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闲法师: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义
发布时间:2023-04-15 17:55:54作者:大众学佛网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义
--民国十八年在大连施公寓宅作--
印光法师序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早成正觉,号正法明。但以誓愿宏深,慈悲广大,不离寂光,垂形九界,随类现身,寻声救苦。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愿使一切世界,一切众生,咸得离幻妄之现苦,受真常之法乐,而又于娑婆世界,更为悯恻也。由是释迦世尊,于法华会上,欲令娑婆众生,恒蒙覆庇,特因无尽意菩萨之问,以表彰观音之慈悲誓愿,功德威神,俾九法界一切众生,同得恃怙。及法流此土,至晋,而罗什法师,特译法华,方知观音本地?门均难思议。而楞严观音自陈圆通,华严观音教示善财,咸与法华意旨 合。是知大士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故得随感即应;了无差殊也。当晋末时,北凉沮渠蒙逊有疾,昙无谶令其诵普门品,得以即愈。由是此品得以别行。陈隋智者大师,释法华经,独于此品特为详悉发挥。足见佛菩萨祖师之心,唯期一切众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也。谛闲法师,力宏台宗,兼修净土。今夏宏戒哈尔滨,归过大连,潘对凫施省之等居士,请其讲演此经。又恐南北语言不通,因先出讲义。即印五百本,?给听者,遂得目击而喻。但以为时仓卒,不无错讹,对凫居士,欲令广传于世,因寄一本,兼令作序。窃念法华经藏,深固幽远,无人能到。唯佛与佛,乃能究尽。光,粥饭庸僧,何由发挥其致。姑就观音之本?,及此经流通注释之来历处,撮 叙之,以塞其责。普愿同人,常念观音圣号,若至念极情亡,心境两寂,则恒沙功德,无量妙义,自可圆现于一念中,固不须为繁述也。
民国十八年己巳中秋日释印光撰
印光法师序
释题
○甲一 释经题
○乙一 释名
○丙一 简定立名通途
○丙二 正讲当题名义
○丁一 全题合讲
○丁二 法喻分讲
○戊一 法
○戊二 喻
○乙二 显体
○乙三 明宗
○乙四 论用
○乙五 教相
○甲二 释品题
○乙一 释观世音
○乙二 释菩萨
○乙三 释普门
○乙四 释品
○甲三 明译史
释经
○甲一 长文
○乙一 初番问答
○丙一 问
○丙二 答
○丁一 总答
○丁二 别答
○戊一 约口业机明应
○己一 七难
○庚一 火难
○庚二 水难
○庚三 风难
○庚四 刑难
○庚五 鬼难
○庚六 囚难
○庚七 贼难
○己二 结叹
○戊二 约意业机明应
○己一 明三毒
○己二 结叹
○戊三 约身业机明应
○己一 明二求
○己二 结叹
○丁三 劝持名答
○乙二 次番问答
○丙一 问
○丙二 答
○丁一 别答
○戊一 佛身
○戊二 辟支佛身
○戊三 声闻身
○戊四 梵王身
○戊五 帝释身
○戊六 自在天身
○戊七 大自在天身
○戊八 天大将军身
○戊九 毗沙门身
○戊十 小王身
○戊十一 长者身
○戊十二 居士身
○戊十三 宰官身
○戊十四 婆罗门身
○戊十五 四众身
○戊十六 妇女身
○戊十七 童男女身
○戊十八 八部身
○戊十九 金刚神身
○丁二 总答
○丁三 劝供养
○戊一 劝供
○戊二 奉供
○戊三 不受
○戊四 重奉
○戊五 受转
○戊六 叹结
○甲二 偈颂
○乙一 经家标颂
○乙二 当机颂问
○乙三 初颂前答
○丙一 加颂总叹行愿
○丙二 别颂免苦难
○丁一 免火难
○丁二 免水难
○丁三 加颂免堕难
○丁四 超颂免贼难
○丁五 追颂免刑难
○丁六 追颂免囚难
○丁七 加颂免毒难
○丁八 追颂免鬼难
○丁九 加颂免兽难
○丁十 加颂免蛇蝎难
○丁十一 加颂免雹难
○丙三 总颂救苦难
○乙四 次颂后答
○丙一 总颂示现
○丙二 别显救苦
○丙三 颂意业二利
○丙四 颂化凶为吉
○丙五 颂三轮不思议力
○丙六 加颂显机显应
○乙五 双颂两劝
○丙一 初颂劝持名
○丙二 颂后番劝供养
○甲三 闻品功德
○乙一 持地叹证
○乙二 经家述益
释题
○甲一 释经题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前五字是经题,后八字是品题。先当 讲经题,然后详谈品题。讲经题,依本宗祖规,有五重玄义。言五重者:谓释名,显体,明宗,论用,判教相也。今既不讲全经,但讲一品,于经题不可不讲,并不必详讲,是以仅祗 讲也。
○ 乙一 释名
○ 丙一 简定立名通途
言简定者:一切诸经,名题甚伙,今以七种简定:一单人,二单法,三单喻,四人法,五人喻,六法喻,七人法喻。人有因人果人,法有性法修法,喻有片喻全喻。单人者:如佛说阿弥陀经是也。佛是能说人,指本师释迦牟尼,阿弥陀是所说人,指乐邦教主,此是两土果人为名也。单法如般若经,此经题无人无喻,单以法立题也。单喻,如梵网经。经云:「尔时世尊,观诸大梵天王网罗幢,因为说无量世界犹如网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别异无量。佛教门,亦复如是」。此经题无人无法,以喻立题也。人法:如维摩诘所说经,维摩是居士名,因人也。所说是不思议法,修法也。
此经题无喻,乃以人法立题也。人喻者:如如来师子吼经。如来是佛之通号,果人也。师子吼,比佛无畏说法,如师子哮吼,无所畏惧也。此经题无法,以人喻立题也。六法喻即是此经。妙法是法,莲华是喻,此题无人,以法喻立名也。七人法喻者: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性法也。佛,果人也。华严,全喻也。谓依大方广之性法,全性起修,旷劫修因,因行微妙,如大宝华,庄严一乘佛果,乃以人法喻三,具足立题也。然佛经虽多,立题之字又详,故以七种而简定之,赅括殆尽矣。
○丙二 正讲当题名义
○丁一 全题合讲
言合讲者,谓圆融露布,寥寂冲虚,非实非权,即三即一。混万化为一体,超诸法而独存,不可得而思议者,其唯实相欤。开权显实,会三归一,纵指十如,夺议绝思,与杂华而合彩,掩众景以孤辉,亦不可得而思议者,其唯妙法莲华经欤。故我世尊,证此法印,现于觉场。垂智轮于高山,吐圆宗于法界。先说华严也。为怜穷子,暂脱珍衣,次说阿含也。分宗曲顺乎时机,三乘渐开于诸会,次说方等般若二时也。拟将潜辉真际,仍思还照雄 。特赴灵山,广集缘众。聊施前导,演无量义之微言,全揭后宗,舒一毫光而远照。弥勒致问于今日,文殊证答于往因。序品意句,既泄真机,讵能缄口。所以三昧初起,二智频扬, 疑交攻于众怀,三请独殷于身子。欲坚众心,斥非机于五千上慢,为发真信,比难逢于一现优昙。述自述他,明出世之致意全同,说权说实,显入大之文轨一定。方便品意。上根已悟,中下犹迷。记授华光之征,喻酬身子之请。方之长者,火起其家。痴子游戏乎中,不知不觉,慈父惊闻于外,弗救弗宁。许三车而与一车,知长者之意出真诚,开三乘而显一乘,信如来之言无虚妄。譬喻品意。二乘历叙执迷,自比穷子,四子同呈信解,宜付家珍。信解品意。进示雨无二滋,差别在物,令知法本一味,深浅由机。药草喻品意。乃通授果记,显示说喻已周。授记品意。复别开因缘,接引下根不坠。化城喻品意。共游宝所,同记佛乘,衣内明珠,指在亲友。五百弟子受记品意。既有学旋慕其芳迹,而如来等赐以真慈。授学无学人记品意。欲彰普济之功,故因药王而显益。法师品意。为明弘愿之力,乃借多宝以祈通。见宝塔品意。狂慧废置进修,观迦文因种于多劫,应知心惭,钝根高推圣境,视龙女果证于一时,亦思力奋。提婆达多品意。于是一肩担荷,幸斯道之典型得人。持品意。四行执持,喜御难之柯柄有法。安乐行品意。又以新记声闻,初心菩萨,智量浅狭,罔克弘济,故假他方开士,请命弘经,远召本地门徒,丕承佛道。补处菩萨,执近?而迷远因,说父少子老之喻。从地涌出品意。中天调御,依本寿而显妙用,举良医背子之譬。宏功既彰,迷封斯启。不惟新记声闻,初心菩萨,顿觉身陟妙 。自此深位上士,积行高贤,转如神游香海。如来寿量品意。分别功德,功德不可限量。分别功德品意。校量福因,福因讵有边涯。随喜功德品意。六根清净,不轻之证据昭然。法师功德品意。然四众毁非,阿鼻之报应非妄,常不轻品意。地涌萨埵,发弘愿于分身国土。灭后通经,聊以感知遇之隆恩。人中师子,现神力于无边海会,当场嘉赞,殆以坚克绳之深信,如来神力品意。将罢法座,极口叮咛,嘱累品意。恐堕歧途,再垂成范,果能我法执尽,如药王之焚身,药王本事品意。净秽情忘,若妙音之远至,妙音品意。还须无方圆应,重践普门,普门品意。助修假秘密之功,陀罗尼品意。防心援知识之力,妙庄严王品意。四法成就,三七精修,是经之必得无疑。普贤之现身有据,如斯流通,而流通斯无滞矣。普贤劝发品意。以上 谈正宗纲要意。然则斯经也,岂独夫次第为然哉,祗如圣毫东烛,一化全彰。贤众西来,四法重示。始固可以摄后,终亦何尝遗前。且也,文字性空,空无不容。实相体?,?无不备。故令一言一句,达无量无边之义,若受若持,成最圆最妙之因。既全事之理,随事而一一俱彰,全理之事,随理而一一互涉。于是土田三变,非垢非净,分身俱来,不一不多。多劫半日,而延促同时,生灭常住,而隐显俱在。舌相毫光,即灵鹫而上至梵世,弹指謦咳,由娑婆而遐播十方。是皆超乎心踪,绝于言道,异时之所不见,非机之所不闻。是为微妙难思,故称之为妙法。妙法难解,乃取喻于莲华。谓莲华华果同时,以喻妙法权实一体。非莲华,不足以喻妙法也。合讲已竟。
○丁二 法喻分讲
○戊一 法
言法者,若就文便,应先讲妙字,次讲法字。若依义便,宜先讲法字,次讲妙字。譬如指一个人,人皆指他是个好人,必须指他是什么人,毕究有个什么好,纔堪称为好人。若无其人,何所称好?故必先人后好也。今讲妙法,亦复如是,亦必先讲法字,次讲妙字。言法者,轨持为义,谓轨生物解,任持自性也。 言之,三种法。详言之,三千法。今且置其详,但讲三法,谓心法,佛法,众生法。言心法者,直指现前一念心性,全彰一经所谈之实相也。以吾人一念心性,本非肉团,亦非缘影。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亦不在过去,不在现在,不在未来。内外中间一总无,境上施为含大有。又云:三际求心心不有,心不有处妄元无。言佛法者,佛并无别法,祗是证众生之心法耳,故曰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故称佛者,觉也,觉即不迷之谓也。吾人现前一念之心,不为尘境所迷,众生即是佛。故经云:「一念不生,即如如佛」。众生法者,众生亦无别法,祇是迷诸佛所证之心法耳。吾人心中,本具有三因佛性;谓正因理心佛性,了因慧心佛性,缘因善心佛性。诸佛证之,成为三德。证正因理心,成法身德,证了因慧心,成般若德,证缘因善心,成解脱德。众生迷之,转成三道。迷般若德,为烦恼道,迷解脱德,为业道,迷法身德,为苦道。心法者,三因也。佛法者,三德也。众生法者,三道也。
○戊二 喻
言妙者,吾人现前一念心性之三因,诸佛证之为三德,此一念心性不增一丝,众生迷之为三道,此一念心性不减一毫。若未经法华高会开显以前,则心法自心法,佛法自佛法,众生法自众生法。俨然是佛法太高,众生法太广。心法虽在高不高,在广不广,众生日用自不知耳。三法隔异不同,故不得称妙。至今法华高会,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十方佛土中,惟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先则曰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继则曰如是妙法,时乃说之,如优昙 华,时一现耳。开三权,成一实,会九界,同佛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故三法皆妙也。序分为初妙,正宗为中妙,流通为后妙。七卷二十八品,三周九喻,本?二门,全经玄文,皆妙境也。能读诵之心,皆妙智也。即此读诵之功,皆妙行也。是人一心受持读诵,现身即得六根清净。如南岳大师,或亲见灵山,俨然未散。如智者大师,皆妙位也。境为真性轨,智为观照轨,行为资成轨,妙三法也。若人说此妙法华经,佛即遣化人为作听法众。若人读诵忘失句读,普贤菩萨,乘六牙白象王,到其人前,为令通利,皆妙感应也。受持,读诵,讲说,现生得证妙位者,即妙神通也。如智者大师,于金陵瓦官寺,讲法华经题,以九十天,仅讲一个妙字,古传九旬谈妙。章安大师,结集之成一部玄义,即妙说法也。闻妙法华经之听众,皆妙眷属也。或得欢喜益,令种一乘善根;或得生善破恶益,令熟善根,皆妙利益也。言莲华者,是法微妙难思,无物堪喻,乃取莲华,以喻妙法。谓莲华华果同时,喻妙法权实一体。莲华有三义,可喻妙法:一为莲故有华,可喻妙法;为此一实,故施三权。二华开则莲现,可喻妙法;权开则实显。三华落则莲成,可喻妙法;权废则实立。华妙法妙,故称妙法莲华。言经者,法也,常也,谓十界同轨谓之法,三世不易谓之常。 讲名题竟。
○乙二 显体
此经以实相为体。言实相无相,亦无不相。此经既为权实不二,亦即性相不二。故经云:诸法实相。既言实相,亦即实性,实体,实力,实作,实因,实缘,实果,实报,从本至末,究竟皆实也。故曰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又云:此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等,皆指此体也。
○乙三 明宗
此经以一乘因果为宗。前显体,是显性德。今明宗,是明修德。性德非因非果,修德即因即果。谓大乘因者,诸法实相是。大乘果者,亦诸法实相是。谓依实相而造修,名为全性起修。由观行,入相似,至分证,到究竟。初观行为因因,后究竟为果果,中间分证,以后望前,皆因也。以前望后,皆果也。观行但因而非果,究竟但果而非因耳。
○乙四 论用
此经以断疑生信为用。前十四品为?门,断权疑生实信为用。后十四品为本门,断近疑生远信为用也。
○乙五 教相
此经以无上醍醐为教相。以说在第五时,畅出世之本怀,为最后之极唱。于化仪,非顿,非渐,非秘密,非不定。于化法,但属圆教,谓纯圆独妙也。讲经题竟。
○甲二 释品题
○乙一 释观世音
观,是能观之智,即一心三观是也。世音,是所观之境,即一境三谛是也。世,谓世间出世间,指十界依正二报。谓世间六凡,以同居土为依报,以胎卵湿化四生为正报,指三界诸天,四洲杂类,咸不外于四生也。出世四圣,二乘圣人,以有余土为依报,以阿罗汉辟支佛为正报。菩萨圣人,以实报土为依报,以别圆地上住上大士为正报。别教地前,圆教住前,皆有余土为依止故。音,谓无论依正二报所有音声,皆得为所观境也。凡音本属于耳根所闻,今不曰闻,而曰观者,须知大士,过去古佛,号正法明如来,以誓愿宏深,悲心不息,倒驾慈航,?垂九界,众生不尽,大士悲愿亦无尽也。若讲大士因地修证,请读楞严经,大士自陈所修圆通,未尝不从闻根而入。所谓初于闻中,入流亡所,即是初步下手功夫也。所言入流者,不入乎声尘,而入乎圣流,即于自性相依,外亡其所矣。且夫声尘之感,必有其所,今虽亡所,而未得寂。当声动时,见有动相,而欲亡之。当声静时,见有静相,而欲趋之,二相历然,故未得寂。而言所入既寂者,若果能到寂然之境,则动者自动,吾不知其动也,动相自何而生?静者自静,吾不知其静也,静相自何而生?故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夫动静二相,固是所闻之境,二相不生,了然明白,仍是能闻之根。亡所闻易,亡能闻难。而言如是渐增者,谓如上返闻功夫,逐渐增进,精修不已,既亡其所,复亡其能,则能闻与所闻俱尽。是所闻者,声尘也,自亡所,而渐至于所闻尽,更无可闻者,则声尘泯矣。能闻者,闻根也。自入流,而渐至于能闻尽,更无能闻者,则闻根亦泯矣。
故曰闻所闻尽。夫根尘俱泯,归于尽地,有尽相可得,即是住空。若住于空,虽得所觉空,未得能觉空也。而言尽闻不住者,谓今则外尽其尘,内尽其根,如是尽闻,亦不住着,则不但所觉空,而能觉亦空矣。故曰觉所觉空。是所觉空者,即证人无我也。能觉空者,即证法无我也。证人无我易,证法无我难。必以大乘真空观而空之,然后能觉可空也。而言空觉极圆者,夫有空而空乎觉,而空不得圆。有觉而觉乎空,而觉不得圆。今以空空觉,并亡其为空,以觉觉空,并亡其为觉,故谓之圆矣。犹未极也,极之,觉即是空,求觉相不可得,空即是觉,求空相不可得,则觉而无觉,空而无空,故为圆之极也。而言空所空灭者,唯觉极圆,无觉相可得,则所空灭,唯空极圆,无空相可得,则能空亦灭矣。又言生灭既灭者,夫所空灭者,法空也。能空灭者,空空也。俱空不生,然后可谓之生灭既灭也。而言寂灭现前者,然则有声在,则声生声灭。有闻在,则闻生闻灭。有觉在,则觉生觉灭。有空在,则空生空灭。皆未离乎生灭也。今先证人空,继证法空,后证空空。凡属生灭者,皆已灭尽,则本来不生不灭之一真如性,乃得现前矣。夫一真如性,所以不得现前者,皆为生灭幻法之所盖覆。今既纤毫荡尽,真体呈露,本自寂然,本无可灭,非有以灭之而后谓之寂灭也。到此故乡田地,求其不现前,亦不可得矣,故曰寂灭现前。此一真如寂灭之性,既得现前,一现前,一切现前,则在在处处,无不现前。如是则不必离声,而声自寂灭也。不必离闻,而闻自寂灭也。不必离觉,而觉自寂灭也。不必离空,而空自寂灭也。若尔,无往而不寂灭矣。经云:「诸妄消亡,不真何待」。即此之谓也。寂灭者,乃自在之异名词,此大士自受用三昧。以证此自受用三昧,故能随处得大自在,施诸无畏。或称观自在者,即寂灭现前,忽然超越意也。若仅得寂灭现前,未得忽然超越,犹是中道法爱,可谓贴体衣衫,仍是法身微障。大士尔时,造到寂灭现前;了无寂灭细相当情,即能忽然超越,发起慈悲妙用。所以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下合六道一切众生之心,与诸众生同一悲仰,故得行菩萨道,普门示现也。○乙二 释菩萨
言菩萨者,梵语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若以通途而讲,须约三义:一者,自利义,以其证到自受用三昧,在三昧中,乃见自心朗然大觉,如佛无二,故称为觉。以其无明未尽,有时出三昧后,犹有微细生灭,识情流动,乃称为有情也。二者利他义,谓其自己所证之道,而能觉悟有情众生,俾彼同证斯道,即所谓以斯道觉斯民者是也。三者自他兼利义,谓上求佛道为自利,故称为觉,下化众生为利他,故称有情,此通途意也。若对于大士而言,菩萨上,宜加摩诃萨,华言大道心成就众生。谓大士运称性之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以性体竖穷三际,横?十方。是故称性所发之慈悲妙用,亦横?十方。故尽虚空,?法界,无一处不是大士所化之境,无一众生,不是大士所度之众生也。亦竖穷三际,故从无量劫以来,直至尽未来际,皆大士度生之时,所谓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大士之慈悲妙用方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大士之悲愿终无有尽时矣。
○乙三 释普门
言普门者,普,常?也。门,能通也。凡有众生,自有家舍,有家舍,即有门户,有门户,即有观音。所谓处处祈求处处现,苦海常作度人舟,非虚赞也。我祖智者大师,于别行疏中,出十义释一普字。今番道经于此,未带祖诰,忆记不清。举要言之,此品居法华经中第二十五,在流通分内,以一乘圆种,普度十界之机。其间虽云三十二应,实则无身不现,其十九说法,凡所说者,皆一乘纯圆独妙之法。即可谓处处池中有明月,人人屋内有观音,故称之为普门大士。
○乙四 释品
言品者,梵语跋渠,华言称品,与类字同意。谓经中之别文,与总题相应者,汇集一类,罗列总题之下,亦即所谓总总于别,别别于总。文不对题,不成同类,文须对题,故称一品。释品题竟。
○甲三 明译史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秦是朝代,姚是秦主之姓也。名兴,对前秦苻姓,称姚秦耳。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也。法师者,法是轨则义,师是训匠义,谓以三藏之法为自师,即以三藏之法而师人,乃谓之法师也。梵语鸠摩罗,秦言曰童。梵语什,秦言寿。谓法师姓童,名寿,又以其童年而有耆德,故称童寿。父名鸠摩罗炎,中天竺人,游历至东印度龟兹国。王闻其贤,乃以女妻之,生师。七岁随母入佛寺中,见佛 喜甚!乃将佛 安置于顶。俄而念曰,我年甚幼,佛 甚重,我何以举,遂失声置 于地,乃悟万法唯心。自悟以后,心地灵通,一切经书,不读自会。前秦主闻师名,起兵伐龟兹,得师归。师尚未至,秦主已故。后姚兴有天下,请师入逍遥园,译出此经。译者,易也,将梵文易成华字,俾此方人堪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功伟德宏,诚不可思议也。经序云:「三经重沓,文旨互陈,时所宗尚,皆宏秦本。以法师是七佛以来,为译经师故也」。此语是道宣律师,从天人问来。所以法师所译之经,文词通畅,人师欢喜读诵,比众不同也。讲译史竟,次讲正文。
释经
○甲一 长文
○乙一 初番问答
○丙一 问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此当机请法文也。此品以无尽意菩萨为当机。菩萨名无尽意者,凡是诸佛菩萨皆是以德立名,谓菩萨悲心无尽,请意莫穷,谓请法虽在于当会,用意普被于未来,即显妙法流通于尽际,无穷亦无尽也。起座袒肩,是身业虔诚,合掌,是意业精专,白佛,是口业致敬也。此四句是经家描写敬意,请法之礼诚宜若斯。以上是标情形,世尊下是正请法。意谓请问本师世尊,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具见菩萨之名,无不从缘而建立也。若讲其立名所以者,爰有古佛,名同观音,教以闻熏,入于禅定,旋倒闻机,返归自性,一念回光,二尘俱遣,根尘两种,相见双亡,非幻成幻,远离复离,既已空空,复更灭灭,无明顿破,寂灭现前,乃建立观世音名,菩萨得自受用三昧之所以也。
○丙二 答
○丁一 总答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以下是佛答词。此总答观音之名,以彰他受用三昧之德也。首句七字,是经家形容,非佛答话。善男子句,是佛开口处。称当机为善男子者,谓调柔名善,质直为男,乃大丈夫之美称也。文意谓尽十方虚空界,极微尘数所有众生,今云无量百千万亿,举其极多之大数耳。众生受诸苦恼,是总举能感之机。言闻是观世音菩萨者,指彼受苦众生,早曾闻有菩萨之名,即彼众生心内之菩萨也。且众生本是菩萨心内之众生,即今偶值苦恼之境,猛然忆及菩萨之名,遂一心称彼菩萨名号,如云南无观世音菩萨。真是菩萨心内之众生,称众生心中之菩萨,感应之速,犹如桴 。随扣随响,故曰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如啐啄同时,不前不后也。感应之道,不可思议。
○丁二 别答
○戊一 约口业机明应
○己一 七难
○庚一 火难
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
从此以下,别讲七难。此第一免火难也。文意谓:平时之间,有人持念菩萨名者,本不遭火灾,设使因宿业所招,值遇大火,火不能烧,由于菩萨威神力故,亦能免难。宋时,台州遵式法师,号慈云忏主,住杭州西湖下天竺寺,创建数百间屋,每架一楹,必诵大悲咒七遍,三经寇焚,火皆自灭。晋竺长舒,专诵观音经为业,侨居吴下,比邻被焚,舒住下风,一心念观世音,焰将及,忽回风火灭,合邑惊异。有恶少讶其灵感,俟夜风急,束薪纵火投屋,四投皆灭,始嗟神力,叩头请罪。舒曰:我诵观世音不懈,有难辄免,足证菩萨威神之力也。
○庚二 水难
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
此第二免水难也。有人平时称念菩萨名者,本不遭水难。设遭其难,能称菩萨名者,即得浅处。法华感通载,唐岑景仁,少诵普门品,持菩萨名。一日往苏州乘船,船覆堕水,闻有人言,能诵普门品,水难应免,如是者三,遂浮水面,须臾抵岸。他人皆溺死。具见诵经持名之力,不可思议。
○庚三 风难
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 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剎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剎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此第三免风难也。文意谓,众生爱财,入海求宝。或者偶遇黑风,黑风,怪风也。吹其船舫,舫,大舟也。飘堕罗剎鬼国,罗剎,食人鬼也。如是多人入海遇难,其中只须有少数人,或最少乃至一人,能称菩萨名者,是诸多人,皆蒙恩泽,同得免难也。报应记云:唐宋衍,随人舟,赴三门,遇风舟覆,扪得束稿,凭而登岸,诣鬻茶姥茅舍宿,曝稿,中藏金刚经。姥曰,汝妻自汝出后,礼经诚切,故能救汝。归而询之,果妻礼诵之经也。因封绢 河滨姥,至则茅舍无存。土人云:此处水无涯际,何有茶庵,乃悟大士化身也。末后两句,结答立名所以。
○庚四 刑难
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
此第四免刑难也。文意谓:设复有人,正受刑戮之时,是人能一心称菩萨名者,彼所执之刑具,或刀或杖,以菩萨威神力故,自然段坏,此称名人,即得解脱。冥祥记云:晋南宫子敖,戍新平,为长乐公所破,合城数千人皆被戮。子敖知不可免,唯一心念菩萨名。及戮至子敖, 刀交下,或高或低,持刀人忽疲懈,四肢不遂。公惊问,汝有何能?答:能作马鞍。遂释之。子敖并不自知何以作此答,心知是大士所使也。乃造大士像一尊,行则顶戴,止则礼敬不怠。
○庚五 鬼难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剎,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 复加害!
此第五免鬼难也。文意谓:设使三千大千世界之内,所有大小国土,尽皆夜叉罗剎等恶鬼充满。梵语夜叉,华言疾捷,此鬼举动如飞,最极轻便。二鬼皆以人为食,是故恼害于人。人若不知称菩萨名,无不被其所害。独有人能称菩萨名者,彼诸恶鬼,闻菩萨名,眼尚不敢视人,复何能加害于人乎。佛祖统纪载,梁慧简禅师,精修戒律。荆州厅有别斋三间,多鬼怪。人不敢入,唯简师能居之。初夜见一人,黑衣无目,从壁中出,倚门上。师心甚了了,唯念观世音名。经时,鬼入壁而隐。师徐起,礼诵如常。次夜,梦向人曰,仆于汉末居此,已数百年,人所不能堪。师诚净行好人,特相容耳。
○庚六 囚难
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
此第六免囚难也。文意谓:设或复有其人,或有罪者,固所当囚,或无罪者,枉受其囚。既已被囚,身必受困。杻械,手足之刑具也。枷锁,架项之刑具也。浑身受缚,故云检系。不论他罪之有无,试看他能否称念。若其人果能称念菩萨名者,彼所检系之杻械枷锁,仗菩萨威神力故,皆悉断坏,即得脱也。法苑珠林载:晋窦传,河内人,永和中,为高昌步卒吕护俘执之。同伴七人,共系狱中,不久将杀。僧道山,时在护营中,与传相识,闻其被禁,乃往视之。传泣曰:「命在顷刻,能相救乎?」山曰:「尔至心念观世音菩萨,必有感应!」传遂默持三昼夜,械锁忽然自解,传念同伴桎梏,何忍舍去,复求菩萨,神力普济。言毕,余人之刑具皆解。遂同遁出,各还乡里,咸敬信奉法焉。
○庚七 贼难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
此第七免贼难也。设使大千世界所有国土,?处尽是怨贼,国内之道路,可谓危险之极矣。其时有一商主,将诸商人,于界外采宝归家,必经此极危险之道路,有何法术,能过此险耶!幸其中有一信仰菩萨之商人,见诸商人,各怀怯怖。乃高声唱言:「诸善男子!汝等勿生恐怖,应当一心,异口同音,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须知菩萨,有广大威神之力,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是故能称菩萨名者,同得解脱。」众人闻之,一时发声,异口同音,齐称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者,无不得脱也。有近事为证,民国十七年,二月廿八夜,上海天潼路,蔡仁茂玻璃店,主人仁初,被匪绑去。初默念观音,始则车轮胎爆,继而汽油火起。匪心恨,乃打初三枪,初适三跳,故无伤。匪遁去,初归来。足证一心称念,效力速获也。
○己二 结叹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巍巍,高大貌,即广大意。此结前免难之神力,威德广大,如是如是。
○ 戊二 约意业机明应
○己一 明三毒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此离三毒根也。众生所以无量劫来,轮转生死,受诸苦恼,皆由贪瞋痴三种根本烦恼之故。倘有一念纔萌,即被种种牵绊, 云多耶?今言多者,即为人之大障。按教中修持,谓多贪众生,修不净观,多瞋众生,修慈悲观,多痴众生,修因缘观。须知修观难,称名易。今言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能远离。具见菩萨之大威神力,不可思议也。
○己二 结叹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
此结显神用,并劝应修也。文意谓:菩萨既有如是大威神力,丰饶利益于众生,众生常应恭敬持念也。是故常应四字,为劝词。
○戊三 约身业机明应
○己一 明二求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
此满二求也。初文意谓:世间女人,以无男女为最苦,一为夫主所轻,二为翁姑所贱,三为邻妇所讥,所以单指于女人求男也。求而得之,若以泛泛之子,不足为奇。今言福德智慧之男,若但有福德,而无智慧,则必愚。有智慧,而无福德,则必狂。愚之与狂,有一,亦不足为贵。今求菩萨,而得之以福慧双全之男,甚遂所求也。女人之心,但有男而无女,心还不足。意谓:男儿长大,或出仕,或营商,终日外奔,竟不若女子之情亲,故虽有男,复须求女。若得之以形貌丑陋,或人品不端,人观之触目,心生憎嫌,有不若无之为愈也。今言端正有相者,言端正,简非娇容,言有相,简非无德。非娇容,即有福。非无德,即成贵。以其是宿生培植众德之本而来,所以他人见之,心生爱敬。若但爱而不敬,虽有妍媚之貌,而无福德之相。但敬而不爱,虽有福德之相,而无端正之貌。今则人见之,亦爱亦敬,具见福智双全也。现果随录云:前清初,谭宪卿家饶无子,族子议析产,宪卿恚甚。以五千金,兴大悲忏坛,礼忏四十九日以功德求子。当年妾遂生一子,胞衣白。妻又发心,捐千金,建白衣阁。未几、亦生一子,胞白如初。伯初、伯仲、皆游庠。慈林集云:广州诸生何隆将,年五十,膝下无嗣,乃供大悲像,朝夕祈求。一夕梦大士授红儿,连举三子。前清,南通张季直,四十无子,夫人徐,祷于狼山之观音殿,越岁举男。此满二求之实证也。
○己二 结叹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
此结叹显益劝持也。唐捐,谓虚弃。此中兼有释疑义。因有礼拜不得男女者,此由机浅,故所求未遂,而礼拜之福,终必不失也。别答竟。
○丁三 劝持名答
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
此示少持大士之名,与多持菩萨之福等,以劝持也。据世尊现量境界,三千大千世界之内,现住世间,和光浑俗之菩萨,以恒河沙计之,有六十二亿之多。设或有人,受持如许之数,菩萨名号,复尽其形寿,以四事供养如许菩萨,其福可谓多矣!设复有人,但持大士一名,不尽形供养,不过暂时身礼拜,口称名,意运想,虽则三业专诚,经时不大,其福应不及前。佛言:二人之福,正等无异者,何居?须知一两真金,胜毡华千斤之价值。摩尼一粒,压倒海宝千 。以彼六十二亿恒河沙之菩萨虽多,皆是权乘,安得与果后施化之大士,同年而语哉?佛无妄言,不可不信。又复应知,大士愿深无量,与毗卢同称丈夫。德举一毛,虽普贤莫知边际。是故剎那称念,等百千亿兆之如来,偶尔持名,胜六二河沙之菩萨。信乎宏名尊贵,难可得闻,梵释天人,皆应生敬也。已上是大士二殊胜中,下合一切六道众生之心,同一悲仰之妙用,施十四种无畏也。
○乙二 次番问答
○丙一 问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此当机第二番启请也。初请立名因缘,佛将大士,下合众生悲仰之妙用,出十四种施无畏,神力妙用,以酬立名之所以。当机意谓:大士利生妙用,不可思议,所谓闻声救苦,其观音德号,已闻命矣。然则大士,乃西方极乐世界补处之大士也,本宜辅化弥陀,常居彼土。唯未知云何游此娑婆世界,又云何而为此界众生说法,其间必有深妙方便之所以。请问世尊,其游界说法之事?云何?唯愿慈悲,不辞劳倦,详为开示。以下二十四行文,佛将大士二殊胜中,上同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之妙用以答之。即所谓三十二应,十九说法者是也。
○丙二 答
○丁一 别答
○戊一 佛身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
此第一应佛身而说法也。若论此品,居法华经流通分中,原应流通一乘妙法,方为正意。以经中新得记之声闻,并初发心之菩萨,不敢于本土弘经,均矢志于异国土,流通妙法。本门大士,发弘愿于分身国土,灭后通经。佛所以召东方妙音,作净秽两忘之标帜,说普门示现,为无方圆应之楷模。俾新记声闻,初心大士,均能执柯柄以取法,得以本土弘经也。如是,则大士三十二应,虽可随类应现,其所说者,理合流通妙法也。其实应机施教,譬如应病与药,药必对病,教必投机,方为有效。否则说法不投机,反成闲言语,听者无益,说者徒劳,何以受度。自宜圆融通变,幸弗是一非余。若为三藏果头佛机,而为说三十四心断结之法,俾彼速得作佛也。又复应知,设有众生,愿见佛身,而生渴仰,大士即现佛身,随机施教。亦不一定说成佛之法也。
○戊二 辟支佛身
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
此第二应独觉身而说法也。众生宿种,万别千差,或种信行善根,欢喜闻法受益。或种法行善根,乐独修持。此言应以辟支身而化度者,法行人之机也。此辈常居深山穷谷,独宿孤 ,有机感之,大士即现同类身,随机施教,而为说法也。
○戊三 声闻身
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
此第三应声闻身而说法也。声闻,是信行人之机。闻佛声教,始能断惑证真。大士即现同类身,而说四谛之法,教以知苦断集,修道证灭,得出三界,入有余涅槃而度脱之。
○戊四 梵王身
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
此第四应梵王身而为说法也。梵王,居欲界以上初禅天中。或有愿作梵王,此辈之机,心乐离欲,大士现身,而说出欲之法也。
○戊五 帝释身
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此第五应帝释身而为说法也。帝释,俗称玉皇上帝,佛经名为释提桓因。有时为阿修罗大闹天宫,心生厌离,乐出其伦。大士现身,说福德智慧之法,生其欣乐,坚其志愿,净其心念,教发菩提心。赞见佛,令除世欲。赞闻法,令厌世境。赞观智,令绝世染。除烦恼诤,灭恐怖心之法也。
○戊六 自在天身
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
此第六应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也。此天居欲界之顶,有二天王。一者天王,自以未到定力,举动自在,所受用之五欲,自能感动他力变化,为彼受乐,又名他化自在天。二者魔王,世间有大修行人,得禅得定,彼则恐其出于欲境,即来扰乱行人。或有一类之机,慕其自在,妄计涅槃。大士现身,随机施教,而为说法也。
○戊七 大自在天身
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
此第七应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也。此天,居色界之顶,余经称为摩酰首罗者是也。或有人希慕彼天,得大自在,有三目八臂,高覆大千,乐欲求生彼天者,大士即现大自在身,随机说法也。
○戊八 天大将军身
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
此第八应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也。如韦驮菩萨,即是?利天王之外臣,为天大将军身也。或复有人,希慕彼身,勤修五戒十善,俾得天身,威武勇耀。大士即现天大将军之相,随机施教,而为说法,以遂其志。使之摧邪辅正,护法安僧,无不可也。
○戊九 毗沙门身
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
此第九应毗沙门身而为说法也。梵语毗沙门,华言多闻,此北方天王也。此王虽居北天,常护阎浮佛法。昔者南山宗主道宣律师,住终南山,修般舟三昧,九十日昼夜行道,不坐不卧。一日昏倦,身仆阶下,即有神现身于其傍,将师扶护,未曾倾倒。师问是谁?答曰:北方毗沙门王子张琼也。师问何以至此?答曰:以师行道精进,时来护持耳。只此一事,具见北天护法之意矣。或有人欣乐此天,大士现身而为说法也。
○戊十 小王身
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
此第十应以小王身而为说法也。小王,即指南阎浮提,大小各国之主。如前朝唐太宗,元太祖,逊清之雍正等,皆是也。或有人慕王身,镇国泽民,大士应现王身,为说治国善政。或说出世正法,化彼了生脱死,断惑证真,俾其超凡入圣,离苦得乐也。
○戊十一 长者身
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
此第十一应长者身而为说法也。长者,上致君,下泽民,年高德长。朝廷以爵为长,乡党以年为长,总之以德高为最,所以谓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有人希慕长者者,大士即现此身应机而施教也。
○戊十二 居士身
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
此第十二应居士身而为说法也。不慕富贵,清净自居,乃称居士,韬光藏德,寡欲精修之谓也。人有希求此种人者,大士随愿现身,随机施教。令其修持,止恶行善,戒杀放生,渐至精修净业,求生净土之法也。
○戊十三 宰官身
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
此第十三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也。上自冢宰,下至州县,为主宰者,皆名宰官。有人心希求者,大士以法眼鉴之,有机可化,即便现身而为说法,随机化导以满其愿也。
○戊十四 婆罗门身
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
此第十四应婆罗门身而说法也。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如我国中黄冠野客,不染世缘,清净修道之类。西竺有四大姓:一曰剎帝利,王种也。二曰婆罗门,道人也。三毗舍,商贾也。四首陀,农夫也。故知婆罗门,是大姓之种族也。有人慕此种族,大士即现此类之身,而化度之。
○戊十五 四众身
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
此第十五现四众身而说法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外乞食以养色身,内乞法以资慧命。又云破恶,谓精持净戒,破身口七支之恶。又云怖魔,有人出家,受比丘具足戒法,登坛已后,有地行药叉高声唱言:善哉善哉,空行善神,闻之又唱善哉,展转传至四王,?利,乃至他化自在天中,魔王闻之,心生惊怖,故称怖魔。尼,女也。优婆,此云近事。塞,男也。夷,女也。此二众求受五戒,亲近三宝,承事供养,植胜福田,云近事也。有人发心,或欣乐出家,求受大戒,或居家修持,求受五戒,大士即随类现身,各成其志也。引证,有一种洱海丛谈善书,载大士有七化,一唐永徽间,化白须老人,戴红莲华冠,披袈裟持 ,入农家乞食等,看本品示现图证。
○戊十六 妇女身
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
此第十六应妇女身而为说法也。佛不举泛常妇女,须举长者宰官等妇女者,素称富贵学道难,凡大户人家,家规必严,出门非易,又不能随何外游,参访知识,只好在家中供奉菩萨,恭敬礼拜。既有心感,大士必应,是故现同类身,为其说法也。普陀山志:逊清康熙二十八年南巡,将至禾城,忽见老妪,簪红华一朵,独操小舟,直过御舟前帝问何船?曰渔船。有鱼否?曰,有,倏不见。悟为大士化身,遂赐帑重兴普陀前后两寺。
○戊十七 童男女身
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
此第十七应以童男女身而说法也。童男,如华严之善财。童女,如法华之龙女。引证:椒江海门,宋时,有艳女挈篮卖鱼。人竞欲妻之。女曰:余授经,一夕能诵普门品者事之。黎明能者二十。女曰:一身岂能配多夫?请易金刚经,如前期。能者复居半。女又易法华经,期以三日。唯马氏子能之。迎入室,女即死,糜烂立尽,遂送之白云山葬之。他日有一僧,谓访胞妹而来。马子引上山,至墓前。其僧振锡一下,墓棺同开。视之,唯黄金锁子骨存焉。僧曰:此观世音菩萨,悯汝等以化现耳。言讫。以杖荷骨,腾空而去。马郎于是住洞修道,后不知所终。至今马郎洞犹存,常有人传说故事。
○戊十八 八部身
应以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 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
此第十八应八部身而为说法也。梵语提婆,华言天。那伽,云龙,天指四王以下诸天众。龙指四海龙王。夜叉义见前。干闼婆云香阴。以香为食,天帝之乐神也。阿修罗云非天,男丑女艳,有天福,无天德,故以非字简之。迦楼罗云金翅,紧那罗云疑神,天帝之技神也。摩?罗伽云大腹行,谓蟒蛇神也。以上是八部别众。人非人总指上之八种,或人,如诸天修罗,余皆非人所收。此八部众,皆为法门外护,佛说法时,无时不有。此众亦即佛之外护,常随众也。既有遇佛闻法之善根,何以堕于异类,以是乘急戒缓之故耳。或是此众有厌离心,乐脱其伦,发机感动,大士应同类身而化度之。
○戊十九 金刚神身
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
此第十九应执金刚神而为说法也。如楞严之金刚藏王诸眷属类,或护咒,护定,护戒,总之护法神也。此众有机感,大士即现身应之。以上三十二应,十九说法已竟。
○丁二 总答
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
此是总答。文谓此菩萨成就如是功德。如是二字,即逆指前文别答科中,八难,三毒,二求,持名,共十四种。名施无畏之功德,亦目为十四无畏,并三十二应,十九说法,即是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耳。
○ 丁三 劝供养
○ 戊一 劝供
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此劝供养文。以菩萨早成佛果,号正法明如来,见九法界众生,漂沉于二死之海,不能自拔。乃以同体大悲,倒驾慈航,普门示现,救度众生。若众生能于怖畏急难之中,称其名号,即得解脱。以是之故,众生应当一心供养也。
○戊二 奉供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
此当机遵命奉供也。向佛慈嘱云:汝等应当一心供养,故当机遵佛慈旨云:我今应当供养。当即向颈上解下庄严之珍珠璎珞,极其贵重,所以云价值百千两金,而供养之。正两手奉献之时,口又说言,唯愿仁者,受我法施。经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或谓,此明明是物供,云何法供?答曰:「到今法华高会,开权显实,废权立实,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即事即理,即物即法,即法即心,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是故物供,即是法供也」。
○戊三 不受
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
此大士默然不受也。大士所以不肯受者,如金刚经云:菩萨不受福德,何以故?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不受耳。须知有三意,一不应贪着不受,二未奉佛 不受,三施者欠诚不受。以此种供养,非出当机本意,是遵佛命故也。
○戊四 重奉
无尽意复白观世音菩萨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当愍此无尽意菩萨,及四众,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 罗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璎珞。
初一行当机请求,尔时下佛 愍受。初文意谓,当机见大士不肯纳受,遂觉供意欠诚,是以重伸请求。谓哀愍我等,受斯微供,出一等字,推己及人,具见为众而请求也。次意谓:供者既奉佛 而献供,受者宜承佛 而容纳。于是佛即告言当愍彼为众而施,仁宜为众而受矣。四众,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
○戊五 受转
即时观世音菩萨,愍诸四众,及于天龙,人非人等,受其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
此大士奉 受供也。彼既奉命而施,我不得不奉 而受,彼既为众而施,我亦为众而受。乃不受而受,受而不受也。以其受而不受,故遂分为二分:一分奉今佛,一分奉古佛。所作功德,应须回向,此即回因向果,以显古今一际,因果同源也。
○戊六 叹结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自在神力,游于娑婆世界。
此佛结答之词也。以上讲长文已竟。以下讲第二科文偈颂。
○ 甲二 偈颂
○ 乙一 经家标颂
尔时无尽意菩萨,以偈问曰:
此句是经家标颂。须知什师所译,此品仅有长文,并无偈颂。此偈是隋代仁寿,大兴善寺,北天竺沙门,阇那笈多,第三番翻译此经,乃有偈颂。后人见之,移刊于此,以补不足耳。故智者大师别行疏中,并未疏及。梵语祗夜,华言应颂,与长文相应故,即重颂也。梵语伽陀,华言孤起,与长文不甚相应,孤然而起也。重颂,复有广 不同,或长文不足,偈颂伸之,名为广颂。或长文已足,偈颂缩之,名为 颂。复有超追不同,或长文在后,重颂在前,名为超颂,或长文在前,重颂在后,名为追颂。印度说法,本有二说:一者贯华说,即偈颂,如此方之诗词也。二者散华说,即长文,如此方之文章也。或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六字,七字不等,各成句类,称为偈颂。如 贯华,乃为贯华说。凡句读言词,多少不一,结集成篇,称为长文,名散华说。此乃随机乐欲贯散不同,故有二说也。或逗利钝两种机宜,利者一说便了,故但长文足矣。钝者再说方知,是故重而颂出,所以长文后有重颂也。以四句为一偈,此品有廿六偈,不一定是应颂,亦不一定是孤起。可谓祗夜伽陀,杂糅精莹,乃译人语意不同故也。
○乙二 当机颂问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问彼,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
此第一偈,颂当机启请词也。初句是赞佛相好具足,微妙难思。次三句正请说立名所以也。颂文语意显然,而非什师口气。
○ 乙三 初颂前答
○丙一 加颂总叹行愿
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弘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侍多千亿佛,发大清净愿,我为汝 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从此以下,至偈文尽,俱是答词。初二句经家描意。次十句颂免总难也。前七句显大士弘愿深广,承事佛多。所以积德深厚,功用难思,非言说可能尽,我且为尔 说耳。后二句正颂免苦妙用。闻名者,众生耳闻其名也。见身者,目睹身相也。心念者,心忆念,口称名也。正显大士妙用不可思议,众生无论闻名见身心念,总有不可思议功德。所以云功不浪施,福有攸归,不空过,犹言不虚弃也。末句正颂免难。
○ 丙二 别颂免苦难
○丁一 免火难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
此一偈颂免火难也。颂意谓:或有人兴起恶意,意欲害人,将彼人推入大火坑中。彼人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仗菩萨威神之力,倏忽之间,变火坑为莲池。魏时,释法智,未出家前,独行泽中,忽遇猛火延烧。自认必死,唯至心念观世音菩萨。俄而火过,草都烧尽,独智容身地未及,具见菩萨加庇也。
○丁二 免水难
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
此颂免水难也。水中有恶类众生,谓毒龙,大鱼,以及恶鬼等。人堕水中,身葬其腹,谁能免得?唯有观世音菩萨,能救护之。人若称名,则波浪自平,水不能没。长文云:即得浅处是也。法苑珠林云:晋时,徐荣山,东琅琊人,尝至东阳。还经定山,由舟人欠习水道,误堕洄洑中,垂欲沉没。荣无复他计,至心呼观音名,须臾,如有数十人齐力牵引者。少顷,涌出洄洑,沿江到岸,得归。
○丁三 加颂免堕难
或在须弥 ,为人所推堕,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
此二偈免堕难也。前偈为人所推,后偈恶人所逐。一系住空不堕,一系虽堕不损。二皆念菩萨弘名,仗威神庇护,不可思议。
○丁四 超颂免贼难
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
此免贼难也。周匝围绕,无非是贼。贼上加一怨字,不但损财,必能害命。自分必死,无可逃遁。唯一心念观世音菩萨,作死马医耳。不料 贼耳闻大士弘名,顿息恶念,油然起慈,非唯不害命,而且不劫财。大士威神之力,为何如哉。
○丁五 追颂免刑难
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
此免刑难也。齐书云:孙敬德,防北陲,造观音像,礼敬有年。后为 贼诬横,上判为死刑,一夕梦僧,教诵观音经千遍。遂依教诵经,至临刑时,恰满千遍。斫之,刀为三段,三换,刀折如初。丞相高欢奇之,表请免刑,遂得放归。
○丁六 追颂免囚难
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杻械,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
此免囚难也。法苑珠林载:唐董雄,贞观中为大理寺卿,奉佛蔬食。因坐李仙童事,囚狱中。雄专诵普门品,锁自解在地,钩连不开。即告御史张守一验之,错愕良久,又重锁之,以朱字严封而去。雄仍诵经不辍,锁复自解,堕地有声,朱封如故。一时内外闻者,皆惊奇之,同狱罪人,俱获免脱。
○丁七 加颂免毒难
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着于本人。
此免毒难也。毒药固能害人,恶咒亦能害人。彼被害者,念观音名,毒不能害,反害施毒之本人耳。此种还看理由,复须说明,庶几不为误会。否则,或谤大士,处心偏颇,误招罪戾。须知彼被害人,是善人也。其施毒者,是恶人也。唯善与恶,从来势不两立!彼良善人,设使不念观音,只消不起妄念,但置之不理,毒亦不能害彼。而施毒人,反自害也。譬如以礼送人,人不受礼,其礼还本人自受。害人不成,必自害也。今者彼被害人,念观音名,仗此观音念力,是以还归着于本人。非观音使之还着也。
○丁八 追颂免鬼难
或遇恶罗剎,毒龙诸鬼等,念彼观音力,时悉不敢害。
此免鬼难也。有人倘遇此等鬼怪事情,或持大悲咒,或称观音名,仗大士神力,可无妨害矣。
○丁九 加颂免兽难
若恶兽围绕,利牙爪可怖,念彼观音力,疾走无边方。
此免兽难也。兽能伤人者,全仗爪牙锋利,人人所以畏之。倘遇着此等恶兽,须记得观世音菩萨,能救苦救难,急须称名,无不疾走。疾,快也,彼恶兽闻大士名,即生恐怖,所以快快远走也。南海慈航云:福建人,姓雷,名法振,烧炭为业。家有一支鸭栏木,纹理精细,欲刻大士像,无暇施刻。一日入山烧炭,荆棘丛中,突出一虎,前来搏振。忽有绰约妇人,当虎叱之,虎伏叩头而去。振拜问姓名,曰:身是汝家中鸭栏木耳,忽然不见。振感悟,择吉雕刻,终身持斋礼敬。心欲雕刻形像,尚能如是灵应, 至心称念乎哉。
○丁十 加颂免蛇蝎难
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然,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
此免 难也。此 从毒物而出,此等毒类,以毒气伤人,人被害后,由其饱食,或宿冤所追耳。昔有童女,幼随母习诵心经。一夕,被人锁空宅中,女心知必死无疑,但一心诵心经。至夜半,有物从天窗下,光闪如电。女心怯怖,不能诵持全经,但念揭谛揭谛。口忽出光,物欲进而不敢,遂便退去。口光渐大,直射于物,忽闻铿然有声。适巡逻卒经室外过,女叫救命,卒破壁而入,出女而归。次日见室,有一大蟒死矣。
○丁十一 加颂免雹难
云雷鼓掣电,降雹澍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
此免雹难也。雷鼓掣电,本来常事。唯冰雹若块,大雨倾盆,成灾难也。念大士名,即能消散。图证云:山西蔚州,夏秋间,每雨必有小雹。寺僧每日按时虔诵经咒,名为念苗经。若逢天浓阴,云现凶象,必特为虔诵以止雹,恐坏稼也。
○丙三 总颂救苦难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此总颂救苦意也。意谓世间众生,内为烦恼火烧,外为境缘交迫,内外困厄,如居牢狱,度日如年,如在煎熬盘里,种种诸苦,逼迫身心。若能念大士名,或诵大悲咒。以念诵之功,感动大士,以不可思议智慧之力,慧光触之,如灯破暗,一切诸苦,无不灭除也。
○ 乙四 次颂后答
○丙一 总颂示现
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十方诸国土,无剎不现身。
此以四句,赅括三十二应,十九说法,无遗矣,即所谓 颂也。以长文中,随类应身,所以能随类应身者,即此谓具足神通之力故也。大士神通较余不同,此名无记化化通。化而复化,化化无尽。设使极微尘数众生,有机感之,皆能?应,所以称为普门大士,并非虚辞。所以能随机施教者,以其广修权实二智故也。此中智,指实智,方便,即权智也。实智冥理鉴机,权智称机施教,丝毫不乱,故能有感则应,无机不度。既称十方国土,奚止娑婆一界,凡有机处,即无不圆应,所以云无剎不现也。若约?而言,不啻凡圣同居一土,即方便有余,实报庄严,亦随处应现。前文所谓应以辟支身者,即方便土也。应以佛身者,即实报土也。而所以不言应菩萨身者,以其本是菩萨身,故不复言也。
○丙二 别显救苦
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
此特别显救苦德也。首句是总,摄得修罗。次句是别,列三恶道。三句是苦,非但恶趣,即吾侪人道,所不能免。无论是何道众生,祗须记得大士慈悲,或常称名,或时礼敬观世音者,终能灭苦。猛力精进者顿灭,因循怠缓者渐灭,故曰以渐悉灭也。
○丙三 颂意业二利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
此颂出五观,以显二利德也。此偈即是伽陀,孤然而起。前三观,显自利德。第一观,是真空观。谓观一切法,当体即空,缘生无性,泯一切法也。以智冥理,无法当情,故名谓真。第二观,是妙有观。谓观一切法,非有而有,其相若幻。可以方便随缘,居尘不染,故称清净。第三观,指事理无碍之圆中观。谓法界海会照之,五蕴之色心,与真空之妙体,不即不离,不一不异,了无二相,称性无边,故曰广大。后二观显利他德。悲是同体大悲,无苦不拔也。慈是无缘大慈,无乐不与也。末句是佛嘱众生,应当常愿大士,慈悲与拔,常瞻大士,妙相庄严,俾我得以常时亲觐,礼拜供养也。
○丙四 颂化凶为吉
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
此颂化凶为吉,转祸成祥之意,亦孤起也。言大士三惑净尽,故云无垢。所谓尘去镜明,净极光通。故其智慧,犹如赫日,能消诸暗,故称为破。破暗即消灾义。设使水火风之三灾,若大劫到来,是众生同分业感,大士亦莫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