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法华经》说什么?《法华经》的内容讲的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04-09 15:12:37作者:大众学佛网

  《法华经》是释迦牟尼佛晚年在王舍城灵鷲山所说,为大乘佛教初期经典之一。主要讲述的是一佛乘思想,也即一切众生,无论三乘五乘,最终皆归于一佛乘,无有余乘。由之而来佛陀对一乘之法的功德赞叹在经文中随处可见,读诵者往往只看到佛对一乘和法华功德的赞叹,却没有注意到一佛乘思想均贯穿其中。

  本经共有二十八品,依太虚大师讲,分三个部分:一者、序品为序分;二者、自方便品至常不轻品,共十九品,为正宗分;三者、自神力品至嘱累品,共八品,为流通分。正宗分有各家之说似不相同。如唐唐三藏法师玄奘大师之弟子窥基大师将正宗分约为境、行、果三门:以自方便品至持品,共十二品,以显一乘之境。安乐行品、从地涌出品二品,为显一乘之行。自如来寿量品至常不轻品,共五品,为显一乘之果。而嘉祥吉藏大师,则将正宗分约为乘权实与身权实两大分:以自方便品至安乐行品,共十三品,为明乘之权实。以自从地涌出品至法师功德品,为明身之权实。隋天台智者大师之分迹本二门,智者大师《法华玄义》、 《法华文句》,立序品为序分,定方便品至分别功德品前半为正宗分,判分别功德品后半至普贤劝发品为流通分,以前十四品为迹门,后十四品为本门。太虚大师个人倾向以窥基大师之科判,较诸家为特胜,因由了解妙境,即可发起因行,趋入佛果故,所以太虚大师在《法华经讲演录》中取此科判。

  现分别简单介绍二十八品如下,共同学习提高。

  《序品第一》——说佛在耆阇崛山说《无量义经》后,即入三昧现瑞相,表示将说《法华》的缘起,说明能够听闻是经都是有大福德因缘。

  《方便品第二》——世尊说诸佛智慧甚深难解,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于是舍利弗三请,世尊说明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法唯有一乘,说二说三,皆是方便,并非究竟义。佛之真实智有二:一曰“实法”,二曰“实智”。实法又分为二:一名“体实”——即一切有为无为等法;二名“真实”——即妙真如性也。实智亦分为二:一名“如体实智”——即观体实之无漏真智,谓于一切有为无为、有漏无漏等法皆了其究竟;二名“证真实智”——即根本智,此智所证之法,即是一切法的根本之“妙真如性”,此真实智与所证之法,即名般若。佛自证圆满,今欲应机开示众生,即是为佛之方便智。

  《譬喻品第三》——舍利弗受记,佛为大众宣说火宅四车譬喻,进一步说明三乘方便、一乘真实之旨义。此品为什么以独以譬喻命名。是因为因本品所说,以三车喻三乘,以火宅喻三界,为譬喻中之最大譬喻。又因本品中舍利弗尊者请说因缘,佛云:诸有智者当以譬喻得解,可见诸言语本身并非究竟义趣,即使所说是所谓了义法,也非法本身,如果执着所谓了义,即非了义;又七譬喻中,此譬喻在最前面,故名譬喻品。此品专为对治求胜妙境界果报之增上慢说,故说火宅喻。

  《信解品第四》——须菩提、摩诃迦叶等闻佛说法,欢喜踊跃,说长者穷子譬喻向佛报告心得体会,表明领会佛意,深信理解之相。上根者如舍利弗闻佛说法,即信受了解,所以不再立信解品。中根、指须菩提、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目犍连等,能因譬喻而了解,故更说穷子之譬喻以表示所悟。此品专为对治执声闻乘与如来乘无别之增上慢而说,故有穷子之喻。

  《药草喻品第五》——以三草二木喻众生根机有别,对机说法,随缘说法。故凡有说法皆是随缘,无一定法可说,有人谓自己的法是正法,其余皆非,概分别心重,于法不能圆融故。药草、总喻五乘种姓之众生,众生依佛的教化而修行证果,就好比草依土地雨水而滋养生长。此品能对治烦恼分别之障碍类众生。

  《授记品第六》——佛为摩诃迦叶等四大声闻授记。说明众生皆有佛性,何以故?能授者,有所谓佛;所授者,有可受记体性之众生。若无此体性,则授记成为空话。故学佛亦不能取断灭相。所以,我们凡俗之人一读法华,深心信解,都已经得佛授记。

  《化城喻品第七》——佛说自己从前是大通智胜如来的第十六王子时,曾教与会之众,是说宿因令退大就小。又为说化城喻小法,以示方便,引入佛慧,是显今果令弃权趋实。上、中根者既皆受记,而前品之末云五百弟子皆当授记,是下根终当得记,然佛恐此下根人不易领解,故欲假说因缘,使之兴起信解,即说此品。此品为对治有定之增上慢人而说。

  《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佛之弟子富楼那、憍陈如和五百阿罗汉皆受当来成佛之记,喻众生都当作佛,本品非别记而为同记;又诸人同时受记,且同一佛名,同一国名,喻法法平等,无有高下,无有分别。此品对治无禅定之增上慢,以散乱下劣之心,生虚妄憍慢之解,自谓得一切智而说

  《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凡没有证得三果,或已证得三果但没有证得阿罗汉者,仍有地位应继续修学,名为有学。若已经证得四果,修习圆满无须修学者,名为无学。阿难、罗侯罗和学无学二千人皆得受记,进一步说明佛法平等,但我们应该知道,法华会上,诸阿罗汉等并非是此种身份,不过在我我们愚痴众生演戏尔,观之阿难其实是大心菩萨示现,以夙世因缘示现为佛之侍者。所以,我们学佛不应该轻视任何人,不能随便诽谤高僧大德善知,因为,或许他们之间有佛菩萨示现,也未可知。否则,容易自断慧命,可不慎乎。

\

  《法师品第十》——法师之义有二:一谓法师本义,能信解受持大小乘经典并为人解说佛法妙法者,是名法师;二谓妙法,因一切功德皆由此妙法而生,故此妙法即为奉佛法者之师,此亦名法师。佛在此经中明确告诉我们:“若有能受持妙法华经者,当知佛所使,愍念诸众生。诸有能受持,妙法华经者舍于清净土,愍众故生此。当知如是人,自在所欲生,能于此恶世,广说无上法。”说明,能够如理讲说是经者,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再来人的悲愿。又复说:“我所说诸经,而于此经中,法华最第一”何故?此经即是大乘究竟了义经,一闻之下,信心不逆,即能解脱。法华是大乘经,大乘经即是法华。佛再在此品说:“我所说经典无量千万亿,已说、今说、当说,而于其中此法华经最为难信难解!”大乘经典为什么难信难解?依太虚大师讲,佛为众生说种种差别法,目的都是开示佛之知见,而使我们入于佛之知见。说小乘,其实是为大乘之方便;说世间法,其实是为出世间法之方便。但佛于说法时,初未明言显现,到了说是妙法莲华经时,始得尽情开示,说一乘真实实相,会归于以前所说三乘于一乘佛智之海;并明确表示,但能信受佛所说者而不惊怖,实有大根性才能尽受,非至初地以上,岂能了知佛说妙法乎?故曰难信;因为难信,所以难解。

  《见宝塔品第十一》——多宝佛塔从地涌出,赞叹释迦说是《法华经》。所谓宝塔者、即喻如来藏心。众生心无始以来因无明烦恼所覆障,真心不能显示,今是经于方便品以下开示一乘之真实境,显示于覆障之中显现如来藏性,此即宝塔从地涌出之真实义趣。见宝塔者,谓以吾人本来面目见于如来藏性,即在我人心地开显本具之如来藏性一一但如来藏不因语言文字而得,一切法都显空性,一切空法皆能够显示庄严之相,空其实不碍有,有其实不碍空,两两圆融,是非有非空中道。若人但见诸相非相,法法圆融,则为真能见宝塔,这即是金刚般若大义。

  《提婆达多品第十二》——此品讲了提婆达多蒙佛授记,龙女献珠成佛两件事。提婆者,佛之堂弟,虽从佛出家,然意在学佛之神通,往劫见佛修忍辱行,遂发愿生生世世与佛相值,专害佛生命,以成就其忍辱之行。提婆为违缘之善知识,能使人坚固道心,更胜于顺缘,故我们修学佛道者当视违缘之友为善知识,但观众生都是菩萨,唯我一人是凡夫,哪怕他害我、骂我、欺我、谤我甚至杀我,都是为了我的成就,以此心境,何愁道不成就哉?龙女献宝珠,喻将本来清净之如来藏心,于一刹那间显示出来,显示顿悟成佛之义究竟不虚。

  《劝持品第十三》——持者、受持之意。如受持、读诵、书写、解说、供养、礼拜、恭敬、赞叹等,此品明一乘境中之境、行、果,我们当依佛说弃权奉实,如理修行方不辜负佛之期望。

  《安乐行品第十四》——佛告文殊,后世欲说《法华》,应当安住四法,即身(离权势等十事)、口(离说轻慢赞毁等语)、意(离嫉谄等过,修养自心)、誓愿(发愿令人住是法中,修摄自行)四安乐行。凡能安住于法,则在浊恶末世中,就可远离怖畏,身心安乐。若但知一切法相当体空寂,缘起性空,毕竟无所安、无所乐、无所住、无可行,是名真安乐,若知一切法虽体性空寂,而业用之相不坏不灭,业用虽不坏不灭,然亦无定相可取,此即中道安乐行。

  《从地涌出品第十五》——诸菩萨从地中而升至虚空,故曰从地涌出,此为事相,以显成佛果之庄严。地者、即佛法之一乘实相之境地,也是我们通常听说的佛之果地、觉地。此品中众多菩萨和眷属从地涌出,向多宝佛和释迦如来礼拜,佛告弥勒,此菩萨众皆是佛于娑婆所化而发大心者。其实佛自久远劫来,所化现之菩萨,数量无边,功德亦无边。六万恒河沙树菩萨,都各各有六万恒河沙眷属,其中有四大上首为导师。六万者、即六识心。四导师者: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共四十。此言一一皆具六法之根、尘、识心,若能契合于一乘实相之境,就可以转变成为所谓妙观察智,显现于妙觉果地之中,从而能证住、行、向、地之果。

  《如来寿量品第十六》——如来寿量无量无边,非我们凡夫俗子能够想象。佛有法身、报身、化身之“三身菩提”。《金刚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又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此即是法身佛;始觉与等觉不二不异,究竟圆满常住不灭,庄严非凡,此即是报身佛;依本自愿力,随缘对机度众,示现生灭,缘尽即散,此即是化身佛。其实,佛法法性遍布法界,一真常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了不可得,唯余证之,而佛报身,圆满果觉,不增不减,圆融法界,同样不可以寿命计。报身既圆融法界,云何又有住娑婆与不住娑婆和常在此界与不常在此界之相?这些都是如来报身的神通妙用之机的功能,以及佛之大悲方便秘密之力的显现,不过是随众生根性机缘以为显示,都是为了方便度众而已。所以此品佛说久远劫来早已成佛,但为教化众生,示现灭度,其实是不灭,法尔常在。

  《分别功德品第十七》——分别者、是指闻法者受益的深浅、多少、远近。功者、功行,德者、果德。此处功德专指因得闻如来寿量所发生成就者,因为所闻之法殊胜故,因此能闻之功德亦不可思议。为什么说后世受持读诵、书写、讲说此法华经,会获诸不可思议功德?闻佛寿命长久,如能生一念之信解,为随喜信解,即不复有退转之虑,其功德已超越久远劫修习五波罗密者,一念信解如来三身之力,即是证于法性,能证得法性,所以能胜于行五波罗密之功德。此一念信解非智慧不能信,是真正般若,六度万行中,以般若波罗密智慧为主要,比之其余功德,算数譬喻所不能及。盖深显一念信解者之功德无量无边,所以佛法智慧海,唯信方能入。

  《随喜功德品第十八》——随者、不违反顺从之意,喜者、即受心之所喜爱。此品显心与所闻之佛一实境相顺而非相违。如果不是夙植德本,深具善根的大根机人,谁能信受此妙法华经真实义趣?正是因为此诸人等,因本有法性之德,无漏失故,因此一闻妙法,便现随顺喜悦之相,从而使本有之功德相显现,此为因中之果,因地发愿,福果不虚。

  《法师功德品第十九》——第十品讲法师品,有法法师、人法师两种。此品说的法师,指能真实发心行之人言,就是指后世我们这些受持、读诵、解脱、书写等五事的普通凡夫。前如来寿量及随喜功德等品,皆说佛果之妙德,非等觉菩萨不足以知之。何谓以六根功德能够得闻天下事相?依太虚大师解,六识之根体,早就伏藏于我们内之胜义根,亦名净色根。在外云浮尘根,为扶助胜义根之用,故以净色根为主体,五根都是一样。譬如肉眼为浮尘根,眼之能见为胜义根。因为经力殊胜的加持,能够得眼清净,故眼根之果用亦是殊胜无比,能观万相,其余五者,概与此同。然是诸功德,皆由此妙法华经殊胜之增上力,故能庄严使得清净。但应该注意的是,此清净功德,非楞严所说必先破除五阴而后清净圆通者比,以非由自力修证之所致,纯粹由善持是经之力,而加持所成,其实与密宗三密加持即身成佛之理完全相同,可见,如果能够圆通佛法,确实不会起高下低劣之比,更不会诽谤密宗为外道邪教,污宗喀巴、密勒日巴大师,从而犯下谤法过失。

  《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所谓常者、恒常不变,不轻者、尊重恭敬,常不轻即恒顺爱护和恭敬众生永远不变之义。我们学佛如果能够做到不见众生恶相,但见其皆具佛性,清净功德自然产生。法师及随喜功德等品,都云假如有人能受一句、一偈皆当作佛。而常不轻菩萨却不诵经说法,只管礼拜赞叹恭敬人别人谓皆当作佛,以此能行忍辱、精进等菩萨之行略,自信作佛,信人作佛,终得六根究竟清净功德。本品专明常不轻菩萨故事,既显受持是经一句一偈者,为妙法威力之所加持,能得登地菩萨六根互用之功德;兼显不受持是经或毁谤是经者,现前虽获罪报,终仍因是经之缘力能入于佛道,显示佛道大悲之根本。故佛说:“我于先佛所受持、读诵此经、为人说故,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大势!彼时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嗔恚意轻贱我故,二百亿劫常不值佛,不闻法、不见僧。千劫于阿鼻地狱受大苦恼。毕是罪已,复遇常不轻菩萨,教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从此品中我们当知晓,千万不能随便轻视诽谤他人,其果报不虚,如果无意中诽谤了佛菩萨圣者一定会在千劫时间里到阿鼻地狱受报,尽管今后一定会成佛,但这个代价就太大了。

  《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佛于此品告上行等菩萨大众:“诸佛神力,如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若我以是神力,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为嘱累故说此经功德,犹不能尽。以要言之,如来一切所有之法,如来一切自在神力,如来一切秘要之藏,如来一切甚深之事,皆于此经宣示显说。是故汝等于如来灭后,应一心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如说修行!”佛为什么于天人龙神众前现大神变,劝人持诵是法华经,因为是经既为难信难解之法,欲令流通,必先起信;欲资深信,必赖神通。故如来现出舌、放光、摩顶等妙用,令众知世尊具有广大神通,然后出诚实言,就是为了使众生深信如来宣说成佛实相,使得未信者生信,未解者领解,未行者起行,故曰如来神力。法华宣说,尽显成佛秘密,故真信法华,即是真信大乘经典,现在有些人不承认大乘经典为佛说,也不相信大乘经典所说义理,故说他们是增上慢人一点也不冤枉。

  《嘱累品第二十二》——嘱、咐嘱,累、重叠之义,谓一而再再而三地嘱咐。此品是释尊以无等悲心云以此实相妙法咐嘱菩萨希望诸菩萨荷担如来家业。释尊又大智慧,此品还开示、若遇根性未熟之众生,不能信此妙法华经者,可以为他们说其余有深义之经法,以调伏其心,令生法喜。凡是大乘方广经典,或小乘经典,或人天等善法都是可以说的,目的只是为了众生起正信。因为诸佛菩萨慈悲,一称南无佛皆以成佛道,佛不舍弃任何众生。所以学习此品,当信受佛语,勇敢地承担佛的咐嘱,以智慧、慈悲善巧说法,才是报佛大恩。

  《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药王者、能够治病之功用为药,有大威德自在之势力为王。菩萨凭借悲愿度生,愿以自己的身体化为药树,使听其名字、闻其气味者,皆能疗疾。有此本愿,故为药王。佛说燃手指身体供佛,就是告诉我们应舍身,我人最难断的就是身见,身见断则我见断,我所有见断,而一切烦恼都会断除,所以能断烦恼才是学佛的根本。此品佛连用了好几个第一最后总结说:“一切诸经法中最为第一。如佛为诸法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说明经德胜妙,不可思议,此法华经能令众生离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缚,我们众生应该信受。佛又说:“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不复为贪欲所恼,亦复不为嗔恚、愚痴所恼,亦复不为憍慢、嫉妒诸垢所恼;得菩萨神通,无生法忍。得是忍已,眼根清净,以是清净眼根见七百万二千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如来。”此女人者,不是别人,正是我们凡俗愚痴之人,因为愚痴、嗔恚和贪欲,不能像大丈夫那样以无畏勇气度生死海洋,我们都是女人。这里世尊为我们指出了一条最稳妥的成就大道“命终往生安乐世界”。所以,我们能够以智慧和悲心念南无阿弥陀佛,也可以说是学习受持法华。

  《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妙音菩萨于过去世中,在雷音王佛所,曾以无量妙乐供养于佛,故得此妙音之微妙身。此菩萨神力无限,能现种种身而说妙法,能演无量之妙音声,故名妙音。此品说明远方菩萨来至本土,密化众生事迹,可见菩萨倒驾慈航来度化我们是经常的事,我们不一定知道,但不代表菩萨不度化,这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妙音菩萨不离东方国土、而示现本土,也说明三昧所起之功用,因为三昧,所以才能有甚深智慧,能由根本智信解入证一乘实相之理,以后得智明了十法界一切因果。所谓三昧者、正定之称谓,因此,我们学佛不应该舍弃三昧正定,专一味在语言文字上做功夫。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此品显示诸佛菩萨无尽大悲,专门为救助未发心持是经之众生而说。因众生烦恼不尽、遭遇灾难,受诸苦恼,不能得以受持是经,若以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摄受,则可仗佛力,免苦难,终究获得持受是妙法华经。本品所称观世音,与楞严不同。楞严指因行而言,以闻思修耳根圆通,能返闻以闻于自性,则能闻之心,所闻之境悉皆销落,心得自在,故楞严为就因行而名观世音。本品所称观世音,纯粹以果德言之,系以“音”字代表一切众生烦恼、灾难苦痛之声与呼号求救之声,菩萨以无等大悲愿力,普遍平等心,观察众生苦恼,遇有称其名而求济度者,菩萨以大悲之智观照一切,即施救度,是显示佛菩萨利他之妙用。故楞严观世音一切诸佛菩萨都是,本品观世音为就果德而名观世音,独擅此果德之名。故我们能真心诚念相信观世音菩萨,菩萨决定会管我们的事,没有不理睬的道理。是故“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何以名之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能观世间音者,本为不可思议、不可测度之微妙性体,此体性人皆有之,以此微妙性体能持音故,故名妙音。而能观众音声而施救济必须还有大神通,此非究竟觉悟者不可为,故名观世音。又众生佛性本来平等清净,所以能观之妙音及所观求救之音悉清净故,故名梵音。又此音使求救者当机能够获益,及时解脱,如海能受而遍容,如潮有泛而应时,故曰海潮音。因此我们常念观世音即是念自性之音,超出世间一切音之殊胜音,是故须常敬念此观世音。 普门者、以菩萨现身遍于各趣,应机施教、广说诸法,非专用一门,故云普门。应以何法度脱者即为宣说何法,所以从此品我们当知,佛法广大,不可思议,法法圆融,无有高下,能够对机就好,这是我们学习普门品以后应该知道的。

  《陀罗尼品第二十六》——陀罗尼,梵语,又云总持,能总持一切义。以不思议之念慧为体,能以少文少义摄多文多义,功力殊胜。咒者、即总持之一字、一句皆离思绝议,超过数量,故又曰密咒。密法以陀罗尼种子字为修持根本,正说明佛法广大不可思议,陀罗尼神奇不可思议。诸经之王的法华经专门用一品说陀罗尼,用咒密护经义流传,应该给我们学佛人带来启发。诸陀罗尼神咒,虽为护持受经者无灾无难而说,但它们都是诸佛所说真言,故当机之众得闻这些密咒,即得立证无生法忍,而登于初地。所以密宗即身成就完全不是虚妄的事,于经有据。

  《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妙庄严王、即释迦牟尼世尊时华德菩萨,夙具善根,但有一世著于邪见,几乎不能复闻佛法。依靠其王夫人及二王子善知识胜缘之力,得以往听法华,重识本心,舍弃外道,重住正见。本品叙此华德菩萨事,既显善知识之助缘力,亦显是法华经不思议之力量。

  《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此品为我们人间流传法华经的最后一品。普贤问世尊:如来灭后,云何能得《法华》?佛告成就为佛护念、植众德本、入正定聚、发救众生之心四法,当得《法华》。普贤白佛:凡持此经者,必得守护。能劝发之人,为普贤菩萨。何谓普贤?周遍含容为普,德慧妙善曰贤。此普贤菩萨,以法界为身,无地、无时、无事不可示现,故无定相,无方所。凡修等同法界之一切菩萨行者,都是行的普贤之行,故普贤菩萨无自他之相可得。凡十方三世一切菩萨,皆为普贤菩萨之分身,故普贤菩萨亦无去来之相可得。依太虚大师言,有果前普贤,即一切修因未满、上求佛果之菩萨行者。有果后普贤,即一切因圆果满、下化众生之菩萨行者。为明发心者、及劝人发心者,必皆具有普贤之德,方能受持是经,即方能流通是经,故有此品。我们学习佛法,应感念如来出世一大因缘,本为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感念佛与众生原为同体,众生不觉仍有生死,当从自心起大悲念及诸方便,怀怜悯之心,发深宏大愿,荷担如来家业,教化有缘众生,说一切法,救一切苦。更知无有一法可说,亦实无有众生得灭度。我们这个度众生之心一发则永发,亦无发而无不发,是为发救一切众生之心。如是修行,即为得是法华经真义。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