他的愿望和我们的行为相契合,我们的思想和他的愿望相契合,就是如愿了,这就是一种力量。思想也有力量,愿望也有力量,精神也有力量。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与佛的思想和行为进入了同一轨道,这样汇聚在一起,成为一个结晶,那就是智慧的结晶,这就是佛教现在能够存在下来的最真实的内容。谢谢!
七问: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以恶治恶,在佛的角度来讲,是种的善因?还是种恶因呢?如我们用法律去惩戒犯人,也是以恶治恶,有的重罪还要判死刑,那么是种善因还种恶因呢?
答:佛所说的不是叫以恶治恶,以善治善。佛所说的是要用我们的智慧去指点迷惑,佛在任何时候都是对机说法,因事而论。比如社会上的犯人,扰乱社会秩序,用法律对他进行处理,只是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来治理他,是让他少做恶事,从另一角度来讲这也是一种挽救他的方法,它不叫以恶治恶,哪怕是枪毙他,断绝他做恶的这种基因,这也是一种善巧的方法,也是在挽救他,因为佛教讲六道轮回,讲业的继生,断送他这种作恶的机会,也是阻断他今后不再造恶。你看观音菩萨,他有三十二相,在那大悲殿里,有一百多尊佛和观音菩萨的像,他手里都是拿着各种兵器,你们若有机会到白塔寺来看看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它只有下面那一个像是慈眉善目的,上面还有五个像都是非常庄严威猛的,所以佛教对待这些不良行为的恶人,要对他进行治理,这种方法叫做度化。所谓度化,就是用一种方法去惩治他,使他少犯罪,制止他的恶行,并把他转变过来,成为一个正常的不再作恶的人,这个处理方式不是以恶治恶,而是用智慧的方法去善巧处理。
八问:自然界造就了人类,人类又分男和女,然后男和女肯定要组成家庭,组成家庭就是为了延续人类的繁衍,有一个养生之道,叫做“天地和谐,风调雨顺,男女和谐,百忌不生。”而我们佛教有一戒为戒色,那么戒色是不是与我们的自然规律相违背呢?
答:你这个问题我试着回答一下,对不对大家来批评。佛教认为,每一个人都是有佛性的、有自性的,而自性本身是平等的、是清净的,由于自性有染,染习而成性,就形成了不同的心性。所以对问题的认识就有了分别。至于人类社会有男有女,它是一种自然现象,按照佛教理论讲,法无二门。而对道家来讲,有阴就有阳,因为无阴阳不成,无阳阴不成,阴阳要配合才能成太极,正如因和果的关系一样,它才能产生效果,才能成就一个完整的体系。你所说的只有男人和女人才能组成一个和谐的家庭,我认为首先是心性上的和谐,你只要心性上和谐了,把对方都看成跟自己一样的平等,也不存在有分别,那么人与人之间就应该相敬如宾。既然已是相敬如宾,心性都是平等的,则平等法是道、平心是道、净心是道,哪里还会有分别呢?首先我们心不净,才会行为不净,只要心一净了,其它问题都解决了,至于你能不能和谐,关键是心把握好,其它问题都把握好了,你说对不对?
九问:明心见性,心如何静?这个过程是什么呢?
答:明其自心,照见本性,叫明心见性,这还不是结果。心明了,性见了,如你见到是方的还是方的,见到是圆的还是圆的,见到烦恼还是烦恼,见到痛苦还是痛苦。明心见性只是一种方法所产生的一个过程,要成就才是结果,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明心见性,不等于是成就,明白了,就是知道了,像睡醒了。见性了,就是见到他的真实是什么。至于你的功德圆不圆满,能不能够达到什么成就,那还要靠你自己去修行,还要去完善你的定道资粮,要觉悟圆满还要无漏,觉悟圆满还要功行圆满,要功和德都圆满,功就包括这些。如明心见性也好,点开心要也好,这一切都叫功。还有德,即道德,只有功德都圆满了,他的结果就是成佛了,智慧和觉悟的圆满就叫佛,又叫圆满了,其它的不叫圆满,叫做他的一种过程。
十问:师父,由于我的工作压力大,前几年自己的生意上产生了障碍,对什么事,对什么人都是往坏处想,造成了我去年的身体一直不怎么好,现在我的生意也不做了,就是在生活中听到某某人讲,我的一个熟人他的身体也不好了,怎么我就会联想到自己的身上,是不是我哪里也不好了?怎么白天所发生的事情,晚上我怎么会做梦?
答:你就是说你心情不好怎么办?你心情不好,有三种原因:第一是放不下,第二是丢不开,第三是太执著。任何事情都不要只从坏的方面想,而不从好的方面去想,心胸宽广能纳万物,把心放宽点,心放平点。我们心的波动,像盆中的水一样,若水动有波就见不到盆底,水波平静了就能见到盆底,那么你心平静下来就会有智慧产生,有了智慧你就能正确对待任何事情,就不会有烦恼,关键是你太急躁,该放下的就放下,过去的事情已过去了,“昨日种种昨日死,今日种种今日生,”你想那么多干啥?明天的事还没产生,关键在当下立心,多想点明天的事,把过去好的作为经验,孬的作为教训,问题就解决了。已经过去的事情,不要把它挂在身上,你现在还带到学习班来了,而且还带到我这里来了,我来帮你把他放下,好不好,放下去就对了。今晚上你好好睡一觉,明天白天是太阳,不就好了,关键是个心胸的问题,不要去老把过去的事情挂起,好不好?答:好。
十一问:解放前,我们家里也小有些资产,但是因为一解放家里就垮了。改革开放来了,经过我父亲一番努力,又发展到小有些资产。到99年因国家政策的原故也就又垮了。
我父亲还是属于那种捐钱、捐物,修桥、修路的善人,我就害怕轮回,现在轮到我身上来了,请法师给我点拨一下。答:你怕轮回,你晓不晓得什么叫轮回?轮回就是我们业力在六道中轮回流转,是哪六道呢?佛道、天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人道,这六道当中。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就随着业力,在这六种道中轮回。你刚才所举的这一系列家事,都还没有构成和说明你到轮回中去,你现在能够闻到我给你说法,那你也有了智慧,也许可以摆脱这种“轮回”,至于你以前是个什么样?家庭又是个什么样?那是一种时节因缘,而时节因缘已经过去了,那就是昨天的事情,“昨日种种昨日死”,今天在你身上所呈现的事情,那是你累生累劫和你现在的努力,所达到现在这个境界和这个状况,你怕什么呢?你又没有做像畜生和饿鬼那样的事,你就不可能到那里去。如果你做了那些事,你要真正的发心忏悔,是可以不到畜生道、饿鬼道去的。这个轮回是自己可以把握的,不要害怕,轮回是归阎王管的事,那不是我们人管的。佛教的思想就是说:你若是皈依了三宝,就是佛的弟子,只要你遵守三皈五戒,只要你发心向善,只要按我刚才说的生出离心、发菩提心,那阎王就管不到你,阎王都管不到你,你还怕啥子轮回呢?你该做啥就做啥,只要你一心向善,一心为了众生的事业,也为了你自己的事业,祝你吉祥,不要怕啊,好不好?
十二问:大师你好,我还比较信佛,我每次都是在自己很痛苦,或者是有些悲哀,或者有些灾难的时候,才到庙子里面去求神拜佛。有一次,我在新加坡的时候,听到一个法师讲法:他说有一个医学博士,他的妈妈快不行了,他就请了一个大法师去他们家做道场,看着他妈妈快去逝的情境,医学博士非常痛苦的敲着墙壁说:我从小学医一直学到现在,做到博士这个位置上了,却不能用我的医术来拯救我的妈妈,反而他妈妈的病情越来越重,导致最后喷血而死,整个脸色变得非常的黑,他请的那个大法师,为他妈妈做了一个道场。然后他妈妈的脸色,就从乌黑的脸慢慢慢慢地恢复了正常,最后还是因癌症死去了。这个博士觉得用医学的东西都不能解释,佛教能给一个死去的人带来奇迹。那个博士当场就请教这个大法师,大法师对他说:“你知不知道你为什么会这么悲哀?是因为你对事物的无常认识不到,那么万事无常你就更加认识不到。”我觉得对无常的认识是非常清楚,对于我们来说是完全做不到的,而且我接受那种无常,是非常痛苦、非常难受的,有时候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才接受到这些东西。我想请教大法师,我们平常的人,如何以一种很平和、很平静的心境,没有任何代价的接受万物给我们带来的无常,灾难也好、悲痛也好。为什么我们做不到,佛能做到,能不能给我们指点一下,我们如何才能做到?谢谢!
答:你提到的这一些事情,为什么我们平常的人做不到,要怎样才能做到?你所说的这些事情它只能是一个现象。如果你用一个平常心,来对待这一切事情,我认为一切事情都能做到,平常人并不等于是平常心。所谓平常心,就是心平如镜,对万事万物都用我们的智慧去理解它,去认识它,你刚才所说:人为什么有生老病死这些现象、这些痛苦,为什么科学没法解决?佛教的思想又能解决?所谓科学,就是分科引经引教的学问,他所讲的内容是物理现象中的一种辩证法则,把它运用到社会的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一种学问叫科学。还有一种,我先已说过了,就是人们的思想意识集结起来的这种愿望和精神,如果你发出这种愿望,它也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转变一些状况。如他妈妈在去世的时候脸是黑的,就说明她很痛苦,这个法师用他的悲心和他的愿力去给她超度,而她妈妈行为所现的身体,已经现出了黑色的死亡现象,但是她的精神在49天之内,还没有完全离开原来的身体,至少是7天,法师超度她的这种愿力与她的神识相聚合,所以她身体的颜色被这种作用转变过来,由黑色变成红色,这是他的愿望和他母亲的所求相契合所产生的这个结果,这个事实也不是迷信,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作为我们是一个平常人,只要生起一个平常的心对待一切事,常言说:“平等心是道”哇,道即路也,只要你按照这条道路走下去,就能进入菩提道、智慧之道,就能转凡入圣,你就不是平常人。所以,平常人和圣人之间只是一念之差,关键是在于动机和行为的差别,若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你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在于你是否能发心,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因为心可以造万物,万法由心生,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即是智慧产生的根源。把心放平了,智慧也就产生了,那么你就有智慧解决这个问题了,你有心结和你所提出来的这些问题,都在你智慧中融化了。
十三问:我想问一下法师,乐山大佛曾经开过光,为什么佛像要开光?这是一种物质现象,还是一种精神现象?
答:“乐山大佛是过去很多年前,有一个叫空海法师的人,他为了在乐山的岷江与大渡河的汇合处修一座大佛,当时为了镇住两江之水患,他运用佛的力量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他依山取势在岩壁上雕塑了一尊佛像,他虽是一个物质现象,但是雕塑佛像的人们为了把佛的精神寄托在上面,就使他成为一个精神现象,由于大家都去朝拜他,人们在那里祈祷、在那里发愿,把所有朝拜人的精神都集于这尊佛像身上,就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愿望。这样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集于一身,这佛像就灵验了,他能反馈人们的一种愿望。像我们的录音机一样,将声音就刻录到磁带上了。所谓佛像开光,就用一种佛教仪式,把佛的这种形象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然后用一种仪式,如念一些咒或做一些仪轨。咒在佛教里就叫总持,总一切法,持一切仪轨,即是把大家的愿望寄托在佛像上,把佛过去所发的愿用这种形式移植到这个像上,开光就是达到这个目的,这就是佛像为什么要开光的意义。也就是把过去佛的愿望移植到这个像上来,现在的这个佛像就是佛。如中国的密宗所说:“师即是佛,佛即是师”,那么你要认为像即是佛,佛即是像,你要把他当成一个智慧和觉悟的象征,所以它就起作用了,不是石头在起作用,是那一种精神寄托的象征在起作用。
十四问:我们在佛法与健康里讲病由心生,我最近感觉有些困惑。就是我这个眼睛最近感觉有些困惑,感觉比较好的时候,早上起来也出现血丝,在白天玩的时候反而不会有血丝,而最近的情况有点稍微加重,我的心态应注意些什么?又如何来调整?
答:你眼睛存在血丝,有三个原因,按照医学上讲,人所吃的一切东西叫万物,万物能生血,血能生精,精能养气,气能养神,神游于眼,眼睛是精神的窗口,按照达摩祖师看相所说,眼相要占五分,额头占三分,眉毛、鼻子、嘴巴、耳朵才占两分,这叫十分人才。那么你眼睛出现血丝,就说明你的神聚而焦,意思是说你思虑过多,太疲累。二是眼睛太劳累,是你白天正在用神还不觉得,晚上你眼睛休息时,它就产生作用了。如农民种地,在农忙的时候,他们精神百倍,农忙一过把地种完了,他的病也出来了,有的就到医院去了,是一个道理。所以平时眼睛用神的时候要注意,要注意适当休息,书不宜看得太多、太久,电脑上工作也要适当的控制时间,你的整个生活、工作,要注意时间的安排,所以你的眼睛白天没啥,晚上就有血丝。原因是神聚过后,聚而焦之,心焦而燥之,燥而生火,所以眼睛就有血丝了。二是生理原因,所谓生理原因,就是眼球本身的原因。眼球上的毛细血管很脆弱,由于受到气候影响,也会产生脆弱现象,三是机械原因,在你保护眼睛的问题上,如果眼睛受到刺激也会产生不良的反应,机械原因包括什么呢?如细菌感染、机械创伤等等,这些都能对眼睛产生影响,所以眼睛产生血丝,只要你注意调养,每天晚上适当闭目养神调整一下,他就解决了,好不好?好。
十五问:请问法师,人需不需要有信仰?这是第一个问题,在有信仰的情况下,那我们又应该信仰什么呢?这就是第二个问题。谢谢!
答:我认为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个可怕的民族;一个没有信仰的人,也是一个可怕的人。什么都不信的人,他什么都可以去做,所以说他是最可怕的人。人还是要有信仰,至于你信什么,那就要根据你自己的缘分和你自己的发心而定,一个是工作上的,二个是思想上的和生活上的需要来定。在工作上你是为了什么,你就可以信仰什么,能够达到你的工作顺利。你在思想上信仰什么,看其能否解决你的思想问题。在你生活上,哪种信仰能使你快乐,你就信仰什么,要看你自己的兴趣和你的爱好,再加上你的愿望,来决定你信仰什么,好不好?
十六问:法师?我有个很现实的问题想问一下,前天我跟我们的领导,探讨一个事情,我们那边有一个狩猎场的项目,你讲的佛教思想要放生,狩猎场我们感觉就有点是杀生的场所。当时我在给这个领导交谈到时候,我们也谈到这个问题。他就说:狩猎场国家有规定,哪些属于养殖性的动物,哪些可以作为狩猎场的,保护动物,肯定是不能杀的。可不可以这样做,我们一方面弄些养殖类的鸡呀、兔子类的动物打来玩,为旅游服务。然后将所得收益的一部分拿出来,去救助一些野生动物,毕竟这是个现实存在的事情,你觉得对不对?这个事情到底能不能做?
答:你说的这个问题更尖锐,你要说不杀生,我们喂猪的目的是吃肉,宰杀猪是人们生活的需要,好比猪也有罪呀?我问你受过菩萨戒没有?是不是居士?(答:不是)。那就好回答你,你的行业是属于养殖业这一类的,你所养的东西,它最终是被人杀掉,如用鸡呀、鸭呀等这些动物,拿到动物园去喂考虎,这个该怎么办?可不可以做?我认为要这么来考虑,你要把它分成两个部分来想,你喂动物,你是以一种平等心去喂它,是为了它好好长大,这是你跟它的一种缘分,你把它养大,让它少受痛苦,你敬业就行了。至于它将来遭什么果报?那是由动物自己的业力而定,如果它被拿去喂老虎,它总是以前把老虎整死了,后面的事你就不管那么多了,只要你兢兢业业的做你的事,你是诚心的,你没有杀害它的心,就对了,你为了把企业搞起来,那是没有罪的,你把它养好就行了。好不好?
十七问:法师你好?今天下午听了你的演讲,你讲得非常精彩,也非常得受于你的教益,这里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因为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就开始在研究易经了,而且也小有所成。几年前我到河南嵩山少林寺去,少林寺的旁边有一个达摩祖师洞,其大徒弟所断臂的地方。有两个朋友陪我一起去的,当时有一对夫妻,他们看见有一个四十来岁的和尚在那里,就过去找他算命,算了命之后,就给了60块钱给那和尚,而那个和尚当场就说:“你这点钱太少了。”他们说这次钱没带够。他们走了之后,那个和尚就在后面骂人。第二个问题是,现在旅游景点寺院门票收费很高,尤其是嵩山少林寺,而且网上现在讨论也非常激烈,在过年过节期间,几千块钱买一支香。第二个问题,我觉得是一个探讨性的。我有一个师姐,她在习修佛法,应该有十五年以上了,她比我大几岁,但是在她的婚姻上面很是不幸,她是一个非常优秀,各方面都很好的一个女孩,学修了那么多年,她在婚姻上面为什么还会出现一些问题,始终结不了婚。她来找我问原因,我用易经上面的思想跟她讲,说是她命中不见夫星,请问大师?谢谢!
答:你这两个问题,我还乐意回答,你说你是研究易经玄学的,从66年到78年,这12年恰好我也学道,懂得一点这方面的知识。但是佛教里说:“一切法,都只能在心内求,不向外求玄”。我是在学道学到没有学的了,才皈依佛门的,那时还能三花聚顶,踏罡布斗,披发杖剑样样都会了,已达到这一步。我觉得学道还是不能了生脱死,所以就皈依了佛门。你刚才所提到的问题,而在佛教里面这些问题就是一个悲哀。任何教派、任何社会上都有良莠不齐的现象,一个出家和尚去给人家算命、测字、看相,原则上是不应该的、也是不允许的,至于收别人好多钱的问题,对佛弟子来说不应该在钱财问题上做文章,更不应该在这方面去设置众多的规矩。如像少林寺门票收好多钱的问题大家都有非议,我们在今天不讨论它,那是他们旅游局的问题,旅游景点收钱现在是一种社会现象。佛法是诸法因缘生,佛法的存在有几个大的因缘,因时节因缘故、众生因缘故、诸法因缘故。由于有这些缘才产生这种法,我国在改革开放开始的时候,有人提出“宗教搭台,旅游唱戏”的口号,而实际上是宗教在为旅游服务,把宗教作为一个旅游的招牌来宣传,结果宗教就成了一个展览品。所以佛教对于商业化的问题,你在庙子里去出多少钱,又拿多少钱去烧香、求福保平安,因此庙子就成了保险公司,我们不要把庙子里的和尚,或菩萨当成保险公司的总经理,佛教的一切教义教导人们,要靠自己修自己的心,修正自己的行为。如果你的行为不端正,任何菩萨也保不了你。所以烧香也好、拜佛也好、朝庙也好,关键是你行为动机要纯正,若以前做了坏事,去求个忏悔还是可以的,所以第一个问题给你回答了,你觉得如何啊?(答:可以)。第二个问题,你说你有一个朋友,她老是解决不了她的婚姻问题。而婚姻问题本身就是个因缘,她自己所造的因,而缘还不成熟,所以果就未产生,既然因造成了,这件事情还得有缘,所以是有缘没分,若缘分具足了,因缘也就具足了,目前不要去看现象,不要着急,好事还在后头啊。
十八问:大师?我看她的八字是不见夫星。
答:八字上不见夫星,并不等于她的业力上不见,她现在没结婚,不等于她就是孤星,她有个早晚的问题,你不是懂易经吗,她五十岁结婚也不晚,她也不算是孤星,这类问题不要去讲究这个。要懂得易经,就要懂得易理,易理是顺着六十甲子运行的,一个甲子中推她的婚姻问题,目前她还没有六十岁吧?她六十岁还没走完,你怎么知道她不见夫星呢?你要祝愿她,早点完成她的夙愿才是。
十九问:师父,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空和色,这里怎么解释?还有一个“万般神通皆小术,唯有空空是大道”,这个空怎么解释?
答:你还跟我讨论心经来了,所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什么叫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它是从五蕴这角度来说的,我们说的色,是指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如果我们对事物不去感受、不去想象、不去行为、不去识别,它与你就不产生关系。如这里有一本书,你不去想,它与你产生关系吗?你如果想看过这本书,那么这本书就在你心里产生了一个影子,空和色它是因为想象、行为、识别,才亦复如是的。所谓神通它是智慧和觉悟的副产品,所以称之为是小术。所谓空空,就是万般皆空,空并不等于是无。所谓空就是无量的境界,没有执著,不增不减,不生不灭,无漏的这种境界才是大道。有点神通、有点小术只能是一种副产品,它是修行中产生的一种副产品,所以是小术。
二十问:在两年以前,我大姐在泸州过世了,然后我一家人赶回泸州,当她见到我们亲人到的时候,她嘴里全部流血,眼角上也流有很多眼泪,这是她去逝两天以后产生的这种现象。请问师父,这种现象,在佛教方面能不能为我解除一下这种疑惑?
答:这个问题,按照佛教的说法,人死了过后,她的神识至少要七天才能离开身体,就叫所谓的“一七”,是它在中阴界所待的七天时间,一般来讲她的神识要待四十九天,这就叫中阴界。四十九天以后,根据她的业力到它该到的地方去。由于在四十九天里,他还没完成他的中阴。也就是说,他的神识还没到第二个地方去之前,如什么六道轮回呀,或者是超生啦,或者是往生啦等等去之前,他的神识还是游动的,你说的两天过后,就是在七天之内,他的神识还没离开身体,由于他神识还没离开身体,她见到亲人过后,他就要激动。人们已经死了过后,毛细血管内的血还没有完全凝固,由于她的一激动,它就会流出血来,这道理很简单,明白了吗?就是这个原因。所以这个现象并不奇怪,器官死亡了,他的神识还没离开身体,他还有种力量,所以个别的人死了以后有这种现象产生,他见到亲人有些还会笑一下,嘴皮还抽一下,眼睛还睁一下,这种现象是有的。我也见到过,但是他笑一笑,马上就不笑了,他就那么一点冲动,他就是神识在起作用,但是他身体本身的这种功能,已经不行了,所以这个问题,我就可以给你回答了,就这个原因。
今天大家提问题还踊跃,能与大家一起讨论,怎么才能使我们的身心健康,怎样才能做一个健康的人,这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这个话题也至此为止,最后,祝大家事业有成,吉祥如意,健康长寿,天天开心,阿弥陀佛!
二00七年六月三日于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