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灵台有真禅(图文)

发布时间:2023-07-07 04:18:17作者:大众学佛网

灵台有真禅

灵台有真禅(图片来源:资料库)

  灵台参禅,选择在这样一个褥热难当夏季结伴而行,显然是不适宜的,但这个决定由来已久,我不可能因为暑热未消而一直耽搁下去。游山玩水,固然是我的喜好。但此行去的目的倘仅在于此,就不会这样的行色和格局。我一路上只是保持沉默,看行道树靠前来又往后赶去,田园、村落似一幅幅淡定水墨山水画卷,如岁月轻盈的脚步,擦着车弦悄然而过,没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一个方向。丰田车攒足了马力疾驶在黑亮的柏油路上,没让我过多地发挥想象,灵台山就与我们越来越接近了。    上山新修的水泥路,极为曲折陡险,仅可通行小车,是灵台的僧徒历尽万苦千辛筹建的,其中有当地善男信女捐出的不少物力。路修好了的确方便了我等乘车前来观瞻的游客,但一路上我还是见着了许多步行前往朝拜的人。显然,若没有当地热心百姓鼎力支持,灵台山就不可能这样喧闹忙碌;若没有满明住持苦心经营,灵台山也绝没有如此美丽动人。水是山的精灵,是山的眼睛,有水山就活,有泉山就秀。长潭河一如往日清新秀丽,氤氲着迷人的雾气。山路两旁的青山和水田披挂着轻纱般的薄雾相对而出,打开车窗,让凉爽的风灌进来,甜丝丝、润滋滋的,这山里的风毕竟不同,不由得一阵阵产生对自然和生命的感动。    上得山来肯定不能放过山门前的那一池碧水,可别以为它像表面一样平静,水深处可藏有玄机?

幽幽碧碧,暗潜禅机。刘禹锡说: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来自大山腹地的纯净山泉汇聚而成的一弘清水,虽望不见它翻腾喷涌,听不见它轰然有声,但水里不含一丝儿杂质,清澈透亮,阳光静静地洒播在水面温暖着池水。一条新塑的金黄色的巨大长龙盘桓于水面张牙舞爪欲腾云而去,游人可以从龙嘴进入龙腹中探幽寻趣,龙头旁放置一幅被风雨和阳光退了色的招揽游客合影的广告招牌。显然这一池水太小太浅了,但龙却好像一点也不在乎。    拾着如琴键般的石级而上,仿若踏响了一曲古乐向灵台历史纵深处探询。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这在静寂中响起、又在静寂中消失的钟声,传达出来的是永恒的静,使静谧的禅世界变得更空灵、更悠远。抬头望,照例是庙宇层层叠叠,斗拱飞檐,雕甍画椽,而寺庙里供奉的菩萨虽形态功能各异,却虽不失庄严凝重,使人紧张而不敢大声呼吸。于是小声地问自己,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本来平平淡淡的山水变得如此巨大魅力,使原本供人遮蔽风雨的建筑产生了无限神秘。显然这些建筑成了佛教的代表,是信仰的中心,是信徒心灵寄托所在。神明本身就是生活的产物,它能在社会中扎下根来,并且给人心灵予安慰和精神寄托,真是不简单。    但寺庙不仅仅是信仰的道场,灵台山众多的寺庙因修筑在僻静的山林间,水光山色,景致怡人,大批游客纷至沓来,藉以远离尘嚣,涤尘静虑,享受山居之乐。花花绿绿的裙子在寺院里打转,并且还得意地与菩萨们合影,僧尼们却还仍然是一袭长衣裹腿,吃斋念佛,仍是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但主持满明法师却用起了手机,而且还通过网络与世界各地的佛徒们交流,偶尔自己也驾车去云游,岂不快哉。有能改变的,也有不能改变的,百事不一,抱元守一,参禅悟道还是要恪守些根本与永恒的。当然,我们还应当感谢历史,感谢灵台山中那些动人的千年不朽的种种流传,要不然在游览的时候就会多了好些寂寞。    前山喧攘,后山幽寂,古道中依稀可辨千年面孔。人迹罕至处,古木成荫,生机盎然。且行且走,观云、望山、听风,山川与草木、四肢和灵魂,一切都在抬升,思想渐入深处。万物皆为禅,又都不尽禅,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禅机看不见道不明,我心即佛,惟有真心去体验。身处灵台,窥谷忘返,宠辱皆忘。我为何到此?寂然的一切使我欲泪。顿悟为禅,渐悟亦为禅,美好的事物自然相犀,悟不透的是世态炎凉。还是沿着荆棘丛生的路返回,给自己一个真实顺畅的呼吸,做生活的主人吧。(王宜峻/ 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