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这两种特征,能证明一个人的佛缘是否深厚,看看你有没有?

发布时间:2023-01-27 09:24:34作者:大众学佛网
这两种特征,能证明一个人的佛缘是否深厚,看看你有没有?

迦叶,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溪谷土地,所生卉木丛林及诸药草,种类若干,名色各异。密云弥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时等澍,其泽普洽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小根小茎,小枝小叶,中根中茎,中枝中叶,大根大茎,大枝大叶,诸树大小,随上中下,各有所受,一云所雨,称其种性而得生长花果敷实。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

选自《大乘妙法莲华经》草药喻品第五

法华经

这段话很好的说明了芸芸众生,虽然同一地球所居,同一天地滋润,可是由于各自的种性不同,所得到的千差万别。很好地解释了人们关于佛法分布不均,贫富福报不齐,寿命长短不一,各自见解不同的疑问。

其中的“称”字,是衡量工具,由谁衡量?自然是因果来衡量。因果由何而来?自然是自己种下的。别以为种性是天生的,比如有些人生而为富贵,这也是自己前世种下的因。生而富贵而不知珍惜,同样是今世种下的因,来生要结果。

因果决定了衡量种性的不同。种性不同又决定了自己生长花果敷实的不同。如同坐井观天,他认为天就只有井口那么大。如同一颗小草,它认为下一点雨湿了地皮就够了。如同大树必须足够的雨量才能生长。这就是人心各异。

可是不管怎样,一切众生,俱得佛法滋润,都要有感恩之心。

天雨虽宽难润无根之草,佛门广大不度无缘之人。一个人若与佛无缘,连佛都难以度他,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有佛缘呢?通常具备这两个特征,就是佛缘深厚的人。

幼童知道礼佛的很常见

一、初次去寺院,见佛就分外亲切,莫名的就有欢喜心,再小都知道跪拜佛。

佛经中记载,佛陀住世时,一次外出乞食之际,恰巧有位老者来到精舍,要求剃度出家,皈依佛陀。因为佛陀不在精舍,所以“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接待了他,舍利弗先以宿命通查看他八万劫以内,都没有与佛或比丘结缘的经历,于是拒绝了他。可是老者出家的信心坚定,苦苦哀求不肯离去。直到佛陀回到精舍,知道事情缘由后,开示舍利佛说,这位老者八万劫以前,曾因被老虎追赶,情急之下念诵了一声佛号,因为这声佛号,他与佛有缘,于是佛陀答应为他剃度。

妙色莲花自己的儿子因是观世音菩萨所赐,所以很小不用让人教,见佛即知道磕头。这一点真是让人惊叹!

女菩萨信佛者更多

《佛说三世因果经》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同样的道理,喜欢去寺院礼佛的善信,在过去就种下了亲近佛的善因,今生与佛缘深厚,是过去善因的结果。佛经中记载佛陀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寺院的佛像都是照此塑造,佛像即佛的化身,因为与佛有缘,所以见佛则心生欢喜。

而与佛无缘或者因缘尚未成熟的人,无论如何都不会去礼佛,即使被生拉硬扯拽进寺院,他也不会有任何欢喜的感受。当然,佛普度一切众生,但是难度无缘之人,非要等到缘分具足了,他内心生起对佛的恭敬,才会主动地亲近三宝。所谓“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善报恶报如影随形,都是要自己来承受的。

第二。喜欢读经书,喜欢听经甚至喜欢讲经说法,一听就开悟快,觉得契合自己的内心,法喜充满。

入三摩地是福报

我们时常会有这种感觉,心中有,可是说不清楚,表达不出来。直到一听到佛经所说,豁然开朗,这正是我心中所想啊!或者心中有事困扰于心,久久不能开解明白,一日听佛一言一句,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不由心生感激,崇敬,喜悦,甚至哈哈大笑,痛哭流涕,自扇耳光,诚心忏悔!

这就是前世修行过的人,此生虽然有隔阴之谜,可是一点就破,一听就明,这种现象,在佛经中的解释为:“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也就是说,我们明白过的道理,怎么也不会忘记。这是与佛常说的“得不退转”,互为因果的关系。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先前当来,必定见佛。”这段话就是在说,即使口中诵念一声佛号,也是与佛结下了甚深缘分,种下了见佛的善因,也具备了成佛的道种!所以说与佛有缘的人,是喜欢礼佛之人,见佛菩萨像则心生欢喜;也是喜欢诵经念佛之人,悟佛理则法喜充满。

出家更是艰难没有大福报不行

妙色莲花更是说过,善缘恶缘都是缘分,只要与佛结下缘分,就像听闻一句《法华经》,必得弥勒菩萨龙华三会得度成佛一样,这是小编的良苦用心。谨以此功德,回向诸位,祈愿六时吉祥,福慧双增。

更多佛经解读、佛门典故,请关注妙色莲花。

佛经中“如是我闻”怎么样解释,至关重要!弄明白怎么修能都成就

破解听经闻法的误区:什么人能听懂?没有太高的文化能不能听懂?

《大乘妙法莲华经》关于经题的浅释,让你明白这部经到底在说什么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