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答问:净土法门法师答新加坡佛教居士林36
发布时间:2023-08-15 04:01:31作者:大众学佛网学佛答问 (第三十六集) 2000/10/29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21-090-36
问:「经典上讲的十二光佛: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等光佛,下面我们就省略掉了。请问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跟其他版本的顺序为何不同?」
答:这是会集人依照五种不同版本、不同的原译本,重新做的调整。
问:「此顺序不同其表法意义为何?」
答:顺序不同,使表法的意思更为清晰,我们读起来更容易明了,总不外乎这个因素。这两个问题合起来,就是世尊教给我们四依法里的「依义不依语」,意思都说到了,多说、少说,说先、说后,关系不大,只要意思圆满就好。如果我们一定要这样挑剔,这事情就很难了;难在哪里?我们的分别执著心太重了。诸位要知道,经典需不需要?不需要,如果你把妄想分别执著打掉,所有一切经叫做废纸一堆,你已经入了佛的境界,你已经成佛了,你所说的每一句话就是佛经。如果我们还是坚固执著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你永远不能入佛境界,佛看到都难过、都摇头,你学错了。
果然契入佛的境界,跟诸位说,什么人会集的,颠三倒四,佛都点头,对了,你已经成佛了。你成佛就对了,你当凡夫就错了,一切经里面我们归纳佛的教诲,怎样从凡夫地成佛?把妄想分别执著打掉就成佛了。世尊在《华严经.出现品》里面讲:「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我们今天看佛经,还起这么多妄想分别执著,这怎么办?佛说这么多经,他的用意在哪里?你自己选择,你觉得哪部经好,你就选哪部经,你觉得那部经不好,你就不要选它。一部经、一个法门,你就成无上道;你搞多了,搞杂了,生生世世都不能成就。大家能掌握这个原则,掌握这个前提,你学佛菩提路上一帆风顺,决定没有障碍。障碍不在外面境界,障碍是在我们起心动念,外面境界决定没有障碍,希望大家掌握这个原则。
问:「《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最后一尊名超日月光佛,而夏本排在倒数第二尊,其表法意思如何?」
答:你去听我讲《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音带,也有录像带,在此地不要多费时间,因为问题太多,一大堆都堆在这里。
问:「为何夏本最后一尊是不思议光佛?关於十二如来,以夏本与其他译本为例,扣除名字相同、意义相同者外,剩余两尊如来名号,为何此二尊佛顺序不同?为何此二尊佛名号称呼不同?」
答:这就是他举的例子,解脱光佛、安隐光佛,解脱光佛排在第九,安隐光佛排在第十,其他译本里面,第五是炎王光佛,第十一是无称光佛,这个问题我在此地就不多答覆。诸位听我过去讲的《无量寿经》,十二光佛我们这一次还没有讲到,这次讲得很详细,诸位昨天晚上在这里听经,两个小时我只讲了八个字,讲得很详细,这些问题等我们讲到这个经文的时候再来讨论。
问:「请问法务流通处卖佛像是否属於出佛身血?」
答:不属於。出佛身血是我以瞋恨心把这个佛像破坏,那叫出佛身血;如果是不小心打破的,都不算出佛身血。你以瞋恨心、毁谤心,恨透了佛,把它砸碎,这叫出佛身血;你没有这个意念的话,没有罪过。
问:「请问世尊在世为什么不让弟子结婚生子,要修清净行,是否因为会影响道业?」
答:你的问题跟答案都在此地,确实会影响道业,就这么回事。可是你问的意思不完全,为什么?世尊在世也让弟子结婚生子,这指在家弟子。你这地方单说弟子,没有说在家、出家。在家弟子,佛也叫他结婚生子。你的问题应该是指出家的,出家确实影响道业,出家要专门做弘法利生的事业,必须要深入经藏,这是很艰巨的工作,最好不要分心。在家弟子也可以弘法利生,所以居士讲经说法的很多,那是真正有成就的大居士,他们的成就往往在出家人之上。
问:「在男女平等的社会里,在有男女居士共修道场,请问为什么一定要让男众当维那,这是不是不平等?」
答:不是的。女众如果愿意出来当维那,跟我说,我一定请她来当维那,你们不出来有什么法子?你们能够出来领众,我们男众跟著一起清修,这多自在!所以决定平等,只要你愿意出来,我们一定请你担任维那。
问:「初学者工作繁忙,没有太多时间听师父全部的讲经卡带,请师父慈悲,介绍工作繁忙、初学者及老修行者,应如何选择卡带来修学?」
答:卡带讲得太多也是麻烦事情,不是我想讲,是不得已被逼著讲的。因为我自己一生没有道场,都是住别人的地方,住别人的地方都是作客,中国古人说得好,「客随主便」,主人要求我们讲什么,我们就讲什么。所以讲的东西就很多,讲的东西虽然多还不算太杂,为什么?都是与净宗有关系的,如果与净宗修学没有关系,我也不会讲。
诸位要选择,就选择适合你自己的程度、生活环境、对你方便的,选一种、两种就够了,不必要太多。但是这里面有一些基本的修学课程是必须要学习,决定不能够缺少的。我们过去也曾经列过七种,往年在台北「华藏图书馆」的内部同修,这是必须修学的,第一种《了凡四训》,印光大师给我们安排的;第二种《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这部经也非常重要;现在最近讲的《太上感应篇》跟《十善业道经》。这几样东西是我们修行的基础,是我们修行的根本,不管你是学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这是根,这是基础。好像我们盖房子一样,这是筑地基,决定不能够缺少的。专修净宗,经典只要选一种就够了,五经一论里面选一种。如果你有时间,你时间比较多,可以选《无量寿经》,如果时间很少,工作很忙碌,你就选《阿弥陀经》,依照一部经修学,老实念佛,一定有成就。
我们遵守这些方法原则,就是持戒,因戒得定。佛家的得定就是「念佛三昧」,也就是净宗常讲的「一心不乱」、「功夫成片」。能够念到功夫成片,往生净土就有把握,功夫好的人生死就自在,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想多住几年也不碍事,这叫生死自在。世间这是第一等殊胜事,我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还有哪一桩事情比这个事情更殊胜?没有。这桩事情,说实在的话人人都做得到,你为什么做不到?是因为你没有放下,彻底放下就做到了。连经教都放下,我只学一部经,依照一部经的理论、方法、境界去修学,没有不成就的。
诸位要知道,世尊当年在世说法,绝大多数是听众提出问题,佛为他解答;也就是经上讲的当机者、启请者,当机、启请就是提出问题的人,佛为他解答。无问自说很少见,不多。没有人请问,佛自己说的,《佛说阿弥陀经》是无问自说,这种情形并不多。问的人不一样,所以佛的答覆也不一样,一个问题就有许许多多的答覆。但是佛能观机,这个人提出问题,他的症结在哪里,佛的答覆就解答他的问题,他听了之后就开悟,甚至於证果,这是我们在经典里面时常看到。
今天我们读这部经,我们读了不会开悟,更不会证果,什么原因?不契机。契机是契自己的机,契自己的机这叫了义;不契自己的机,这部经典对自己来讲就是不了义。所以了义跟不了义没有绝对的标准,同修们一定要晓得,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是它有决定的原则。这原则是什么?自己修学这个法门,依靠这部经典,决定在这一生当中超越六道轮回,这才算是了义;学了一辈子,出不了生死轮回,这是不了义。
我们自己想想:净土法门对我们来说,我们这一生可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超越轮回,这对我们就是了义。修学其他法门就难,为什么?要断烦恼。我们的烦恼断不掉,断烦恼说来容易,真正干起来可不是一桩容易事情,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得。就是在念佛法门里面,也有许多种不同的念法,对我们来讲最方便的是「持名念佛」,其他的观像、观想、实相,对我们都非常困难,不容易成就。唯有持名最方便,持名真正能成功,要万缘放下,我们总的来说,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我们持名念佛就很容易念到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决定生凡圣同居土,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实在讲也是不容易,我们一般人很难做到,这些道理方法都要懂得,这一生千万不要错过。
问:「你说十方诸佛都是念阿弥陀佛成佛,(这不是我说的,这是祖师说的,我是引用祖师的话,我不敢说这个话。)请问阿弥陀佛未成佛前,那时诸佛是如何成佛?」
答:这个问题我可以答覆你,阿弥陀佛没有成佛之前,也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这是真的不是假的。阿弥陀佛不是一尊,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的,同名、同号的佛很多,所以我们想他一定也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
问:「密宗即身成佛,禅宗明心见性成佛,净宗的往生不退成佛,请问有什么不一样?」
答:完全一样,只是在修行方法上不一样,成佛完全一样。这三种成佛,说实在话,净宗往生不退成佛是最容易,对我们来讲最容易修,其他两种都很困难。
密宗即身成佛,往年黄念祖老居士跟我谈到这个问题,他说中国从解放之后五十年之中,中国有十三亿人,修学密宗成就的只有六个人,他是密宗的金刚上师。往后修密能不能成佛?他告诉我没有了。我问他:「为什么没有?」他说:「现在这个世间已经没有学密的根性。」这是黄念祖老居士告诉我的,不是我说的。所以他老人家一生也是到处宣扬净土,劝人持名念佛,他自己往生是念佛往生的,不是念咒往生的。在北京的同修都知道,听说他在往生之前半年,他念佛念得很勤,每天念十几万声佛号,所以他是念佛往生的,不是持咒往生的。这是做榜样给我们看,他是密宗金刚上师,不用密法修净土,他用念佛方法修净土,这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问:「念佛念到功夫成片,如何判定是上品或下品?是不是会退转?在什么情况下会退转?」
答:念佛念到功夫成片确实会退转。你问什么情况下退转?你对世出世间法起心动念就退转了。你把世出世间法统统放下了,你就不会退转,世间事与我不相干统统丢掉,我们到世间来是作客,我们是客人。就好像住旅馆一样,旅馆的什么东西都不是我的,什么事情与我都不相干,要用这种态度住在这个世间,我们的心永远保持清净、平等、觉悟,决定不迷惑,就不会退转。
至於品位也不必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把我们的清净心破坏了。什么样是上品?刚才我说的生死自在是上品。确实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这是你功夫成片的上品,大概在上上品、上中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可以随自己的意思,什么时候走,阿弥陀佛什么时候来接你,这是上上品、上中品;品位低一点,你就不能这么自在。但是预知时至,功夫好的人大概一、二年前就知道了,这是中辈往生。我们都讲功夫成片,凡圣同居土里面中辈往生,在半年之前知道,三个月之前知道,大概都是属於中辈;往生前一、二个星期知道,往生前三、四天知道,这大概是属於下辈。可以从这些地方,自己很清楚、很明白,可是我们只要求往生就行了。蕅益大师说得很好,「只要能往生,下下品往生我也满足了,绝不在乎品位高下」,你想想看,他的心多谦虚、多清净。
什么叫清净?心里头有念头心就不清净,有分别执著那是严重的不清净,所以都要把这些放下。佛说的,我们听听就很好了,决定没有疑惑、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一心向佛,一心念佛,决定得生。
问:「师父曾经说过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这两句话不是我说的,你都弄错了,不是我讲的,这是佛经里面的。)请问为何还要求生西方净土,二者有何差别?」
答:「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是从理上说的。你要不求生西方净土,行,你自己去亲证「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你就成佛了。这要靠你自己的力量,你去契入这个境界,也许你行,我不行,我没有这个能力,所以我一定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我才能亲证自性弥陀。在这个世界里,这种境界我达不到;你有能力,可以不必往生,在这世界成佛,行!
问:「《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生心是指不住六尘生心,我们念佛人以念佛的方法,不住六尘安住生心,禅宗学人心则要安在哪里?」
答:管这些事情干什么,他自然有他的安心处,我有我的安心处就好了。我安了心还管别人,这个事情你的心安不住,你管的事情管得太多了。念佛人要把心安在西方极乐世界,安住在阿弥陀佛名号之中,我们心里面起心动念没有别的,就是一句阿弥陀佛,我们要把心安在这里。
修学某一个法门,有某一个法门安心立命之处,我们不学那个法门,要去搞那么多,对自己是障碍,除非你是讲经说法弘法利生,你就必须要懂得多,你才能帮人解答问题,这是有必要的。如果自己专修净业,你要晓得清净心、功夫成片比什么都重要。如果还问其他法门的事情,决定妨碍自己的清净心,决定妨碍自己功夫成片,这个道理要懂得。
问:「师父常说要断烦恼,经上又说烦恼不能断,请问师父烦恼到底要不要断?要怎么断法?」
答:你问的问题没错,佛在大乘经上告诉我们,「烦恼即菩提」;烦恼要是断了,菩提不就没有了!烦恼要不要断?要断。烦恼不断,你没有办法离开娑婆世界,没有办法脱离六道轮回,这是肯定的。其实烦恼不是断,烦恼是转变,把它转变成菩提;烦恼已经变成菩提,所以我们说烦恼断了、菩提生了,就是这个意思。譬如我们此地供养的一尊释迦牟尼佛的佛像,这佛像是金的,我们现在想供养阿弥陀佛,我把这一尊佛像融化,再塑造一尊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断了,阿弥陀佛生了,你们想想,它怎么断的,怎么生的,还是这一块黄金,把这一块黄金重新塑造一尊阿弥陀佛,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你要懂断的用意,断不是断灭,断是转变,是这个意思。你了解就晓得烦恼要不要断、怎么断法,你就懂得了。
问:「如果因果相续即转变不空,你说当从缘上断,佛菩萨或古来大德们,他们可以把缘断了,为什么还要来受种种业报,请问是否只是表演给众生看?」
答:没错,诸佛菩萨到我们世间来示现,种种示现都是表演给我们看的。看出门道的人,都开悟了,都得利益了;看不出门道的人,也种了善根,纵然是误解佛的意思,也种善根。我们要懂得这个意思。
从缘上断,这句话的意思很深,这个缘不是事相,是心里上那个攀缘断,不是从外面境界事相上断。若误会从外面事相上断,你就错了,事相上断了,你的心里头没有断,还是造业,还要受报。从心里断,从念头断,然后才能契入佛的境界;佛的境界,《华严经》讲得很清楚,「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可见得,事相上没有障碍,障碍在心里,就是忘想、分别、执著。诸佛菩萨、古来祖师大德示现,从事相上断,让我们领会这个意思,他从心上断我们看不出来,必须在事上表演给我们看,我们从事上能够体会到理上,这才能得利益。一味去学事相,学不像,必须要懂理。所以,看到事,要能明理;看到理,事上要通达,这样学佛才得真实利益。
问:「佛菩萨还受不受因果报应?」
答:这个问题,过去百丈大师遇到老狐狸,老狐狸问,「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跟你问的话意思完全相同。老狐狸过去生中是讲经说法的法师,有人问他这句话,他答错了,他说:「不落因果。」结果堕到畜生道作狐狸,做了五百年,五百年他练成一个人形,遇到百丈大师,向百丈法师请教,问他怎么能脱离畜生道?百丈大师说:「明天我上堂说法,你把从前那个人问你的问题,你重复的来问我。」第二天,这个老人大家都认识,他是个狐狸精,这个老人出来向法师行个礼,然后恭恭敬敬向他请法,提出这个问题:「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百丈大师答覆:「不昧因果。」改了一个字,他明白了,第二天他就死了,脱离狐狸身。到第二天百丈大师带著一些人到后山,把狐狸找到了,但他已经死了,就把他埋葬,告诉大家这个狐狸就是昨天来问我话的老人。所以错下一个字的转语,堕五百世的野狐身,这个故事就是从这儿来的。
「不昧因果」是什么?对於因果报应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说「不落因果」,就是没有果报,这就错了,这个字答错了。诸佛菩萨到世间来受不受果报?受果报;虽受果他清楚、他明了。这个果报是什么原因,是哪一世、哪一生、哪一劫造的,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虽受果报,也不起心也不动念,这是大修行人。不像我们,我们受苦报不甘心、不情愿,怨天尤人,罪上加罪。他们受果报无所谓,知道前因后果,这是跟凡夫不相同的地方。
问:「印光大师在《护国息灾法语》第一百页,有人说禅宗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道理,殊不知见性成佛,是见自性天真佛,叫做成佛。因为宗门下的人,功夫用到开悟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真性原来是和佛性一样,所以叫做见性成佛。但是粗细烦恼丝毫尚未断,并非一悟便了,悟后未证不免轮回之苦。请问是否明心见性之后,还有可能退转?」
答:这是有的,如果他不用功,不把境界再向上提升,很容易退转。明心见性,这在宗门里面讲开悟,开悟有解悟,印光大师这里所说的,这是属於解悟。为什么?烦恼习气没断,这没作用,还是要搞生死轮回。一落在生死轮回里面就有隔阴之迷,你前世所悟的会忘得干干净净,一定要证悟。证悟就是一定要断烦恼,要断见思烦恼、要断尘沙烦恼、还得要破一品无明烦恼,那个时候才是证悟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个时候恭喜你,你不退转了,在《华严经》里面你是圆教初住菩萨、法身大士,你已经证得三不退。这个我们要晓得。禅宗是悟后起修,不修不行,这个事情在今天也不容易。
我们读倓虚老法师的《影尘回忆录》,这是倓老法师的自传,他老人家口述,大光法师记录。倓老明白的告诉大众,他在一生当中见过不少念佛人往生,他亲眼见到的,有站著往生的、有坐著往生的,临终时候没有病苦,预知时至,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有二十多个人;听别人讲的,那就太多了,不计其数。修禅的人成就,别说一生,一个都没有见到,听也没听说到。他曾经见到、听到有修禅得禅定,没有开悟的,禅宗里头明心见性开悟的,他一生当中一个都没有遇到,听也没听到,说明这事情难!禅宗得禅定,死了以后生四禅天,看他功夫浅深,生初禅、二禅、三禅,但是要晓得,四禅天在六道里头,没有出六道轮回,福报享尽还会堕落。老法师虽然是天台宗一代祖师,他老人家是念佛往生的,这些都很值得我们做参考,我们看了也很值得自己警惕。
问:「请问生物相争法是什么法?」
答:生物相争法我还没有听说过,你们哪一位晓得这是什么意思?这个名词我不懂,什么叫生物相争法,你写明白一点再来问我。
问:「有自发功的人,请问可以念经念佛吗?」
答:这大概是修练气功的,修练气功不管你发功不发功,念经、念佛都不妨碍。
问:「请问韦陀菩萨手拿著金刚宝杵,向下放是代表什么意思?」
答:你去问问韦陀菩萨,在我想大概是拿累了可以换个姿势,我想没有大的妨碍,平常一般我们看到他是捧在手上,有时候也放在下面,我想这是姿态,没有多大的表法意思。如果是表法的意思,我们可以说他表法的是自在,正如同佛在经上跟我们讲的,佛没有定法可说,诸佛菩萨示现也没有一定的相。所以从这地方,我们能体会到他是自在。凡是表法,只要你能够说得出来都好,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你能说得出一番道理都好。
像我们佛教的教旗,诸位都看到了。教旗一共是六个颜色,直的条六条,前面五条单色的。教旗是代表六度,六条代表六度,应当每一条的宽度是相同的;但是有很多人做这个旗帜,后面这一条做得特别宽,这是错误的,应当完全相等。前面五条单色是代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代表这五条,后面这一条是五个颜色都有,代表般若。般若是理,前面五条是事,所以理不离事,事不离理。
所以理里面是前面五种颜色,代表般若波罗蜜。一定宽度完全相同。后面还有一个好长,是前面二、三倍,有人问我这个旗帜是什么意思?我说:「这个意思应该是代表五乘佛法,五个颜色代表五乘佛法。」他说:「为什么有横的、有竖的?」我说:「大概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我说得出道理就好了,这就是说一个图案,每个人看到有每个人的意思,只要你能讲出一番道理,都好。佛法没有定法,你能说出一个道理就行。六波罗蜜是代表大乘,我这个说法把大小乘统统包括了,这意思更圆满、更具足。问:「在住家旁边设立一间小的念佛堂,三、五个同学在一块共修,请问首先开始要请师父念经洒净吗?日子久了会形成十方无形众生道场吗?住在念佛堂旁边的人会有什么问题?」
答:这个作法好!如法。三、五个志同道合在一块修行,日子久了确实会形成十方无形众生道场,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你只要认真的修行,自然有天龙鬼神拥护你,护你的法,来保佑你,他们也会跟你在一起修行。你说:「对於念佛堂旁边人有什么问题?」只有好没有坏,你这一个地方是道场,一个地方都得诸佛护念、善神保佑,大家都得福报,有好处没有坏处。
需不需要请出家人念经洒净?不需要。为什么不需要?心净则土净。你的心不清净,请出家师父来给你洒净,出家师父要是心不清净,洒净也靠不住。所以你请到这个出家师父,他的心清净来洒净很有效,他的心不清净没效。你自己如果心地清净,就不需要再洒净。读书明理,学佛是读书,一定要明理。