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清净法师:朝圣普贤愿海——《普贤行愿品》讲记 第九愿王——恒顺众生

发布时间:2023-08-13 04:02:32作者:大众学佛网
清净法师:朝圣普贤愿海——《普贤行愿品》讲记 第九愿王——恒顺众生

经文:

【复次,善男子!言恒顺众生者: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量、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种种意行、种种威仪、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菩萨如是随顺众生,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顺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直译:

再者,善男子,所谓恒顺众生,它的意思是说:在一切境界中,这包括无尽的法界、无尽的虚空界以及那不可说尽的其数量如海水一样浩瀚的十方佛国之中,无论众生之问有多么大的差异;无论其为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或者还是其依存于空气、草木、花卉而住;无论他们在生类、形态、颜色、相貌、寿命、种族、名号、欲乐、打扮等方面,也无论他们在衣服、饮食,或者在居住的村寨、聚落、城池、宫殿等方面有多么大的差异;无论他们是天龙八部、人非人等等,还是属于无足的、两足的、四足的、多足的,还是属于有形色的、无形色的、有意念的、无意念的,还是既非有意念、又非无意念的,一句话,所有这一切林林总总的众生,我都要随顺他们的意愿,对他们作种种供养,作种种侍奉,如同孝敬父母、如同侍奉师长:恭敬地对待一切众生,与对待阿罗汉,以至对等如来本人一样;对一切被疾病痛苦所折磨的众生,我愿作他们的良医;对—切迷失方向的众生,我愿替他们指引道路;在漫漫的黑夜里,我愿化作众生的火炬;对那贫困无告的人,我将让他们得到宝藏。一切立下誓愿要常常随顺众生的菩萨,都应该这样平等而无差别地为所有众生带来利益。

为什么呢?一切发心修行,上求下化的大乘菩萨,如果能够随顺众生,也就等于是随顺并供养了诸佛如来;如来对于众生能够尊重、能够事奉,那也就是对于佛的尊重和事奉了;如果能够令一切众生心生欢喜,那也就是令诸佛如来欢喜了。

为什么呢?因为诸如来的本质说到底也就是大悲之心!正是依据这种大悲之心,才生出了求觉悟的菩提心;正是因为这种菩提心,才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发心修大乘道的菩萨,好比那旷野和沙漠中的大树,其大悲之心有如大树的深根,由于它能够获取水分,所以才能枝繁叶茂,才能结出硕果。而处在这生死轮回的旷野沙漠之中的菩提大树,也是这样,一切众生是这大树的深根,诸佛菩萨则是这大树的花与果实。只有大悲之水,充分灌溉众生使得利益时,才能成就诸佛和菩萨的果实,使得智慧觉悟。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如果以大悲之水浇灌饶益众生,才能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缘故。正因为如此,菩提觉悟是属于众生的,如来离开了众生,一切菩萨便失去了基础,也就无从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了。

善男子,你对这一道理,应该这样来加以理解。因为以平等心对于一切众生,没有人我高下的分别,所以能够使大悲之心圆满成就;因为能够常常随顺众生,所以能够涵养蕴育悲心,以此善功德来供养如来佛祖。

菩萨如此修习具有广大的,最上功德的随顺众生行,直到虚空世界穷尽,众生的世界穷尽,众生的惑业穷尽,众生的无明烦恼穷尽。到那时,我修随顺众生功德行的努力也才会穷尽。但是,虚空世界乃至无明烦恼是无穷无尽的,因而我的随顺众生也是无穷无尽的。我以众生为俯仰,念念不舍的心意,前后相续,没有间断,我以清净心口意业对众生随顺,也就永无厌倦疲劳。

讲解:

“恒”是以时间而论,长久不变之义,以空间而谈,不分国土,遍及无量三千,无有距离;“顺”是随顺度化,悲悯柔和之义。“众生”,音译萨埵,又译作有情、含识(即含有心识者)、含生、含情、含灵、群生、群萌、群类。普通指迷界之有情。

《杂阿含经》:“佛告罗陀,于色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不增不减经》云:“此法身本性清净,但为恒沙烦恼所缠,随顺世间,往来生死,即名众生。”法身本性清净,是说众生心的实相如来藏,在凡夫位不减一分,然而就现相而言,法身随染污缘,显现众生相,往来生死。

本行愿随顺众生种类根性,饶益成就,即利他行。以般若观照,法无自性,物我皆如,平等饶益一切众生,成就圆满大悲。

《金刚经》云:“所谓众生者,即非众生,是名众生。”众生相无有微尘许自性,当体即空,故众生者,即非众生;然而,不坏假名,不灭显现,所以“是名众生”。经中又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著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度一切众生,即恒顺众生,由此能成就无上菩提。所以,修持普贤广大恒顺行愿能证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

对九法界种种根性的众生,均以对待父母与如来那样的恭敬心,称性随顺供养承事,不生分别。对迷走生死险道的众生,导向菩提正道;对无明黑暗中的众生,说法施以光明;对客走他乡的贫穷众生,令学佛法,令知自心之佛性,获致自性宝藏。

本经对佛说“随学”,对众生则说“随顺”,而不说“随学”。因为诸佛因地、果地的行为顺应真理,随学则趋向觉悟,故需效仿;众生的行为是以非理作意造作的,故不顺真理,随学即趣入迷乱,故只能说随顺。

众生是愚痴的,是刚强难调难伏的,是随顺五欲六尘的,是邪见不智的,是好辩的,是逞强的,是保护自己观念的,是我执与法执的。所以,众生仅能依佛菩萨三业而学之,由因至果,由渐而顿,由浅而深,由近而远,菩萨可恒顺众生,众生亦可恒顺众生,恒顺众生人人可行,但境界却有深浅,因果不同,近远有别,持续有长短,渐顿有不同。

所以,恒顺众生的理念有四:

一、佛与众生,同一体性。若于众生尊重,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二、佛以大悲为体性,若不顺众生,则不合佛体。

三、由大悲催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就佛果。菩萨是众生与佛之间的桥梁,二者关联甚密。众生好比生死旷野中的树根,菩萨的大悲就好比滋润树根的水,佛果就好比繁茂的枝叶花果。可见慈悲是成就佛果之因,正如水滋树根是华果之因一样。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四、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证知恒顺众生的行愿具有无限深远的意义。

众生是缘起法,由种种因缘,就显现种种现相。按依处、种类、受用等划分,有无量无边的差别。众生相千差万别,如果偏执一类,就不能普遍地随顺而转,比如,偏执甜味,就不能顺辣味而转;偏执东方文化,就不能顺西方文化而转;偏执某种爱好,就不能顺它的相对面而转。所以,面对无量的众生差别,要像虚空空旷无物,任万物随缘展现那样,不执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执著种种相貌相、民族相、名字相、性格相、知见相、欲乐相、威仪相……才能普遍随顺而转。不然,一有偏执,就不能无著无碍地随顺而转,就不能遍入一切众生界。

怎样与众生融通无碍呢?远离人法执著,虚其心量,才能恒顺众生。就像明镜胡来胡现,汉来汉现,什么都可现,如果镜子偏执一边,那现黑,就不能现白;现近,就不能现远;现高,就不能现低。这就不是平等性。如明镜现相般,我们在众生界中随缘应对,既不执有,也不执无,这样不著相行一切善法,正是不住空有的中道妙行。所以于一切众生随顺而转,实为随顺平等、广大、无障碍、无偏袒的心性,所以,随顺众生即是随顺如来。

对于众生做种种承事、种种供养,要像孝敬父母、奉事师长、阿罗汉乃至如来那样。一般人认为众生是低劣的,父母、师长、阿罗汉乃至如来是尊贵的,因此,对待众生和对待这些有恩有德的境根本不一样。然而修普贤行愿所追求的最高道德,却是承事供养众生,如同奉事佛陀。

父母生养了我们的色身,恩深如海;师长养育了我们的慧命,为恩更重。出世间的阿罗汉、辟支佛、菩萨、如来,都有超胜世间的功德,都是众生的福田。现在对待众生的态度和行为,要做到像对待父母、师长、圣者一样。

“于诸病苦,为作良医。”《楞严经》中记载:药王、药上二法王子,并在会中与其同行之眷属五百梵天,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于无始劫中,皆为世间之良医,口中常尝此娑婆世界中之草、木、金属、矿石等药材,其名数凡有十万八千之多,如是悉知其苦、酢、咸、淡、甘、辛等味,并诸药,分别其中那些是和合之性,那些是俱生之性,那些是变异之性,其药性是冷、还是热、是有毒、还是无毒,悉能遍知无遗。之后得以承事释迦如来,由于宿昔所业,又蒙如来开示,我由此而分别了知味尘之本因,既无定体,又无所从来,从是开悟味尘之相妄性真,一切味尘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于是蒙佛如来印可我兄弟二人之所修证,而赐以药王、药上二菩萨之名。

“于失道者,示其正路。”大乘佛教的正道即是“中道”。所说道理,不堕极端,脱离二边,即为中道。《大智度论》云:“常是一边,断是一边,离是两边行中道。”天台宗立空、假、中三谛说,而以实相为中道。认为一切诸法是超越空、假而绝对,其本体非为言说思虑的对象,此称中谛。智者大师云:“中以不二为义,道以能通为名,不执常断二见,远离空有两边。是为中道。”

佛陀主张中道,反对两个极端:即极端苦行与极端沉醉于五欲的享受。欲乐的生活对修道无益,当然要避免。但是热衷于苦行折磨的生活,也没有多大的必要。因为修行的终极目标是解脱,而非受苦受难。佛陀曾经告诫一位修苦行而不能解脱的弟子说:“你从前是弹琴的乐师,你的琴弦拉得太紧的时候,不是有声高音绝而弦断的现象吗?你的琴弦太松的时候,不是有声低音弛而无声的情形吗?只有你在琴弦不紧不松时,弹出的声音最佳,音韵最美。出家修道正像你在家弹琴一样,在不紧不松、不缓不急的中道上用功,才会获得解脱境界!”

“于暗夜中,为作光明。”如日光菩萨,“日放千光,遍照天下,普破冥暗”。此一菩萨持其慈悲本愿,普施三昧,以照法界俗尘,摧破生死之闇冥,犹如日光之遍照世间,故取此名。佛教菩萨是药师佛的左胁侍。与右胁侍月光菩萨在东方净琉璃国土中,并为药师佛的两大辅佐,也是药师佛国中无量菩萨众的上首菩萨。“日光遍照”在佛法上表智慧,放射无量光明,普透一切宇宙生命,使自昏昧迷蒙中醒觉;“月光遍照”在佛法上表静定,映现明澈清辉,容摄大千芸芸众生,使免于受贪、嗔、痴、三毒逼恼。二者共同辅弼东方净土药师如来弘扬正法,一左一右,普渡有情,位补佛处,尊贵有如释迦佛侧的文殊、普贤。

“于贫穷者,令得伏藏。”《华严经》中记载,善财童子来到大兴城,在十字街头的宝库内找到了明智居士。宝库内各种资身之具,无不充满其中,能满足所需求者之所需。库门大开,随需取之,库不缺少。需饮食者取饮食,需衣服者取衣服,需用具者取用具,需书籍者取书籍。乃至医药、娱乐之品,生产工作之需,无一不任人取之。

明智居士道:“我这宝库,是人们劳动的福德所创造。库中充满一切资身物具,毫无乏少。众人随其所需,各自取去,无有贪著;若有贪著,库门自闭,什么也得不到。我无数劫修持,满众生愿,为众生利益安乐而成就此宝库。清净庄严,无有瑕疵。使众生灭贪去痴。若贪心一动,库门即闭,一切不可得。因此众人相信,各取所需,满众生愿。众生所创财富,藏于众生宝库,众生所取。不但此土众生,他方世界众生,乃至十方世界众生亦复如是。”

是故,我们也应发愿:在众生被病苦缠绕、被烦恼系缚时,我作良医为他解除身心病苦;在众生迷失正道时,我作向导为他指示正路;在众生于无明暗夜中迷茫彷徨时,我作光明照亮他的内心;在众生功德财匮乏时,我启发他开启自性的功德藏。

这四个比喻包含了随顺众生的所有行为方式。我们每天接触众生,如果心存恒顺的大愿,则处处是修随顺的道场。依此四喻勉力而行,以平等心饶益身边众生,就能成就自己的菩提花果。

实际上,利他即是自利,顺生即是顺佛。因为:为众生作良医,自己就会成为大医王;为众生指示正路,就成为大导师;为众生作光明,就成为世间灯;令众生得伏藏,就成为大慈父。所以饶益众生的同时,就成就了自己,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恒顺众生引发行人的包容心、恭敬心、大悲心、平等心、忍辱心以及善巧权智,是十大行愿中极为精要的修学科目。从心理学的角度可知:自卑者擅长批判,内疚者喜好攻击,忍辱者颜色和悦,包容者博爱万物。

所以,“恒顺众生”就是宽恕之道:宽恕自己是智慧,宽恕别人是慈悲。

《佛说罪福报应经》云:“为人端正颜色洁白晖容第一,手体柔软口气香洁,人见姿容无不欢喜,视之无厌,从忍辱中来。

”《优婆塞戒经》:“善男子!若有智人乐修忍辱,是人常得颜色和悦,好乐喜戏,人见欢喜,睹之无厌;”

恒顺众生就是佛教的慈悲包容精神,它具有有八种特性:包容性、理智性、可行性、效益性、和平性、慈悲性、忍辱性、普遍性。佛教沒有远近、敌我、叛教者或不可触者之分,所以称作慈悲教化,或者叫非暴力教化。

忍辱是恒顺众生的基础。忍辱波罗蜜的圆满,是完全由自我心地下手,灭除自心之贪、嗔、无明、怯弱而获得圆满。忍辱并非是在修世界上下功夫,因为“众生烦恼无有穷尽”。然而以调伏自心之法,却能消除冲突。我做不到让所有的人都满意,但我可以满意所有的人! 让所有的人都满意,我完全做不到;满意所有的人,我完全可以做到,乃至所有的人、事、物!

佛在《六波罗蜜多经》中说:譬如,有人担心脚被荆棘刺伤,而想以牛皮铺满大地,以免行走时的忧患。智者问他:“你找牛皮的目的是什么?”他说:“避免脚被刺伤。”智者教导他:“不必如此,只需将一块牛皮垫在脚底,就能永远不受伤,何需用那么多牛皮铺满大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忍辱波罗蜜的安立:

一、不是期盼让一切有情全都远离暴恶:

如果观待一切有情全都远离暴恶,才能安立圆满忍辱度,则应成诸佛都未圆满忍辱度,因为如今世间仍然遍满了恶人。

二、调伏自心便能达成目的:

此处“目的”,是指消除一切敌人和所有对立面。若想从外境上消灭所有敌人,根本无法办到;而向内调伏自己的心,便能灭一切敌。因为“敌人”、“对立面”都是以心假立的,一旦调伏自心,一切敌对自然消失,因此若想“天下无敌”,就应降伏自心,而不是去一一降伏外敌, “心中无敌”即“天下无敌”,满意别人,快乐自己。

如此,忍辱度的圆满并非是期待有情离恶而安立。调伏自心即能灭除一切怨敌,所以忍辱度的圆满,是完全由自心灭除嗔怨等修法圆满而安立。所有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正等正觉者,都是在自心根本觉的境界中圆满。完整的心灵解脱,也只能在本觉自性中实现。圆满的觉悟之道,从来也不能向外寻觅和希求。

《六波罗蜜多经》:“复次,若诸有情为彼三十六俱胝天魔、鬼神、药叉、罗剎而来侵害,菩萨唯将安忍波罗蜜多能破彼军,乃至八万四千烦恼怨贼,欲摧伏者,亦以安忍而除灭之。非唯如是,天魔大军烦恼怨贼,乃至极下微小怨贼,亦以安忍而调伏之。是名安忍波罗蜜多。”

通过圆满忍辱波罗蜜,而产生宽恕、温和、包容和慈悲,从而能够恒顺众生。“天称其为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为广者,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一切万法都是光明显现,一切现象都是本来圆满,一切天地万物都是诸佛坛城,一切众生都是如来不二化身。

宽恕自己就是业尽情空,因为业障本空故;宽恕别人就是度尽众生,因为缘起无自性故。可见,“恒顺众生”就是自觉觉他,就是六度万行,就是定慧等持,就是悲智双运。

牛粪的故事:

苏东坡学佛多年,悟性甚高,颇能领会佛法妙谛。苏东坡和佛门高僧多有来往,尤其和佛印禅师,过从甚密。

一日,苏东坡到金山寺和佛印禅师打坐,苏东坡觉得身心愉悦,于是问禅师:“禅师!你看我坐的样子怎么样?”

“好庄严喔,像一尊佛!”苏东坡听了非常高兴。

佛印禅师接着反问苏东坡:“学士!你看我坐的姿势怎么样?”

苏东坡马上回答说:“像一堆牛粪!”佛印禅师听了也很高兴。

苏东坡自认占了优势,欣喜之余,逢人就说:“我一向都输给佛印禅师,今天我可赢了!”

消息传到苏小妹耳中,天资聪颖,才华出众的苏小妹却正色的对苏东坡说:“哥哥!你输了,彻底的输了!佛印禅师的心中有佛,所以他看你像一尊佛,而你的心中有牛粪,所以你看他才像一堆牛粪!”

这一行愿义理深邃,境界宏阔,摄自他二利,融生佛一体。未成佛前,首应广结人缘,亦是成佛后从果向因度众生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践行这一行愿,秉持六和敬(身和同居,口和无争,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能有效地和谐人际关系,助成事业成就。

《都市茅棚》134、乖,听话!

在一个念佛堂讲课,一个居士向清净诉苦:丈夫生意忙,天天在外应酬,晚上酒场多,十二点前很少回家,回来也是酩酊大醉。自己很担心他的身体和安全,每次都给他打电话告诉他少喝酒,早回家。一开始丈夫还接电话,后来嫌烦,干脆电话不接,短信不回。自己很生气,为此夫妻俩也吵也闹也打,可无济于事。

清净问:你给他发短信都是怎么说?

居士拿手机给清净看:老公:少喝酒,早回家,别开车。

清净说:你后面再加几个字:‘乖,听话’!

居士把短信改为:老公:少喝酒,早回家,别开车。乖,听话!

几分钟后,丈夫回电话了:好的!

居士兴奋的脸都红了:奇怪了,他好久不回我短信了。

清净说:从业务上来说,你是接了婆婆的班来照顾丈夫的,事业型的男人小时候是妈妈帮着做饭洗衣服,长大了妈妈年事渐高,只好找一个替班来接替妈妈的工作。所以你待丈夫要像待儿子一样爱着疼着哄着,不急不怨不闹,就万事大吉了。这是个大儿子,你那儿子是小儿子,就当是两个儿子,你一视同仁的哄着,教以念佛吃素,组建佛化家庭,倒也其乐融融。

自此,这方法屡试不爽,令很多事业型的“不归男”推掉应酬,回家吃老婆做的素菜。

清净说:其实,你只要把所有交往的人都当做3-5岁的孩子哄着、护着、疼着、引导着,一切都变得迎刃而解,再调皮的孩子在你面前也会变得很乖。而你从此面对任何突发事件,再也不会愤怒和怨恨:和孩子计较,有失身份;最喜小儿无赖,何必当真。

《都市茅棚》270、庄严所在

一位居士诉说生活中种种的不如意:小时候父母管教严格,无自由可言;好不容易长大结婚了又被媳妇限制;工作还算得心应手,可是应付各种关系精疲力尽;现在老来老去了又要看儿子儿媳眼色行事……总之,总感觉处处受难为,到底要如何修行,才能找到幸福?

清净讲了一个《塞翁失马》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位老人,名叫塞翁。他养了许多马,一天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到这事,都来安慰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笑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还会带来福气。”

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可是过了没几天,丢失的马不仅自动回家,还带回一匹骏马。

邻居听说马自己回来了,非常佩服塞翁的预见,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老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

塞翁听了邻人的祝贺,反倒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明明心里高兴,有意不说出来。

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身长蹄大,嘶鸣嘹亮,膘悍神骏,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他每天都骑马出游,甚是洋洋自得。一天,他高兴得有些过火,打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

邻居听说,纷纷慰问。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实在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

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唯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清净说:你小时候父母管教严格,虽无自由可言,但却帮你养成了坚韧独立,勤奋耐劳的好习惯;结婚后被媳妇限制,所以你没有犯大的过错;工作中应付各种关系,虽然劳心,却使你获得家境富裕,衣食无缺;现在老来看儿子儿媳眼色行事,说明家庭和睦,乐享天伦。所以,你不要只在生活的记忆中想到苦,也要想到这些苦所带给你的实惠。

居士眉头一下舒展开了,面露笑容。

清净继续说:对于深陷世间八法的我们来说,只要找到为之烦恼的这件事为我们带来的好处、利益,我们一定会破涕为笑。然而,无明的生命本身是八苦交煎的。佛陀说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即使通过找到一点好处和利益来获得暂时的喜悦,一转身仍然是苦不堪言,烦恼无尽。

所以,修行人不能总是依靠这种暂时的止痛药,而应该进一步观修,以通过透视“苦”,找寻究竟的安宁与快乐。

因为所有的生命情境,即使曾是悲剧的、无意义的、恐怖的,一定都是滋养我们身心生命的营养,端看我们会不会清明而快乐的享用。洞察到五欲之乐所带来的苦,我们会生起深深的出离心;用心体悟到苦之源头的庄严,我们会具足智慧心;致力于体悟大众本具的庄严,就是全然的菩提心。

对于志求解脱的修道人来说,当下的每一件事,都是我们修出离心和菩提心的最佳对境。当前的每一位生命,都是为加持我们早日成就道业而示现的佛陀。发现自己本具的圆满和庄严就是智慧,发现大众本具的圆满和庄严就是慈悲。发现自他本具的庄严,亦即解脱。

佛陀说:“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所以,我们无明、苦难和堕落的假象背后,必有实相的庄严。相信或求证佛陀的教言,则必会发现庄严的存在和永恒。或许,就连那所谓的“无明、苦难和堕落”亦是来自、存在且将回归于这份庄严。

如实接纳自己,以出离心体悟自己的庄严,谓之自度;如实接纳众生,以菩提心发现众生的庄严,是谓度人。外在的事物是否会捆绑着我们,全然在于我们的内心。让我们的内心完全开放,不否认自己的缺点和过失,亦体念他人的感受;既不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而失去内心的庄严,也怀着敬意看待他人当下的体验;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洞见。《金刚经》云:“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永嘉大师《证道歌》:“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都是指,在自己的心地上用功夫。

须知,修行出世解脱之法,从无违缘和障碍,有的只是上师和善知识。当我们感觉遇到违缘时,说明我们已经落入世间八法,此时要做的不是要改变现象,而应该透视它,看清它的本质,发现其本具的庄严所在。

所以,不要试图摒弃或改换那些相对的存在状态,试着了解生命的真实本质,体悟生命本具的圆满和庄严。当我们对生命中所有的现象,都如实接纳,同时生起光明觉照时,任何事情不会再挫伤我们,束缚我们,而只会令我们进步和解脱。自此,智慧、觉知、慈悲、柔软、豁达和自在,会充满我们的生活。

《都市茅棚》274、屎的哲学

一天傍晚,释清净在河边散步,河边的小树林鸟语花香,风景如画。不意间看见百花丛中的一坨巴巴,大煞风景,不禁连声“惭愧!惭愧!”

谁知这坨巴巴说话了:“不知法师为何惭愧?”

“想到自己得天地之孕育,万物之滋养,众生之呵护,三宝之教化,却无以为报,故而惭愧;想到自己头出头没,轮转生死,万劫无明,广造恶业,故而惭愧;想到自身业障凡夫,血污杂垢横陈,九窍长流不净,四肢百骸渐老,故而惭愧;想到如此百花美景,却有人留下一坨脏兮兮的巴巴,更是替他惭愧!”清净认真回答。

巴巴笑了:“想不到法师出家修道多年,竟然毫无长进!”

“此话怎讲?四念处之‘苦、不净、无常、无我’是佛陀所教授,我如是观修,难道有什么不对吗?”清净被一坨巴巴批评,心中有些不快。

巴巴说:“佛陀的教言当然不会有错,只是你的理解不见得都对。须知四念处之不净观法,是修行人培养出离心的教法,却不是修行的根本目的和果位。

“依照佛教的说法,无论我们当前是如何的迷妄或混乱,我们的根本本性仍是清净澄明。乌云虽能暂时遮蔽红日,却无损于太阳普施光明的能力,同样道理,身心的客尘烦恼——我们的迷惑恼乱及由它们引生的种种痛苦,虽能导致暂时性的障碍,但绝对无力损害心识的清净本性,甚至要动其分毫亦不可能。住于我们内心深处及一切有情众生心中的,是一个慈悲和智慧的无尽泉源,没有任何人例外。一切心灵修持的究竟目标,不管它们是否称之为‘佛法’,皆是要令这种清净的本性显露或触及这种清净的本性。

“当我们己身开发本具的内在清净及慈悲时,便会在他人身上看见这种清净本质及慈悲的品性;如果我们未能触及这些存在于内心的德性,眼下所见的人便会尽显低劣浅陋,因为我们每天所见的一切身外事物,实际上就是我们内心实况的倒影。”

清净不禁肃然起敬,连忙对巴巴施礼,请教大乘修行之法。

巴巴说:“大乘修行之法,无非就是实现我与本尊的不二关系。时间取当下,而非未来;空间取当体,而非他方他体。以‘我入本尊’或‘本尊入我’为窍诀,如同水乳交融,子母光明会,观修自身即为本尊身。初期的修持次第,视自身为本尊的过程,多半是刻意造作,但是,当我们如法精勤修学之后,便会察觉到这种自生本尊是明显远胜于现时的我相。我们的心会真实转变为本尊的佛心,我们的庸常觉受——所见之境、所闻之声、所尝之味,皆会转化为本尊的庄严受用。这并非大话西游,因为过去已有无量诸佛和祖师大德就是如此转化。所以,只要我们厉力勤修,又怎会不能证得相同的殊胜果德?!”

清净大为折服,但仍有疑惑,问曰:“难道你这坨巴巴也可以与本尊不二吗?”

巴巴昂然环顾,含笑点头:“当然,不仅我与本尊不二,就连我身边的蝼蚁、残叶、砾石、腐土,全部与本尊不二!”

“可是你和它们都是如此臭秽卑陋,与光明显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的庄严本尊实在相距甚远……”清净还是难以信服。

巴巴继续说:“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在你眼里是排出的不净物,可是在花草林卉眼中却是救命良药,天厨妙供,百味美食。同样花草树林排出的氧气和生长的果实,又成为你的救命良药,百味美食。所以,这个世界任运天成,万物和谐,各具庄严。”

清净继续请教:“我现在是庄严人身,你却是屎尿之物,这是我们宿世因果报应不同所成吗?”

巴巴笑着说:“你怎么还是如此不开窍呢?尽说些外道的见地。难怪我昨天还在人类身体之中,今天就被你当做身外之物。就像你的头和脚,他们是因为各自宿世因果报应不同所成形象不同吗?须知天地唯一心所现,万物尽在自性之中。《楞严经》云:‘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当你只把身体和心识认为是你,则‘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

“佛陀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此时此刻的当下,亦如大梦。在这个梦中的‘你、众生、空间、万物、事件’亦是平等一如的妄念,是一心所现的场景。你不可以只把你的身体和心识认为是你,其他是‘外人、外物’,这一切绝不仅仅是你的身外之物,而是‘心内之物’。

“须知:起点在何处,终点便在何处。这就是‘根道果’之法。明了了起点的人,必能安住于终点,也自然知道当下是怎么一回事,所以也就不再有死亡和轮回的苦难。”

巴巴看出清净听得心中惶恐,似懂非懂,便说:“你深陷二元分别中已久,难免如此。不急,回去慢慢参吧。我要去游历轮回了,再见!”

巴巴说完,融入卉木之中,留下目瞪口呆的清净……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