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解深密经白话文:源流

发布时间:2020-03-10 15:49:27作者:大众学佛网

源流

北魏菩提留支译出《深密解脱经》後,曾广开法会,集缁俗名流对经文大意乃至章句进行反复研讨,这是中国佛学界《深密》研究的开始。真谛和求那跋陀罗都只译出了《深密》中的一部分,他们未窥经典之全貌,更不了解《深密》的严密学理系统,因此他们的翻译工作未能对《深密》研究造成真正的影响。

\

从印度的情况来看,《解深密经》则的确肇端了大乘唯识学之自觉与建构。无著在其《摄大乘论》中引用了「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暴流」这一著名偈颂,借以证成第八识即阿赖耶识的存在。该偈颂出自《解深密经》之(心意识相品),这说明在早期的唯识学体系建构中,《解深密经》为无著的学理自觉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

我们知道,阿赖耶识的成立不仅是唯识全部观念的出发点,而且也是唯识思想成熟的标志。而《解深密经》中的种子识、阿陀那识能贮藏一切生命活动的潜能,能维持世俗生命的经验同一性,能引导生命由存在的此一周期向彼一周期流转,所以它事实上和无著的「第八识」没有任何差别。从印度大乘佛教理念发展的整个趋势来看《解深密经》第一次规范化、结构化地成立了深层心识的概念,从而把佛学思维由对存在的破斥引向对存在的「存在性」之认知。这样《解深密经》不仅为唯识佛学提供了最根本的思考方向,而且也为它发掘出了最深层的生命现象,这就为唯识学理的一切展开准备了最深厚的基础。

玄奘学宗护法,上通无著、世亲,得唯识之真传,在他的提倡和启动下,随著《解深密经》的重新翻译,中土遂兴起《深密》研究的高潮,出现了一大批注疏著作,《解深密经》的深刻意蕴获得佛学界前所未有的广泛而深切的体认。

据竟无居士的统计,唐代之《深密》专门注疏著作计有:令因,疏十一卷:玄范,疏十卷:元晓,疏三卷:憬兴,疏若干卷:圆测,疏十卷。

以上诸疏中,现存仅圆测疏一种。测疏广徵博引,於大小乘比类发明,为《深密》研究及唯识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实为法苑至宝。然而他的著作由於枝蔓太多,有时过於游离,极不利於初学。

此外,《瑜伽师地论》引了《深密》全经,故凡唐代《瑜伽》的注家,也必同时注《深密》。从古代经典目录中可以看到的《瑜伽》注疏著作计有以下十八种,它们是:窥基,钞十六卷:遁伦,记二十四卷:真空,疏二十五卷:文备,疏十三卷:慧景,疏三十六卷;元晓,中实论四卷:义荣,林章五卷;本立,钞六卷:智周,疏四十卷:太贤,纂要三卷:神泰,羽足五卷:道峰,决择补缺钞五卷:行达,料简一卷:憬兴,料简三十六卷:胜庄,疏十二卷:真兴,文义次第二卷,略饮二卷:信行,音义四卷;亡名,义决一卷。

以上诸种注疏中,今惟存窥基钞、遁伦记二种。可是,《瑜伽师地论》引《解深密经》在第七十五卷以後,而窥基的注疏则自第六十七以下即佚之,因此真正依附《瑜伽师地论》得以保存的《深密》注疏事实上只有遁伦的《伦记》这一种。

《伦记》主要记录慧景、文备、窥基、神泰等人的观点,间或夹以遁伦自己的看法,在有一些地方,《伦记》还保存了玄奘的一些「口义」。景、备、基、泰诸人皆亲承玄奘门下,遥承护法一叶,所以他们对《深密》的注释是可反映唯识宗人的基本观念。

宋以後,唯识学衰落,《解深密经》注释传统也随之一蹶不振。直至清季民初,著名佛学大师欧阳竞无居士始发愤整理唯识学,他说:「三时教尊深密,六经此为第一。」认为《解深密经》是全部唯识学典籍中最为重要的一部,《深密》所传达的「第三期教法」更是全部教法传统中最圆满的真理陈说方式。同时他有鉴於《深密》研究百废待兴的这样一个局面,遂决择於圆测《疏》、遁伦《记》之间,博取诸家之说,成立注释《解深密经》的系统,这就成了金陵刻经处印行的《解深密经注》,经文序品中历代无人注释,竟无居士又取印度论师亲光之《佛地经论》中相关章节以足之。竟无居士编成的这个会释本虽本述作,少有创意,但他的草创之功实大有利於《解深密经》的阅读、研究和弘扬!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