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弥勒净土论-第八章(上)

发布时间:2020-01-02 18:43:40作者:大众学佛网

弥勒净土论 作者:松本文三郎[日], 张元林 译

第八章弥勒经典的

原型及其发展

前一章已论述过,作为未来佛的弥勒信仰在佛陀时代本来就不存在,它也不是小乘教徒所创。因而,我认为作为其当然的结果,不能不说现在散见于阿含部的有关未来佛信仰的经典都是小乘教徒受大乘思想感化后的加笔之作。但是问题并不这么简单,这里还有一些事实必须需要我们作出解释。通过对这些事实进行仔细的研究,我们就会发现决不能轻易地下那样的断语。那么,需要我们作出解释的事实究竟有哪些呢?

(一)如果以为小乘教徒受到大乘教的感化而伪造了弥勒经典的小乘化版本的话,那么宣传未来佛信仰的经典,例如像《增一阿含经》第四十四卷之类,就能很好地解释这种情况了,但是,像中阿含的《说本经》那样,把阿夷哆和弥勒全然分开,好像两个不同的人一样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又是为什么呢?而且在该经中还首次出现了阿夷哆被斥责的记载,果真是那样的吗?如果从未来佛弥勒的思想已经成立的这一情况来看的话,这样的文句不就只成了毫无意义的修饰之语了吗?

(二)其次,正如前面已经讲过的那样,不论在阿含部还是大乘经典中,一些与弥勒有关的经典通常并没有讲述其净土的庄严,或者劝助人们往生其净土。《增一阿含》之第十九卷、第十一卷所表现出来的内容,与净土思想没有任何的关系,而与佛平常对其他弟子讲法的情景并无二致。如果是因为未来佛的思想而导致了弥勒思想的兴起的话,那么又应该以怎样的理由来解释这些经典的成立呢?大乘经典中的《要集经》、《所问经》乃至《稻秆经》等的情况也与之相同。在大小两乘中,与那些讲说弥勒净土的经典相反,我想,这些与净土丝毫无关的经典的存在,一定会有什么理由吧?

(三)因为从总体上讲,大乘经典中的菩萨都是理想化的东西,所以即使经典中讲了它是接受着佛的教导,而且还有其本生,但并没有把它们视作是现实中的佛弟子那样的历史人物。即使作为阿弥陀佛的本生的宝藏比丘稍稍像是历史上的人物,但是其本愿修行却不是常人所为,而阿弥陀本身来讲更是自不待论。不过,能证明宝藏比丘与极乐净土没有关系的经典也还没有看到。但是如前所述,不仅在大小两乘中都存在与弥勒净土无关的弥勒经典,而且时不时还把弥勒视为纯粹的佛弟子①(注:①像《增一阿含》十九卷、十一卷、(中阿含》十三卷、《大乘要慧经》、《所问经》之类。),明显不同于其他的菩萨,就好像是佛陀时代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人物一样,与舍利弗、目犍连等历史化的人物没有任何区别。这又是为什么呢?虽然在《增一阿含经》卷十九、卷十一中在弥勒前都加上了“菩萨”二字,但是若仅以其问答的情况来看的话,与其他的佛弟子并无一点不同,其表现也跟平常之人一样,并没有什么更像菩萨之处。又如该书第十一卷中,虽然明确地记载了未来佛之事,但经的宗旨却与是否成为未来佛并没有关系,而所谓的佛所说的东西也不过是常用的套语而已。这类套语出现在这里究竟有什么必要?大体上能解释出来吗?等等。

对这些疑问仔细地加以研究,并结合其经文的体裁等一起来考虑的话,我们无论如何也不会认为这些经典全都是经后世人之手而形成的东西。似乎能够看得出来,有一些根本性的经典从上古、佛陀时代以来就已经存在着了。

本人经过种种研究,并分析了与弥勒有关的经典。作为一种研究结果,我认为这些经典原来有二种,虽然不能说彼此全然无关,但必须说一种是从原始佛教传来的,另一种则是大乘教徒所创。而且在原始佛教中的弥勒是实实在在的人物,与舍利弗、目犍连等其他的佛弟子一样,在佛陀在世时听佛讲法。而在大乘教徒所创的经典中也有把原始佛教的这种思想(非理想化的)尽数继承、发展的部分。即前面讲过的《增一阿含》第十九、十一卷等中虽然免不了多多少少有被后人窜入的内容,但大体上还是保留着古代的这种形式。像《要慧经》和《所问经》就是大乘教徒接受并发展了这种思想后形成的。我想《稻秆经》这类东西恐怕也属于这一范畴吧。

与之相反,由大乘教徒所创的理想化的东西有《成佛经》、《下生经》乃至《上生兜率天经》,《本愿经》毋宁说是其最初的产物,是大小两乘在这方面经典的连结点。而小乘经中的《增一阿含》第四十四卷之类则全然模仿了大乘经典。我认为,《长阿含·转轮圣王经》的思想也是由此而来的,《中阿含·说本经》杂糅了新旧两种思想,《增一阿含》第三十八卷的经文则是更晚来才形的。但是,因为汉译藏经中留存的这些阿含部的经典,不论哪一部都多少被后人纂改过,所以如果不仔细地分别的话,是不容易识别的。

不仅如此,谁也难以分辨得出在现存的文本中究竟哪些是原始的东西,哪些又是后人纂入或者修改了的东西。因而,在有关弥勒在哪一点上是历史人物,在哪一点上又是理想化的菩萨这一问题上,也显得非常地暧昧不清了,要想甄别它们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这样,那本人现在又凭什么来证明弥勒既是历史人物,又是佛弟子呢?

在南传三藏中,学者们一般公认为比较古老的是名为斯塔尼帕达①(注:①sutta Nipata,《彼岸趣品》——译者。)的短篇集经。在其最后的第五篇里,从最初的传说开始,以阿逸多问、帝须弥勒问等为首,总共收入了十七经。最初的三经对于本人眼下的研究最有意义,通过它们,我们不仅能明白地知道弥勒作为历史人物的一面,而且还能容易地判明阿夷多和弥勒是两个不同的人。在这里,我想先把这三经的大意翻译如下。

一、叙词(Vatthugatha)

1、乔萨罗(舍卫国)有一婆罗门,善歌咏。为求贫者而向南行。

2、住于阿拉卡①(注:①地名为日语音译,下同一译者。人之事吗?”)附近阿萨卡之高达比利河边,拣拾落穗果实。

3、河边有一大聚落,他以其所获为之行大供养之行。

4、大供养既已行毕,复又厌离此世。时有一婆罗门前来。

5、垢发秽齿,双足肿胀,四肢颤抖,求给五百金。

6、波婆离(Bavari)见之,请入座,问其安否,并曰:

7、“我已施舍完所有之物,又哪里还有五百金呢?”

8、“若我不能得到所求之物,从今开始,七日之内,汝头裂七块。”

9、此凶暴者即下此毒咒。波婆离闻听此语,不胜悲伤。

10、忧愁悲伤之极而绝饮食,然心中未忘禅定之乐。

11、慈天见波婆离沈缅于恐怖悲伤,于是前来告曰:

12、“彼莫能辨头为何物,乃贪婪之人。如何从彼处知头及头裂之智慧?”

13、“慈天,汝若知此,请依我所问,教导我头及头裂之缘由,我愿谛听”。

14、“吾亦不知究竟,难辨其为何物。头及头裂之知识,唯佛知道”。

15、“但是,在现世真的有人知头及头裂知识,敢问此人之事吗?

16、“首先,甘蔗王之后裔、世间之主释子具人中之光,从毗迦罗城出。

17、彼于今成三佛陀,成就一切,得一切智,无所不知,灭一切法,无不解脱。

18、彼乃现世佛陀,是薄伽梵,是正见,教授佛法。汝当诣彼处请其说法,将详细为汝分说。”

19、波婆离闻此三佛陀之事,内心不胜欢喜,悲哀渐灭,甚为乐悦。

20、波婆离欢喜已,又问:“世间主究竟居于何国、何城、何村?吾将诣彼无比胜者、无不解脱者处所,亲拜谒之。”

21、“彼大智慧、一切知之胜者,无有束缚,远离五欲,悉知头裂,乃人中之牛耳。释子乔萨罗居于乔萨罗国、舍卫城中。”

22、尔时波婆离告诸熟知歌咏之弟子曰:“吾将有事告汝等,汝等当一心谛听。”

23、“值遇现世之佛,甚为稀有。彼现于此世,三佛陀之名远闻。汝等速往舍卫国,见此人中最胜者。”

24、“我等究竟以何种之相来辨认彼佛?”

25、“其歌咏中演唱大人之相,三十二相一一明示。

26、具有大人相之身,唯有二途,此外别无它途。

27、彼若在家,则不动一兵而治天下,以佛法治理天下众人。

28、彼若出家,即为胜者,破解迷执,成无上觉。

29、汝等可于心中发问:吾问生死、种姓、形貌、歌咏,吾问弟子、头及头裂之事。

30、彼若真乃知一切之佛,定能将汝心中所想之事为汝解答。”

31-33、尔时波婆离有婆罗门弟子十六人,名为阿逸多(Ajita)、提沙摩提亚(Tissametteyya)、布那迦(Punnaka)、摩陀哌(Mettagu)、多陀迦(Dhotaka)、乌帕西瓦(Upsiva)、难陀(Nanda)\盍那迦(Henaka)、陀德各亚(Todegya)、迦帕(Kappa)、贤者伽陀迦那(Jatakanna)、巴德拉乌

陀(Bhadravadha)、乌陀雅(Udaya)、婆罗门波沙拉(Posala),贤者摩哈拉旃(Mogharajan)和大仙频奇亚(Pingiya)等。

34、此诸婆罗门各有拥护者,声名闻于远近,皆为乐于禅定之贤明智者,皆为受诸前业之余庆者。

35、彼等乃结发,持兽皮,礼拜波婆离已,右绕,北面而去。

36、先于阿拉卡之巴提特巴那(Patitthana)至玛哈沙提(Mahissati),然后经维珍尼(Vjjeni)、高那德巴(Gonaddha)、乌蒂沙(Vedisa)和瓦那沙哈亚(Vanasavhaya)。

37、到达乔萨弥(Kosambi)、释绮提(Saketa)、最胜国舍卫(Savatthi),进而深入到赛塔维亚(Setavya)迦毗罗城、拘尸那罗之地 。

38、经富贵之国波婆、摩揭陀国都城吠舍离,到明媚可乐之巴沙那卡支提。

39、若久渴者之见水,商贾者之见利,忍受烈日者之奔于荫凉一般,彼等疾速上山。

40、尔时,薄伽梵坐于比丘大众之中,为比丘大众说法,作狮子吼。

41、阿逸见多三佛陀如同红日赫灼照耀,又如同明月普照一般。

\

42、彼等辨出三十二相圆满具足,欢喜而于心中思惟:

43、“唯愿教吾师之生死、种姓、相貌以及歌咏之事等”。

44、薄伽梵曰:“汝师当为一百二十岁,其种姓波婆离,其身具现三种之相,通达三种之吠陀。

45、印相、传说(Iishasa)、语汇(Nighanda)、计罗婆论(Ketubha,所谓的外道世俗智论)皆记彼亦善诵五百之文,其说法亦圆满具足。”

46、阿逸多作是想:“所谓三种之相为何物?人中的最胜者、离欲者啊,请为我释疑”。

47、薄伽梵曰:“尔应当知,其广长之舌善蔽其面。眉间白毫及阴马藏即其相也。”

48、问题尚未出口,回答已入耳中了。众人思维此,欢喜不已,拱手而曰:

49、“彼究竟为何等之人?是天?是梵?抑或素伽(Suja)之夫因陀罗?何入能想清楚?又能向何人请教?”

50、阿逸多作如此思惟:“呜呼,大仙波婆离让我来问头及头裂之事,唯愿薄伽梵解释之,为我等去此执迷。”

51、薄伽梵曰:“尔应当知,痴即此头;慧、信、念、定即此头裂之所以。”

52、少年乃欢喜满足,将所带之皮置于肩上,顶礼佛足。

53、尊者婆罗门波婆离及其弟子欢喜悦乐,伏于世尊足下,恭敬礼拜。

54、薄伽梵曰:“婆罗门波婆离及诸弟子当欢喜,汝少年亦当欢喜,永得长生。”

55、“波婆离、汝及众人等若有想问之事,即当发问。”

56、得到三佛陀许可后,阿逸多首先拱手向世尊发问。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