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善缘·惜缘
发布时间:2023-04-16 09:22:35作者:大众学佛网我国传统的命理学和位理学认为世间万物皆因因缘合和而生,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说这个生命不只这一生,有前生;不只是这一世的前生,还有很多很多的前生。生命的元神是不灭的,好象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绳子,把人及与其有缘的人与事牢牢地拴在一起。
人是随缘来到世上的,家人、亲戚、朋友、师生、熟人等等,人和人在社会网中建立起的各种关系,这都是缘。此生总是遇到好人好事,总能有人帮助,这是善缘,这个善缘是过去结下的,说明这个人过去种下了善因,所以有善的果。遇到不顺的时候,也可能是因为自己前世欠下的债,只是在轮回中,忘记了自己曾经做下的过错,这时不要把原因都推到外界或抱怨自己运气不好,想着逃避,要懂得以善来化解这个怨结。 缘使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恩怨得以回报。基于这个原因,做人绝对不能再违背因果的道理,所以要懂得知恩、报恩、有善念和慈悲心。这些事情和道理,史料中记载的很多,古来凡相信因果的人,就会自觉主动的去做一个行善积德之人;不相信因果的人,把“生前、身后都是一个生命的延续”当作荒谬,所以就敢放纵贪欲、为所欲为而不计后果。仔细观察和感应,因果就在日常生活中。 传统儒、释、道文化皆从因缘、因果关系来探讨人生意义和归宿问题,从道德的层面来分析“缘”的性质,非常深刻。善缘的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修道之缘,道家称为“道缘”,佛家称为“法缘”,指因对“道”、“佛”的信仰而发生的缘份;二是广结善缘,佛家讲的“大慈大悲”不仅针对“有缘”,也包括无缘,慈悲心遍及一切众生,道家讲“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皆指劝善,济世救人,造成众多的善缘,以为将来得度的因缘;三是泛指好的缘份,多做善事,多帮助别人,这样的结果都是结善缘。 修道之缘是人向道、向善,证悟真理的圣洁之缘。如在中国古代,诸子百家几乎都讲“道”,老子《道德经》开篇就谈到“道”;佛家讲普度,所谓“佛者,觉也”,因为人人都具有佛性,但达到觉者的标准要通过个人的努力。道缘重是说:这个人的善根较厚,心地较为善良淳厚,这样的人,会很容易接受佛道思想,并很快能发心修炼。比如有的人一听说佛家因果事,便会相信且爱听;但也有些人,不信也不爱听。在信道的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缘份,彼此因为共同的信仰而有了更多共同的语言和心灵的契合。 人一旦走上了修炼之路,凭着坚定的信念就能坚修到底,并能够按照佛道慈悲济世的精神与人广结善缘。如唐代的白居易为杭州太守时,听说道林禅师德行很高,就前去拜访。他看见禅师住在山中古松之下,说道:“禅师住处很危险。”禅师答道:“太守的处境更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