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高原:阿底峡圆寂之地——聂当卓玛拉康
发布时间:2023-10-16 04:05:26作者:大众学佛网作者:白玉芬
编辑:李孝军
从拉萨往西南行驶经过堆龙德庆县——曲水县聂当乡境内,便到了聂当卓玛(1)拉康。由于殿内供奉21度母(藏语“卓玛”,故称为卓玛拉康)。初为噶当派,后来为格鲁派。
聂当卓玛拉康(热堆寺(2)的一个佛堂)位于拉萨曲水县聂当乡德吉村。始建于公元11世纪,由阿底峡大师的弟子释迎旺久创建,是为了纪念阿底峡大师。该拉康现在属于热堆寺的一个拉康。
卓玛拉康俗称聂唐寺,因为主供阿底峡生前随身供奉的本尊度母铜像(卓玛像),后来寺名称为“卓玛拉康”又名聂当度母殿,今天的度母殿,是20世纪30年代,由热振活佛主持重新修建的,最初的殿堂,已经不复存在,其建筑也无法考证。
阿底峡大师他不仅仅是一位佛学大师,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他的绘画作品很多,最珍贵的是用他的鼻血绘制的两幅唐卡(3):一幅保存在热振寺;一幅保存在卓玛拉康内古蚌拉康的一尊高68厘米的阿底峡的自塑像内。
公元1054年 9月8日阿底峡圆寂于卓玛拉康。圆寂后骨灰供奉在卓玛拉康对面约1公里处拉康灵塔内。在1978年,我国政府应孟加拉国(4)政府的要求,将阿底峡部分骨灰送回孟加拉国,在他的的故地达卡举行了隆重的安放仪式。
阿底峡大师一生著有佛法显密论著55种,其中显教论著31种;密宗论著24种;《医头术》医学理论及与那措译师等人翻译了《配方甘露达雅干》医学名著等。
阿底峡大师看见雅鲁藏布(江)洪水泛滥,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灾难,积极大力协助山南贡嘎县杰德秀地,修建了一座防洪堤坝,这座水坝至今还存在。
公元1055年,阿底峡的弟子仲敦巴在聂当卓玛拉康主持了悼念阿底峡大师圆寂一周年纪念活动,并集资修建了古朋寺来纪念大师。
卓玛拉康内保存着阿底峡大师生前用过的法螺、化缘的钵以及随他一生的白檀香木塔。该寺还保留了数量较多的吐蕃写经(5)。价值非常高的文献,此吐蕃写经,是本人在市文物局工作时,对卓玛拉康进行调研时发现的珍贵资料。
【注释】
(1)卓玛:这里指的是藏传佛教为观世音的化身,他可以化为21位救度母,均为女性化身的菩萨,藏语称为“卓玛”。21尊救度母身体的颜色不一样,有蓝色、金色、红色、绿色、黑色、白色等等。最受藏族人喜爱的是白度母和绿度母。
(2)热堆寺:位于拉萨曲水县聂当乡热堆村。公元1205年由汉族高僧秦热娃创立的前藏六大寺院之一,热堆寺属下有:聂当卓玛拉康、贡布拉康、江寺(江贡觉)、仁钦林日追。
(3)唐卡:源于藏语的译音,简言之就是一种卷轴画。起源于公元7世纪吐蕃松赞干布时期。是藏传佛教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唐卡的质地主要有:绘制唐卡、织绣唐卡两大类。
所采用的颜料多为天然矿物质研磨而成,色彩鲜明,经久不易褪色。用颜料绘画在画布(棉布面、绢面、纸面)上直接绘制的,可分为:彩唐、金唐、黑唐、朱红唐、描金唐卡等。(4)孟加拉国:全称为“孟加拉人民共和国”,简称孟加拉国,属于南亚国家,位于孟加拉湾之北,它的东南一小部分与缅甸接壤,东、西、北三面与印度毗连。孟加拉族是南亚次大陆古老民族之一。孟加拉地区最早居住的是亚澳人。公元1757年,孟加拉国沦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1947年印巴分治后,归属巴基斯坦,被称为东巴基斯坦。1971年,脱离巴基斯坦而独立。
(4)写经:顾名思义,用手抄写的经书。
作者简介
白玉芬,女,汉,藏二代,生于西藏那曲。
幼时随父母由西藏派驻甘肃、青海等地生活。1975年下乡当知青,1978年考入拉萨师范及湖南师范,1982年大学毕业。
先后于拉萨市七中,拉萨市文化局、拉萨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等单位工作,曾任西藏收藏家协会理事、《西藏收藏》杂志副总编等,2015年退休。
在藏工作几十年中,长期从事西藏历史、文化、民俗、宗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编写了大量学术文章。在藏工作40年,游历了西藏所有县,寺庙,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考察调研,期间偶尔受西藏大学邀请授课研究生班,对西藏历史文化,宗教民俗,有较全面的了解。
已经出版的书籍:《拉萨千年沧桑史话》《拾梦青藏高原苏毗(孙波)女儿国》《西藏名胜古迹深度旅游系列指南(拉萨寺庙、名胜、古迹旅游指南)。
正在编写的书籍:《雪域高原情(藏二代知青)》《西藏寺庙志(七地一市,拉萨寺庙志》已完稿《西藏名胜古迹深度旅游系列指南(阿里、林芝、那曲)出版》《探访象雄王国(羊同)》。
“文旅演艺”——原创文化旅游演艺领域优质图文内容,图文并茂,可以阅读,可以语音收听,欢迎关注,转发,投稿,商务合作请私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