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栖霞山舍利塔:建于隋代被“会昌法难”所毁,南唐时又用石材重建

发布时间:2023-08-19 04:05:33作者:大众学佛网
栖霞山舍利塔:建于隋代被“会昌法难”所毁,南唐时又用石材重建

栖霞山由三山二涧组成。中峰最高,海拔284.7米,称凤翔峰,因曾有三茅宫庙宇一座,故又称三茅峰。

南齐永明元年(483年),隐士明僧绍舍宅为寺,称"栖霞精舍",后成为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

舍利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原为木质结构塔,后毁于唐武宗会昌年间。现存之塔系南唐时高越、林仁肇建造。

舍利塔用白石砌成,五层八面,高约18米。塔外壁上刻有浮雕,形象生动姿态传神。塔基上刻着释迦牟尼出家修道的故事,依次是托胎、诞生、出游、苦行、坐禅、说法、降魔、涅槃。

塔高18.04米。塔基上浮雕海石榴、鱼、龙、凤、花卉等图案;塔身刻有高浮雕天王像、普贤骑象图和文殊菩萨像,还刻有“匠人徐知谦”等题名。

塔檐下雕飞天、乐天、供养人等像。第二层以上每面都刻两个圆拱形龛,均内雕一尊跏趺坐佛,共计64尊,雕刻精细,甚为生动。

栖霞寺舍利塔是长江以南最古老的石塔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舍利塔。

宝塔图像严谨自然,形象生动,雕刻十分精致,构图颇有中国画的风格,为中国五代时期佛教艺术的杰作。历经千年风雨,虽有部分石檐毁坠,仍巍然屹立,成为金陵佛气极盛的见证。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