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觉悟之路》第十五章 什么是佛教

发布时间:2020-01-07 17:58:20作者:大众学佛网

此法博大精深,难见难知,寂然高尚,不落逻辑,微妙甚深,唯有智者得见之。

——《中部》

《三藏》

虽然佛陀已经涅槃,但是他在漫长、成功的行化过程中所传教的崇高佛法,全部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人类,现在仍然一尘不染地存在于世间。

世尊虽然没有给我们留下文字记载的言教,但是他的弟子们博闻强记.世世代代口口相传,完整地把它们保存下来。

佛陀圆寂后三个月,也就是阿阁世王统治第八年,500名大阿罗汉在王舍城举行了一次结集,重颂佛陀的言教。以期捍卫佛法的纯洁性。阿难陀尊者,佛陀宠爱的侍者特具恩惠,常随佛陀左右,亲耳聆听佛陀教法。他同优婆离尊者一道,被大家推选出来分别回答有关法和律上面的问题。

第一次结集编缉整理了现存的巴利文《三藏》,它代表了整个佛教。

100年和236年后,分别举行了另外两次阿罗汉的结集(1),再次重颂佛陀的言教.因为曾有人试图篡解歪曲真正的佛法。

公元前83年,在僧伽罗国王瓦特甘弥尼无畏统治时期(2),众阿罗汉又进行了一次结集。这样在佛教历史上,《三藏》经典第一次在狮子国的阿芦寺(3)以文字形式记载下来。

由于这些具有卓识远见的高贵阿罗汉,以及他们不知疲倦的努力,无论在现在还是在未来,使那些高超的评论家或激进学者们没有染污清净佛法的余地。

卷佚浩繁的《三藏》经典包涵了佛教精髓,它大概是圣经的11倍。

《三藏》(4),巴利语Tikitaka,即《经藏》(Sutta--pitaka),《律藏》(Vinaya--pitaka),《阿毗达磨藏》,即最高对法藏(Abidhamma--pitaka)。

《律藏》

《律藏》被认为是僧伽的最终依怙,主要讲述了比丘和比丘尼僧团的清规戒律。几乎在佛陀成道后的最初20年内,没有制约和整肃僧团的明确戒规。后来,因缘成熟,佛陀颁布了未来僧团的戒条。《律藏》中全面讲述了制定戒律的原因、意义,以及僧团内部的特别戒律仪规。记载了从佛教(5)创建之初逐渐发展的历史,佛陀的一生及简单的教化情况,以及三次结集的详情细节,这些成为《律藏》中后续补充的一些内容。它间接地提供了古代历史、印度风俗习惯、古老艺术和科学等有用资料。

僧伽的民主体制,大众议事程序,比丘们崇高的道德标准,以及佛陀无与伦比的领导才能,不可能不给每一个阅读过《律藏》的人留下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佛陀甚至预计到当今的议会制度。查特伦德伯爵写道:“许多人也许会惊讶地获悉,2500年前的印度佛教僧团中,发现了我们当今议会制度的雏型。”(6)

《律藏》包含以下五部经典。

1、《波国夷》-Parajika pali

2、《波逸提》-Pacittiya pali

3、《大品》-Mahavagga pali

4、《小品》-Cullavagga pali

5、《附篇》-Parivara Pali

《经藏》

《经藏》主要囊括了佛陀在各种场合下对憎众或居士所说的指导性经典。有几部是由舍利弗、目键莲、阿难陀尊者等所讲,也被收列为经典,因为他们的言说得到佛陀的印证,所以也被恭敬为佛陀所说。绝大多数经典是佛陀为了众比丘的利益而说,主要涉及到圣洁的梵行和对佛法真卓的阐述。另外有好几部经典讲解了在家居士如何提高物质和道德生活,如《善生童子经》(7),着重讲了居士的责职和义务,也有一些针对儿童所说,有趣味的谈话。

《经藏》可以被比作是一部药典,因为这些经典是佛陀在各种场合下,为了契合各类众生的根机而阐说。表面看来,它们也许有相互矛盾之处,但是这些不应产生误解。因为佛陀所说是为了适合特殊的需要。例如,对于一个本质相同的问题,当提问者只不过是由于愚昧的好奇,他就保持沉默,但当他知道询问者是一诚实的追求真理之人,他就给予详尽的解答。

《经藏》包括以下五部:

1.《长部》--Digha Nikaya.

2.《中部》--Majjhima Nikaya.

3.《相应部》--Samyutta Nikaya.

4.《增支部》--Angutta Nikaya

5.《小部》--Khuddaka Nikaya,

《小部》又有十五部书组成:

1.《小诵》--Khuddaka Patha.

2.《法句》--Dhammapada,

3.《自说》--Udana.

4.《如是语》--Itlvuttaka.

5.《经集》--Sutta Nipata.

6.《天宫事》--Vimana Vatthu.

7.《饿鬼事》--Peta Vatthu.

8.《长老偈》--Theragatha.

9.《长老尼偈》--Therigatha. ’

10.《本生》--Jataka,

11.《义释》--Niddesa.

12.《无碍解道》--Patisambhida.

13.《譬喻》--Apadana.

14.《佛种姓》--Buddhavamsa.

15.《行藏》--Cariya Pitaka.

《阿毗达磨藏》

与简单明了的《经藏》相比,《阿毗达磨藏》在《三藏》中最为重要,最有意义,包含了深奥的佛法哲理。《阿毗达磨藏》是佛陀的最高教法,阐述了奥妙无穷的佛法精华。(8)

有些学者认为《阿毗达磨藏》不是佛陀的言教,而是后来僧侣学者的详细展开和阐述。但就传统而言,《阿毗达磨藏》的核心部分可追溯到佛陀自己。《阿毗达磨藏》中一些措词的模型(9),如六部书(10)(除Kathavatthu一界论)里解说的善法(Kusaladhamma),不善法(akusaladhamma),不定法(abyakatadhamma)都是佛陀讲说,舍利弗尊者有幸详尽地阐发了这些论题。

无论此伟大的作家或作家们是谁,我们必须承认,《阿毗达磨藏》是一部智慧天才的著作,这些智者能与佛陀媲美。这一点可以从描写各种因果关系繁琐而奥妙的真话(Patthana)和俗话(Pakarana)中一目了然。

对于一个探求真理的智者,《阿毗达磨藏》是一必不可少的指南和理性方法。对于启蒙思想家和希望开发智慧,以佛教理想为生的诚实学者来说,他们可以在这里找到思想食粮。《阿毗达磨藏》不是肤浅的读者走马看花式的有趣读物。

就意识、思惟相思惟程序以及精神财富而苫。当代的心理学,一如自身有限的空间,都被包容在《阿毗达磨藏》的范畴之内。但是,《阿毗达磨藏》不承认灵性实体或灵魂的存在。它讲的是没有灵魂的心理学。

如果一个人把《阿毗达磨藏》当成一本现代心理学丛书来读,他可能会大失所望。它没有试图解决当代心理学家所面临的所有问题。

《阿毗达磨藏》给意识(citta)作了诠释,以道德为标准,分析和分类了思想,列举了所有心智方面(cetas5ka一心所)的内容,详细阐述了每一意识的构成,精确池描绘了思想的生起。思维瞬间只有在《阿毗达磨藏》中得到解说,在当今心理学中没有与之相匹者。这对学习心理学的人来说深具特别的诱力。与个人解脱无关,但能引起学生们或学者们兴趣等旁枝末节的问题,都被有意识的搁置在一边。

《阿毗达磨藏》概括地讨论了物质存在,但不是针对物理学家而言。它解释了物质的基本单位、物质属性、起源,以及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但它又没有力图讲授物质与精神的系统性知识,对所谓有情的这两个相待的因素作了一番剖析,帮助人们认识物质的本来面目。因此哲学性在这些方面得到发展。以此哲学为基础,演发了一种道德体系,以期实现最终的目标--涅梁。正如罗斯戴维斯女士所说:“《阿毗达磨藏》论述了,一.我们所发现的,i.内在的,ii.外在的;二.我们希望发现的。”

《经藏》包含了一般性的佛法,而《阿毗达磨藏》包括了最高佛法。

绝大多数佛法的弘扬者一般都承认,若要全面的弄懂弄通佛法,《阿毗达磨藏》的知识至为重要,它是打开实话大门的钥匙。

《阿毗达磨藏》由如下七本书组成

1.《法聚论》--Dhammasangani

2.《分别论》--Vibhanga.

3.《论事》--Dhatukatha.

4.《人施论》--Puggala Pannatti.

5.《界论》--Kathavatthu.

6.《双论》--Yamaka.

7.《发趣论》--Patthana.

佛教是哲学吗?

这些圣典里所藏有的高尚佛法,向人们讲述了通过自身实践而能被检验和证实的真理。但它们不是今天可能被称为深奥的真理,明天却被抛弃的理论和猜测。佛陀没有宣说具有革命性质的哲学理论,也没有想要创造物质领域的新科学。简单地说,佛陀解释了如何从痛苦的人生中得到解脱的内外之法,揭示了解脱的唯一途径。

更进一步地说,佛陀没有全部教授他所知道的一切。有一天,佛陀住在一林中,抓起一把树叶,说:“诸比丘,我所教之法好比我手中的树叶,而末教之法却好比树林中的树叶。”(11)

他传教了他认为对人生解脱绝对重要的法门。在与他的崇高使命无关紧要的问题上,他保持了独特的沉默。偶尔有时,他超越了许多当今科学家和哲学家。

赫罗卡利突斯(Heraclitus,500--B.C)认为万物流逝,宇宙万有瞬息变化。他说,无恒久之事,一切皆在变化之中。他的名言是:人们不可能两次跳进同一溪流之中。皮持歌罗斯(Pythagoras,532--B.C),教授了灵魂轮回说以及其它学说。迪斯卡特(Descartes,1596-1650)宣称有必要在理智的怀疑下,检验一切现象。斯皮那兹(Spinoza,1632一1677)承认有一恒常存在的实体,同时认为一切存在皆是暂时的。在他看来,人们通过发现非暂时,非短暂,不变恒常,永存的知识体,战胜痛苦。伯克利(Berkely,1685-1776)认为,所谓的原子只不过是一种形而上的臆造。休姆(Hume,1711--1776)通过分析思惟,得出结论:意识包含了川流变化的心智阶段。黑格尔(Hegel,1770-1831)声称宇宙万有都在变化之中。叔本华(Schopenhauer,1788--1860)在他的《意志和观念世界》一书中,以西方形式展现了痛苦的真实以及原由。亨利伯格森(Henri.Bergson l859--1941)倡导变化之学说,强调了悟透力的价值。威廉杰姆斯(Villiam’ James,1842-1910)谈论了意识之流,否认了灵魂的存在。

佛陀早在2500年之前就宣说了无常(anicca),苦(dukkha),无我(anatta)的真理。

佛陀的道德和哲学的教导是让人们来学习、实践,更为要紧的是让人们以自己的内在智慧而亲证。所以,佛法被比作是渡人穿过生命之海的木筏。(12)

因此,严格讲来,佛教不能被称为哲学,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对智慧的爱,引发对智慧的追求。”(13)佛教也不是对未知因素(如形而上),或对其不明确知解(在伦理和政治哲学方面)的假设解答。(14)

如果说,“哲学并不一定是对某些特殊事实的探求,而是探求我们生活世界的根本性质,以及应有的生命方式。”(15)响那么佛教也许接近一门哲学,但是它更具有全面综合性。(16)

哲学主要涉足于知识,而不关心实践,但佛教特别强调了实践和悟证。

佛教是宗教吗?

在《佛教》一书中,罗斯戴维斯教授写道:

“何为Religion(宗教)?正如大家所熟悉的一样,这个名词不是在与我们无关语言中发现的,但它的出源还不肯定。西塞罗在一段文章里,把它混成是由re和1ego派生出来,认为它真实的意思应该是反复的祈祷和称念。另一种诠释则把它说成是从re和logo而来,它的原意就是执爱,或恒久的受缚(无疑就是上帝)。第三种则把它说成与1ex有关,解释为法的遵循,思想谨慎,良知的框架。”

严格地说,佛教不是一船人所理解的宗教,因为,它不是对超人上帝的忠诚,以及信仰和礼拜系统。

\

佛教不要求信徒盲目的信仰。纯粹的信仰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建立于知识基础上的信心”。一个佛教徒可以存有偶尔的怀疑,直到他证得第一圣果。这时,所有对佛法僧的疑虑会彻底消除。只有在达到这一境地时,一个人才成为真正的佛教徒。(17)

佛教徒对佛陀的信心就象一个病者对名医,或学生对老师的信赖。虽然佛教徒把佛陀当成至高无上,指导情净之路的导师,而皈依礼拜,但是他没有卑躬地放弃自由。一个佛教徒不认为仅仅皈依了佛陀,或凭借自己信仰就可得到清净纯洁。即使佛陀也没有办法清洗他人的不净。严格地说,一个人不能纯洁或珐污他人。作为导师,佛陀也许是一种工具,而我们的纯洁就是我们自己的事。

在《法句经》中,佛陀说:

由己而行恶,由己而染污;由己不作恶,由己而清净,净不净依己,何能净他人。

佛教徒不是一本书或某个人的奴隶。他也不会因是一个佛教徒而牺牲自由思想。他绝对自由地实践自己的自由,开发知识,乃至自证佛果。因为每一个人都是未来的佛陀。佛教很自然地把佛陀所说引述为权威,但佛陀本人却放弃了一切权威。

在佛教中,顿悟是真理的唯一标准,其关键是理性的悟解。佛陀告诫真理的追求者,不要仅仅以他人的权威而接受一切,但要运用自己的理解能力,自我判断事情的正确或错误。

有一次,一群奇舍子的市民,属于迦摩罗种姓的人来到佛前说,许多来向他们传教的梵志和婆罗门,都抬高他们自己的教法,指责他人。这样,他们迷惑不解,到底准说的正确。

“是的,迦摩罗人,你们的迷惑和怀疑是正当的,因为对于一件可疑之事,怀疑就产生了。”佛陀评论道,并且给了他们如下的劝告。这样的劝告正如适应于古代多疑的婆罗门,对当代理性主义者也具有同等的感召力。

“奥,迦摩罗人,不要轻信言传(我很早就这么听说过),。不要轻信传统(认为这是历代相传),不要轻信传说(相信他人之说,而无调查),不要轻信与经典相符之事,不要轻信猜测,不要轻信推理,不要轻信事物的表面,不要轻信与先入为主一致的观点,不要轻信似是而非之事(好象应该被接受之事),不要因尊敬梵志而接受其法(认为接受他的教法是正确的)。

“但是,当你们自己明白这些事是不善,错误的,受到智者的谴责,做了这些事后,将导致毁灭和痛苦,然后你们要真正地拒绝它们。

“当你们自己知道,这些是善,无过,受到智者的赞美,做了这些事后,将导致利益和幸福,你们要以此为行住。”(18)

佛陀在2500年前所说的这些富有智慧的格言,即使在开明的21世纪,仍然具有原始的动力和新鲜。

《法智论》运用通俗易懂的事例,以不同的语言,给予了同样的忠告:

“如智者在试金石上锻烧、敲打、磨擦以检验真金;同样的,你们在接受我的话语之前,要检验它们,不要仅仅因尊敬我而接受我的教法。”

佛陀告诫他的弟子们追寻真理,不要理会权威者的说教。

大家承认,虽然在佛教中没有盲目的信仰,但是,也许有人会问,在佛教里佛教徒是否礼拜佛像,以及类似的偶像祟拜。

佛教徒礼拜偶像不是为了希求世间或精神的获取,而是恭敬它所代表的精神。一个佛教徒来到佛前,供花点香,不是献给佛像,而是献给佛陀。他这样做是一种感恩的表示,意念佛陀的善德,男想鲜花的短暂。一个明了的佛教徒作意使自己感觉到高贵的佛陀就在身边;以此获得到追随他的启迪。

谈到偶像,伟大的哲学家康特一少林在《一个哲学家的旅行日记》中写道:“在这个世界中,我不知道什么能比佛陀像更加庄严的了。它是在可以视觉领域中最为圆满的精神体现。”

另外,佛教徒并不礼拜菩提树,而是把它当成觉悟的象征,因此而值得恭敬。

虽然这些外在形式的礼敬流行于佛教徒中间,但是佛陀不象天人一样受到礼拜。

外表的礼拜物体并不是绝对的必要,但是它们的作用却非同小可,能帮助人制心一处。一个知识分子没有必要加以利用,因为他能轻而易举地使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佛陀身上,以此见佛。

为了我们自己的利益,出于对佛陀的感激,我们如此礼拜。但是,佛陀希望从其弟子那里得到的不是顺服。,而是对他教法确确实实地遵随。

佛陀涅槃前夕,许多弟子们来向佛陀行礼作别。但是,有一比丘却把自己关在一个小室里,致心禅定。佛陀听说此事后,即把这位比丘招至跟前,询问他没有到场的原因。’他说:“世尊,我明白尊者您将在三个月后圆寂。我想,恭敬老师的最好方法就是在他圆寂之前证得阿罗汉果。”

佛陀表扬了此忠诚尽职比丘,赞叹了他值得嘉勉的事迹.说:“善哉,善哉,爱我之人应以此比丘为榜样。修习佛法最好之人即最尊敬我之人。”。(19)

另外一次,佛陀说:“见法之人见我。”(20)

这里必须提出的是,佛教中没有祈愿或替代祈愿的祷告者。无论一人如何哀求佛陀,他都无法因此而获解脱。对于祈祷之人,佛陀不赐予,也无法赐予世间的偏爱。一个佛教徒不应希冀从祈祷中得到解救,而应依靠自己,精进努力,赢得自己的解脱,获得清净。佛陀劝告他的弟子们不要依靠别人,而要依靠自己,信赖自己。他说:

“汝等须自力,如来唯导师。”(21)

佛陀不仅阐述了祈祷的一无所获(22),也藐视了奴颜卑膝的心态。佛陀强调了提高自我训练,自我调伏,自我纯洁,自我觉悟之禅修的重要性,而非祈祷。这些对于意识和心智都有一种营养滋补作用。禅定是佛教的精髓。

不同于其它大多数宗教,在佛教中没有必须顺从和害怕的万能上帝。佛教否认所谓超人的神力,即万能之神,或第‘一因的存在,没有神启,没有神的使者或先知者。故尔,一个佛教徒不对任何一个控制其命运,武断地赐与或惩罚的神抵表示恭顺,因为佛教徒不相信神人的天启。佛教不声称自己是真理的独有者,不谴责其它任何宗教。一个宗教最大的敌人就是不能容纳异己。佛陀以其独特的忍辱之法,教导他的弟子们,即使有人恶语中伤佛陀本人,他的法以及他的僧因,都不要因不满和不快而大发雷霞。佛陀说:“如果这样做的话,你们不但把自己带到精神失落的险境,而且也不能判断他们所说是否正确。”此乃最为开明的胸襟。佛陀在谴责其它宗教不公正的批评时说:“正如一人仰着脖子朝天吐痰,痰沫污染不了天,反堕其脸,玷污自身。”(23)

佛教不讲一个人必须盲目信奉教条,没有因虔诚信仰而必须毫无理智接受的信条,没有因正式入教而应遵守举行的仪式典礼,也没有为了自我清净而进行的无意义的祭祀和自我惩罚。

因此,严格地来说,佛教不能称作为宗教。因为,它既不是一种信仰或礼拜的体系,也不同于《韦伯斯特词典》中所解释的那样:人们通过外在行为或形式表现出对有能力控制他们生命,应该表示顺从、服务和恭敬的一神或多神存在的认可。

不过,如果说宗教是:“一种不是表面生活观的教导,是一种悟透生活而不仅仅是只看到生活表层的教导,一种如理反省,指导行为,而使人们净化的教导,或能使人不屈不挠的地对待生活,冷静安祥的面对死亡。”(24)或者是一种从生活之苫中获取解脱的体系,那么,佛教是宗教之宗教,达黑卡博士在争论什么是佛教时写道:“由此,佛教被谴责判定为一种宗教。就指出今生和来世完全不同这一点而言,佛教不可能是宗教。”

佛教是不是一道德体系?

佛教具备崇高的在家出家二众的道德准则,这些都大大超越了一般的道德教导。

戒(sila)仅仅是一基础阶段,其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方法。它虽然极为重要,但是它单独不能引导人们趋至解脱或圆满清净。它仅是纯洁之路上的第一步。超越道德之上的是智慧(panna)。佛教的基础是戒律,智慧是其终究,这两种互相补充的功德如同鸟的两只翅膀。智慧好比一个人的眼睛。戒律好比其人的双脚。佛陀的称号之一就是两足尊一具足智慧和善德(Vijjacaranasampanna)。

四圣谛构造了佛教的基础,其中最初三谛代表了佛法的哲学,第四谛,即佛教的道德,它以此哲学为基准。

佛教的道德观不是建立在任何可疑的神启之上,它也不是特殊人物的天才发明,它建筑于可验事实和个人经历基础之上。是一理性的,可行的法典。在马科摩罗教授看来,佛教的道德准则是世界上仅见的最为完善的法典之一。

罗斯——戴维斯教授说:“无论从佛教或非佛教的角度.我对每一个伟大的世界宗教体系都作了一次检验,其中我没有发现任何一种在完美程度,或综合理解方面可以超过佛陀八正道的东西。我愿以此来规范我的生活。”

有趣的是,根据佛教,行为有善恶,非善非恶,以及趋于断灭一切行为之行为。善业是一个人解脱的关键,但是,一旦梵行的最终目的达到之后,一个人超越于善恶之上。

佛道:“善法(dhamma)你尚要舍弃,更何况非善法(adhamma)。”(25)

以贪(lobha) 、嗔(dosa) 、痴(moha)为伍之法即为恶业;与无贪(alobha) 、无嗔(adosa) 、无痴(panna)为伍之法即为善业。

清净无染阿罗汉之行为不具有道德价值,因为他超越了善恶。但这不意味着阿罗汉是消极的,他是积极向上的,只不过他的行为是无我的,以此来帮助指导他人走自己已经走过的道路。以世间之法来说,他的行为是善,但就其自身而言,缺少再生力。不同于世俗人的行为,他的行为不会作为业报对自己产生反作用。

在巴利语中,阿罗汉的行为被称之为kiriya(功用)。纯金不可能再被纯洁。

四圣果道的心境,即预流果(sotapatti),一还果(sakadagami).不还果(anagami)和阿罗汉果(arahatta),是善(kusala),不趋于积聚新业,反而趋于逐渐终止个人业流的再生。以此次第消除善恶之业。在此种圣意识中,趋于断除业根的智慧(panna)占有主导优势,而在世俗的意识中,造作业力的行(cetana)占主导地位。

何为道德准则?

我们在佛陀给小沙弥罗跋罗的告诫中找到答案。

“若为一事,如此思惟:此事于我有害,于他人有害,或于自他有害,然此事即为生苦之恶业,休定要远离之。

“若为一事,如此思惟:此事于我无害,于他人无害,或于自他无害,然此事即为生乐之善业,你定要多事之。(26)

在衡量道德价值时,一个佛教徒考虑到自己和他人的利益,牲畜也不排除在外。

佛陀在《慈经》中开示道:“如同母亲冒着生命危险保护自己的独生儿子,愿每一个人对一切众生培养无碍慈念。(27)

《法句经》第一百二十九偈:

一切惧刀杖,一切惜生命,以己度他人,无害亦无杀。

为了明白佛陀希望其理想弟子们遵循的高尚道德标准,一个人必须仔细阅读《法句经》,《善生经》,《吉祥经》,《慈经》,《虎路住者经》,《出家经》,《贱民经》,《昙弥迦经》。

作为一种道德教导,佛教超越了其它所有伦理体系。但是道德只不过是佛教的起点而非终究。

一方面,佛教不是哲学,另一方面,佛教是哲学之哲学。

一方面,佛教不是宗教,另一方面,佛教是宗教之宗教。

什么是佛教?

佛教既非一种形而上学之道,亦非一种宗教仪式。

佛教既非怀疑主义,亦非教条主义。

佛教既非常见,亦非断见。

佛教既非自我折磨苦修,亦非自我物欲堕落。

佛教既非悲观主义,亦非乐观主义,而是实在主义。

佛教既非绝对的现实世界,亦非绝对的其它世界。

佛教非外向寻,而是内向反省。

佛教非以神为中心,而是以人为中心。

佛教是通往觉悟的唯一途径。

佛教,原巴利语为法,意为执持或保持如法行事,预防堕落恶道。在英语中,没有一个等同词语能确切地表达此巴利语。

法即如实所是,真实之理。它是解脱痛苦的方法,也就是解脱本身。无论佛陀应世与否,法恒存不变。佛陀觉悟此法。无知之人视而不见,直到觉悟圣者出现于世间,慈悲向世人宣说为止。

“诸比丘,无论佛陀应世与否,既立之法,自然之道--一切有为法皆是无常(anicca),是苦(dukkha),诸法无我(anatta)。此乃事实。佛陀认识,觉悟此事实。既知且悟此法,如来即宣扬、传授、示现、建立、弘化、讲解,使人明白之:一切有为法皆无常,苦,诸法无我。”

在《中部》中,佛陀说:“佛陀只教一法,即苦和苦灭。”

这就是真实之说。

《优陀那》云:“诸比丘,如大海一味,即咸昧,此法亦一味,即解脱之味。”

这就是解脱方法。

此高尚之法不与人相隔离,而是完全以人而立,由人而觉悟。为此,佛陀说:

“自为自岛屿,自为自皈依-Attadipa viharatha attapatisarana.

以法为岛屿,以法为皈依,不外求依止-Dhammadipa vi-haratha,dhamma patisarana,nanna patisarana.(31)”

[注]

(1)英译《大史》,第14-50页。

(2)同上,第19-50页。

(3)锡兰内地的一个小村,离康堤约24英里,此地仍是锡兰佛教徒朝拜圣地,《觉音法师传》(Buddhaghosuppatti)说,写着经文的贝叶堆积起来有六只大象那么高。

(4)梵语-Tripitaka。

(5)佛教-佛法(Sasana),此巴利词指整个佛教。

(6)见G.T.迦罗,《印度遗产》,第X,Xi。

(7)T.W.罗斯一戴维斯对此经评论说:“恒河岸边上的村庄和民族是多么的快乐,在那里,这些纯洁简朴的言说教导著仁慈的友好精神和高尚的公正精神,人们沉浸其中。”《佛教》。第148页。经文出现在《长部》中,第三品,第180页。

(8)《阿毗达磨手册》,那兰陀长老。

(9)参看《涅槃经》中的纲要,见第十四章,注解8。

(10)《矛盾之点》,由目键莲帝沙著,在阿育王时代,他主持了第三次结集。

(11)《相应部》,第五品,第437-438页;英译《相应部》,第五品,第370页。

(12)《中部》,第一品,第二十二经,第135页。

(13)《维伯斯特词典》。

(14)《哲学的历史》,W.杜罗,第2页。

(15)《哲学历史》,维伯,第2页。

(16)“哲学,是圆满回答什么,或生命是什么等问题的认识论系统,而这却不是《佛教》。”达哈克博士,第25页。

(17)一般人可能是名副其实的信徒,但是,他不是佛法成就的享受者。

(18)《增支部》,第一品,第189页;英译《增支部》,第一品,第171-172页,前面翻译的括号解释部分是来自于注疏和补充注疏的翻译。

(19)《佛教传说》,第三卷,第249-250页。

(20)《相应部》,第三品,第120页。

(21)《法句经》,第276偈。

(22)“在祈祷这一活动中,我坦白表露我的肤浅。”c.b.h.斯特罗德,《现代宗教信仰者》,1924,第347页。

“我不明白人们为什么不厌其烦地祈祷,除非他们相信有一倾听的耳朵。”c.皮尔特。《变革》。第419页。

罗达诃里湿努说:“祷告者具有密秘联络,私下地与上帝讨价还价,它寻求世间的野心,膨胀自私意识,观想其它方面则是一种自我改造。”

(23)见罗达诃里湿努,《乔达摩佛陀》。

(24)见锡兰《每日新闻》,其作者曾是一比丘,名叫闍拉车罗.维塞节.五月,1939。(25)《中部》,第一品,第二十二经,第135页。

(26)《中部》,第一品,第六十一经,《罗侯罗所问经》,第416页。

(27)《经集》,第一品,第26页。

(28)《增支部》,第一品,第286页。

(29)《中部》,第一品,第二十二经,第140页。

(30)第五品,第56页(巴利圣典出版社,1948);《律藏》,第二品。

(31)《涅槃经》,见第十四章。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