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美中教育服务机构(ESEC)总裁余国良先生在北京龙泉寺做讲座

发布时间:2023-04-14 09:22:51作者:大众学佛网

学诚法师与余国良先生讲座现场讲座现场

2012年5月24日,美中教育服务机构(ESEC)总裁余国良先生参访北京龙泉寺,受到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龙泉寺方丈学诚法师的热情接待。余先生是从事教育和国际交流领域三十余年的美籍华人。24日给龙泉寺僧俗二众作了题为《从中美文化的对比与互补角度看宗教交流》的讲座。 1980年,中美关系解冻之初,余先生受中国政府邀请,随第一批美裔华人访问团回国。多年远离故土,大家都希望为祖国作一番贡献。余先生自己的主业是房地产行业,然而,面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广泛需求,初次踏上祖国大陆的余国良博士等并没有急于发展经济类的合作项目,而是把关注的目光直接投向了教育事业。他注意到,在日渐频繁的经贸、文化对外交流中,如何短期、有效地提高出国人员的英语水平,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访问结束后,他便着手成立“美中教育服务机构”,在三十年的时间中逐步摸索,为各方面人士作英语培训达十五万人次。 余先生先谈到了中美文化的不同点。国际互动中两国出现的许多障碍和误解,其实根源在文化上的差异。举几个简单的例子,美国人强调自我,强调个人,美国的孩子虽然也很关心父母,但社会上的习惯是父母和孩子各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孩子成年之后就离开家庭,父母不会希望常和孩子在一起,直到退休之后,父母会有自己的退休计划,一般也不会希望孩子能给予太多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虽然有句话说,美国是“孩子的天堂,中年人的战场,老人的坟墓”,但美国社会的养老院很成熟,能一定程度上解决他们内心的孤独。这些差异也许与历史背景有关。在当代世界大国中,中国无疑是历史最长的,有五千年文明传统,而美国却是历史最短的,只有两百年,因此他们只能向前看,不太可能去比较自己的老祖宗的成就。虽然有这些差别,然而两国的文化都有一个善的出发点,在人文精神上是相通的,互相之间也越来越能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 就教育领域,余先生提到一位访美的中国地方教育局长,他曾说过这样的话:“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把大学生当小学生教,美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把小学生当大学生教。”美国教育鼓励人的创意和独立精神,然而过多的放任也导致校园枪支问题,少年吸毒问题等。美国人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是重视孩子的兴趣,要把兴趣培养为他的所长,最后决定孩子发展的方向。 就教育的方法上,余先生提到美国教育的三种模式和特点。建造——用手来思考,也就是注重动手能力,注重劳动,不仅是停留在思维的层面;探索——把经验量化,而中国的学生比较少有实际的经验;角色扮演——学习行动化,在实际的场景中学习。 对于大家关心的高科技创新,余先生说,高科技一定是和创意有关。怎样培养人的创造能力?

余先生没有细说,只是带我们去看一组照片。在微软公司大楼的门口,是一具恐龙化石,是真实的。而GOOGLE的休息厅很类似于游乐场。另一家被称为最有创意的IT公司,它的“电梯”是一个五层楼高的滑梯,员工们下楼时一直溜到一楼,据说很多创意都是这样诞生的。余先生还提到美国教育中对动漫的重视,这与企业家的捐赠有关。 余先生提到尼山论坛中,自己比较有共鸣的一个标题:“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文明的自信与包容。”东西方的交流,不是让我们否定自己,也不是让我们否定对方。那么如何看待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这与自信有关,我们常常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文化。认知的过程会影响包容的力度。 关于将来的文明的对话与包容,余先生提到四个要点:1寻找对话的契机,各个宗教都不乏有心人。然而要注意几点,首先,对话不是自然发生的,是要去克服困难促成的;其次,要想快速解决问题,就要形成对话的习惯;最后,要注意对话不是说教,而是聆听。2寻找突破点的进入口。3接受包容的必要性。随着高科技发展,各国军备升级,人类面临全面毁灭的可能性,要认识到包容和对话是我们唯一的出路。4认识文明互利互补的吸引力。只要走出去,一定能学到东西,但先要了解,自己缺了什么?带着学习的心态,不同特点的文明刚好补足彼此的缺失。余先生说,最好的教育就是中国和美国教育优点的综合。中国正在崛起,这是世界和平的新契机。世界面临的种种危机,有着太多的冲突和对立,中国式的思维也许能提供全新的角度。 讲座结束之后,学诚法师作了一个简短的开示。法师说,宗教的本怀就是净化世道人心,促进世界和平,这是我们的责任。非常感谢余教授的讲座,让我们了解到美国文化的特点,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昨天,龙泉寺正式成为中国翻译协会的会员,这是对我们在弘扬、翻译中国文化中所做工作的肯定,也给我们更多的契机去学习、交流,同时看到和弥补自己的不足。以后也会与余教授的“美中教育服务机构”有更多的合作。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