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佛教公众形象的思想内涵
发布时间:2019-12-14 14:35:19作者:大众学佛网关键词:佛教公众形象内涵
内容摘要:佛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资源。其弘法利生中关于修身、自然、伦理、自律、处世等是佛教确立社会公众形象中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都可以起到积极得作用。建立中国佛教普度众生、施善祛恶、受到社会普遍欢迎的公众形象是我们教学两界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佛教教义中深厚的思想文化内涵,对世界各地区的社会文化生活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发掘佛教宝贵的思想资源,对于促进社会和平安定,对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时保持互谅和睦,在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时圆融会通,做到对待不同价值观念和信仰观念时的彼此宽容和相互尊重,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佛教思想是当代社会文明建设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且代有传承,生生不息。其博大宏赡、系统致密的理论主张,浸润着人们的心灵。当代中国佛教公众形象的思想内涵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仅扼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如次:
一、丰富而深刻的修身理论与实践
作为外来的文化系统,佛教在长期中国化的进程中,不仅形成了完整的修身理论,展示了广阔的理论空间,同时又构成了一整套独特的修身方式,对中国历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以及社会大众的文化心理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成为知行兼备、定慧双运的实践和体验。其修身理论是以修“心”为出发点的,一切修行方法都要落到对治“妄心”上。“心常调畅第一安乐”(《实相般若波罗蜜经》),认为人如果心平气和,就如傍临一泓清泉,自然会觉得身心清爽,从而知妄除幻。修身要修心,即不断修悟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和看法,这反映的是佛教对于人的基本认识。其对治妄心的实证,把人的思维推向了极为精巧的阶段,对人的理念、思辩、心理探究的贡献难以估量。在物质主义至上观念日益凸显的今天,面对纷扰的现实世界,如何化解内心冲突、祛除烦忧、培养健全的人格,佛教反省自心、反观内照、探索对治妄心形态的思维方式可以给我们有益的启示,这也正是佛教独特的意蕴所在。近几年来,中国佛教的许多寺庙都紧密结合当代社会人心浮躁、心理疾患层出不穷的现实,举办了许多有益于佛教公众社会文化活动。例如,广东从2004年起,组织省内10个市的18个重点寺院开展了以“传承禅宗优秀文化,共建和谐美好社会”为主题的广东禅宗历史文化长廊系列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历时达8个月之久,为建立广东佛教公众形象做出了积极的尝试,此外,许多佛寺都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夏令营活动,如深圳的弘法寺以“善用其心,善待一切”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吸引了社会各界四百多位青年俊杰参加了此项活动。其间交流思想,教学两界共同开展心灵对话。笔者巧遇机缘,参加了其中一次活动,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另外,河北的柏林寺,也开展了此项活动,有广泛的社会影响。这些活动都为建立佛教良好的公众形象做出了表率。
二、万物融摄,众生平等的自然观
佛教的生态环保理论不仅是完整系统的,而且有着十分丰富的生态实践。佛教自然观的理论基础是缘起论,即一切现象形态都是由因缘合和而成的,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切因缘法,此生故彼生,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相互融合、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即融摄一切,人们如果伤及自然界中的生命和一切事物,最终都会伤及自身。所以佛教教义中的不杀生就体现了尊重生命的精神,这与我们今天提倡保护环境、尊崇自然、保持生态平衡的主张不谋而合,与当代环境保护学说中的系统性理论、整体论学说是一致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佛教自然观指导下的实践效果,既有历史的贡献,还有现实的示范性作用。华夏大地,几乎所有的佛教文化场所,都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都是环境优雅、景色怡人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这是千百年来,佛教四众精心呵护的结果,这既是对佛教独有的生命理念及其自然观最有说服力的诠解,也是佛教生态实践的最好证明。
三、对人生伦理的价值判断
对于现实社会有一整套“俗谛”的理论,论出世“真谛”并无碍于理性面对客观的人生和社会。佛教面对现实世界,仍有其系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只是更具理想信念,更超然于物外。佛家伦理的突出特点在于:把人生伦理的善恶与业力果报、因果轮回学说紧密结合,以业报、轮回来阐发伦理,以达到施善行、除恶业、断轮回的清澄之境。其中蕴涵着更为广阔的伦理观念,诸如“三世两重”因果,具有当代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人际伦理意义,有代际即前代、当代、后代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从而把人际伦理纳入到一个极为宽广的时空坐标中来加以审视。可见佛教不仅要求协调和处理好人际关系,还要求代际公平,当代人不能以资源、环境的破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要给后代一个平等发展的空间。佛教主张一切生灵的平等,把道德关怀的对象从社会延伸到自然领域,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人与自然界的生灵和谐相处。在关注生命、珍惜生命的同时形成了伦理的价值判断,这对当代伦理建设无疑具有可资借鉴的认识价值。
四、自我完善的行为自律与实践
自律是佛教经典“三藏”中“律藏”学说中的组成部分。佛陀制定的各种戒律,不仅使自律成为佛教戒、定、慧“三学”中的戒学理论,而且是全体佛教信众行为的律条,是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因此,佛门的行为自律,是把完整的学说与人生具体的实践结合在一起的,成为信者必持的宗教实践。
佛律为出家人制定了一整套完整的道德行为规范,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分别从行为(身)、言论(口)、思想(意)三个方面进行了规范,从基本教理到衣食坐卧都有详备的规定以及对犯者相应的处罚。这种严格的制约,对于世俗的社会和人生无疑是矗立了一面理性主义的大旗。四律(《十诵》、《四方》、《僧祗》、《五分》)表明了人对于自身所具有的改造、约束和完善的本质力量,这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份厚重的文化遗产。如淫戒、杀戒、盗戒、妄语戒,是佛家四条根本大戒,以后制订的一切戒律,都是由此发展而来的,如果违反了这些戒律,就会被逐出佛门。汉传大乘佛教,还形成了专门以精研和传持戒律的宗派——律宗。佛教的行为自律,虽是建立在宗教的道德准则上的,同时也符合现实社会中人们扬善惩恶的愿望,四大戒也同样是社会伦理道德中对人的最基本的要求。
五、为人处世与交际往来
在为人处事、交际往来上,佛家的观念大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世俗社会的往来,二是佛教内部各僧团、寺院、教派乃至不同国家佛教机构之间的联络。其特点在于:佛教的交际观念,首先是建立在否定等级贵贱思想基础之上的,主张人皆平等,鲜有君臣等级、礼法刑治的主张,从而更能深谙世事、体察人心。在与人相处方面,《佛所行赞?卷一》中从各方面显示了佛陀的为人之道。主张以慈悲心对一切人,即使在与自己有怨仇的人相处时也要“以德降怨敌”,即以德报怨,用道德感化人。而且要“软语而教敕,矜施以财物”,度化人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要以物质利益去引诱。要做到“成人饶益事,遭难不遗弃”,从而进入“捐弃世荣利,进步随我来”的境地。佛门善于将义理寓于人情之中,引导人们摆脱世俗名利的约束,走向清澄,这种理趣往往体现出精巧、细致的特征。在处世上,面对世事的纷扰,人们对功名利禄、酒色财气的追逐,佛家选取了“舍”与“施”的态度,“钱财非常宝,宜应速施为”,“世利皆有尽,圣利永无穷”,“唯念贪嫉苦,慈心欲令安”。(《佛所行赞·卷三》)认为金钱、财富应当尽快地产生效益,为社会服务。人们所追求物质的利益,会随着生命的逝去而消失,而对精神价值的追寻却会代有传承。
总之,佛教慈悲喜舍、普渡众生的教义和情怀,在千百的流传和演变中,已经成为民族精神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当代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宝贵文化遗产。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对于我们妥善解决环境污染、能源紧张、贫富差距、地区争端和教派冲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都具有积极意义。佛教平等无际、扬善止恶的基本思想,反映了全人类一切善良人们的普遍愿望,对于协调不同信仰、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方面人们的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都是有益的思想资源。进一步挖掘佛家丰富的文化资源,开掘佛教公众形象有价值的思想内涵和践行方式,有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以此为主题,把“人间佛教”的思想融汇其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有价值的思路,是应当引起高度关注的佛教文化形象,同时也可以为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贡献,是把理论和实践、现实和未来紧密结合的思想理念,也是我们应该共同践行的佛教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