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一颗容人之心,人生之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发布时间:2023-10-20 04:02:24作者:大众学佛网
明代学者薛瑄说过:“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其意即是说,待人处事当以宽容为上。荷兰哲学家斯宾诺沙也说过类似的话:“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征服。”宽容是心与心之间的理解与体谅,理解和体谅可以达成心与心的沟通。
古人云:“江海所以能为百川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有容乃大”。宽容是心灵上的一种默契和认知,宽容是心胸的宽阔,只有宽厚才可以容纳他人,只有厚重才可以承载事物。正谓“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
《菜根谭》中说: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恩泽要流得久,使人有不匮之思。生活中,一个心胸狭窄的人,凡事都跟人斤斤计较,如此必然招致他人不满。
人生在世,宽以待人,善以待人,多做好事,遗爱人间必为后人怀念,所谓“人死留名,豹死留皮”,爱心永在,善举永存。而恩泽要遗惠长远,则应该多做在人心和社会上长久留存的善举。只有为别人多想,心底无私,眼界才会广阔,胸怀才能宽厚。
朱熹《近思录集注》曰:“心大则百物相通,心小则百物相病。”拥有这种豁达的心态你便拥有了快乐的人生。其实这很简单,无非是遇事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不计较;遇人则能宽容,善爱人,平等相待。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走出困苦不堪的心灵,你会发现处处有怡人风光,处处有鸟语花香,另一个迥然不同的世界在等着你精彩的“演出”!
《孔子家语·颜回》曰:“不忘久德,不思久怨。”道不可以忘,怨不可以记。这样,情绪经常保留在积极层面,你心的器量便是海量,能真正走向宽容的境界。心胸广阔,器量宏大,宽容厚道,不苛责于人,乐于成人之美。这种宽广的胸怀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首先就表现为对他人的理解、体谅和宽容。《论语》说:宽则得众。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强求诸己,认为遇到人己矛盾或受到他人非礼的待遇时,首先不要抱怨、指责别人,而应反躬内省、检讨自己是否做到尽善尽美、仁至义尽。
清代学者张潮有一句话:“律己宜带秋风,处事宜带春风。”让我们多一些长远的眼光,少一些狭隘的想法;多一些磅礴大气,少一些小肚鸡肠;多一些理解、宽容,少一些埋怨,这才是现代有为之人所必备的气质和胸怀。
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从现实来看,宽容大度不仅是良好的品质,也是成就事业的根本保证。要想成就事业,首先得宽以待人,以敌视的眼光看人,心胸狭隘处处提防,必然会使自己陷于忧郁和痛苦之中。一个人宽宏大量、与人为善、宽厚待人,能主动替别人着想、关心帮助别人,那么他定能讨人喜欢,被人接纳,受人尊敬,因而他就具有更多的成就事业的机会和资本。
人们往往把宽广的胸怀比做大海,能广纳百川之细流,也不拒暴雨和冰雹。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帮助,就应该在平时待人以宽。
也就是说,做到相容能接纳、团结更多的人,在顺利的时候共同奋斗,在困难时患难与共,进而增强成就事业的力量,创造更多成就事业的机会。反之,心胸狭隘、处处斤斤计较,则会使人疏远,削弱合作力量,给成就事业增强阻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容是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一个方法。宽容是坦然释怀,所谓“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一个人一旦放下那些不愉的事,宽容他人,人的生活就会活得更有意义。
在生活中,我们要养成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做人做事的习惯。以自己为标尺,设身处地想想自己的言行举止能否为他人所接受,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想想别人的感受,宽容还需不断反省自己,提升自己。
宽厚的胸怀像大地一样能够接纳、容受万物,有此胸怀,就能对人给予积极评价,突出其肯定价值,忽略其否定价值,不念旧恶,不记人过。孔子说:“不念旧恶,怨是用希。不要对别人有负于自己的事情耿耿于怀,而应宽洪大量。易言之,不要是人觉得有负于你。
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是建立在宽容的基础之上。以宽待人,人们彼此之间才能感情融洽、和睦相处。俗话说:天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缺点与不足,倘若不能宽容他人的弱点和缺点,人与人之间就无法正常交往。水至法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宽容不会失去什么,相反,却会以此得人心。
在生活中,谁不渴望友谊呢?谁不需要他人的帮助呢?一个人若想在人际交往中获得好人缘,就要以宽仁为怀,以大局为重。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一个人是没有短处的,宽以容人,厚以载物。只要你拥有一颗容人之心,人生之路就会越走越宽广,到处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