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践悌道精神
发布时间:2020-01-06 11:38:29作者:大众学佛网为了一生、一生接得上去,我们一定要推行悌道,把自我放低、考虑别人,甚至于以别人为主,这样一步一步地净化自己。
如何实践悌道精神,这个题目本身是学了广论以后,要从共下士、共中士、上士一步步走上去之前下脚的第一步。因此,这个基础可以说是下士。虽然佛法是从中士开始,可是必定要从这基础上一步步深入,像造房子一样,一层楼、二层楼……往上盖,这基础虽然在地下看不见的,却是必须要的。因为真正修学佛法,一定从净罪集资开始。
一般说起来,在家人很不容易把精神贯注在修学佛法上面。最近这个时代的种种状况,表面上看起来使在家人修学佛法更为困难,实际上,对一个有志向上而且正确把握方法的人来说,却是一个很好的「时大」因缘,因为有一部分事情只有在家居士能够去做。在座诸位要去实践这一部分时,我特别提出实践悌道精神,有其特别的原因。我们怎么把它连贯起来呢?今天我先把理论说明一下,最大的希望是各位把这理论在日常生活当中去实践。
面对这个纷扰的时代,诸位既修学了佛法,就应趁这个时代为佛法留下一片净土,使得人们能够保留着一颗善良的心。当社会环境每况愈下时,表面上看起来好象好人没办法去做好人,实际上是更容易做好人,因为别人不做,只要我们稍微去做一点点的话,效应很快、很容易产生,我们推展无农药蔬菜就是最显著、最实际的例子。这个时代不仅仅是我们这些修学佛法的人,大家都感觉到农药对人类的伤害这么地大,无农药食物对人的健康这么重要,但始终没办法做到,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欠缺内在的精神。现在我们因为有了内在的精神,有了中心理念,推动着我们齐心共同努力,所以,我们虽然都是外行,但是居然做到了,这现象给我们很大的鼓励。
现在世间上一般的看法,是把人类的终极目标看成外在的东西,所以去追求物质上的享受。然而佛法告诉我们人类的终极目标是内在的东西,所以称为「内明」之学。因此,修学佛法的佛弟子,虽然身为一个现实社会的人,但是能够了解现实生活只是一个辅助,能够掌握主辅的关系去努力实践;如此,在眼前,能够为自己好好地生活下去,在未来,能够为佛法留下一片净土。能够做到这样,我们岂不是积下了最好的资粮?
现在我不完全用佛法的字眼去谈这问题,但内涵上面完全用佛法的精神,为什么要这样呢?为了希望渐渐把这个概念推展开去,使影响的层面更深更广,而要影响我们周围的人,乃至更多的人,一定要使用世间共同的语言才有可能。内在的佛法很深很广,但其中有一部分是与世间共同的,因此,这一部分要去与世间人对谈时可以不用佛法的语言,但是同样能够产生佛法的效果。以世间的观点来看,儒家的「仁」的基本精神,就是佛法「下士」的根本基础。所以,我首先就引用《论语》的语言来说明。
《论语》第一篇〈学而篇〉的第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段话是告诉我们,学习一件事情不但要学,而且学了以后还要不断地照着去做。世间的事情,对绝大部分的人来说,好象样样都要经过学习,可是以佛法的标准去衡量的话,很多事情我们不必去学,这话怎么讲呢?学了佛法以后,我们了解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习性,依照着这习性去走的话,不必经过深入地学习,随便地一碰、一学,轻而易举地就会了。例如平常所说的:「食色性也」,饮食、男女这两件事情不用去学,放眼看去是人类共通的本能,甚至是有情界六道轮回当中共通的,我们仔细去看,不论高等动物、低等动物的确都可以不用去学。所以从佛法去看的话,现代的人类好象学了很多科学,可是基本上所追求的目标还是为了男女、饮食这两样东西,不管它包装得多漂亮、多完美,实际上都是为了这个需求,但是这种东西根本不用去学习!我们进一步去看,世间的人做了很多事情,例如念了书去赚钱,又为了赚钱,把所学的东西加强练习。当学了这东西,做的时候快乐不快乐呢?仔细去想,会发现一点都不快乐!
谈到这里,我要告诉各位,只有「学而时习之」这一件事情是快乐的,为什么快乐呢?因为这种快乐是内心上面的东西,我还是用《论语》上的话来证成《论语》。孔老夫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这是孔夫子所说的内心的快乐,所以孔老夫子最赞叹的是颜回,因为颜回能做到「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些话很明白地说明快乐绝对不是吃得好、穿得好,那些外在物质的表相!世间人无法了解儒家所说的这快乐是什么,现在我们学了佛,透过了佛法渐次去体验,我想各位多少会有所感受吧!即便是还没实际去实践,但因对广论理路上有了了解,内心中自然会启发一种希望,因而觉得很欢喜。如果能进一步照着去实践的时候,各位一定多多少少能够体会到这快乐。譬如各位平常很重视皈依,去精进共修时,当皈依到量生起的时候,内心之快乐一定也是与这个量具足的。佛法告诉我们皈依是皈依法,皈依法就要如法行持,这如法行持是内明之学,这一点和儒家所谓的「仁」是同样的特征。
这些理论除非内心当中有很明确的体验,否则不大容易了解,因此我举一些实际上的例子,让各位同学自己去比对、去观照自己。当我们学了广论,理论上了解了,开始去实践的时候,大家会不会有种感觉--我们的做法和世间人不一样,世间是获取,我们是付出,在付出过程当中,内心上面产生一种很大、很大的鼓励和快乐。诸位正在推行善行小点滴,不知是否有如此的经验?在团体中彼此付出,这就造了很大的善业,也是悌道的实践。
业包括身、口、意三方面。造一件善业,意乐为主,身口为副。有的时候哪怕仅仅是意乐的造作,也会有很大的效果。我举个实际的例子,有位曾居士谈到他平常在马路上常常看见有小动物被撞死,就会上前帮它收尸掩埋。他这个善行被另一位同事听见以后,心里就一直想效法他这样做,但真正在马路上看见这种情况时,心中就会生起很多其它的念头,例如会想:马路上好危险,万一跑过去被车撞死了,怎么办;反正它已死了,已经不是紧要的关头,总归会有人来处理这件事情;车子已经开过头,再回头很危险……等等理由而没有付诸身、口去做。想做一件善事与实际付诸行动之间,的确有段长的差距,所以虽然想了很久但始终做不到,不过也因为想了很久,不断策励、策励的结果,总有一天会做成功的!刚刚提到的另一位同事就是这样。有一次,他车子已经开过头了,就再次折回来,把那只狗从马路中间拖出来,当时旁边很多人责怪他挡住马路,他做好事虽然受了人家的责骂,但是他好高与,一路好高兴地回去,回去以后看见了曾居士,一面抱着他跳,一面说:「今天我终于做到了!终于做到了!」所以,当我们想做一件善事,事先一再告诉自己要这样做,但是真正事到临头,习性总是会找很多种理由让你不做,这时候锲而不舍的精神是最必要的,否则,觉得失败而停留在那里,那就永远没有成功的机会。
行为本身必须经过几个条件才能够做得到,第一个要「学而时习之」,例如我们现在学广论,学了以后要不断策励自己「时习之」,理论上面学会了以后开始去实践,这当中的过程是个拉锯战,如果能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去做,最后成功时就会产生「不亦说乎」的效果。第二个「有朋自远方来」,周围的人看这件事情觉得这个傻瓜忙这件事情干什么呢?但是远方的朋友大家谈起这件事情,好高兴!最后「人不知而不愠」,遇到志同道合的固然很好,没志同道合的也没关系,因为这本来就是自己内心上头的,不要人家知道,这个快乐是内心的,所以说:「不亦君子乎?」佛法内明的特征与这个相吻合。这个特征儒家不是说「内明」,而是说「仁」。
〈学而篇〉第二章孔子的弟子有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仁不仅仅是一个理念,它是必须去实践的。实践的时候有的人可以做到「安而行之」,天生就是如此;有的人必须「利而行之」;有的人必须「勉强而行之」。我们现在学佛是属于后者,因为我们都是了解了学佛对我们有好处以后,努力策励自己去学、去做。最后我们做到的境界一定比儒家的标准高出佷多,但在基础上仍然必须透过儒家慢慢走上去。那么从哪里走上去?从孝悌开始。仁的实践依实际对象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称,但是其中心问题都从内心净化开始。佛法告诉我们,伤害自己、损害别人都是因为有这个「我」。然而,现在我们不能、也不是一口气拿掉「我」,不但是理论上根本不可能立即拿掉,假定能够全部拿掉,就成了二乘,而在法华会上后悔。所以广论一再告诉我们,不要先拿掉这个「我」。那怎么办呢?从「我」去转变、从「我」去放大,先去想别人--我不要的,不给别人;我要的,给别人。这种精神对尊长来说是「孝」,对同伴来说是「悌」,这是儒家「仁」的实践,也是实践广论的下脚处!
今天有因缘介绍各位实践并推展悌道,经过前面的说明,想必大家已比较清楚其内涵,怎么把所学的广论,先在理论上面建立,然后一步一步实践,最后的终极目标--成就无上菩提。但是,要成就无上菩提不是短短的三、五个月,三、五年,三、五生,那是个无限的时间,三大阿僧只劫的时间是基础,成了佛以后要永远的走下去,这就是增上生的特点。为了一生、一生接得上去,我们一定要推行悌道,把自我放低、考虑别人,甚至于以别人为主,这样一步一步地去净化自己,所以说眼前必须先从理论上去了解,了解内容以后实践的下手处是推行悌道。我们学了佛向佛看齐,所以真正的老师是佛。一起学佛法的人,虽然有僧俗之分,但是内涵上面是相同的,因此以其内涵来说,凡是与我们一起学佛的人,都是我们的同伴,对他们我们都要推行「悌道」精神。
关于悌道的实践,眼前我们是「利而行之」、「勉强而行之」,因为知道这样做对我们有利益,所以勉强自己去做,可是习性又与它不相应,因此要做出一点点的成效,都得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所以开始去做的时候,最好先把标准放在「下士」,然而最后目标是在上士,然后继续不断推动自己这样去做。
实践过程当中,善行小点滴也好,日行一善也好,三百善也好,名称虽不同,但都有一个很实在的问题,分总、别两方面来说。总的我建议你们先学三百善,先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我要做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希望把自己最显著的某样错误改正,策励自己想办法在一定时间之内改掉自己最大、最基本的缺点。行善刚开始虽然很困难,但是做习惯以后,每天都可以找到很多行善的因缘。不过,每天要行善,的确可以做到日行一善;然而每天要改过,就不可能日改一过了,若能够日改一过的话,这一生虽不成佛,但至少可成为菩萨。所以我们一定要要求自己,在一定时间内一定要改正那一个过,并且先计划好分成几个步骤去改正。通常单单从改过看的话,觉得这个过老是改不掉,此时心里会越来越沉,最后一定会放弃,然后恢复原来的老样子。所以在改过之前必须先要集聚资粮。
刚开始做的时候,为了策励自己,哪怕很小的事情都去做,做成了以后心里会想:啊!今天,我终于能够把自己平常认为大而化之、视而不见、找种种借口推拖的这些事情做好了,如此提起来以后会很明确的感觉到内心有一股力量生起,然后,这个力量会继续策励自己再出发,因此策励自己有很大的好处。我们仔细去观察每个人平常的习惯,最常见的是「无奈」两个字,做什么事都觉得没味道,只是被逼得非做不可,一生就在这样的状态当中莫名其妙地度过,很难从生活当中感到兴趣,而如果感到有兴趣的事情,以佛法去看的话却又都是轮回六道之因、三恶道之因。这一点我建议诸位做事情的时候多加反省、多加比较,平常生活当中,如果最好的就是无记,做过后内心没什么东西的,那就只是无奈了!感觉就这样一回事嘛!刚开始为了念书而拚,等到成了家以后,为了子女而拚。等到真正开始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内心当中有不同的感觉--今天我终于完成了我的理念,不要小看这一点,「水滴虽微,渐盈大器」。恶是这样,善也是这样。恶跟善不同的地方,恶初期好象无关紧要,最后下了地狱;善是小小的地方,感觉有种愉快的心情,然后常常去做,做久了以后,会感觉生活当中内在有种情趣出现;会体会到「人不知而不愠」的快乐,不要人家知道,我自己知道,遇见志同道合的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内心当中很明确的提升成这种感受。有了这种力量以后,想要改善过错就做得到了。这个时候,会体会到两件事情:想要做的净罪集资,有了力量,而且有了信心。假定不透过这样的实践,根本建立不起这信心来,也就没有实践的力量了!因此我们所期望的无上菩提不是一个空的目标,而是我们现在眼前要去实践的,脚踏实地要走的路。
了解了这个特征,现在我们要推行悌道,最难克服的就是怎么把「观过」变成「观功」,但你要慢慢地去试。在试的过程当中,我建议你们从小的地方下手,譬如看见一个人的座位下面掉了一样东西,以前你会想:这个人就这个样子。现在因为想去行善的时候,你自然会想:啊!又有一件善事可做了。如果你常常这样子去练习,以后你会体会到一个很有趣的事实:不靠团体而想挡得住烦恼的现行是非常困难的。
在座每位同学都参加过法会,在法会上面的感受,跟一个人的感受一样不一样?肯定不一样。所以我们亲自去做,能够验证广论上面说的,一个人去做是做不起来的,在团体当中自自然然就会得到这种力量。然而在团体当中,你投入的实际上也只是你平日一个人做的,但只要把一个人平常做的力量放在团体当中去做的话,自然会有一个很有趣的效果出现--付出的是一样,效果却完成不一样!这完全是因为形成团体所产生的响应!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个事实?这是不是一个团体的功德?所以「观功念恩」从个人的功德去下手会比较困难,如果从团体的功德去下手就容易多了!而且,当有了实际活生生的经验以后,根本不要观,他本身就是功德!所以去看的时候,要具有总、别相的概念,将来修行到懂得善巧的时候,会懂得在何处以总相去看容易,在何处以别相去看容易,实际上这两者是分不开的,只是在策发、提示、引发我们的时候,哪一个有力而已。
最近我常常提到为了整个佛法的久住,在家居士的地位变得举足轻重,其实以前也一样是举足轻重,因为没有在家人,哪有出家人?那为什么现在我要特别提出来呢?因为如果每个在家人都一样地好,那我们就显不出什么特别了,反正少了我一个也影响不了大局,但现在正因为这个时代不是每个在家人都一样地好,所以少掉我一个就是少掉了一个好人。以此类推,更明确的说,如果我们这个团体存在,能传承下去的话,佛法就有地方生根了!为了这样的理念,我觉得现在对各位在家居士来说,正是集聚资粮的「时大」因缘!在这「时大」因缘里,有些事情也只有在家居士能做,出家人只能做个辅助而已。哪些事情呢?就是目前提出的文教事业和慈心事业。一个是为了心理的健康,一个是为了生理的健康,身心健康提升的话,才能达到身心灵净化。前面提到无农药的事情很多人去推展,但成果很少。而我们这群外行人居然做成功了,在座每一位都是最主要的功臣。明明有这么大的功,为什么不去看它?
再来看看文教事业,不管早期所办的教师营,以及现在推展的儿童读经班,在在都显示只靠一个人是做不起来的。我提出一个例子来证明,有一位家长在凤山寺读经班成立之前就听说读经的好处,于是就教他的孩子背《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四句十二个字,背了一个月居然背不出来,家长想尽种种办法,孩子还是背不出来,家长正想放弃的时候,凤山寺读经班成立了,他很高兴把孩子送来,没想到送来没几天,孩子把整部《三字经》背出来了。那位家长在惊讶之余,特别把这段事情的始末报告出来,他就觉得这是凤山寺的加持,其实我知道这是团体的力量。
在团体提升过程当中,我所以特别提出「悌道」的实践,真正的重心就在这上头,总结起来,学广论使我们对整个人生的目标有个确定,理论认识了去实践,实践过程当中,现在跟我们相应的是「下士」部分,这部分去实践的时候,就是利用「时大」因缘去做我们要做的那一部分。对里边来说是悌道的实践,对外面来说是日行一善,然后,把功德回向给我们原来所安立的宗旨,以求共同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